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与政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孟子与政治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1.74 5.5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海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40460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757283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研读国学经典,是我的夙愿和爱好;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呵护精神家园。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论语与人生》之时,曾作出规划,继续研究《老子》《孟子》,构成品读国学经典的系列作品。光阴荏苒,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2016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老子与哲学》,而今完成了《孟子与政治》的研读写作。多年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往日青灯孤守、黄卷在握的辛劳都转化为精神的喜悦和劳作的欢欣。

 

精神的喜悦源于国学的博大精深。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任何一个中国人的脸庞都显现着传统文化的表情,任何一个中国人的肌体都保存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集合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闪烁着照耀千秋的理性、情感和诗意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翱翔在国学的天空,沐浴着中华文明的阳光雨露,这种心灵的感悟和精神的喜悦,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

 

劳作的欢欣在于研读国学方法的突破。在研读写作国学经典过程中,我逐渐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先是熟读经典,开展分析解构;后是依据自己的学术结构和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坚持以经注经,绝不自由发挥,绝不随意附会;在考据、义理和辞章的选择上,坚持义理为主,重在把握和诠释经典的义理;在论著语言的表达方面,坚持雅俗共赏,既希望专家学者能够品出感觉,又希望普通读者能够读出味道。任何学习都是方法的学习,任何创新都是方法的创新。由于方法的突破创新,我研读写作国学经典,经常是如鱼得水,乐在其中。这真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国学知识浩如烟海,国学书籍汗牛充栋。首先选择老子、孔子、孟子进行研究品读,原因在于《老子》《论语》《孟子》是文化经典。所谓经典,按照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理解,“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阿根廷]博尔赫斯著,王永年等译:《探讨别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273页)。换言之,《老子》《论语》《孟子》是中华文明*好、*有价值的书籍,是中华民族*诚心、*喜欢阅读的书籍。原因在于影响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思想流派是儒家和道家,而儒家的渊源是《论语》《孟子》,道家的元典是《老子》。老子、孔子、孟子的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建构了中国人灵魂的精神故乡。原因在于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老子是智者,孔子是仁者,《论语》是中华民族的“圣经”,《老子》是除《圣经》之外,在世界上被译成外文*多的文化经典。正是这些原因,使我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坚持畅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潜心于研读国学经典,在老子、孔子、孟子构筑的思想大厦中徘徊徜徉、流连忘返。天道酬勤,我感到幸运的是收获了《老子与哲学》《论语与人生》,现在又在收获《孟子与政治》。今后,我将继续研读先秦诸子,力争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和作品问世,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老子》玄妙深远,是一部哲学书籍,讲的是为天之道;《论语》温和亲切,是一部伦理书籍,讲的是为人之道。《孟子》棱角分明,是一部政治书籍,讲的是为君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与政治》按照性善、仁政和人格建构了孟子的思想体系。在性善部分,着重阐述了孟子的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和知天事天的思想;在仁政部分,着重阐述了孟子的保民而王、民贵君轻和以德服人的思想;在人格部分,着重阐述了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浩然之气和育天下英才的思想。

 

冯友兰指出:“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0页。)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原点,孟子是第二个支点。一般而言,思想流派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第二支点的确立,只有原点与第二个支点连成一线,才可能形成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文化传统与其说是以孔子为基础建构的思想大厦,倒不如说是以孔孟为基础建构的思想大厦。孟子对于儒家思想的贡献居功至伟,诚如北宋二程所言:“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由于儒家思想历史地占据了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孟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也是居功至伟。学习儒家思想,不能不读《孟子》;传承中华文明,不能不读《孟子》;养成独立平等尊严的人格,不能不读《孟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作者谨记于戊戌年冬月


【书摘与插画】

三、不得已的好辩

 

光阴悠悠,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研读《孟子》,仍能清晰地看到孟子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感受到孟子所思所想和所忧所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无穷的人格魅力。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对于好辩,孟子似乎有点无奈地加以认同。好辩却是其*特点和人格魅力。

 

他的好辩不仅体现在言辞,更体现在内容;不仅体现在形象,更体现在精神。他的好辩通过思想得以展现,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他坚决地与先秦各种非儒家思想流派进行论战,其理性思辨和批判精神在儒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好辩通过文章得以展现,《孟子》一书极富感染力,充满战斗性,善于论辩,议论风发,文辞华美,有散文特色,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好辩通过人格得以展现,孟子不淫、不移、不屈的大丈夫精神,为士大夫和传统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典范。

 

(一)思想特点

 

孟子之思想丰富多彩,涵盖哲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和人生各个领域。在哲学上,孟子是儒家学派*个系统提出人性论的思想家;在政治上,孟子把孔子的德治理念发展为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的学说;在伦理上,孟子主张明人伦和仁义并举,以此来指导自我修身和进行教育实践;在教育上,孟子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学成就斐然;在文学上,孟子不仅为后世树立了散文范本,还对作家修养提出了“知言养气”的要求,对文学批评与鉴赏提出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在人生观上,孟子要求“居仁由义”,舍生取义,入世为官,造福于民。归纳提炼孟子之思想,贯穿其中的是形上、理性和批判思维,这是孟子对儒学思想的贡献,更是孟子区别于先秦儒家学者的重要特征。

 

