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果(一个民族的史诗上下)
  • 刚果(一个民族的史诗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刚果(一个民族的史诗上下)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9.46 4.6折 12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维·范·雷布劳克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43168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30482721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引言

 

(摘选)

 

 

 

虽然这里还是大海,但是你能看到明显的变化:海的颜色。在这里,浪头还是那么凶猛,奋力击打着船舱;在这里,除了海洋,什么也没有。然而,原本蓝色的海洋已经染上黄色,两者混合并没有变化成绿色。这不符合教科书上的颜色理论。在这里,它变成了灰暗。大海的蔚蓝色消失了,在中午的太阳底下,再也看不到蓝色的波浪,太阳升起时那无边无际的海之蓝,黄昏时的深蓝,以及夜幕降临之后的铅灰色,都消失了。

 

从这里开始,海水变得像浓汤一样:

 

黄色的,没有光泽,锈蚀斑斑。虽然离海岸线还有数百海里,但你会知道这里已经是陆地开始的地方。刚果河(Congo River)奔流入海的巨大力量足以让入海口周围几百千米的海水为之变色,它就像是要把自己的全部掏空一样,汇入大西洋。

 

登上老旧的班轮,这种颜色的变化会让初访刚果的旅行者觉得很快就要靠岸了。然而,班轮上的船员和经常来刚果的人都会清楚地告诉他们,这里离海岸还有两天的航程。在这两天里,初访者会发现海水的颜色变得越来越黄,甚至会变成棕褐色,同时也会越来越脏。站在船尾,可以看到螺旋桨从海洋深处翻出蓝色海水,与水面上的黄色海水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对比会越来越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会看到杂草连成一片,在水上漂流,一些由刚果河冲积而成的小岛,似乎也在水中飘荡。透过班轮的舷窗,可以看到海面上有很多不可名状的东西,“一块块木头和连根拔起的树,这些很可能是很早之前从丛林中冲下来的,因为树上已经没有了小的枝叶,一些比较粗壮的枝干则会时不时翻出水面,然后又扎进水里”。

 

在卫星图片上会看得更清楚:一条棕色带在雨季高峰时从河口往西延伸大约800千米(约500英里),看起来就像是陆地漏了一样。海洋学家将它称作“刚果扇”或“刚果羽毛”。我第1次看到这样的航拍图片时,禁不住想这有点像是一个人将自己的手腕砍下来,放在水下,然后永远定格。刚果河是非洲第二长河流,它向西喷涌而出,带着巨大的能量冲入大海。入海口两边有很多岩石,使入海口显得相对狭窄2。不像尼罗河(Nile),刚果河的河口没有形成平缓的三角洲,巨大的水量就这样通过一个小出口喷涌出来。

 

这种黄色来自刚果河在约4700千米长的奔流中所携带的泥沙。从刚果南边的高原出发,流经干燥的大草原、加丹加杂草丛生的沼泽地,穿越赤道附近无边无际的森林(这片森林几乎覆盖了刚果的北半部分),再到下刚果的崎岖地带,一直到河口附近如魅影般的红树林。这样的颜色不只来自刚果,也来自数百条河流和支流,它们共同形成了刚果盆地水系,这个盆地的面积足足有370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和刚果这个国家是重叠的。

 

所有泥土,所有被水流“撕下”的黏土和软泥,一起往下游漂流,进入更宽广的水域。它们有时悬浮在水中,不易察觉地随波逐流,然后在混杂日光、黑暗和泡沫的激流里翻涌。它们有时被石头、堤坝或船骸阻挡。那些生锈的船立在蓝天白云下,发出无声的嘶吼,船头翘起,船身周围形成沙滩。有时候,它们可能什么都不会碰到,除了水流,一开始是淡水,然后是半咸水,后是咸水。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开始:在离海岸线很远的地方,就已经被大量海水渗透。

 

 

 

 

 

历史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其源头之远或许超出你的预料。2003年,我第1次考虑就这个国家的动荡历史写一本书,不仅包括后殖民时代历史,也包括殖民时代和一部分殖民时代之前的历史,当时我觉得除非我能够收集到足够多刚果人的看法,否则这件事就不值得一做。毫无疑问,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会遇见欧洲中心主义,要挑战这一历史观,我必须系统地寻找当地人的观点,好是当地人观点的多样性,因为从目前来看,还不存在固定的本地版本的刚果史,也没有固定的比利时版、欧洲版刚果史,或者干脆说白人版的刚果历史。我要听到刚果人的声音,而且越多越好。

 

