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理学(2不同场景下的说话策略)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9.12
5.2折
¥
3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彩沄心理
出版社中国纺织
ISBN9787518044788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8元
货号30166355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上篇 揭开心理面纱,洞悉心理奥秘
第1章 剖析自己,拨开点滴生活中的心理迷雾
无须逃避心理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做自己的心理调节师
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人因为什么导致心理不健康
掌握健康的减压方式
正视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第2章 心理影响,一开口就让他人记住你
使出“撒手锏”,让对方迅速记住你
赞美是好事,但要运用心理战术
让对方获得心理优势,使其主动接近你
学会换位思考,表达同理心
交流中争取双方能产生“心理共鸣”
让对方有一种满足感
适度暴露一些小缺点,让你更可爱
第3章 社交心理,掌握攻克他人心理防线的策略
谨慎无害,多一分防备多一分安全
洞穿他人心思,赢得沟通先机
刺猬法则:怎样的社交距离最佳
南风法则:善用温情攻势
体谅与换位,子非鱼亦知鱼之乐
互惠互利原则: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4章 职场心理,洞悉职场人情世故让你前途似锦
学会表现自己,别一味地埋头苦干
在上司最需要你的时候出现,是获得上司青睐的最佳时机
了解你的上司,制订好对应的心理策略
踢猫效应:别被他人的坏情绪影响
毛毛虫效应: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马蝇效应:激励下属有门道
第5章 婚恋心理,柔情蜜意让爱情永久保鲜
无须惆怅,先了解恋爱中普遍的心理曲线
男女大不同:男人渴望似水柔情,女人期待百般呵护
女人为何总是多疑,男人还是要先正己身
适应“半糖主义”,婚恋中别过分依赖另一方
展现安全感,给对方一份踏实的感情
寻求刺激的心理:别让出轨伤害婚姻
中篇 心理洞察,洞悉他人内心世界
第6章 解读表情,微表情渗透心理秘密
你心里想什么,脸上可能真的有什么
瞳孔的变化你能发现吗
通过嘴巴的动态掌控他人内心喜怒哀乐
眼为心门,解析不同眼神的含义
眉毛挑动意味着什么
第7章 肢体语言,小动作暗含大道理
看看对方是怎样握手的
紧握成拳或者摊开双手,意味着什么
塔尖状手势说明了什么
十指交叉的动作并没有那么简单
抱双臂在胸的人是在隐藏或者防御吗
手摸下巴或鼻子时说的话可信吗
腿脚是表露内心的晴雨表
第8章 看人说话,言谈话语中暴露的个性心理
语速的快慢急缓是对方内心的写照
声调音色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口头禅表明了什么
你注意到他是怎么回答问题的吗
寒暄客套,其实有着深层次的意义
如何解读他人的幽默话语
沟通心理学2:不同场景下的说话策略
下篇 有效沟通,把优势攥在手中
第9章 消除心理戒备,打开对方心扉
言语间暗示他人你并无敌意
选择正确的坐姿和位置,让对方放松下来
主动表露你的小缺点,让对方放松戒备心
主动关心,带动对方攀谈起来
从对方无意识的行为入手,让其开口说话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第10章 消除隔阂、化解不快,让人对你刮目相看
误会产生时要冷静沟通
犯了错误,要真诚地表达歉意
展现诚意,赢得对方的信任
言谈间适度表现一下,让对方对你重视起来
言语暗示,轻松解除隔阂
第11章 说到心里,扭转对方想法全凭巧妙沟通
表达“同理心”,更易打动对方
自信大方地说话,才能获得对方信任
说服他人别太直接,委婉曲折更易深入人心
巧妙试用激将法,轻松俘获对方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先认可对方,再提出建议维护对方自尊
第12章 灵巧回旋,聪明沟通更易搞定难缠之人
适时抬高他人,巧妙拒绝
惹不起躲得起,疏远难缠之人
对于搬弄是非的小人,敬而远之
对于热衷“杀熟”的人,妙语拉远与他的距离
对于“死缠烂打”之人,适度说点狠话
面对顽固之人,主动制造难题让其放弃
第13章 觥筹交错:社交会客时如何更胜一筹
巧用寒暄,打开沟通的局面
多听少说,听出有价值的信息
逢人减岁、遇物加价的说话之道
你不可不会说的助兴祝酒词
遭遇尴尬,机制幽默化解
突发情况来临,如何妙语应对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口才对于现代人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口才不是唱独角戏,而是沟通。实际上,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是闯荡社会的重要资本,懂心理才能让你看透他人心理,提升沟通效率。
彩沄心理编著的《沟通心理学(2不同场景下的说话策略)》共分上、中、下三篇,从心理学角度入手,教会读者看人、读心、交流的技巧,通过活泼、生
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识人察人、读心和参与人际沟通,让我们轻松掌握各种场合中的沟通技
巧,帮我们达成所愿。
精彩内容
第1章剖析自己,拨开点滴生活中的心理迷雾每个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一
个人在清醒的时候,会很好地安排自己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当一个人因为一些事情感到迷惘的时候,则往往被自己迷惑。这时,就需要解码自己,找到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解决问题。很多情况下,一
些人会选择逃避,然而这样做只能短暂地回避,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慢慢解开心中的结,拨开心理迷雾重新看清自己。
无须逃避心理问题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能够很明显地影响一个人的状态。无论这种问题是工作、生活还是感情上的,都会使人的内心情绪出现波动,从而使其不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完成相应的工作。面对这样的心理问题,很多人选择了逃避。事实上,心理问题是不能逃避的,因为越逃避问题就积累得越多,当在某一个时刻突然爆发时,就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应该关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倩是一名小学教师,她所在班级的学生年龄偏小,不少学生自觉性差,稍微严厉管束,就会有孩子哭哭啼啼向家长告状,一些家长甚至不问青红皂白就责怪老师管理过于严格。另外,不少家长对学校和老
师期望过高,一旦孩子成绩下降就责怪老师。同时,学生的安全问题也令她很担忧,每次放学以后,她都处在极度焦虑的状态,甚至下班回家后,脑子里也在想这些问题,以致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李倩还特别注意同年级其他班级的情况,一旦其他班级的孩子拿了奖,她心里就特别紧张。然而,李倩没有找到合适
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一直回避这些问题,这一切都使她的工作难以开展下去。
李倩老师的工作压力过大,使她的状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她却选择了回避问题,这是不正确的。
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心理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问题不解决就会越来越严重,就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李倩应该去相关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从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精神压力骤增,像李倩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因为工作上的压力产生了焦虑的症状。面对这样的情况,逃避不是办法,要从压力中挣脱出来,就要绕开认识中的误区,合理宣泄压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很多人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不去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选择寻找退路,这种退缩,往往源自自卑心理。对于这类人来说,很多挑战非但不能激起他们的斗志,反而会刺激他们选择回避,这种没有能力去应对而采取回避问题的态度又叫作回避型人格。产生逃避心理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缺乏自信。一个不自信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要比自信的人小得多。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