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归来(精)/张恨水作品典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燕归来(精)/张恨水作品典藏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1 4.0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恨水

出版社安徽文艺

ISBN9787539654508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0324677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恨水(1895-1967),现代著名报人及作家。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写作,成就卓著,创作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纸醉金迷》《夜深沉》《巴山夜雨》等中长篇小说一百多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不仅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多产作家,而且是畅销书作家,有“章回小说大师”“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等美誉。 

目录
总序  精进不已与现实主义/谢家顺
第一回 玉貌同钦拆笺惊宠召  寓楼小集酌酒话平生
第二回 掘草充饥求生到马粪  为民请命纳税舍豚儿 
第三回 赤地绝生机人兽相食  寒山寻出路星夜登程
第四回 别子到荒城双亲待毙  卖身投老吏五载离家
第五回 慷慨约同行不甘落后  凄凉愁独活勉祝成双
第六回 青眼相逢湖山留客住  素衣结伴风雨渡江来
第七回 各有深心殷勤为护士  独具正义慷慨说行人
第八回 亲手抚创痕旁人侧目  退身虚前席之子有心
第九回 妙事见重重汴梁小住  游兴生勃勃铁塔同攀
第 十回 絮语蓄痴情争夸女性  酒家逢绝艳暗慕天真
第十一回 少女同餐兴阑增苦闷  遗民谁见话里漏情机
第十二回 谁是有情人忽惊旅梦  喜逢幽默者闲话行都
第十三回 大地荒尘灰心萌退志  黄河落日触景起哀思
第十四回 且忍旅人愁街头访古  难堪关塞夜月下舒怀
第十五回 各谈远游心徘徊月夜  初尝行役苦驰逐风尘
第十六回 四壁家空感大匠努力  一池春暖论美女祸人
第十七回 灞水长桥仰先民伟大  曲江荒草伤近代凋零
第十八回 笑探五典坡高谈入胜  病饮新丰酒微意分甘
第十九回 把脉坐床前情词恍惚  追书来天外意态殷勤
第二十回 报怨特工谗庄谐并进  多情原不忝函电交驰
第二十一回 买帖过碑林人怀愠色  啜羹尝肉味梦感余生
第二十二回 震耳赏秦音人归夜市  分襟渡渭水诗唱阳关
第二十三回 荒冢成群见咸阳古道  流氓接踵过西北高原
第二十四回 破屋寒窑餐黑馍白水  斜风细雨看荒草空城
第二十五回 把盏说边情真成神话  登堂瞻县政难废排场
第二十六回 谈笑出邠州同瞻石佛  伤怀入陇境重到瑶池
第二十七回 穷地盛装卖身作旅客  夕歌朝死绝路恸斯人
第二十八回 东望归程未免爱垂柳  西来苦事如何饮浊泉
第二十九回 意外遭逢荒祠看古物  目前尴尬好酒敬新知
第三十回 瘠地倦游踪攀条引怨  晚程疑客影馈物生嫌
第三十一回 欲语转难一番传恶耗  伤心何必再度励前程
第三十二回 小民果难为御夫争利  古人不可及走卒开山
第三十三回 山路御风行停车惊寇  峰头挥雪坐闻铎疑仙
第三十四回 断井残垣黄昏吊故土  青毡败絮白发守寒衙
第三十五回 喂虎吸民膏现身说法  倾壶止色变立誓呼天
第三十六回 敲骨人来堵门殴县令  断肠梦破伏枕哭双亲
第三十七回 微露儿女情当时尴尬  忽传生死信前路凄凉
第三十八回 旧侣难堪隔墙闻笑语  新交可敬解佩谢隆情
第三十九回 相客在衣冠疏狂失态  穿山绝草木荒落惊心
第四十回 荒店叱饿人逢伊手足  边城作上客爱此河山
第四十一回 酒入愁肠割豚拼一醉  诗留素壁画燕祝双栖
第四十二回 共半日清游泣倾肺腑  订十年后约握别风尘

内容摘要
《雁归来》为张恨水作品典藏之一,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本,本书中作者民国十八年陕甘两省大灾荒时的惨况,刻画了保卫团和军队如何鱼肉百姓的行径,愤怒地控诉了社会的腐败,反映了民生疾苦,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精彩内容
 第二回掘草充饥求生到马粪为民请命纳税舍豚儿我的历史,说起来是很可怜的,而且是很奇怪的。到现在为止,我的经过,是由大姑娘变成灾民,由灾民变成丫头,由丫头变成小姐,现在又要由小姐变成灾民了。这一段秘密,在我义父没有去世以前,我不能宣布。因为他很爱我,叫我爱惜羽毛。其实由灾民变成丫头,并不是我的罪恶。就是说出来了,也不至于有伤我的人格。只是我的义父,他不肯把将丫头收作义女的事暴露出来。我不愿他为了这小事伤心,我就竭力地隐忍下来了。现在,他已经死了。我那四位哥嫂,怕我外姓的人要分他们的财产,处处和我掣肘。我想我有我的故乡,我何必在他们面前讨厌呢?所以我突然变计,决定离开他们回到西北去。在回到西北去以前,我要把我的历史来说一说,设若我一去之后,或是死了,或是永无音信了,我的朋友可以把我的历史写了出来,当一篇苦情小说看。我这一段话帽子说完,现在可以言归正传了。
我是甘肃静宁县人,我的父亲叫杨守一,是前清时代一个师范学生。为了在隆德当教员,把我和我两个哥哥也都带到隆德县城来住。隆德和静宁,是邻县,旱路不过九十里,这也就算不得出门啦。
在甘肃那地方,大概到现在中学校里,还是男女不同学的;至于小学校呢,在前六七年前男女同学,那也就是很少的事。不过我父亲是个师范生,我又只十岁左右,他和我母亲商量了几回,也就把我放在小学里读书。内地的小学,别的功课谈不到,唯有对国文一样,特别注重;而且我们不一定念国文教科书,《四书》《五经》,甚至于连《三字经》《百家姓》《五言杂志》这一类的书,都可以听学生的便;你爱念什么,先生就得教什么。所以我在小学里,也像在私塾里念书一样,平常的知识,可以说完全没有,不过糊里糊涂地,把国文这条路就撞得有一线光明,这也就是我能够到现在还能在南京这首善之区读书的一个原因了。
在我家移到隆德去的第四个年头上,大祸就临头了。我还记得:是在头一个冬天,下过两场大雪;翻过春天来,天上可没有落下整场的雨,偶然洒两阵雨点,连尘土也没有打湿。我虽年纪不大,但是听到随时随地都有人说:旱灾来了,不得了!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旱灾有多么厉害,依然天天念书,天天玩。由三四月里这样嚷到秋天,就有两件事让我知道旱灾实在有些厉害。第一件呢,我们家里平常是过着极好的日子,虽不能够天天吃面条子,但是两天总要吃回黑面馍,其余也是吃锅盔。什
么叫黑面馍呢?就是本地出的麦子,用土法磨出来的粉,这个叫黑面;本来也就黑,用这种黑面做的馒头,就叫馍。那馍并不是我们现时在馆子里吃的馒头既松又软,这馍可是又粗又硬的。但是甘肃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