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散文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2.79
5.8折
¥
3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6442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31463645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炜(1956—)当代作家。山东省栖霞市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2020年出版《张炜文集》50卷。作品译为英、日、法、韩、德、俄、意大利、塞尔维亚、西班牙、瑞典等数十种文字。
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等21部;诗学专著《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楚辞>笔记》《读<诗经>》等多部。作品获“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等。
近作《寻找鱼王》《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书获多种奖项。
新作《我的原野盛宴》《斑斓志》《唐代五诗人》《不践约书》反响热烈。
目录
目 录
导读
筑万松浦记
它们
穿行于夜色的松林
融入野地
绿色遥思
鸟之倔强与幽默
山水情结
夜思
品咂时光的声音
八位作家待过的地方
访德四记
北国的安逸
从沙龙到小屋
远逝的风景
羞涩和温柔
再思鲁迅
他们为何而来张炜散文
内容摘要
本书遴选张炜散文代表作十七篇,其中有著名的《筑万松浦记》《融入野地》《夜思》《品咂时光的声音》等作品。
《融入野地》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抒发了对野地、对自然、对故土的深情,表达了对土地的独特思考。《夜思》则记录了个人的经历和所思所想,呈现出作家青年时代的社会和人文背景。在辑入的与万松浦有关的篇章中,谈论最多的乃是在书院持守情怀的“固本”意义,以及如何在自然静美的环境中坚守简朴的生活信念,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穿行于夜色的松林》《品咂时光的声音》《域外作家小记》等自成系列,是高雅审美的另一种呈现。书中配有照片十余幅,展现出作家各个时期的风采。
张炜的散文取材广泛,切直深沉,谈原野、谈动物、谈山水、谈读书、谈作家、谈创作……在喧嚣的时代,作家始终保持着高品质的创作态势和语言温度,期望人们静下心来,倾听思想的声音。
精彩内容
导读张炜是中国当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也有着广泛的国际声誉。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创作以来,他累计发表作品近一千八百万字,切实参与了新时期的文学进程,在每个时段均留下具有范本意义的作品,如《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刺猬歌》《你在高原》《独药师》等,都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长河小说”《你在高原》于2011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散文在张炜的创作版图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这种重要性不仅是因为他先后出版了一百余种散文著作,贡献了《融入野地》《绿色遥思》《远逝的风景》等脍炙人口的佳篇,更在于他凭恃散文文体的自由,切直深沉又坦荡洒脱地进入受限于小说和诗歌文体美学的严饬而不得或不便深入的领地,可以说,张炜的散文是我们打量他宏阔丰厚的文学世界非常重要的一扇窗口。
