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多米尼加/列国志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8.3
4.1折
¥
4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赵重阳//范蕾
出版社社科文献
ISBN9787509707333
出版时间2009-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519127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范蕾1999年获得天津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英语双语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自2002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工作。现为政治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拉美社会运动与非政府组织,研究对象国为多米尼加和秘鲁。
赵重阳200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工作,现为该所国际关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目录
海地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点
四 河流与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物
二 植物
三 动物
第三节 居民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语言
四 宗教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
一 民俗
二 节日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印第安人时期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
一 西班牙对海地的发现和殖民
二 法国对海地的殖民统治
第三节 海地革命与海地独立
第四节 独立以后到20世纪初
第五节 美国对海地的占领
第六节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第七节 杜瓦利埃家族的统治
一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的统治
二 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的统治
第八节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第三章 政治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一 演变
二 宪法
三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第二节 行政机构
一 中央政府
二 行政部门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机构
一 立法机构
二 司法机构
第四节 政党团体
一 主要政党和团体
二 其他政治力量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概述
一 经济发展简史
二 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三 基本土地制度及其演变
第二节 农牧业
一 概况
二 种植业
三 林业
四 畜牧业
五 渔业
第三节 工业
一 概况
二 制造业
三 建筑业
四 矿业
五 能源
第四节 交通与通信
一 公路
二 港口
三 航空
四 铁路
五 通信
第五节 金融
一 金融业
二 外汇储备和汇率
第六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贸易
二 外国援助
三 外债
第七节 旅游业
第五章 军事
第一节 概述
一 军队发展简史
二 警察
三 准军事组织
第二节 对外军事关系
一 与美国的军事关系
二 与联合国的军事关系
第六章 教育、文艺、卫生
第一节 教育
一 教育的发展
二 初等教育
三 中等教育
四 高等教育
五 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六 扫盲与非正规教育
第二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绘画与雕塑
三 建筑艺术
四 电影
第三节 医药卫生
第四节 体育
第五节 新闻出版
一 报纸、期刊和书籍
二 广播、电视
第七章 外交
第一节 外交政策
第二节 同美国的关系
第三节 同多米尼加的关系
第四节 同中国的关系
第五节 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关系
第六节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附录
一 国旗、国徽
二 重要人物简介
主要参考文献
多米尼加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点
四 河流、湖泊和海湾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物、森林、土地
二 植物
三 动物
第三节 居民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语言
四 宗教
第四节 民俗和节日
一 民俗
二 节日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哥伦布到达前的多米尼加
第二节 欧洲殖民时期
第三节 海地统治期
第四节 桑塔纳和巴埃斯统治时期
第五节 西班牙重新控制多米尼加(1861~1865年)
第六节 政权之争(1865~1882年)和厄鲁统治期(1882~1899年)
第七节 斯门尼斯派和巴斯克斯及卡塞雷斯派的冲突(1899~1916年)
第八节 美国军事占领期(1916~1924年)
第九节 特鲁希略家族的独裁统治期(1930~1961年)
一 政治背景
二 特鲁希略统治初期(1930~1934年)
三 极权主义统治和与海地的边界矛盾(1934~1938年)
四 特鲁希略的幕后统治(1938~1942年)
五 昙花一现的民主斗争(1942~1947年)
六 失败的武装起义(1947~1952年)
七 埃克托尔·特鲁希略统治期(1952~1961年)
第十节 民选政府时期
一 后特鲁希略时期(民主政权过渡期)
二 内战与美国军事干涉(1965年)
三 华金·巴拉格尔政府(1966~1978年)
四 安东尼奥·古斯曼政府(1978~1982年)和萨尔瓦多·豪尔赫·布兰科政府(1982~1986年)
五 华金·巴拉格尔再度执政期(1986~1996年)
六 莱昂内尔·费尔南德斯·雷纳政府(1996~2000年)
七 伊波利托·梅希亚政府(2000~2004年)
八 莱昂内尔·费尔南德斯·雷纳再度执政期(2004年至今)
第三章 政治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一 国体与政体
二 宪法
第二节 行政机构
一 总统和副总统
二 政府各部
三 地方政府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机构
一 立法机构
二 司法机构
第四节 政党、团体
一 政党
二 群众团体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概述
一 经济简史
二 经济结构
三 发展水平
第二节 农业
一 发展概况
二 农业生产技术
三 种植业
四 畜牧业、林业和渔业
第三节 工业
一 采矿业
二 制造业
三 建筑业
四 能源业
第四节 交通与通信
一 交通
二 通信业
第五节 财政与金融
一 财政
二 金融业
三 汇率
第六节 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贸易
