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对书斋(孙绍振心灵自述)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2.11
3.5折
¥
3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孙绍振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01785
出版时间2011-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2106326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短期任教后奉调华侨大学,“文革”期间下放农村三年,1973年起上调至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该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赴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应邀赴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1995年曾为香港岭南学院客座研究员。
“朦胧诗”大辩论期间因写作《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遭受围攻。散文写作始于旅居德国期间,苦于日尔曼人之刻板,既无人爱,亦无人恨,乃以幽默自嘲、 自娱、 自慰、 自得。曾有幽默散文集《美女危险论》《灵魂的喜剧》等问世。本书多属自述性质,意在与读者神游——普通学生——学子——学者之六十年光影闪烁、悲欢交加之精神邃道。本人之专业为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与比较文学,著作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新的荚学原则在崛起》《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分析》等十余部。ww2009年由韩国学术情报出版社出版《孙绍振文集》八卷。
目录
001愧对书斋
怀念青浦的城墙
002怀念青浦的城墙
007女老虎
011超级大馋鬼
016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
023猴子理论家的故事
026五十年代中学生活之“最”
030先父行状
在北大的那些人和事
034五十年代北大生活之“最”
039马寅初的硬幽默
042受伤的蒲公英
044何其芳发脾气
046朱德熙剥笋壳
050满脸苍蝇
055《新诗发展概况》写作前后
灵魂的故乡
074华侨大学第一夜
082厦门好人
088炉子啊,悲惨的炉子
097归化泉州
108怀念一个眼神
我与“朦胧诗”
112跟蔡其矫学诗
122我与“朦胧诗”的论争
148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因为是书生
156谢冕的书斋和童话
159陈晓明在八十年代
164奇迹似地的谢有顺
171天堂和地狱之间
并非“空炮”
178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
188炮轰英语四、六级考试
幽默不死
202论国人之吃
214美女危险论
220写不完的“不亦快哉”
223潇洒骂一回
225幽默不死
良性惧内症
234我和女儿
242妈妈政府
246论福州美女与闽南美女
253良性惧内症
257猪鼠比美记
无言成病
264无言成病
270梅德福机场奇遇记
273同性恋者的妻子
277说不尽的狗论
内容摘要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短期任教后奉调华侨大学,“文革”期间下放农村三年,1973年起上调至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该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赴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应邀赴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1995年曾为香港岭南学院客座研究员。
《愧对书斋(孙绍振心灵自述)》内容包括怀念青浦的城墙,在北大的那些人和事,灵魂的故乡,我与“朦胧诗”,因为是书生……《愧对书斋(孙绍振心灵自述)》由孙绍振编著。
精彩内容
怀念青浦的城墙青浦县融进了上海市区,青浦人变成上海人了。可是我小时候,在青浦念小学,上海十分遥远。青浦,光是那城墙就“阿乡”得很。上海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有二十四层的国际饭店,青浦城里连“圣公会”的教堂都是平房,潘家弄里造一座洋房,一直到解放军进城,都没有造完,那没有扶梯的楼