形上思维,也就是形而上学,为哲学的分支学科,是指对存在之本源、现象之本质的研究思考。形而上学不是西方思想的专利,中国传统文化也重视形上思辨,《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然而,儒家的形而上学与西方的形而上学有着很大差异,儒家关注的是人的生存问题,而不是万物的存在问题,西方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属于道德形而上学,西方无论对自然的研究还是对人的研究,都属于存在形而上学。作为形而上学,不仅要研究本体问题,而且要研究终极根源问题。孔子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没有阐述和论证道德的本体与终极根源,孟子则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相当完整的道德形上思想。所谓本体,是指事物内在的根本规定以及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中国哲学简称为体,并与用构成一对范畴,体是事物的本质内容,用是事物的外在形式。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却没有指明仁的形上本质,孟子纳仁于心,认为仁的本质就是人心,就是人性本善,“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孟子与政治在孟子看来,作为本体的人心是良心,而不是害人和利欲之心;是纯洁善良的人心,而不能有任何杂质,如果把良心扩展开来,仁义就会用之不竭。“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尽心下》)在孟子看来,既然良心是人的本质规定,那么,人人都有良心,良心的内容是仁义礼智。同时,孟子继承了殷周以来的天命思想,认为仁的终极原因、性善的形上根据源于天和命。“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

 

理性思维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特点。理性是指人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思维活动,孟子的全部思想都闪烁着理性光芒。在天人关系方面,孟子虽然认为天是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主宰,却没有否认人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在孟子看来,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人,原本都生活在社会基层,从事耕田、筑墙、贩卖鱼盐、捕鱼等工作,后来都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与他们本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能够经受住艰苦环境的磨炼。在人与环境方面,孟子虽然肯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却强调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因素。一方面,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的主观努力更重要。只要想做尧舜,则可为之;反之,想做桀,亦可为之,贤与不贤全在于人的自身努力。“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告子下》)在认识论方面,孟子虽然有唯心的成分,却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有着正确的看法。孟子认为,耳目等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必须经过心的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客观事物和外在世界。“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现代科学证明,认知属于大脑的功能,而不是心的功能。尽管如此,孟子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区分开来,认为理性认识重于感性认识,这在认识论上有着积极意义。

 

批判思维是孟子思想的又一特点,也是好辩的主要标志。批判思维与理性思维密切相关,批判是理性思维题中应有之义,又是理性发展和思想进步的重要条件。孟子的许多观点都是在批判过程中加以显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批判别人的观点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孟子》一书许多章节的共同特点。

 

孟子批判的重点是统治者,在《梁惠王上》中,梁惠王表白自己是如何尽心地治国,荒年积极救济百姓,而效果却不如邻国,询问其原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的回答先是批评梁惠王不是好君王,与邻国国君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后是严厉地抨击统治者无能和不负责任,视百姓如草芥,不管百姓死活:“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意思是,狗与猪吃着人的粮食,却不懂得去制止,路上有人饿死,却不懂得发放仓库里的粮食。人死了,便说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这和刺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王不要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来到王的国家。同时,孟子坚决批判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其他学派,既批判杨朱的为我,又批判墨子的兼爱,还批判子莫不知变通的执中:“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尽心上》)尤其猛烈地批判杨朱与墨子,骂他们是禽兽。



 
 
 
 

商品简介

作者潜心于先秦诸子的经典,坚持以经注经,坚持义理为主,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书就是作者以更高的站位和更深的理解品读《孟子》的z新成果。



作者简介
夏海,浙江孝丰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国政府架构》《政府的自我革命》《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制度》《论语与人生》。

目录
自序
孟子其人
  一、司马迁的叹息
    (一)人物事迹
    (二)历史定位
    (三)论点辨析
  二、读书人的志业
    (一)人性本善
    (二)发政施仁
    (三)勇猛精进
    (四)庠序之教
  三、不得已的好辩
    (一)思想特点
    (二)人格特点
    (三)文章特点
  四、圣人与亚圣
    (一)个性风格
    (二)仁与仁义
    (三)志与志气
  五、醇者与小疵
    (一)荀子其人
    (二)孟荀之差异
    (三)孟荀之同一
性善论
  一、知天事天
    (一)先秦天命观
    (二)孔子之天命思想
    (三)孟子之天命思想
  二、知性养性
    (一)先秦人性论
    (二)与告子的辩论
    (三)孟子之性善论
  三、尽心存心
    (一)心与脑
    (二)先秦儒家的心性
    (三)孟子之心论
  四、父子有亲
    (一)孔子孝的思想
    (二)舜为孝的典范
    (三)孟子之孝道思想
  五、仁义与利
    (一)墨、法、道的义利观
    (二)孔子之义利观
    (三)孟子之义利观
仁政论
  一、保民而王
    (一)理想国
    (二)法先王
    (三)孟子之政治理想
  二、民贵君轻

内容摘要
 “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冯友兰语)学习儒家思想,不能不读《孟子》;传承中华文明,不能不读《孟子》;养成独立平等有尊严的人格
,不能不读《孟子》。
作者潜心于先秦诸子的经典,坚持以经注经,坚持义理为主,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书就是作者以更高的站位和更深的理解品读《孟子》的最
新成果。

主编推荐

“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 (冯友兰语)

学习儒家思想,不能不读《孟子》;传承中华文明,不能不读《孟子》;养成独立平等有尊严的人格,不能不读《孟子》。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