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挑战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3.2
3.4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 著 王岑卉 译
出版社文化发展
ISBN9787514241112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918124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鲁道夫·德雷库尔斯(RudolfDreikurs)于1897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72年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去世。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系统发展为一系列实用的方法,用于理解儿童不当行为的目的,并在没有惩罚或奖励的情况下激发合作行为。他在个体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录
第 1 篇 心理学背景
第一章 父母的处境
爱 / 004? 焦虑 / 006? 期望 / 007? 要求 / 007
两代人的冲突 / 008? 父母的自卑感 / 013
父母是受害者 / 014? 父母对教育的了解 / 015
对教育者进行教育 / 017? 妈妈的地位 / 019
爸爸的地位 / 020? 祖父母的地位 / 022
第二章 孩子的处境
人生规划 / 026? 遗传因素 / 031? 社会兴趣 / 034
社交不安感 / 035? 自卑感与灰心丧气 / 037
争夺优越感 / 039? 良知 / 041? 家庭排行 / 047
第2 篇 训练方法
第三章 有效方法
第一节 维持秩序 / 058
家庭氛围 / 058? 遵守家中的权利与义务 / 061
一致性 / 064? 坚定果断 / 065? 自然后果 / 067
第二节 避免冲突 / 072
观察与反思 / 072? 自我克制 / 075? 灵活多变 / 076
激发兴趣 / 077? 赢得信任 / 079? 缓和局面 / 080
抽身而退 / 082
第三节 鼓励 / 084
赞扬 / 084? 指引 / 086? 相互信任 / 087
用“可以”代替“必须” / 089? 努力 / 091
揭示 / 092? 集体活动 / 097
第四节 家庭会议 / 099
第四章 常见错误
溺爱 / 108? 缺爱 / 113? 过度疼爱 / 114? 收回爱意 / 116
焦虑 / 118? 威胁 / 120? 监督过严 / 122? 多话 / 123
忽视 / 127? 敦促 / 127? 索取承诺 / 129?“振作起来” / 130
报复 / 132? 要求盲从 / 134? 唠叨 / 137? 挑刺 / 138
贬低 / 140? 严酷 / 144? 羞辱 / 145? 体罚 / 146
第五章 具体情境
产前调节 / 156? 初体验 / 156? 喂食 / 157? 断奶 / 159
站立学步 / 159? 如厕训练 / 160? 初次独立 / 161
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 / 163? 玩耍 / 166? 穿衣 / 168
说话 / 169? 洗漱 / 169? 用餐习惯 / 170? 做家务 / 171
“拽下宝座” / 172? 初次社交 / 176? 上学 / 177
短暂生病 / 179? 逆境 / 180? 外部环境变化 / 180
小事故 / 181? 家庭纷争 / 182?“匿名搭档” / 184
性启蒙 / 186? 适龄对待 / 191? 青春期 / 195
放开对孩子的束缚 / 199
第 3 篇 问题儿童
第六章 理解孩子
第一节 博取关注机制 / 214
积极—建设型 / 214? 积极—破坏型 / 220
消极—建设型 / 228? 消极—破坏型 / 231
第二节 争夺权力 / 254
不听话 / 254? 固执 / 261? 发脾气 / 262
坏习惯(吮拇指、抠鼻子、啃指甲) / 265
自慰 / 268? 撒谎 / 270? 磨蹭 / 273
第三节 报复 / 275
偷窃 / 275? 暴行 / 281? 尿床 / 284
第四节 展示无能 / 286
懒惰 / 287? 愚蠢 / 288?“能力不足” / 293
“暴力”的消极 / 297
第五节 病态反应 / 300
神经症 / 300? 精神病 / 303? 病态人格 / 306
第六章 指导与再调整
哭泣 / 317? 恐惧 / 318?“此消彼长”兄弟俩 / 320
霸凌 / 323?“小霸王” / 327?“捣蛋鬼” / 331
强迫症 / 334? 智力障碍 / 340? 假性弱智 / 343
结语 / 352
内容摘要
本书是德雷克斯心理学经典著作,它不仅解决了现代家庭中父母所面临的“挑战”问题,还系统描述了现代父母面临的各个方面——父母有哪些易犯的错误;如何理解孩子的基本人格;如果想要在家庭内部建立民主,父母应该如何训练孩子。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系列方法来解决父母困境,如引导孩子尊重秩序并接受社会规则,与孩子发展互动关系,给予孩子持续的鼓励。书中还介绍了大量临床案例,帮助读者进一步深化对书中方法的理解。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对比书中理论和方法,照见自己,洞察自身问题,获得自我更新与自我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
精彩内容
爱毫无疑问,你爱你的孩子。他是你的一部分,是世上跟你最亲密的人。他的健康成长取决于你的爱。 爱被认为是人类最深刻、最美好的情感。那么,它怎么会造成如此多的不幸与痛苦?沉浸在爱意之中时,人们常常倍感折磨。爱经常被视为沉重的负担。 亲子之间的爱通常被视为最纯粹的爱,不掺杂复杂的性欲。母爱的本质是怜悯、包容和无私奉献。然而,母亲因为这种爱经历了多少痛苦!她们的孩子又遭受了多少痛苦!孩子应该从母爱中汲取人格发展的力量和动力。没有哪种生物像新生儿一样,需要这么多的爱。喂养和照料新生儿需要妈妈付出全部。
