新哲人03:买还是不买?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2.93
5.6折
¥
5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澳大利亚新哲人编辑部|责编:杨洁|译者:张小雨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37820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1314516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新哲人编辑部创立于2015年,致力于探索过往和当代思想家关于如何过上更充实的生活的哲学思想。旨在引导读者选择更快乐、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目录
序言 姜宇辉
卷首语 赞·博格
撰稿人
乌有乡消息
没的可穿?
少少益善? 奈吉尔·沃伯顿
好物两个半 安东尼娅·凯斯
长路漫漫 科里·莫勒
所有物的力量卡罗尔·赫德森
非洲闪电号DBC皮埃尔
34件物品说完世界史
你是收藏家还是囤积者?帕特里克·斯托克斯
活在物质世界中蒂姆·卡瑟
奴役物品奥利弗·波克曼
贩卖童年加里·克罗斯
四种思考
狗与倒影塞 缪尔·克罗索
睹物明人塞 缪尔·戈斯林
商品化世界 达蒙·扬
六位思想家
伦理困境(少儿版) 马修·彼尔德
伦理困境(成年版) 马修·彼尔德
生、死与两者之间罗斯·麦克法兰
寻常之物颂 巴勃罗·聂鲁达
当悲痛写在菜单上 艾格尼丝·蒂里托
厌食症的哲学 华伦·沃德
与邻人攀比 托斯丹·凡勃伦
肉身之物 玛丽娜·本杰明
哲学十三问 大卫·沃尔什
内容摘要
《新哲人》的每一期都是跟生活有关的主题,比如
生而为人、新消费主义、数字浪潮、时间、旅行、平衡、死亡……哲学家们围绕这些主题给出了有趣的思考和答案。本期主题为消费和物品。买买买,这是个让大家既爱又恨的话题。买是快乐,是拯救,但也同时是惩罚,是顽症。买——消费——占有,这背后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建构模式。其实消费这个词在英文和法文里面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思,那就是“消耗,耗费”。法国哲学家巴塔耶就从这个角度入手,展开了很多极端的论述,但或许也不失为对消费社会的“幻想”式的超脱方式。
也许在你人生的某一刻,你总会想要冲动的进行一场耗费,不为了什么,只是单纯地耗费,没有回报和收益,甚至都没有理由和意义。在但无论怎样,只要我们开始思考,开始侦破,开始幻想,这个世界就还是充满了未知的可能。
精彩内容
消费……社会?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新哲人》中文版主编《新哲人》杂志已经出到第三期了,内容越来越生动有趣,主题也越来越接地气了。贴近生活,展开哲学思考,运用哲学思维提升生活品质,这大概也是所谓“新”之所在。这一期的主题是买买买,这是个大家既爱又恨的话题。爱的是,买东西绝对是大家平时喜闻乐见的放松休闲方式,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也不占用大把的宝贵时间,只要拿出手机刷刷就行了,何乐而不为?但话又说回来,这么个看似人畜无害、老少咸宜的活动却也向来被大家质疑、诟病乃至批判。除了买买买,咱还能干点儿别的不?买了一堆平时根本不用的东西,甚至面对着一堆根本没拆封的快递,这种看似“廉价”的快乐到底有何意义?如果说这些还只是轻度的疑惑,那怎么也停不下来的“剁手症”大概就属于重度的症状了。没什么事儿,但就是想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甚至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买,也不清楚买了有什么用,但就是像上瘾一般,陷入一个循环往复的圈套之中。买是快乐,是拯救,但也是惩罚,是顽症。
关于这些“水火不相容”的方面,本期各个精彩的主题已经有相当全面、深入的阐发。按照老规矩,我还是坚持“没有剧透就没有伤害”的原则,只是利用主编的一点“职权”在开篇之处给大家补充一点哲学背景的小贴士,关于买东西,关于消费,甚至关于整个消费社会。
