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散文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9.29
4.8折
¥
40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71002
出版时间1995-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31453993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
目录
导读
苦夏
秋天的音乐
冬日絮语
时光
日历
往事如“烟”
马年的滋味
白发
书斋一日
书桌
猫婆
空屋
花脸
快手刘
捅马蜂窝
谜
歪儿
书架
乡魂
珍珠鸟
麻雀
空信箱
烛光
花巷
长衫老者
挑山工
进香
鼻子的轶事
无书的日子
遵从生命
水墨文字
画枝条说
画飞瀑记
我的书法生活
行间笔墨
天一阁观画记
致大海
记韦君宜
永恒的震撼
留下长江的人
灵魂的巢
带血的句号
命运的驱使
燃烧的石头
最后的梵·高
地铁中的乐手
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
看望老柴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说美国人
游佛光寺记
杨家埠的画儿
中国的雪绒花在哪里?
癸未手记
小雨入端午
老母为我“扎红”带
双倍的悼念
金婚有感
母亲百岁记
太行山的老村子
半浦村记
中国最古老的村落在哪里?
胡卜村的乡愁与创举
白洋淀之忧
城市要有旧书市场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内容摘要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古村落保护工作者等,多重的社会身份和角色,注定了冯骥才的散文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其中,既有生活感悟,也有艺术畅游;更有海外游历、亲情记录、古村落保护笔记等。情趣盎然的文风、多姿多彩的题材,给读者以思想见地、艺术与美的多重享受。
本书精选冯骥才散文六十余篇,包括《逼来的春天》《秋天的音乐》《冬日絮语》《珍珠鸟》《遵从生命》《天一阁观画记》《拉丁区,我们那条小街》《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游佛光寺记》《老母为我“扎红”带》《金婚有感》《母亲百岁记》等,配以作者不同时期照片二十余幅,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作者底蕴丰厚的文化与艺术人生。 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了一句话: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冬日絮语》
精彩内容
《冯骥才散文》书摘:
导读显然,作为画家的冯骥才是敏锐的。这从他的散文可以见出。一般而言,20世纪后的作家对于自然风物已经稍显迟钝,更不用说在文字中加以强调和刻描。那个“自然”真就叠印进了史籍之中,成为19世纪的旧物?
如同对这“旧物”的缅怀,《逼来的春天》中湖上的冰层,雪与风,绿意与春光以及破土而出的苇芽,虽然它们是年年靠近我们的,但也因为“年年”而被熟视无睹,作家笔下的春天是“闻”到的,从视觉到嗅觉的打开,再进一步,是《苦夏》中的“苦”——这又是味觉了,而一大半写作在夏天完成,则又牵出了一种触觉——“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则是由触觉而引起的“心念”了。
《秋天的音乐》是听觉,作者戴着耳机,“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他听出了秋天的抗拒和庄严,“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艺术对于人生的安慰,使得心景可以互换,正如《冬日絮语》中所言,“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时光》《日历》《马年的滋味》等写的都是时间,然而在这自然的时间之上还有人文的充实,比若:“艺术家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我很喜欢这个“是不是?”,这个问句让诸多酸甜苦辣、驳杂种种都有了尘埃落定的意味。
除了对于时间的感怀,冯骥才有更多的篇章写空间或物象。《书斋一日》《书桌》《空屋》《书架》以及《乡魂》等,它们同时书写了一种力量——来自人文和故乡的——“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似乎愈远愈久便愈感到它不可抗拒的引力……”文学的吸引力,之于冯骥才的意义是不一般的,它的纯度,从“我可不是拿写书当做一种消遣。我在做上帝做过的事:创造生命”(《无书的日子》)可见一斑。《遵从生命》《水墨文字》等记载了往返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甜蜜,而由于两个身份的“挪动”,使得冯骥才的散文呈现出两个“区间”的视点。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人”的关注,体现了他与其他散文家的不同。就是说,别人可能只有一个区间,而他是在两个或者更多的舞台上起舞。
《致大海——为冰心送行而作》《记韦君宜》都是记人的深情之作。这里所说的“深情”不仅指文章本身的艺术,还包含着文章所记录人物的人格。尤其是《致大海——为冰心送行而作》。“拿了人民的钱就得为人民说话。”冰心的眼神是如此有力,以至作家对这种气概和威风心生敬佩,“您吐字和您写字一样,一笔一划,从不含混。您一生都明达透彻,思想在脑海里如一颗颗美丽的石子沉在清亮见底的水中。您享受着清晰,从来不委身于糊涂”。文章写出冰心风骨的同时,也写出了冰心的童心——那改77编号为99的孩子一样的赤子之心。这种对于前辈作家品格的礼敬,也渗透于对韦君宜的记述中。真诚与无私的品格,能够写出它们,也意味着这种品格已然传递到了写作者的血脉中。
《永恒的震撼》《留下长江的人》是冯骥才散文中为数不多记述当代艺术家的篇章,无论是对于画家李伯安长卷《走出巴颜喀拉》的书写,还是对摄影家郑云峰投入多年的长江文化意义抢救的行为与创作,他都给予高度的评价。于此,我们看到冯骥才在对于中华文化保护中的那份投入和深情。“深情”是成就一切艺术和文学的关键,如果我们对我们祖先和前辈留下的文化不爱了,那么艺术和文学也就没有了传递和创造的可能了。而那一天也一定是文化的末日,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人类的末日,但愿那一天永不到来。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像前辈一样,不仅是把文化传下去,而且是把对文化的热爱传下去。
这是一个艺术家必须做的,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必须做的。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冯骥才对人类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文化的珍惜和热爱。《燃烧的石头》《最后的梵·高》《看望老柴》是他谈艺术家的名篇,而《燃烧的石头》中的罗丹,作家对于罗丹和克洛岱尔关系的处理中,其实带有很强的站在女性角度说话的勇气,这是大多数作家做不到的;而《最后的梵·高》写的是画家梵·高生命最后一年半时间中为艺术燃烧的激情和痛苦,世俗生活的失败与艺术殉道者的伟大,交织出艺术的崇高和辉煌;《看望老柴》写对于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感受。三篇都是有“我”的写作,“我”作为记述者在看,在读,在听,在路上,在追寻与感受,使得“我”获得艺术的真谛,“艺术家就像上帝那样,把个人的苦难变成世界的光明”。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冯骥才会不惜暂且放下个人小说创作,而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他在80岁时接受记者访谈讲,“如果回到60岁,我还是要放下小说,去做文化遗产保护”。为什么?答案就藏在他的散文中。
绘画、写作、教育、文化遗产保护,这四驾马车的奔驰,构成了冯骥才的生活。
我想起20多年前,在天津和冯先生见面,他对我讲起的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我仍记得在并不宽阔的书房里他谈起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的热切,他是为了文化敢于把一己暂时搁置的人,这样的人,心有大爱,而这大爱,大多数时间是没有时间去过多叙述的,相比于一个叙述人,那时到现在的他,更是一个行动者。
这由生命而叠加进去的行动,当然,在《游佛光寺记》《杨家埠的画儿》和《癸未手记》中可以看出来。之于文明,他已深入其中,并正在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他做到了。
何向阳2022年3月11日贺冯先生八十大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