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期、估值与人性
  • 周期、估值与人性
  • 周期、估值与人性
  • 周期、估值与人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期、估值与人性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1.41 5.8折 88 全新

库存4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凌鹏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60330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1877670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凌鹏,荒原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和投资总监。
2006—2012年,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任首席策略研究师,三次获得“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一名。2013—2016年,东吴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专户副总经理以及基金经理等,兴业全球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专户经理。
曾主导编写《策略投资方法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2005年:A股的重生之年
2005年是分水岭  
2005年之前的A股  
2005年之后的A股  

第二章  2005—2009年:周期为王
投资时钟统御江湖  
2005年 熊市出清  
2006年 牛市来临  
2007年 蓝筹泡沫  
2008年 次贷崩盘  
2009年 肌肉记忆  

第三章  2010—2015年:成长致胜
成长崛起与互联网思维 
2010年 尝试切换  
2011年 倒春之寒  
2012年 正式切换  
2013年 成长完胜  
2014年 蓝筹逆袭  
2015年 市场巨震  

第四章  2016—2022年:茅宁共舞
周期归来、龙头至上 
2016年 破局重生  
2017年 渐入佳境  
2018年 补跌调整  
2019年 “茅氏”封神  
2020年 宁王独立  
2021—2022年 茅宁陨落 

第五章  寻找投资中的“不变”
三个“不变”  
两次“转变” 

内容摘要
复盘A股20年行情演进与策略变迁,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价值投资周期逻辑、投研策略与未来推演。
20年,三轮周期:·2005—2009年的“周期为王”。
·2010—2015年的“成长致胜”。
·2016—2022年的“茅宁共舞”。
作者凌鹏长期在主流机构从事投研活动,兼具一线卖方策略与买方实操经验。基于实战经验复盘,厘清三轮周期的主线逻辑,剖析每轮周期背后机构投资者使用的方法论。每一轮周期均按照酝酿—崛起—调整—泡沫—陨落的顺序发展。
在变幻的主线逻辑中,也有不变的共性,即周期、估值与人性。“周期思维”才是永恒的赛道。
通过复盘历史,该书助力投资者顺应时代,构建切实可行的投研体系与投资框架。

精彩内容
2005年之后的A股2005年之后,每隔五六年A股就有一个新的“玩法”,崇尚一批新的资产,并认为是永恒的赛道。这一点也令很多投资者无所适从,前选“赵飞燕”,后重“杨玉环”,选美的标准都会变化。因此A股很少有长胜将军,往往上一个时代的王者在下一个时代就会陨落,城头变幻大王旗。
一、17年,三个阶段2005—2009年A股崇尚周期轮动和投资时钟,得宏观者得天下,行业研究员在推荐行业和股票的时候,都得先问问宏观分析师的看法。2010年是个风格转换的年份,消费股作为主角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率先在当年完成底仓调换的机构会在未来三年称雄。2013—2015年把小盘股和成长股的风格发挥到极致,投资逻辑和2005—2007年的牛市截然相反,强调轻资产和互联网思维。2016年年初“熔断”后,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资产崇拜,核心资产从2016年3月至10月的混沌中杀出,在2017年4月形成趋势,经过2018年的调整,在2019年成就斜率更陡的加速上升。
整体而言,2005—2022年这17年,A股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2005—2009年的“周期为王”、2010—2015年的“成长致胜”、2016—2022年的“茅宁共舞”。
二、上升五阶段和下跌三阶段借助波浪理论的术语,每类资产的兴起和陨落多伴随着上升五阶段和下跌三阶段,整个周期可以延续10年之久。所谓上升五阶段就是被冷落、酝酿、共识、调整和再加速等五个过程。周期股在2003—2004年的“五朵金花”时代就有所酝酿,经历2005年998点的调整,开始战战兢兢地上涨,中间经过2007年5月30日的“股灾”(简称“5·30”),此后才有斜率变陡的“蓝筹泡沫”;消费股在之前的周期牛市中一直默默无闻,2010年才初露锋芒,2011年遭遇调整,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开始加速上升;创业板于2009年10月上市,2010年6月发布其指数,但此后两年逐渐被人遗忘,2013年异军突起,2014年横盘,2015年再次迎来飞升;核心资产在创业板牛市中沦为僵尸资产,2017年重回核心,2018年尾盘补跌,2019年又加速爆发。这就是过去20年这三类资产前仆后继的过程,透过现象,直面本质,有着共同的路径。
任何一类资产,经过上述五阶段,成为全民偶像,风险也就出现了。其陨落一般也要经过三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估值太高,自然回落;第二个阶段是基本面恶化,“戴维斯双杀”;第三个阶段是“新王崛起”,资金从此类资产中撤出。上证综指从6124点到5000点的回落是估值太高所致,当时的基本面并无明显瑕疵,2008年的主杀是美国次贷危机所致的“戴维斯双杀”,2013—2014年由于创业板崛起使上证综指进一步被边缘化;创业板经历了同样的过程,2015年的“股灾”至“熔断”机制期间是泡沫破灭过程,2016—2018年则经历了各种“洗澡”和核心资产的崛起。一般而言,陨落的第一个阶段是很隐蔽的,因为估值本身就充满争议,这个估值回落的过程可能不知不觉。第二个阶段的基本面恶化虽然事后看一目了然,但事前也很难明辨,就像2007年年底谁也不知道会有美国次贷危机、2015年年底谁也不知道后面会有针对小盘股的调控。虽然这些因素在事先都有端倪,但只有在不断强化后投资者才会明白,这也是塔勒布所谓“黑天鹅”的本质。至于第三个阶段,其实这类资产已经出现了合理的性价比,但由于“新王崛起”,全市场资金都去追逐“新王”,导致资金从这类资产中加速撤出。这类资产明明很便宜却会进一步下跌,直到出现意想不到的“低估”。A股的钟摆是非常明显的!
三、方法论的变迁
主流资产的变迁不仅体现在行业轮动上,更是方法论的改变。
在我刚入行的那五年,宏观驱动和投资时钟统御全局,一切的问题都是宏观的问题,投资者恨不得精确调整“时钟”的“秒针”。而我们在申万研究所建构的体系,也建立在投资时钟的基础上。
2013年以后由于宏观波动的收敛,投资时钟绝迹江湖,取而代之的是自下而上的成长股挖掘。一开始是传统的消费成长股,慢慢向更加虚幻的互联网赛道转移。周期股沦落为僵尸股,商业模式、轻资产、互联网思维和“代表未来”成为市场追逐的选股标准。
2016年年初“熔断”后,市场又变了,一些早已被抛弃的白马股开始翻身,不论行业,龙头至上。一些多年有效的规律被打破,比如小盘股策略。
因此,从研究到投资,从公募到私募,我有过两段迷茫期,正好对应A股的两次转变。我似乎永远在总结,不断在追逐,但市场也一直在变。我想这样可不行,我们应该想想“何为不变”,投资中追求的“变化”只是表象,把握“不变”才是根本。经过更加深层次的复盘和提炼,我发现尽管这三个阶段有诸多区别,但还是有一些共性:周期波动永远是从低到高,估值也是从低到高,人性总是从恐惧到贪婪。这些或许就是我们需要把握的“不变”。
本书的后续内容沿着这个脉络展开:第二章是“周期为王”,总结2005—2009年的市场和方法论;第三章是“成长致胜”,总结2010—2015年的市场和方法论;第四章是“茅宁共舞”,总结2016—2022年的市场和方法论。每章都先用一节总览行情、提炼方法论,再用各节复盘当年的行情。最后是关于“不变”的一些总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