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笔记:疫中读书记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35.42
5.7折
¥
239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李零|责编:李方晴//欧阳帆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807683957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39元
货号31842175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研究、著述范围涉及诸多领域,如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以及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
李零已在三联书店出版了《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波斯笔记》《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万变》《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兰台万卷》《小字白劳》《十二生肖中国年》等书。他说,他的书都是读书笔记。
目录
自 序
上 篇 考古研究大历史
I 从博物馆说起
II 什么是考古
Ⅲ 什么是考古学
Ⅳ 什么是考古学家
Ⅴ 世界考古学史
Ⅵ 中国考古学史
Ⅶ 读《剑桥中国上古史》
附 录 史学与考古:如何整合
中 篇 我身边的考古学史
I 夏鼐师承记
II 夏鼐的“周公之梦”
Ⅲ 苏秉琦的“区系类型”说
Ⅳ 张光直的“两系文明”说
Ⅴ 新旧之争
Ⅵ 读其书如见其人
附 录 考古百年——“新知大会”第三季发言
下 篇 魂断蓝山
I 《史前学家柴尔德传》
II 《柴尔德的方法和理论:史前史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阐释》
Ⅲ 《柴尔德:考古学的革命》
Ⅳ 《柴尔德的神秘生涯:人类精神的独特显现》
Ⅴ 《致命的政治诱惑:柴尔德的生平和思想》
附 录 柴尔德的书
总 结
后 记
内容摘要
考古笔记》是李零在疫情期间阅读考古学史相关书籍所写下的读书笔记,分为《考古研究大历史》《我身边的考古学史》《魂断蓝山》三篇。上篇从博物馆说起,围绕“考古学”展开;中篇先后聚焦考古学领域的核心人物夏鼐、苏秉琦、张光直,围绕他们各自所持的观点及著作展开;下篇聚焦李零与之惺惺相惜的考古学家柴尔德,阅读了柴尔德的五部传记,“魂断蓝山”所暗示的,正是柴尔德传奇生涯的归宿,余韵悠长。
相比此前的笔记体著作,这部《考古笔记》体量更大,既有读书、读史的体会,也有宏观的思考。这套书所讨论的问题、人物,既围绕着考古、考古学和考古学家,同时也围绕着眼前的世界。如全书题记所言:“自今视昔,不再遥远。”
主编推荐
《考古笔记》由三卷极具分量的读书笔记构成,是李零2020—2022年疫情期间大量阅读考古学类书籍后的输出,也是继2019年出版的《波斯笔记》后又一部“笔记体”新作。
作者既在社科院考古所工作过七年,对考古学有真切的体验,又在北大中文系以“一位旁观者”的角度持续不断地关注考古学的动态,可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部围绕考古学的读书笔记,则汇集了作者新近的所思所想,其中涉及的书均逐章记述,并写下案语评点,其细致、精妙程度令人叹服,从中也可一窥李零的读书与治学之道。
全书三卷即上、中、下三篇。上篇《考古研究大历史》核心是历史与考古的关系问题,不仅对中外考古学史分而论之,且对“考古”“考古学”“考古学家”这几个加字迭进的词做了专章解说。
中篇《我身边的考古学史》谈中国考古家夏鼐、苏秉琦、张光直,以及俞伟超、张忠培两位承前启后的重要学者,记述了这几位考古学大家的学术渊源、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变迁与其间的思想分野,以及作者对考古学前辈的追念与对考古学的思考,同时对业内人际关系、往事纠葛亦有温和委婉的叙述。
下篇《魂断蓝山》集中于颇具争议与悬念的澳裔英籍考古学家柴尔德一人,以五部各有短长的柴尔德传记互相对照,试图完整解读柴尔德的方方面面。柴尔德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在一战、二战、冷战中的独特经历与历史宿命,令作者与之宛如隔代知己,心有戚戚焉。
这部《考古笔记》可以视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考古学史的开先河之作,也包含了作者对20世纪的反思,通过讨论考古学学科和考古学史、讨论柴尔德个人的学术和生平,富有深意地触及了20世纪历史的核心问题。
文风一以贯之地平实晓畅、易读,流露着作者浓浓的考古学情结。读后能够对中国百年考古学进路,特别是1949年之后的考古学状况,形成大致明晰的了解。对于考古学门外的读者,读此书亦可被作者的情绪感染,调动起继续深入探究的兴趣。
精彩内容
《考古研究大历史》选摘公众眼里的博物馆(注释从略)早先,考古是个有点神秘的活儿。荒村野店突然来拨人,说挖就挖,说刨就刨,老百姓整不明白,这跟挖坟掘墓有啥区别。你把人家的祖坟刨了,人家不答应。
挖出好东西,要想拿走,没门儿。弄不好,连命都得搭上。李济、袁复礼挖西阴村,几十匹大牲口,驮着几十
口木箱,装的都是陶片,到榆次被扣,人家还以为是什
么金银财宝。
解放后,考古现场,人山人海。1972年,马王堆汉墓发掘引起轰动,主要是马王堆女尸。公众只是看热闹。
现在,“公众考古”很时髦,这是受外国启发。
欧洲考古,最初是挖宝。挖宝是为博物馆供货。如
果没有宝物入藏,引起公众兴趣,就没人出钱;没人出钱,也就没法继续挖,继续买,继续卖。
今天,化缘的问题仍很重要。我们的最大金主是国家。博物馆几乎都是国家办的,教育功能比欧美更突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博物馆对提振全民族的自信、普及历史知识,曾经起过巨大作用。
西方考古,一向重视公众考古。如格林?丹尼尔(GlynDaniel)为BBC主持《琳琅满目》(Animal,Vegetable,Mineral),考古大家惠勒(MortimerWheeler)常出席他的节目。保罗?G.巴恩(PaulG.Bahn)也是电视考古节目的主持人和考古通俗作品的撰写人。他在一本小书的前言中说,“正如已故的格林?丹尼尔常常强调的——如果考古学不能给人们带来快乐,那它就一钱不值”。西方考古学家,很多人都写通俗著作,而且越是大家越写,不是大家还写不了。比如柴尔德,就是这样的大家。
现在,博物馆、电视、网络是公众走近考古的主要
途径。三星堆的“方舱考古”紧跟武汉“方舱医院”,是2021年的新闻热点。
1996年,《读书》杂志组织过一个讨论,讨论“考古圈”内和“考古圈”外的关系。我借用钱锺书的“围城”概念讨论这个话题,有位前辈学者说我制造了一个“伪命题”,“考古圈”内的人没想出去,“考古圈”外的人也别想进来。如果真是这样,我看“公众考古”也就没必要讨论。
读考古学史,我们都知道,调查、发掘,做记录,出报告,最后一环是保护。博物馆是保护文物的地方,也是展示文物的地方。考古队的库房和标本室也是保护文物的地方,但只对专家开放,不对公众开放,向公众开放的是博物馆。
博物馆不能代替考古队的库房和标本室,考古队的库房和标本室也不能代替博物馆。
博物馆是个中间地带,既是考古工作者展现其成果的地方,也是公众了解考古发现最好的窗口。中国各级领导都喜欢办博物馆,经常改建改陈。
看博物馆是我的一大爱好。中国的博物馆免费开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