张炜素来是一个敏感于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状态,同时又毫不掩饰地以庄肃的责任呵护自然和正义的思想者,因此,他格外注重思想力对散文文体的统摄,给散文自由的形式强度筑起一道精神的堤坝,即便是一些即兴之作,一些短札,也内蕴着“建设人的思想”的骨力。对张炜而言,散文有时是比小说还称手的与时代的丑恶和颓堕现象进行肉搏的利刃,就像他在《再思鲁迅》中说的:“责任的永存,就是人类的永存。”基于对人类责任感的忧患和激愤,面对庸常的“坚持力”,对伟大艺术的虔敬,以及在种种重压下不曾倦怠的激情也正构成了张炜散文最饱满的特质。这在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中都有鲜明呈现,读者阅读自可体会。
张炜对养育他的胶东半岛有着深挚的爱意,海滨的平原、葡萄园、松林、野地、木屋、林中的鸟兽、渔人的号子、农人的劳作、齐地的古歌都是他反复歌咏的对象。他尤其热爱未被修饰的自然,在《绿色遥思》中,他这样写道:“我觉得作家天生就是一些与大自然保持紧密联系的人,从小到大,一直如此。他们比起其他人来,自由而质朴,敏感得很。这一切我想都是从大自然中汲取和培植而来。”这里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谦卑的生态关怀,本质还是一种对工具理性予以纠偏的思想立场。张炜继承了老庄、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施莱格尔、荷尔德林、奥尔多·利奥波德、海德格尔等前贤的遗产,接续了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人文主义的诗学传统,这种传统尊重人性的健全,也视宇宙万物为秉有灵性的存在,谋求彼此的会通与契合,代表着对单一现代性理解进行深刻反省与批判的另一路径。
写于1993年的《融入野地》是张炜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品之一,在那个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中产生过重大影响,今日重读依旧给人以元气淋漓的激荡感。文章承接《绿色遥思》而来,进而提出“寻找一个去处”和“落定”等问题,这也是张炜散文乃至其文学世界的核心命题。文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地心音的倾听者和记录者,一路从城市中奔离,由故地而野地,最后成长为野地上的一棵树,在与自然的彼此关情中克服了生命本然的孤独。“野地”和“树”是被抒情主人公这个不合众嚣的知识分子的灵魂所照亮和赋意的,也即文中所谓的由“知”至“灵”。由此,野地无限向大地敞开,慢慢恢复它幽深玄远的灵性,这让张炜的书写一下子“腾跃”起来,在更澄阔的境界里彰显其不但是故地之子,更是自然之子的身份。
《筑万松浦记》写于《融入野地》的十年之后,这篇文章开篇即说“我一直想找一个很好的地方”,隐然对应后者结尾处的“我无法停止寻求”。兀立大地上的孤愤被“平静温煦”所取代,炽热如焚的青年情怀也淬炼为中年的沉着和洗练。不过,这并不是说,张炜就此减弱了批判的锋芒——姿态的和静可能正因内心的笃定,对于物质主义的僭妄,他依然不遗余力地独战。在本书收录的几篇与万松浦有关的文字中,他谈论最多的乃是在书院持守情怀的“固本”意义和如何在自然静美的书院环境中维系简朴的生活信念,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谐。
张炜的散文取材广泛,既根植大地,又根植典籍,天地神鬼人,生气相通,自然与历史,浑然交响。草木精魂的感发,域外游访的所见,阅文读史的偶得,寂静夜晚的冥想,乃至生活中的一瞥一思,他都可将之化为文字,且自有一种清明简远的文气。在文体和语言上,他的散文也有多种实践,有些美文如诗一般情意凝贮,想象奇崛,如《穿行于夜色的松林》;有的率性自然,运思清拔,如《它们——万松浦的动物们》《鸟之倔强与幽默》;有的偏于说理,峻切中有着力透纸背的劲道,如《他们为何而来》等;有的长于抒情,用絮语或对谈的方式,为一个时代留下“存在的执拗”“纯美的注视”和深挚的情意,如《羞涩和温柔》《夜思》。