唯1的问题是:这个国家过去十年的人均寿命从来没有突破过45岁,要听到更多刚果人发出有关历史的声音,我该从哪儿开始呢?这个国家本身就才五十几岁,而它的居民却活不过这个岁数。当然,也会有一些声音来自被遗忘或快被遗忘的殖民时代。传教士和人类学学者记载了很多奇妙的故事和歌曲,刚果人自己也写下了很多文稿,着实让我有些吃惊的是,我甚至找到了一份19世纪晚期的“自传”。但我还在积极寻找活着的历史见证人,寻找那些可以和我分享生活故事的人,即便是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琐事。我在寻找那些纸张上没有讲述的东西,因为历史远远不止那些书本上写下来的内容。这个说法适用于任何地方,特别是那些只有很小一部分上层人士能接触到书面文字的地方。我学习的是考古学,因此对于非文本类的信息更加看重,相比于文本信息,非文本信息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切实的信息。我希望采访一些人,未必是那些做决策的人,而是一些普通人,因为他们的生活有更清楚的历史烙印。我想知道这些普通人在不同时期,每天都吃什么,我也很好奇他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小时候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否会去教堂。

 

当然,根据当代人口述的资料去推断过去的事情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像记忆一样带有如此明显的时代印记。有些受访者可能会对殖民主义唱赞歌,这是因为在殖民时代他们过得不错,还是因为现在的生活状况对他们而言比往日更糟,或者因为我是个比利时人?观点极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但对于一些普通事物和活动的记忆却比较持久。1950年,你也许有一辆自行车,也许没有;你年幼时和母亲说的也许是刚果语,也许不是;你在传教士的传教点踢过足球,或没有踢过。对不同事物的记忆,褪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生活的细节则使记忆色彩保存得更久。

 

因此,我想去采访普通的刚果人,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尽管我不太喜欢用“普通”这个词,因为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在我听来却是非常不普通的。时间就像是一台机器,将人的生活碾成碎片,但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却发现,有时候有些人,能碾碎时间。

 

不过问题还是,我该如何开始?我希望能够找到某个对殖民时代后几年记忆清晰的人,并与之对话。毫不犹豫,我猜想在刚果找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有受访者能够告诉我其父母甚至是祖父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历,那么我会非常高兴。至于更早的时期,我只能通过模糊的文字材料去了解。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刚果人的平均寿命不高并不是因为老人少,而是因为有很多小孩出生没多久就死亡,拉低了人均寿命。原来是婴儿的高死亡率降低了刚果的人均寿命值。我去过刚果十次,在这些旅途中很快就遇到了70岁、80岁甚至是90岁的刚果人。有一次,一个差不多90岁的盲人跟我讲了很多他父亲的故事:通过他的讲述,我间接了解了1890年的刚果,很深刻。但跟恩卡西告诉我的一切相比,这还算不了什么。



 
 
 
 

导语摘要
 戴维·范·雷布劳克著的《刚果(一个民族的史诗上下)》介绍:令人尊敬的学者戴维·范·雷布劳克以严谨的历史研究精神写就了本著作。7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中部非洲、西欧和中国。他曾10次前往刚果,从多个角度采访了500多位刚果人,受访者既包括政治、音乐等领域的知名人物,也有疲于生计的普通刚果人;既包括娃娃兵,也有能追忆起百年往昔的期颐老人……他以独特的维度构建了一幅关于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多元画卷,其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堪比史诗,深刻且深入,可读性不输给历史小说。

商品简介

从1870年奴隶贸易开始,到发现刚果河的美国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再到象牙和橡胶热以及殖民统治;从为争取独立而战到独裁者蒙博托30年的残暴统治,以及从1996年开始一直持续至2010年的内战—二战后死亡人数多的战争……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世界上这个满目疮痍的民族的历史。



作者简介

戴维•范•雷布劳克(David Van Reybrouck)
生于1971年。他是一名记者,非虚构文学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他的作品获得过多个文学奖项,并积极组织旨在培养刚果年轻作家的文学研究会。他曾在非洲各地游历。现居布鲁塞尔。



目录
【上卷】
引言
第一章  新精神
  中部非洲吸引东西方关注丨1870—1885
第二章  “秽物”
  利奥波德二世统治下的刚果丨1885—1908
第三章  比利时人让我们获得“自由”
  早期殖民统治丨1908—1921
第四章  人心惶惶
  和平期里的不安与不和丨1921—1940
第五章  “等待开战的时刻”
  战争与战后的“平静”丨1940—1955
第六章  很快就是我们的了
  迟来的去殖民化,突然的独立丨1955—1960
第七章  六月里的一个星期四
第八章  权力之争
  共和国的动荡丨1960—1965
【下卷】
第九章  电气时代
  蒙博托政权丨1965—1975
第十章  “永远为人民服务”
  元帅的疯狂丨1975—1990
第十一章  垂死挣扎
  民主反对派和军事冲突丨1990—1997
第十二章  同情心,那是什么?
  非洲大战丨1997—2002
第十三章  啤酒和祈祷
  废墟里的新玩家丨2002—2006
第十四章  休会
  一个新生民主国家的希望和绝望丨2006—2010
第十五章  WWW.COM
致谢
资料来源
注释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戴维·范·雷布劳克著的《刚果(一个民族的史诗上下)》收集了从1870年起至2010年刚果独立50周年纪念,准殖民、殖民到殖民后这一漫长历程中,整个时代变迁的喜怒哀乐。他的记叙聚焦于奴隶贸易以及19世纪后期的橡胶繁荣的影响,生动地展现了比利时对其奴隶化进程以及刚果为了独立而进行的战争;详细介绍了自1996年开始的这场继二战后死伤最惨重的冲突的起因,以及卢蒙巴的悲剧命运和莫布托的独裁。