买东西,这实在是太过司空见惯的日常活动,但其实和别的主题一样,只要稍微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一点反思和批判,其中种种可疑的“蛛丝马迹”立时就显现出来了。这学期我正带着博士生读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一本“天书”《差异与重复》,对于序言里面的一段话,大家都觉得挺值得玩味。他说一本好的哲学书应该一半像侦探小说,一半像科幻小说。那也就是说,哲学家做的工作一半是破案,一半是畅想。我觉得用在日常生活的“哲思上面,这还真的颇为恰切。哲学家首先应该有神探的眼光,在大家熟视无睹的细节之中硬是能够看出条条线索,读出种种意义。同样,哲学家还应该有科幻创作者的胸襟,不只是局限于眼前的苟且,更能放眼全局,看到未来和远方。
那咱们就从买东西这件日常小事入手,施展一番侦探和科幻的功力。“买”就是一个简单的词,意思也很明显,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之中,主要就是用货币来交换商品。货币的形态在今天是多种多样了,纸币已经不大有人用了,大家基本上都是在线支付。你看到的不再是皱巴巴、脏兮兮的纸币,而是在支付界面上一下子减去的一串数字。但即便如此,货币的功能仍然是一样的,只是支付的手段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而已。同样,用钱来买东西,这也是常识。用钱来生钱,大家会称其为“理财”或者“投资”,只是为了买更多、更好、更贵的东西做准备而已,算不上真正的买。真正的买必须要经过从钱到商品这个完整的过程,这才算是彻底完成。你必须要见到实物,拿到手里掂量掂量,心里才有底:“嗯,这钱没白花!”当然,有一些商品,你暂时还见不到或拿不到,比如期房,你看到的只是围起来的一片地,但开发商肯定会给你明确的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一定会见到,“住进”实物。所以,从货币到商品的这个循环注定是会完成的,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绵延”过程而已。
但正是从这里开始,我们就需要将“买”这个简单的词上升到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层次,想想“消费”这件更大的事儿了。大家在政经课上都学过那个最基本的商品经济的循环模式,也就是从生产、分配,再到交换、消费。具体细节就不展开了,以免大家犯困,但在这个遍及整个社会的大循环里面,至少起点是生产,终点是消费,然后又会从一个终点转向下一个起点,进行下一次循环。小到买一支雪糕,大到买车买、房甚至买公司,其实说到底都是这样的循环在一次次、一轮轮地周而复始。这就提醒我们,“消费”显然是一个比“买”范围更大、环节更多、波及程度也更深的过程。买,似乎只是随手一刷,坐以待“货”的过程,但消费就不一样了。你会发现,你的每一次购买行为其实都会在一个从生产到消费再到生产的漫长而巨大的链条之中不断向前、向后地延伸着。你可能就像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所描绘的那个憨憨的侏儒一样,坐在山洞的门口,却突然陷入了“毕加思考”的状态,因为你不知道到底应该往哪边走,因为你往里或往外看都是无尽的征途。
但其实呢,如果你在星巴克排队等大杯拿铁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现过从“买”这个活动到“消费”的循环链条的思考,那你已经不能被算作陪衬在查拉图斯特拉身边的侏儒了,绝对有基础去考一个“哲学侦探”的资格证了。你会觉得每天都做、一遍遍做的这件事儿有点“可疑”,甚至有点儿“不对劲”。为什么呢?看起来只是用钱来换一个东西,掏出手机,扫码,拿货,结束。但实际上呢,一切都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你买的这杯咖啡,它之前还只是一粒粒、一罐罐的咖啡豆,它们要被运输,而运输需要靠火车、轮船或飞机;运输之前,它们还需要被加工;被加工之前,它们还需要被种植;甚至在被种植之前,它们还需要大地之上、自然之中的一片种植园。这样一步步向着“山洞里面”望去,你一下子就迷失了,不再那么笃定和泰然自若了,你拿着拿铁的手是不是也开始抖了?没错,这样追溯下去,你甚至可以说,交到你手上的这杯咖啡不仅跨越了千山万水,还贯穿了天地万物。实际上,这就像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面讲的“制作鞋”的整个“因缘”网络的展开过程。只不过,你这个哲学侦探在这个无尽延伸的网络里面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个物的环节,也不只是各式各样的人的活动,而是总会追溯到一个“尽头”,那正是人的想法。很久很久以前,一定有一个人坐在夕阳之下,面对着眼前的一片山水,心中油然升起一个念头:我,要做出一杯咖啡。