《穿行于夜色的松林》是张炜本人较为偏爱的一篇短文,在质地上就很接近散文诗。在作家的冥想中,“乌云是松林的魂魄”,而雨是“为地上转世的生命洒下乳汁”,这样华美的比喻不但寄托遥深,更是对万物诗性的洞见和把握。对照《融入野地》,那个在大地莽野里行走的抒情主体化身为“在夜色里行走”的乌云,并在凌晨悄然降落,变成一片茂密的松林。这里,乌云代替肉身向树的转化,精警诡奇又察心谙道,分明昭示出大地与苍穹混沌难分的联系,而抒情主体、乌云和树的三位一体则呈现出作家阔大的生命体悟、充满敬畏的宇宙意识。值得深思的是,乌云的神游并不逍遥,反而时有跋涉的艰难,尤其当乌云俯视到“千疮百孔的平原”,那上苍的静默里隐含的哀恸让这篇有着很强的形式强度的小文弥散出绵远苍凉的况味。
书中收录的《品咂时光的声音》《远逝的风景》等几篇自成一个系列,是高雅审美品位的另一种呈现。具体而言,《品咂时光的声音》是读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札记,《远逝的风景》以诗性的文字解读西方画家的杰作。这些散文中的每一小节都像一个导游图,指引读者徜徉伟大的文学艺术长廊,并为那些傲岸坚卓的人物和巨著留下会心和体贴的评语,给人很大的启发。
《筑万松浦记》结尾写道:“万松浦书院立起易,千百年后仍立则大不易。”毕竟历史上,“在绝望的岁月中慢慢坍塌冷落拆毁”的书院太多了,就像那茂密的松林也会变得千疮百孔。这样说来,筑成一座书院也就是筑起一片精神的丛林。在世风的侵扰和岁月的摧折下,这片丛林是否会兀自矗立于大地,是否会永葆苍郁和遒劲,是否会芳醇满溢?相信读者一定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马兵试读篇章筑万松浦记筑万松浦记我一直想找一个很好的地方,在那里做一点极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事情还不知道,但我想它要能足以引起自己的长久兴趣。当然,它对许多人来说都应该是极有意义的。它的整个过程还应该是朴素的、积极的。它要具有相当长的生命力,并且在未来让人高兴。它还需要由许多人以各种方式去参与,而不是被许多的人去索取一空。它从一开始就将拒绝那些只想到索取的人。
小岛对面在龙口市的北部,渤海湾里有两个小岛,桑岛和依岛。桑岛上有八百多户,有松树和槐树林,有灯塔和礁石。这是个很美的岛,关于它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传说与它的命名有关,说的是秦代的智慧人物徐巿(福)被秦始皇遣去东瀛寻找长生不老药,行前曾在岛上种植桑树,养蚕织造。徐巿后来带走了很多人,包括史书上记载的三千童男童女、五谷百工,当然也少不了各类智慧人物。他这一去发现了日本列岛,高高兴兴过起了独立王国的日子,再也不回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止王不归”:整个的事件记录在中国的信史《史记》中,可见已不是传说了。
桑岛之名的由来倒是个传说。不过如今岛上已没有大片桑树,也没有纺织业,只有其他林木,有发达的渔业。从南岸去岛上有十几分钟的水路,这是指现代客轮的速度。我在中学时坐了木制机动船去过一次海岛,大约花了二十分钟。那一次我在岛上待了一个多星期,住在同学家里,尽享岛上新奇。进岛前站在南岸看一片海雾中的葱绿,如同仙境;进了岛,则不停地往南边的大陆遥望,望到的是一片无边的林木,林木前镶了一道金边,那就是海滩了。
当年桑岛上的房子都是一种黑色岛石垒起的,屋顶覆以海草。岛的四周永远有鸥鸟环绕,正像岛的四周永远有噗噗的水浪和细细的沙岸一样。它的西北方,仅仅二三华里远的地方就是那个依岛了。如果把我们脚踏的这个岛比作地球,那么依岛就是月亮,不过它不会绕桑岛运行罢了。我们当年极想去依岛上看看,可是没有船。因为小小的依岛上面没有人烟,而且与桑岛之间隔开了一道湍急的暗流,据说除非有第一流的驾船技术才能渡过。渔民介绍说,依岛上过去只有一幢小小的茅屋,那是为躲避风浪的渔人准备的。一旦来了大风不能及时赶回,捕鱼的人可以就近靠岸,并在小屋中歇息下来,里面总是有常备的水米。如今岛上空空荡荡,一派灌木白沙,风景秀丽。一大群野猫成了这里的实际主人,据见过的人说它们靠吃水浪涨上来的小鱼小虾之类,个个长得干净强壮。
今天,这两个岛对于城市人来说已是旅游观光的最好去处。但要在岛上长期生活下去,要做一点想做的事情,似乎还缺少点什么。我去了岛上,像过去那样向对岸的陆地遥望,再次惊讶地盯视那片无边的葱绿。我的心头涌起了一阵感动。正对着这个小岛的是绵长的沙滩,茂密的树林。
那里与人口繁密的小城相距二十分钟的车程。
