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游记(精)/杨宪益中译作品集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1.06
4.5折
¥
6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译者:杨宪益//闻时清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55473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30460525
上书时间2024-10-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集科学性、文学性、幻想性于一身的《地心游记》,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无尽想象。
儒勒·凡尔纳著的《地心游记(精)/杨宪益中译作品集》讲述了一位地质学家黎登布洛克偶然间从冰岛古书中发现了一篇远古密码,并从中破译了前往地心的通路。他带领自己的侄子,也是整个故事的叙述主角,开启了一趟地心历险。这次历险不仅涉及到当时前沿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条件,也是19世纪人类探索世界绝境、内观幽暗之心的缩影。
译文经典耐读,保留了小说原本的生动对话和细节描述,贴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1863年因出版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此后创作了大量以科幻冒险小说为主的作品,代表作为“凡尔纳三部曲”,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凡尔纳的作品既讲求科学性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被尊为“科幻小说之父”,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在他自传的开篇写道:“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目录
地心游记
第一章 黎登布洛克叔父
第二章 神秘的羊皮纸
第三章 叔父也迷惑了
第四章 我找到了钥匙
第五章 叔父念羊皮纸
第六章 辩论
第七章 准备
第八章 出发
第九章 在冰岛
第十章 冰岛的一次晚餐
第十一章 我们的向导—汉恩斯· 布杰克
第十二章 去斯奈弗的路上
第十三章 近山
第十四章 无效的辩论
第十五章 斯奈弗山顶
第十六章 陷口里
第十七章 开始真正的旅程
第十八章 海面下一万英尺
第十九章 我们一定要实行配给了
第二十章 死胡同
第二十一章 渴!
第二十二章 还是没有水
第二十三章 汉恩斯,对!
第二十四章 海下
第二十五章 休息一天
第二十六章 只剩我一个人
第二十七章 迷失!
第二十八章 声音
第二十九章 得救
第三十章 地中海
第三十一章 木筏
第三十二章 航行第一天
第三十三章 这是什么
第三十四章 阿克赛岛
第三十五章 风暴
第三十六章 我们到哪儿去
第三十七章 人头
第三十八章 叔父的讲演
第三十九章 这是人吗
第四十章 障碍
第四十一章 往下走
第四十二章 我们的最后一餐
第四十三章 爆炸
第四十四章 我们在哪儿
第四十五章 结束
内容摘要
儒勒·凡尔纳著的《地心游记(精)/杨宪益中译作品集》讲述德国科学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受到一封密码
信的启发,偕同侄子阿克塞和向导汉恩斯按照前人的指引,进行了一次整整三个月的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火山口向下进发,一路上克服了缺水、高温、黑暗种种致命磨难,也见识了蘑菇森林、史前巨兽、累累白骨,终于随着一次火山喷发回到了地面。小说人物刻画饱满生动,光怪陆离的地心探险也映射了当时欧洲探索地球绝境的激情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部作品为杨宪益先生和闻时清先生合译,译文经典耐读、生动流畅。
精彩内容
第一章黎登布洛克叔父一个星期天,1863年5月24日,我的叔父黎登布洛克教授匆匆忙忙地跑回到他的小住宅去,那所房子是在科尼
斯街十九号,这是汉堡旧城里一条最古老的街道。
我们的女用人马尔塔以为她做饭做晚了,因为饭菜现在才开始在锅里嗞嗞作响哩。
“好吧,”我对自己说,“我的叔叔要是饿了,他会大喊大叫的,因为他是性子最急躁的人。”“黎登布洛克先生这么早就回来了!”马尔塔冲进饭厅的门,惊慌失措地喊着说。
“是呀,马尔塔,可是午饭还不到时间呢,因为还不到两点钟。圣密谢教堂刚刚打了一点半钟。”“可是为什么黎登布洛克先生就回来了呢?”“他大概会告诉我们为什么的。”“他来啦!我要走开了。阿克赛先生,你要向他解释一下啊。”马尔塔又回到她的厨房做饭去了。
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但是向一位脾气最暴躁的教授作些解释不是像我这样性格马马虎虎的人做得来的。我正在打算小心谨慎地回到我楼上的小房间去,那时外面的大门响了一下就被推开了。沉重的脚步压得楼梯吱吱作响,这房子的主人穿过饭厅,立刻跑到他的工作室去了。
可是在他急促穿过饭厅的时候,他把他那根圆头手杖丢到房角,把他头上的大帽子丢到桌子上,又向他的侄子大声命令道:“阿克赛,跟我来!”我还没来得及行动,教授又用急躁的声音向我喊道:“怎么?你还不来。”我赶快飞奔到我这位厉害老师的书房去了。
黎登布洛克并不是一个坏人,这我也愿意承认;但是,除非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奇迹,不然他这一辈子总是个怪僻的人。
他是约翰学院的教授,讲授矿石学;在讲课的时候,他总要发一两次脾气。他并不理会他的学生是否按时上课,是否用心听他讲授,学习上是否有成就,这些细节他全不关心。用德国哲学家的话来说,他是凭“主观”讲课的,讲课只为他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他是一个自私的学者,一个科学的泉源,但是想从这个泉源里打水上来却是很费事的。一句话,他是个吝啬鬼。
在德国有一些教授是这样的。
不幸我的叔父在发言方面有些欠缺,在熟人中间闲谈还好,在公共场所就不行。作为一个讲演者,这是很可惜的缺点。所以在学院讲课时,教授常常为了同一个不易从嘴里说出来的特别刁难的字进行斗争而中止发言,那个字抗拒到底、越来越胀大,终于以不太科学的骂人粗话的形式脱口而出,随着就是一阵大发雷霆。
在矿石学里有不少半希腊半拉丁的名称,都很难念,一些古怪名称就连诗人的嘴也说不出来。我并不要说这门科学的坏话,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可是当一个人碰到什么“菱形六面结晶体”、什么“松香沥青化石”、什么“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