然而,过度的爱也可能扼杀孩子,阻碍他的成长,甚至把他彻底毁掉。这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善和美也会过度吗?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们将许多情感称为“爱”,但它们远远配不上这个称呼。日常生活中的挣扎和不稳定因素,导致了人们错误的观念和态度,使他们无法真正去爱。在他们看来,爱的唯一目的是占有,爱的本质是恐惧,爱的意图是索取,爱的过程是嫉妒。这种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爱只考虑了行为者的愿望和需求。他们认为,正因为爱,所以才会痛苦。 真正称职的父母会把孩子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但有些父母,在专横自私的爱的驱使下,无视孩子真正的需要。他们会打扰孩子睡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杰作展示给别人看,视孩子为专门用来给自己取乐的玩具。这种“爱”导致他们在不适当的时候推着婴儿车到处转,无缘无故地拥抱亲吻孩子。他们甚至拒绝按时给孩子喂食,因为“爱”使他们听不得孩子哭泣。为了体现这份“爱”,他们把孩子捧在手心里,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甚至让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为了确保占据孩子所有的爱,他们经常把孩子与外界隔绝开,阻止孩子与朋友玩伴进行正常的社交。这种父母把孩子变成了自己的奴隶或玩具,导致孩子要么完全无法适应正常生活,总是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给父母带来无尽的烦恼和悲伤;要么最终怨恨家庭这座金色的牢笼,变得叛逆而又固执。 但即使是纯粹无私的爱,也有着隐藏的陷阱。它会使人产生偏见,妨碍你对孩子做出公正判断。爱有权盲目,但教育不该盲目。如果你爱孩子,就容易忽略他的过失,这自然会导致他越做越过分。你也可能对孩子评价过高,鼓励他对自身价值形成错误认知。因此,你对孩子的爱可能会使亲子关系变得复杂。就像其他任何形式的爱一样,它容易导致你对所爱之人产生某种依赖。你可能会变成孩子顺手可用的工具,而不是他的向导和老师。 焦虑当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焦虑交织在一起,情况就更麻烦了。灰心丧气的人很容易高估人性的脆弱和周遭世界的敌意。这种人成为父母后,会时刻为孩子感到焦虑。因为在所有的生物中,婴儿无疑是最无助的。过度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一种人格缺陷。如果你质疑自己应对人生的能力,就会认为孩子也无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反过来,你越是自信,就会对孩子越有信心,相信孩子自身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人父母的焦虑来源有许多,其中之一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私的爱”。自私地爱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是胆小怕事、灰心丧气的人。他们担心自己的安危,觉得时刻面临威胁,不愿面对任何风险。他们对孩子非常依恋,失去一个孩子对他们来说是可怕的打击。幸运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把“失去孩子的可能性”当作教育的重心,进而对孩子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责任感往往会进一步加剧你的焦虑。你可能一直活在恐惧之中,生怕自己忽视某些重要责任,并将孩子的小缺点无限放大,甚至认为孩子无可救药。你对训练孩子的实用知识了解越少,就会觉得自己肩头责任越重。 正如爱会导致你高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身心健康的焦虑则会让你高估孩子的缺点,这两件事可能同时发生。在某一时刻,孩子似乎处于完美的巅峰,但与此同时,他全身上下又充满了缺点,似乎预示着不幸的未来。 期望如果你同时展现出高估和低估孩子的倾向,那你可能是个雄心勃勃的家长,期望孩子能满足你自己在人生中未能实现的欲望。这种希望通过孩子满足自身欲望的想法,只会加剧“为孩子骄傲”和“对孩子不满”之间的冲突。因为你设定的过高成就标准,孩子实在难以企及。 你应该对孩子抱有什么样的期望?有些人可能认为,只要孩子成为快乐且有用的人,父母就会感到满足。但不幸的是,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来到人世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也就是替爸爸妈妈赢得迟来的满足、荣誉和快乐。有些雄心勃勃的父母渴望看到孩子成为有权有势的人。如果父母因为受教育程度低吃过苦头,就会希望孩子成为学者;如果父母一辈子都在辛勤劳作,就会希望孩子过上安逸享乐的生活;如果父母对异性的爱感到失望,就会借孩子的爱来填补自己未经满足的欲望。跟男人交往时频频受挫的女人,可能会把儿子看成属于自己的男人。她永远不会失去儿子,儿子也永远不会对她不忠。 所有这些欲望和期待将孩子变成了父母争斗的棋子,尤其是当父母处于敌对状态时。孩子被拉过来扯过去,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会让父母双方都失望。总的来说,父母的期望更可能落空,而不是得到满足。孩子必须过自己的生活,因为他追求目标的动机与父母截然不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