港栾河有许多天,我一直在小岛对面的那片海滩上徘徊。这是一片真正迷人的沙岸,洁白到了无一丝粗粝和污迹;碧蓝的海水,退潮时露出五十多米的浅滩。这里没有鲨鱼出没,是天然的优良海水浴场。更为可贵的是它背靠了一大片松林,大得足可以藏禽隐兽,一眼望不到边,只听到鸟声不断,与近海翩飞的海鸥遥相呼应。与海岸交成直角的是一条古河道,叫港栾河。河的上游源自南部山区,很早以前与曲折密集的山下水网相连,接受丰富的山落水,水流量终年很大,这由古河道的宽大壮观可以看出。河的入海口有古港遗址,而今的小旅游码头就建在遗址右侧。
像许多古河道一样,如今的港栾河也在时间里萎缩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条中小河流。但好在它还有辉煌的历史可以留恋。它的下游建有不止一个村庄,可以说它们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河中有鱼蟹,它们有别于海鱼海蟹。入海口有洄游产卵的鱼类,所以每到了四月春阳照耀时,浅海里到处都是捕捞鲈鱼苗的男男女女,他们将把一个春季的收获卖给淡水养殖场。河道里有茂密的蒲苇,河堤上有高大的槐柳。由于古河道淤积土深厚肥沃,所以河两岸的树木比其他处茁壮得多,夏秋里看去真是冠盖相连,如雾如峦。槐柳与成片的松树相依衬,形成了另一种风韵。槐柳的碧嫩与松树的墨绿相间,层次错落;冬天和秋末松树浓绿依旧,槐柳则剩下了裸枝。槐的苍枝和柳的红条在绿色中闪烁,该是画家们的向往之地。
走在河岸上,就会把海浪的噗噗声遗忘,耳郭与视野全是淙淙水流。青蛙和鲫鱼在水中窥视,它们以漂亮的翻跃引人注目。有咕咕声响在密集的荻草中,不是水鸟就是穴中动物。这条河的珍贵在于它在许多时候为林中的鸟兽提供足够的淡水,如今堤岸下到处可见一溜溜小兽蹄印,可以分辨的有兔子、刺猬和獾之类。也仅仅是十几年前,河两岸还有狐狸出没。
人们的传统居住理想,就是尽可能在河边筑屋,做所谓的“河畔人家”。而眼前的情与境何等诱人:海岸林中河边,三位一体。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离那个去海岛的小码头仅有一华里之遥,安静便利,却没有喧闹。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历史掌故,有传奇,有静下来即可听到的古河的哗哗之声。
万亩松林最为诱人的还是这片无边的松林。准确讲它有两万六千亩,主要是黑松。据说这种松不易见到一万亩以上的面积,所以说眼下的规模实在可叹。它的形成是漫长的,除了原生树木,再就是依靠了人工种植。大约四十年前有一场浩大的造林活动,出动了万人营造沿海防风林,是这样的日积月累才产生了如此伟大的造就。苍茫海滩上的原生树种有小量黑松,其余就是一些灌木;乔木类有白杨、槐树、榆树、小叶杨、橡树和柳树。当人工松林于四十年后蔚然壮观之时,原有的大树就显得苍老豪迈了。它们间杂在一片林海中,是树木的尊长,是自然的智星。
有了不同的树种,有了偌大的面积,也就有了丰富的大自然的内容。我们今天的人对于大自然的蕴含越来越陌生了,简直是十分隔膜。关于一些动物的故事,我们仅仅是从书中,特别是从动画片上获得。我们还不习惯于发生在眼前的、身边的动物故事。我们知道动物的故事通常主要是发生在大面积的林子中,它们比起家里和动物园中的动物,会是完全不同的。
我走进这片松林,愈走愈深,竟有两次迷失了方向。从河的左岸向西向南,会走向它不测的纵深。林深处一片呜呜响起,这就是无时不在的松涛了。只要稍有一点风,就有这低沉浑厚的声音;但是如果有大风吹起,林中又是最好的避风之地。
随着往前,林中空地上出现了小动物的劫痕:散羽和断蹄,凌乱的兽毛。这里有隐下的猛禽,也有食肉四蹄动物。抬头寻觅,最常见的是红足隼和雀鹰。我们马上想到的是厮杀,是弱肉强食。在无声的嘶嚎中,在一时安静得出奇的林莽间,一低头就是零散的羽毛;再就是黄色的小花,是小蓟与荠菜,还有草丛树下探出的蘑菇圆顶。在林中行走随手采下蘑菇是一件快事,那是毫不费力的收获。这里最多的当然是松蘑,还有杨树蘑和柳树蘑,都是最受人们青睐的美味。如果在春天,林中的松脂气味正浓得化不开;更有槐花的清香、满林地杂花野草的熏蒸,人走在里面真像一场特别的沐浴。我与朋友在林中仅仅走了半个小时,鞋子就被花粉全部染成了黄绿色。那时各种不知名的飞禽成群掠过,云雀在高空欢唱,野鸡在深处鸣叫。我们惊扰最多的是野兔,它们有许多次被我们同时惊跑了三两只。鸟窝遍藏在深草中、树丫上,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惊起正在孵蛋的鸟儿。