道和没有窗框的窗子,有好几年,成了我们占山为王,飞檐走壁的去处。城墙外面是护城河,从青浦去朱家角(现在才知道是明清古镇,成了旅游胜地),就在河边搭周作人津津乐道的乌篷船,当然大都已经装备了柴油机,“突
突、突突”地把青烟留在清澈的水面上。一转弯,便可以看到一座宝塔,没有层层向上的飞檐,也没有令人神思飞越的铜铃,却在半中腰长出一簇小树,看起来弱不禁风,可经风雨见世面,见证过太平天国时代美国洋枪队头子华尔被击毙的情景。可惜,那树太渺小,逗不起我去想象有什么高僧隐居在里面,飞檐上也不可能让鼓上蚤时迁式的侠客大显身手。这已经够煞风景的了,倒霉的是城墙常常成为作文的题目。我在作文里形容它“像生了几百年的癣一样”,被“国语”教师在课堂上念了出来,弄得哄堂大笑。那时城里有两三家小报,轮流发行,都有文艺副刊,有一篇文章用“斑斓驳蚀”形容,我就转弯抹角,用到作文里去,这下子得到先生称赞。虽然这个“斑斓驳蚀”.给我带来了很高的荣誉,但是一到城墙底下,用青浦话来说,就有点“汗毛凛凛”。原因是,四五年级的时候,城门口突然挂了一个男人的头。
说是一个共产党,名字叫做丁锡山(音),从乡下观音堂来攻打县城。听一个家在上海的男同学说,那头上血丝拉了好长,好长,好长。他感慨万分地说:“共产党也真是太‘猛门’(冒失)了,国民党有美国做后台。”美国人,除了在电影上,我只在城墙外面通向佘山天文台的公路上见过:开着吉普车,戴着船形帽,车子里的女郎戴着太阳镜,只穿奶罩,不时还从车子上站起来尖叫。
等到解放了,我长大了,才发现青浦离上海原并不遥远,只一点点汽车路。
但是,上海和青浦毕竟是两世界。先不先,在上海可以随便看电影,而青浦却连一家电影院都没有。我第一次看电影还是在朱家角最神气的私立“一隅小学”里,一个美国人,用格格作响的小放映机放在教室里的白墙上。
一个短片,才十分钟左右。也不知道是谁通风报信的,像过节一样地去了,又过节一样地回来了。后来,又看过一次,是在“一隅小学”的操场上,这一回,是完整的,是美国电影《人猿泰山》。美国人真是了不起,和猴子都能谈起恋爱来。多少年以后,我才知道,一隅小学的名字挺有学问,从孔夫子那里来的,他的本意是要人们“举一隅以反三”,也就是面对四面八方,只要举出一个方向来,就可以推想出其余的三个方面的情况来。毕竟是圣人的本事非同小可,我却没有办法凭一个人猿泰山想象成整个美国人都是猴子。
真正把电影看过瘾,是解放以后。青浦城中心有一片很大的瓦砾场。
1948年,我父亲曾经问过房东,那是不是日本人留下的?房东说,不,是“洪杨事变”(太平天国)。
解放军把那里修整成了广场,后来就叫“解放场”。
解放场上一支起电影机,全城的欢乐的节日就开始了。《钢铁战士》最
为激动人心。一个小战士被俘了。敌人让他写自首书。他要纸,纸拿来了,他认真地写,还问一革命的“革”字怎么写。写完,却和敌人拼命,壮烈牺牲。一个特写镜头,纸上写的是:“刘海泉革命到底”。还有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丰收、爱情、舞着花头巾唱歌、穿着哥萨克皮靴跳舞,结婚典礼上当着亲人接吻发出吱吱的声音。
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明天。
青浦城里没有自来水,好在城里有河,妈妈洗衣服、淘米、洗菜、刷马桶,都在自家后门“水码头”的石头台阶上。青浦人非常爱干净,马桶倒了,还要用一把竹片做的刷子就着河水刷,把马桶底刷出热闹的声音来。妈妈一边刷马桶,一边和对河洗菜淘米的阿婶说些家常里短的。
解放军来了,军民真是亲如一家,解放军是鱼,老百姓是水,可是鱼却不吃河里的水。营房就在河边,也挖一口井。做宣传工作的女同志坐在井栏杆上和刷马桶的家庭妇女有说有笑。
不久,就明白了,原来是河里有一种血吸虫,虫卵通过河里的钉螺,转移到人体内,肚子就会鼓起来,面黄肌瘦。这早在解放前就知道了。可一下子宣传画上大肚子的多起来了,青浦人叫做“大(读du)包”。说是,青浦乡下有一个叫做任屯村的,个个都是“大包”,弄得全村死绝了户。当时最高学府就是青浦初级中学,检查的结果是:血吸虫病全校有百分之四十二,当然,还没有严重到“大包”的程度。第一次治疗,自己到青浦红十字会医院去,打了许多针,无效。这年寒假,上海医学院的教授和大学生来了,教室成了病房。那些上海阿拉,真不简单,一个月的工夫,顺利结束。除了一个女同学,在注射高毒性的三价锑期间,常吃萝卜干,营养不良,猝死,才十
四岁。一个暗恋她的男同学说,她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爱情的幸福了。
上课倒是很幸福,没有任何作业,有一段时间,英语课上不下去。一些同学相继慷慨陈词:都解放了,还上帝国主义的什么英文。女教师威胁说,你们再闹,我就走了,不来了。结果是她哭着走了。走就走你的,有啥稀奇,落得痛快。后来她还是来上课了。刚刚上了几堂,就有消息说,志愿军把平壤解放了,于是就去游行,化装成好人和坏人,跳舞,唱歌,做鬼脸,好开心哦。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