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6.78 3.9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洪兵
出版社新世界
ISBN9787510471384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1038355
上书时间2024-10-12
后记 胜利者为什么是秦国?
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但这“智”的来源并非看热闹似的“读”,而是深究“为什么是这样”的“思”。纵观战国乃至东周的数百年历史,秦国之所以胜,六国之所以败,唐朝杜牧在《阿旁宫赋》中是这样感慨的:“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不过,以此来回答这段历史的“为什么”,未免想当然了一些。
在回答这个“为什么”之前,不妨先把视线拉回到那个列强纷争的混乱时代。如果有人说秦国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想必能得到天下诸侯的一致赞同,包括秦国人自己。
论出身,秦国宗室有据可查的先祖秦嬴原本是给周孝王养马的“弼马温”,往下传了五代,方才始列诸侯,这样的资历在各方诸侯看来纯属一个笑话。
论待遇,其他诸侯不管分封早晚,皆有实际掌控的地盘,唯独秦国拿到的是一张空头支票。周平王跟秦襄公讲:岐山以西就是你的地盘,但此时在西戎的手里,抢到了归你,抢不到,可不能怪我!这到底是分封,还是赤裸裸的戏耍?
论实力,秦国在春秋时期出过一位霸主—秦穆公,也确实有“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丰功伟绩,但与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相比,不说有天壤之别,至少也被甩出好几条街。刚刚进入战国时期,秦国就被战神吴起关了二十多年禁闭,令其一提起“三晋”就浑身哆嗦,没看出能有多大出息。
谁能预料到,秦国竟会从其他诸侯“不屑一顾”完美逆袭为“高攀不起”?
现在咱们就来说一说这场完美逆袭背后的缘由。按照从次到主排列,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六点:
*,农业灌溉
这方面*代表性的杰作便是都江堰和郑国渠。尤其是郑国渠,《史记》是这样盛赞其功效的:“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当然了,这两项工程大功告成的时候,秦国已经奠定了兼并天下的基础,所以只是加速了进程,而非决定性的因素。
第二,军事技术
有研究认为,在各方诸侯还在使用青铜兵器的时候,秦国士兵已经用上铁器了。不过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就拿铁矿资源丰富的韩、楚等国来说吧,早在战国之初就具备了先进的冶铁技术,秦国在这方面并不占据*优势。
其实,我更愿意将这一因素理解为:秦国军队在长期与西戎的对抗中,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技战术水平。特别是在推行以战功晋爵、严厉惩治私斗的举措之、后,秦国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充分彰显出“尚武”的国民性。
第三,地理环境
秦国偏居关中一隅,被黄河、崤山等山河之险阻隔,在实力原始积累的阶段,堪称进难攻、退足守的风水宝地。贾谊《过秦论》描述秦国为“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不似居天下之中枢的郑国、韩国,活得自在,死得也痛快。
这样的地理环境外加出身低贱的憋屈历史,给秦国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受中原文化(尤其是糟粕)的影响和束缚*小。荀子评价秦国的“古之民”“古之吏”“古之士大夫”“古之朝”之言就很能说明问题。正因为没有思想意识方面的沉重负担,秦国的变法才能*激进、*彻底,也*有成效。
第四,政局稳定
从秦孝公开始,秦国相当幸运地产生了四任贤明而长寿的国君。秦孝公在位二十四年,初行变法;秦惠王在位二十七年,继承秦孝公的变法遗志,举措更加成熟;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包括宣太后主政四十一年),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并奠定了远交近攻的“王天下”策略;*后是“收割者”秦王政,既沾了前人的光,也有自身“攻无道而伐不义”的包装与炒作,在位二十六年便统一了六国。
其间要说多少有一些动荡,只有秦武王举鼎而亡,以及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昙花一现,所幸前有宣太后,后有吕不韦,都迅速安定下来。
第五,人才工程
“开门治国”,广纳天下贤士为己所用,在这方面秦国堪称全天下的典范。这方面的反面典型无疑是大搞公族政治、奉行“关门主义”的楚国,后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正如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提到的,诸多“外来户”都为秦国的崛起、强盛建立了不朽功勋,包括由余、百里奚、蹇叔、来邳豹、公孙支、商鞅、张仪,范雎,还有他不敢提的吕不韦,以及他自己。当然了,这份名单还可以拉得很长。
第六,制度设计
秦国的制度核心是商鞅变法,卓有成效的结果是建立了一个以勤劳的农民、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强藩。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次变法,秦国绝不可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剑桥中国史》对此评价说:“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提高行政效率的计划、农业改革计划和商鞅留给秦的一心一意追求政治和军事力量的计划,这方面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的一切。”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上面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
用今天的话来讲,制度可以废掉一个不可一世的强国,也可以激发一个弱国的无限潜能。制度的优与劣,总要结合自身的国情,依靠实践来评判。
从根本上讲,秦国的胜利就是制度的胜利!信哉斯言!
在纵横捭阖、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战争、智谋与人性交织在一起,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大戏。
一鸣惊人、讳疾忌医、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惊弓之鸟、学富五车、围魏救赵、亡羊补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在这些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与词语背后,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本书作者秉承生动诙谐的写作风格,以深厚的历史和文学功底,将战国时期绵延二百余年的历史妙趣横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所叙史事,考据《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十余部历史典籍,并吸收诸多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云梦竹简、中山王鼎等当代考古发现,还原历史本真。
书末附赠《战国大事记》彩色长折页,在时间轴上标注重要事件,方便读者查阅、记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