无论是雨天还是雪天,进入这片林海常常都会有一种享受。林雨淅淅也好,大雨怒吼也好——它别有一种气势,让你在稍稍惊异中领略许多。你会看到各种动物在雨中的姿态,树与草在洗涤中的欢快。脚下是刚刚润湿的沙土,是一簇簇顶着满身珍珠的绿叶。当然最好还是淅淅小雨,那时会有一种绵绵不绝的低语伴随着你的行走和深思。不过大雨滂沱是骤然而至的,这时我们就再也不会忘记闪电的颜色,记住在万木丛中急速穿行的风雨之声。在冬天,当踏着雪后的林地,会惊讶这里奇特的安静和干净。只要走动,脚下就响起无法形容的雪的声音;此时围拢在四周的全是清冽的脂香。林子在冬天变得幽深和优雅,树隙的天空闪烁新的瓦蓝。积雪在这里会存留一个冬天,或者再加上一个初春。雪后只需多半天,地上就是叠起的一个个小兽蹄印了,是它们留下的一些巧妙的图案。走在林中雪地辨认兽蹄是一种乐趣,有经验的林中老人能一口气认出二十多种。
走在林中,难免想象做一个林中人的幸福。可是这种打算太奢侈了。这种奢侈不可以留给自己,而应该留给更多的人。
人缘一个情境在心中渐渐完成,这就是在栾河边、万亩松林的空地上盖一处书院。是“书院”而不是别的什么,是因为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美”。
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书院,如今除了岳麓,其余学术不兴。书院是高级形态的私学,起于宋,盛于唐,是中国大学的源头。现代书院该是怎样的姿容,倒也颇费猜想。静下思之,它起码应该是收敛了的热烈,是喧闹一侧的安谧和肃穆。热闹易,安稳难。在记忆里我们从来都是热闹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热闹。可是一些深邃的思想和幽远的情怀,自古以来都成就在有所回避之地。它的确需要退开一些,退回到一个角落里。
于是就想到找一处角落、一个地方。龙口地处半岛上的一个小小犄角,深入渤海,像是茫茫中的倾听或等待,更像是沉思。更好在它还是那个秦代大传奇的主角——徐巿(福)的原籍,是他传奇人生的启航之地。港栾河入海口处的古港也曾被认为是他远涉日本的船队泊地,当然更多的人认为是离它不远的黄河营古港:东去三华里,二者遥相呼应。一个更迷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脚下:战国末期,强秦凌弱,只有最东方的齐国接收了海内最著名的流亡学士,创立了名噪天下的稷下学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源于稷下。随着暴秦东进,焚书坑儒和齐的最后灭亡,这批伟大的思想家就不得不继续向东跋涉,来到地处边陲的半岛犄角“徐乡县”。这里由是成为新的“百花齐放之城”。而今天的港栾河入海口离徐乡县古城遗址仅有十华里,正是它当年的出海口。
可以想见,秦代一统海内最初几年,徐乡城称得上天下的文心。
十余年来龙口人越来越多地迷于“徐巿研究”,而且声动南北,呼应京津,大约几十位教授发起成立了“徐巿(福)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不说它的学术,只说这种追忆和缅怀所蕴含的一种地方自豪感,也许还有他们未及领会的另一些东西的珍贵。思想需要一种连绵性,传统也可以在追溯中慢慢建立。这个艰苦的过程已经开始并且不能停止,于是就给了我许多启发。多少年来,当地有多少热衷于文事、具有文化眼光的境界高远之士,在此不再一一列举。那将是令人感动的一长串名字。没有他们的热烈倡议和实实在在的支持,书院择址海滨河畔的意念就不会生成,更不可能坚定。
在那些令人难忘的日子里,不止一位朋友与我一起实地勘察,迈步丈量穿林过河。往往是多半天过去,面无倦容手持野花而归,谈吐间全是书院遐想。朋友即便身负重任,日理万机,也未曾把一件浪漫的设想掷于脑后;那种于俗务操劳中顽强存留的超拔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和铭记。好像从来如此,一种信念和决意必须在人缘里生成,没有帮衬就不可能成功。
后来又有远城友人、海外文士抵达这个犄角。我们仿佛一起倾听了当年的琅琅书声和稷下辩论,激动不已。至此,对我来说,书院还未破土心中先自有了梁木。它是众手举力搭建的。
