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立场:如何活出人生的意义
  • 生命的立场:如何活出人生的意义
  • 生命的立场:如何活出人生的意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命的立场:如何活出人生的意义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7.62 5.6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丹麦)斯文·布林克曼|责编:孙暘|译者:么文浩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45061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1550857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孤独大脑”老喻作序推荐。《清醒》续篇;丹麦畅销书作家、心理学家斯文·布林克曼作品;每个人都该有一套存在主义理念,才能在面对人生抉择时当机立断。
生命答案之书,《生命的立场》重新将哲学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哲学真正成为指导人生的底层逻辑;为“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找出答案。
抵抗焦虑、痛苦、迷茫的生命哲学。10个存在主义立场对抗日益严重的功利化浪潮。10点旧思想,一个新世界。

目录
推荐序 一锅北欧风味儿的“反励志”/ 喻颖正

前言 有意义的生命

第一章  善
幸福和美德
现代主观主义

第二章  尊严
价值还是尊严?
今天的尊严

第三章  承诺 
承诺的意义
承诺和负罪感
工具化的承诺?

第四章 自我
关系是被建构的
道德的自我

第五章 真
不确定的世界中的真
真理的尊严

第六章 责任
要求出自哪里
手的伦理

第七章 爱
善的至高无上
自我之外的他者
自我的爱

第八章 宽恕
爱与不可宽恕
宽恕与非对称的伦理

第九章 自由
一个悲剧的存在主义者
两种自由概念
论自由的工具化

第十章 死亡
哲学研究与死亡
塔中的哲学家
人都会死,那又怎样?

内容摘要
要想活出人生的意义,必须摒弃工具化的思维,去做有内在价值的事情。
本书与读者探讨的,是10个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主义思想,并将这些思想汇成一套生活哲学,指导我们抵抗日益严重的工具化和功利性思维,战胜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扭曲,帮助我们站稳生命的立场,活出人生的意义。

精彩内容
幸福和美德关于什么才是我们要做的以本身为目的的行动,亚里士多德的答案主要指向了我们可以称为“道德行为”的东西。活出一个有意义、盛放的生命,即实现幸福,应当通过行善。善举以行动本身为目的,对于幸福的实现至关重要。让一个行动成为善举的(例如,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非是行动者本身因之获取的荣誉、名誉、钱财(尽管这些很有可能会成为该行动的伴随产物),而是这个行动本身是善的。人的美德(包括实践理性、勇气、中庸等)都是我们能够完成善举的因素。因此,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美德”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人“品德高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单从评价道德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概念显得尤其古典和保守,其内涵更加接近于我们心理学研究中性格品质和品性的概念。
除了从伦理的角度定义善举,亚里士多德还将“沉思”定义为一种以本身为目的的行动。人是理性动物,所以不难理解,有时我们会运用我们独有的能力来推断和定义我们的生命是否有意义。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理性可以是实践的(这时的理性会转化为善举),也可以是理论的(这时的理性体现在对存在和宇宙的问题进行沉思)。沉思听上去很神秘,实则很简单。很多不是科学家的人都很喜欢科学类的电视节目(例如物理、生物等),我就经常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看。大多数情况下,我和孩子们都不太会真的“用到”我们看电视学到的知识,但是能够通过节目了解物种起源和宇宙进化史的复杂性,以及物种的进化史,还有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这是十分有益和有意义的。我最喜欢读的书里就包括《万物简史》(AShortHistoryofNearlyEverything),作者是著名的纪实作家比尔·布莱森。我喜欢这本书不是因为它写得特别透彻或者深邃。很明显,书名就告诉读者了,这本书将整个大宇宙的历史写进了一小本通俗读物中。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读这本书可以让我领略宇宙的千姿百态,而我们人类恰巧又是这个奇妙万花筒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也许会说,知识的“无用性”正是其精华所在,因为获取知识本身就是行动的目的,而非旨在实现其他外在目的。观看科普节目或读布莱森的科普书籍,和后来斯多葛派哲学家的修行不谋而合,这些哲学家所追求的就是,承认人只是一个更大整体(宇宙)的一部分。这种证明除了证明本身之外,没有其他外在目的—就像道德行为一样,除了行为本身,没有其他外在目的。这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核心观点之一:所谓善者,唯以内在价值论之。从这个意义出发,善包括了无用,而正因为无用,反而有用。本书余下的九章会依次介绍其他一些无用的现象,并将这些“无用”定义为一个有意义的生命里必不可少的立场。
要深刻理解亚里士多德古典的、听起来十分陌生的关于无用的观点,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读一读我们之前提到的他那本关于伦理的书。《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还分析了友谊,以及友谊对于生命的意义。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三种类型的友谊:1.有用的友谊(以实用为目的);2.快乐的友谊;3.高尚的友谊(以善为基础)。
典型的以获利为目的的友谊就是我们在领英这样的商务社交网站上和其他联系人的关系,我们和他们建立关系的目的就是职场社交,而这个目的本身就是功利性的。这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的关系,因为只有当其中有利可图,或者只有互利互惠时,这种关系才有价值。这样的关系没有内在价值,只有功利性价值。快乐的友谊也是类似的道理,只是目的换成了个人对于愉悦和快乐体验的渴求。人会因为对象有趣和令人愉悦而与之友好,但是一旦失去了这一基础,这种关系也将不复存在。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以功利和愉悦为目的的关系并非正当的友谊,因为这种关系的本质是工具性的。相比之下,高尚的友谊建立的基础是一方希望另一方好,而不是考虑“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好处”(例如功利或快乐)。换言之,高尚的或者说真正的友谊本身就是善的。亚里士多德肯定地告诉我们,要拥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在脸书上有500个好友,其中几乎没有人会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我们很有可能从“有一个朋友”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包括功利和快乐),但是并不能将这种关系定义为真正的友谊。我们还会从技工身上获得功利性价值,比如我们自己不会铺砖而找技工铺砖。再比如,我们通过看芭蕾舞演员表演而获得快乐。但是这并不能让技工或者芭蕾舞演员成为我们的朋友。
工具性的价值(功利或快乐),用哲学术语来说,是偶然性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价值,碰到运气好的时候会“有可能”成为友谊(或者很多其他事物)所产生的衍生价值,但是不能用它来定义真正的友谊。而当友谊有内在价值时,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这样的友谊,再用另一个哲学术语说,是必然性的。比如,小学生如果每天练习45分钟就能学会更好地阅读,这是偶然性的,但是说到物质都在运动,这就是必然性的。人类也许是唯一能够实现真正友谊的物种,这种友谊不以己方获取好处为目的,而单纯只为对方好。许多其他物种都有着复杂的基于统治和养育后代的社会关系,一些读者也许会质疑人追求非工具性友谊的可能性。比如,虚无主义者会说友谊本身是无意义的,但是人依旧可以从中得到好处。然而,亚里士多德坚持认为非工具性的友谊不只是可能的,还是人类的一个决定性特征。没有这样的友谊,人类不过是高级猿人罢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