主编推荐

令人尊敬的学者戴维•范•雷布劳克以严谨的历史研究精神写就了本著作。7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中部非洲、西欧和中国。他曾10次前往刚果,从多个角度采访了500多位刚果人,受访者既包括政治、音乐等领域的知名人物,也有疲于生计的普通刚果人;既包括娃娃兵,也有能追忆起百年往昔的期颐老人……他以独特的维度构建了一幅关于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多元画卷,其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堪比史诗,深刻且深入,可读性不输给历史小说。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第一章新精神马库洛的父母并非渔民,他们住在丛林之中。母亲种木薯,一般。会用锄头或其他挖掘工具将木薯的块茎挖出来,然后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干,几天之后再把它们收起来放好。他的父亲主要是去采棕榈油,背着大刀直接爬上树,将油腻的果子砍下来,然后榨油。从很久远的时代开
始,这种颜色像铜一样的液体就成了这个地区的民众增加财富的重要来源。
棕榈油榨出来之后,可以拿到河边去和渔民交易,这种商业关系存在了数个世纪,河边的居民有吃不完的鱼,而住在森林里的居民则有棕榈油、木薯和大蕉。这种交易的结果就是大家的饮食都达到了平衡,富含蛋白质的鱼类被换到雨林,而富含淀粉的农作物和植物油则被换到河边的居民家中。
班迪奥是个相对孤立的世界,一个人一辈子活动区域
的半径也就只有几十千米。人们有时候会到邻近的村子去参加婚礼或者是遗产继承活动,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个区域。他们生在哪里,也会死在哪里。马库洛哭叫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班迪奥的村民们对外面的世界还是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知道1000多千米之外的大西洋沿岸,葡萄牙人已经在那里建立了据点,甚至连大洋的存在恐怕都不知道。不过,葡萄牙人在安哥拉的殖民辉煌渐失,这就像葡萄牙这个国家本身一样,正逐渐被别的国家所取代。但对非洲人来说,在刚果河人海口南部沿岸,葡萄牙语仍然是主要的贸易语言。马库洛的乡亲们也不知道自18世纪之后,英国人从葡萄牙人手中逐步夺取了刚果河下游一直到河口的贸易主导权,荷兰人和法国人也相继在这里定居。他们永远都猜不到,因为这些欧洲人根本就没有深入过内地,他们一直待在沿海和离海比较近的地方,等着非洲人的商队把货物从内地运到沿海,主要是象牙,当然也有棕榈油、花生、咖啡、猴面包树的树皮以及兰花和柯巴脂等颜料。且不说奴隶。在欧洲,多年前已经明令禁止贩卖人口,但在秘密状态下这种贸易还是继续进行了一段时间。西方人用贵重的衣服、铜、炸药、火枪、红珍珠和白珍珠以及稀有的贝壳来换取非洲人的东西,这里面提到的贝壳并不是欧洲人耍小聪明、欺诈非洲人的手段。实际上,贝壳在非洲有很强的货币功能,携带方便,而且还不容易造假。但班迪奥离得太远,根本看不到这些。如果哪一天,一块闪闪发光的白色贝壳或者是一串项链珠子碰巧出现在他们住的地方,估计也不会有人知道这项链来自何方。
马库洛的同村村民可能对西海岸的欧洲人一无所知,对1000千米之外发生在东边和北边的剧变更是闻所未闻。
1850年,中部非洲的热带雨林开始吸引商人的注意,这些商人来自桑给巴尔岛(Zanzibar)、非洲东海岸(今天的坦桑尼亚),甚至2000千米之外的埃及。他们的兴趣点主要是一种天然的原材料,这种材料价值很高,是中国制作牌匾、印度制作小雕像以及欧洲中世纪制作圣物匣子的必备原
料,这种材料就是象牙。同时非洲象的象牙最大,最为纯净,一对象牙足有70公斤甚至更重。不像当时已经比较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