读书处十余年来我一直寻找和迷恋这样一个读书处:沉着安静、风轻树绿;一片自然生机,会助长人的思维,增加心灵的蕴含;这里没有纠缠的纷争,没有轰轰市声,也没有热心于全球化的现代先生。在这里可以赏图阅画,可以清诵古典,也可以打开崭新的书简。可惜这在以前仅仅是耽于幻想,而在我徘徊林中河畔之时,这样的机会总算实现了。只要带上书,携一个水瓶来到林间空地,坐上干艾草或一段朽木,背倚大树即可有一日好读。来时天气晴好,心情自然。若风雨袭来时则可奔海边鱼铺,太阳热烈时会有枝杈遮护。远近是鸟鸣兽语,海浪噗噗;仰向高空,或可见一只盘旋的苍鹰。
我相信有一些好书必需自然的润释,不然字迹就会模糊不清。记得以前苦读中尚不能明了之处,一旦坐上林中空地则一概清明、进而着迷。特别是中国的典籍,那简直是由花草林木汇成的芬芳精华,除非远离现代装饰的房间而不能弥散。我与三两好友入林读书,一天下来不觉得疲累,也不感到漫长,而是于陶醉中享用了宝贵的时间,有一种最大的休憩和充实的快乐。
我不知道古代的稷下先生们踏上这里是怎样的情景,此地又做了什么用场。但我相信这里绝不会是林荒。因为它离一个繁荣的古港只有短短一华里,想必会有不薄的文明。时越两千余年,它的斯文不灭,仅仅是沉淀到土层而已,化为一片繁茂的绿色生长出来。我甚至想象那些稷下先生就站在此地辩理说难,手掌翻飞,一个个美目修眉,仙风道骨。总之沧桑巨变,隔海听音,丛林守护的大半是永恒的精神。
林中阅读的间隙少不了神飞天外,幻想起浪漫的远古。我想象那些远涉大洋的探访,琢磨《史记》上记载的那段惊心动魄的大迁徙,心中怦然。这段史实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遥远和惊险。不知有多少次了,我与朋友在这里流连,时有讨论。有一次当我们安静下来,甚至发现了一只专注倾听的大鸟,它隐在枝叶间一动不动。这或许是两千年前的一个灵魂,是他们飞越时空的化身。我记得朋友先是一怔,接着响起喃喃诗声,连接了草木的一片窸窣。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不能不又一次意识到,这种情与境在全球化的喧嚣中已近梦幻,它真的是太奢侈了。这种奢侈实在不可以独有。一种分享和转告的念头滋长起来,并在心底发出催促。我们知道,应该脚踏实地做点什么了。那种长期以来的理想和期盼正与此时心境暗合如一,让人把一个深长的激动悄悄隐藏下来。
多么静谧的林子,海浪都不忍打扰它了。
开筑了修筑一座现代书院的心愿渐渐化为一张蓝图。书院不是研究所,也不是一般的学校。“书院”这两个字所包孕的精神和内容,或许只可意会。它在今天将是什么形象和气质,真得一个独自守持的人才能把握。当然,它不能奢华也不得张扬,只应安卧一角倾听天籁,与周边天色融为一体。静下时不由得问一句:自宋代风行的书院体制缘何由兴到衰,它宝贵的流脉直到今天不绝,其缘由又在哪里?
我知道,在一个角逐急遽同时又是极尽虚荣的时光,筹集巨资团结商贾筑起皇皇楼堂已不是难事。难的是始终敛住精神,收住心性。今天做事未必秘而不宣,却难得坦然自为。一切不仅是为了结自己的梦想,而是接续那个千年的梦想。一条栾河波浪不宽,如何载得起这么多沉重,可见须得一点一点经营,一墣一墣堆积。首先学会拒绝,然后才有接纳。砖石事小,人脉为大,有一些质朴的精神,有一点求实的作为,这样才能有一个起码的开端。
我让善绘者一遍遍描叙轮廓,让专家细心制定结构,又经历三番改动五次争论,终于有了个主意。我甚至想象,它该是顺河而下的船夫登岸歇息处,是造访林莽的远足借宿地,是深处的幽藏和远方的消息,是沉寂无言者的一方居所。朴素是不必说了,但要坚固得像个堡垒。古代书院并不高大,今天的书院也不应太隆。它要隐在林中空地上,伏下来静听河水和海声;每天到了午夜,它会有一个深长的呼吸与林海河流相通。不言而喻,它的身边还应有古树老藤,就是说它联系着原野上的一草一木。我对施工的人说:在这儿人是第一宝贵,树是第二宝贵。
开筑了,最初的日子颇为顺利,但地基深挖下去就遇到了古河淤泥,这就需要清泥填沙,需要打进粗长的水泥桩。还有尽力躲避空地林木的问题,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碰折一棵树木。事至半截有野夫纠集一起,有零零散散的阻拦,这些当不出预料。有人出面化解鼎力相助,更是感激在心。总之同志们未敢懈怠,只盼早日成就起来才好。整个过程都有赖地方,他们守土有责,爱惜文物,拳拳之心令人铭记。七月大雨,冬月霜冻,施工者辛苦劳作,操持者多有勉励。
砖一瓦都取舍再三,权衡难定。最后采用了京西山地层石做了瓦顶,南国粗砖做了围墙。一时见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