二 外债
三 外国资本
四 主要经济关系
第七节 旅游业
一 发展史
二 主要旅游城市
第八节 国民生活
第五章 军事
第一节 概述
一 建军简史
二 军队职责和培训
三 国防体制和国防预算
第二节 军种与兵种
第三节 兵役制度和军衔制度
第四节 重要军事节日
第六章 教育、科技、文艺、卫生
第一节 教育
一 发展简史
二 教育改革
三 教育制度的原则
四 教育体系和机构
五 教育现状
第二节 科学技术
第三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戏剧电影
三 音乐舞蹈
四 美术
五 文化
第四节 医疗卫生
一 医疗保健体系
二 卫生和医疗保健水平
三 医药、医疗设备、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
四 医疗保健改革
第五节 体育
一 体育发展简史和主要体育机构
二 体育项目和著名运动员
第六节 新闻出版
一 报刊
二 广播、电视
第七章 外交
第一节 基本外交政策和外交状况
第二节 与美国的关系
第三节 与海地的关系
第四节 与其他拉美国家的关系
第五节 与中国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海地和多米尼加都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上。海地位于岛的西部,多米尼加位于岛的东部。海地独立革命爆发后,岛的东、西部曾两次被统一,但最终还是分为两个国家。虽然两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较深的矛盾。此外,由于地理条件、人口组成等的不同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两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并面临着各自不同的问题。
精彩内容
尽管在西班牙的统治下,伊斯帕尼奥拉岛的经济并没有得到很大发展,但其作为前往加勒比海的要冲,仍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6世纪中期以后,英、法、荷等欧洲国家也开始垂涎于拉美的富庶,并通过走私、海盗劫掠和战争等手段,与先期抵达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争夺对拉美的控制权。来自这些国家的海盗以加勒比地区的岛屿为根据地,拦截满载黄金的大型西班牙帆船。欧洲国家为控制加勒比地区不断争斗,而对于伊斯帕尼奥拉岛的争夺战进行得尤为剧烈。
1585年,英国著名的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Drake)武装占领了西班牙在该岛殖民统治的中心圣多明各城(SantoDomingo)。虽然他在取得了满意的赎金之后退出了该城,但他的进攻却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对该岛的控制。从此以后,海盗们不断对岛上的各个居民点进行掠夺,最终渐渐削弱了西班牙的控制优势。
1630年,以法国人为主的欧洲海盗开始在岛的西部殖民。他们主要从事肉食品和皮革加工,或者通过拦劫西班牙船只谋生。1636年冬,法国殖民者安哥(JeanAngo)截击了满载金银的西班牙航船。随后,他又占领了岛上的一些港口,其中包括今天的太子港。此后,法国海盗便常以附近的小岛——如托尔图加岛等为根据地,不断袭击西班牙人。一部分法国人还在岛的西部居住下来,并不断建立堡垒,逐渐扩展在这一地区的殖民统治范围。1659年,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LouisXIV)的授命下,法国人在托尔图加岛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1664年,为了更好地进行未来殖民地与法国之间的贸易,成立了“法国西印度公司”。1665年,多格龙(D'ogeron)被任命为托尔图加岛总督。他积极进行对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殖民活动,还有组织地把一些法国人连同其家庭成员一起运到岛上去。他还鼓励他们种植玉米、烟草和可可,大力发展种植园经济和贸易。1678年,路易十四要
求西班牙对法国占领该岛予以承认,但被拒绝。1670年,法国人在岛上建立了第一个主要的殖民城镇法兰西角(CapFranqais),即今日的海地角。
当时,法国人将岛的西部通称为圣多明各(Saint-Domingue)。1691年,迪卡斯(DuCasse)被任命为圣多明各总督,他用和平贸易代替海盗行为,并大力发展种植业;他还迫使托尔图加岛上的海盗撤出该岛,定居于伊斯帕尼奥拉岛,从此,法国人对该岛西部的统治日益巩固。随着西班牙王国国势日渐衰微,越来越难以维持对该岛的统治,外国势力对该岛的强占活动也更加活跃。1697年,西班牙和法国签订《立兹维克条约》(TheTrealyofRyswick),正式承认岛的西部为法国所有,但东部仍属西班牙。从此,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被称为“法属圣多明各”。
到18世纪中叶,法属圣多明各已经成为西半球最富庶的殖民地。从《立兹维克条约》签订至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的近100年间,该地区的糖、棉花、咖啡、烟草和蓝靛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建有约800个甘蔗园、3000个咖啡园、800个棉花园和290个蓝靛园,供应欧洲半数的热带产品。
但是,这一殖民统治虽然为法国获取了丰厚的利益,为种植园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却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之上的。由于当地印度安人几乎被屠杀殆尽,法属圣多明各的奴隶绝大部分是从非洲贩运来的。
到1791年,当地的奴隶人数已经超过50万,有的统计数字甚至达到70万。
由于法属圣多明各实行非常残酷和野蛮的奴隶制度,几乎没有奴隶(尤其是男性奴隶)能够活到成年,因此只有极少数奴隶是在当地出生和长大的。与此同时,法国殖民官吏和大种植园主却掌握着全部财富,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著名的黑人学者杜波伊斯曾就海地革命前的社会经济情况作过如下描述:“数以千计的黑奴在垦殖地边沿做工和睡觉。许多奴隶主过着几乎是野蛮的奢侈生活,拥有宫殿、镀金的大马车、数十匹马、训练良好的仆役和无边的权力。在18世纪,大概美洲没有一个地方的白人比圣多明各的白人生活得更舒适了。1万平方英里的地方,生产着比西印度群岛全部其他地方生产的还要多的糖、咖啡、巧克力、蓝靛、染料木和香料。”除了白人殖民者和黑人奴隶之外,当时的法属圣多明各社会还有一部分人是自由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这些混血种人大部分是白人殖民者和黑人女奴所生的混血儿。殖民者不仅对黑人奴隶进行残酷的剥削和迫害,对混血种人也加以歧视。从1758年开始,白人开始通过制定法律歧视混血种人。法律规定,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不得从事特定的职业、不得与白人通婚、不得穿着欧洲人的服装、不得在公共场合佩剑或持带火枪、不得出席有白人参加的社会活动,甚至不能去巴黎旅行。各种限制越来越多,实际上是想建立一种社会等级制度。不过,法律并未禁止混血种人购买土地,这使得一部分混血种人积累并拥有了大量财富。还有一些混血种人则通过从事一些被允许从事的职业致富。由于他们非常富有,连白人种植园主也
向他们借钱。在这种情况下,白人对混血种人欠下了大笔债务,并因此又采取了更多的、针对混血种人的歧视措施。这样一来,不仅白人殖民者与黑人奴隶间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混血种人与白人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冲突和仇恨充斥着法属圣多明各整个社会。P34-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