这样不断往前往后地想,买东西就不是那么简单、随意甚至琐屑的一件小事儿了。它是一件大事儿,甚至可以很大。它的范围可以很大,它的重要性也可以很大。它绝不是拿钱换东西这么简单,它贯穿整个社会的人际网络,甚至整个世界的万物网络。买,只是网络之中的一个个微小的环节;但消费,可就是那个从过去向未来,从洞里向洞外无限延伸的网络本身。所以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才会写出那本很有名的书《消费社会》。这本书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侦探鲍德里亚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面瞎逛的时候,突然看着一排排琳琅满目的货架陷入了沉思,破解了运作于可见的商品背后的、掌控整个社会的“看不见的密码”。消费,岂止是买个东西那么简单!它简直就是构建整个现代社会的最基础的平台、最基本的网络。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消费,我们全心全意为了消费,甚至我们殚精竭虑但又注定徒劳地想要停止消费,但这一切最终在围绕消费展开,这一切都深深陷入消费的体系和网络之中,难以自拔。
这么看起来,咱们这期的标题“买,还是不买”(实际上来自搜索引擎MetaCrawler的创始人埃奇奥尼)真的是一针见血,甚至直指人心。这个哈姆雷特式的追问(“tobeornottobe”)恰恰具有一种生死攸关的两难选择的极端意味。买,还是不买?当你面对一件具体的商品的时候,这或许是一个很容易做出的选择(当然,重度选择焦虑症患者除外)。但当你放眼整个消费社会的因缘网络之时,这可就变成一个棘手的难题了。买,你就要在整个消费网络之中继续沉沦,买了一件还会买一件,买了这个还想买别的。消费社会的两大“法宝”,一边是堆积如山的丰盛商品,另一边则是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不断激活的人的购买欲望。“买,不能停!”这就是来自消费社会的绝对律令。
但你真的想停下来不买吗?你真的能停收手吗?又谈何容易?当整个社会都是按照消费的规则被编码的时候,它还会给你留出怎样的自由选择空间呢?你可以不买这个或那个,但你总要买点什么。你可以不进商场,删掉购物客户端,但你日常生活里面做的哪一件事情又跟消费没有关系,甚至不是按照消费的规则被建构起来的呢?不买,你就别无选择。不买,实际上就是“死路一条”。这种焦虑和恐怖的程度完全不输给直面亡魂的哈姆雷特啊。所以鲍德里亚这本书的书名中的“消费”其实不只是形容词,更是动词。他不只是说,整个社会的基本架构就是消费,可能更想说,这个社会都将如此消费下去,都会这样被彻底“消费”。FICO(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的领导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知道你明天会做什么。”翻译成大家能懂的话,就是说“我们知道你想要什么,想买什么,会买什么,所以我们也能决定让你买什么,让你做什么。”这已经不是“细思极恐”了,绝对是“一思便恐”。
好了,点到为止。我觉得你手里那杯拿铁不仅变得冰冷,而且你手抖得都快将它洒出来了。这已经不是侦探小说的氛围了,简直升级成恐怖小说了。那最后不妨补一点科幻的内容,调剂一下。除了消费,我们的生存还能有别的可能吗?在消费之外,这个世界还有别的未来吗?或许有吧。这就让人想到其实“消费”这个词在英语和法语里面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思,那就是消耗、耗费。法国哲学家巴塔耶就从这个角度入手,展开了很多极端的论述,但或许也不失为对消费社会幻想式的超脱方式。也许在你人生的某一刻,你总会想要冲动地进行一场消费,不为了什么,只是单纯地耗费,没有回报和收益,甚至都没有理由和意义。在那一刻,你能从消费社会的天罗地网之中挣脱而出吗?还是正相反,这种“无脑”的冲动或许恰恰是消费社会最想在人类身上植入的消费本能?谁又知道?谁又说得清?但无论怎样,只要我们开始思考,开始探破,开始幻想,这个世界就还是充满了未知的可能。
那就赶快展卷阅读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