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无论在医疗界还是在投资界,消费医疗都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词汇。但消费医疗的概念至今依然模糊,更没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或逻辑体系。本书尝试对消费医疗做个界定,从消费升级、市场细分和医改政策三个角度来阐述消费医疗的发展逻辑。
在临床诊疗、生物医药、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更新换代和自媒体崛起、信息传播空前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大潮的共同催化和驱动下,无论是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医疗健康市场方面看,还是从微观医疗机构、医疗从业者和医疗消费者角度看,消费医疗都已迎来了全新的面貌和格局。
然而,消费医疗由于兼具“消费”和“医疗”双重属性,所以一直处在“消费向左、医疗向右”的状态中,要么“重消费轻医疗”,要么“重医疗轻消费”,亟待破局。本书将分别从运营、要素、连锁、投资及未来五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消费医疗的破局之道。
本书认为,社会办医尤其是消费医疗的主流业态定位是“小而美”的门诊部和诊所,医疗机构运营的核心是“病种产品化”三要素,即“病种筛选、病种定价和病种入口”,重点探讨了私域、地推和公益等主流的入口策略和获客模式。“病种产品化”不仅是运营管理团队的核心价值,也是选择专科专病的决策依据,还能用来解释临床专科创业和投资“冷热不均”的客观现象。
消费医疗不只是医疗。消费医疗不仅需要以医生为主要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还需要运营、管理、资本、技术和政策等要素的助力和协同。但所有的要素和参与者都不应该去影响甚至破坏医生临床诊疗的独立决策。消费医疗创业和投资要找到认知同频的人,找到长期主义的钱,站在战略高度进行选址。
消费医疗要“单体做小、连锁做大”,应优先选择同城“八爪鱼”式的连锁模式,充分发挥连锁扩张的“品牌外溢效应、运营降本增效和高筑墙护城河”等三大优势,而不是过去那种以医院业态为主流的异地平行扩张模式。本书以眼视光和新康复两个热门专科为例,重点探讨了区域连锁布局的选址原则和落地策略。
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尽管医疗服务的投资热度持续时间更长久,但总体呈现“掉坑者众,收获者寡”的分化局面。这主要与医疗服务投资的三大悖论和投资逻辑紧密相关。本书从投资运营角度,对眼视光、干眼、新康复、新心理、儿童医疗、儿童增高、辅助生殖、日间手术中心、医生集团等热门专科和领域做了初步预判和评估。
随着医疗行业整体转向“合法、合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社会办医特别是消费医疗将迎来洗牌、重塑和变革的过程。新冠疫情的暴发,更加速了社会办医的洗牌和分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医疗产业利益相关方也加速了产业链整合的步伐,这些无疑都将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重塑和变革,其中尤以眼科、口腔科、医美等领域表现得最为显著。
每个人的决策只要经过符合逻辑的深度思考,都是在面临各种约束条件下所做出的最优选择,谈不上对错好坏。本书希望能为社会办医尤其是消费医疗从业者和投资人在创业、投资和运营实践中提供逻辑依据和操作指引,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掉坑、少走弯路。
需要强调的是,消费医疗的本质无疑仍是医疗,医疗行业从业者和投资人应该坚持医疗服务的严谨性,充分尊重医疗服务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也是本书所有观点和逻辑的前提。
商品简介
新形势下,无论是从国家宏观政策面、医疗健康市场面来看,还是从微观医疗机构、医疗从业者和医疗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医疗都已迎来全新的面貌和格局。
本书作者以资深医疗人和医疗投资人的视角,结合近二十年的医疗运营和投资实践,尝试对消费医疗概念做个界定,从消费升级、市场细分和医改政策三个角度阐述消费医疗的发展逻辑,重点从运营、要素、连锁、投资和未来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消费医疗“消费向左、医疗向右”的破局之道。其中,不乏既有预见性又有操作性的诸多新观点和新思路。例如,消费医疗内涵、“小而美”定位、病种“产品化”、“选址即战略”、“八爪鱼”连锁、医疗投资“三大悖论”、5G时代AI专科热门赛道等。
作者简介
产业经济学硕士,现任医疗管理公司创始人&CEO,兼任省级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首届委员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知名基金和医疗集团投融资顾问。
资深医疗人。从事医疗行业近二十年,在社会办医尤其是消费医疗创业、运营和投资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独到见解。
知名自媒体人。“林掌柜”公众号汇聚了数万名上市公司、知名资本、医疗集团、三甲医院、医生集团和互联网医疗等机构的创始人、投资人、临床专家、中高级管理者。文章被虎嗅、创业邦、投资界、医脉通、医学界、看医界、诊锁界、医馆界等近百家媒体转载。
目录
第 1 章 消费医疗:消费向左,医疗向右 / 001
1.1 概念辨析:消费医疗、高端医疗、非基本医疗 / 003
1.1.1 消费医疗究竟是什么? / 003
1.1.2 消费医疗与高端医疗、非基本医疗 / 008
1.2 发展脉络:消费升级、市场细分、医疗改革政策 / 011
1.2.1 消费升级是消费医疗崛起的根本动力 / 011
1.2.2 市场细分是消费医疗发展的战略指引 / 013
1.2.3 新一轮医疗改革政策为消费医疗提供了发展环境/015
1.3 技术赋能:互联网医疗、5G 时代、人工智能 / 019
1.3.1 互联网视角:医疗服务也是一种特殊的零售/ 019
1.3.2 互联网或可没有边界,互联网医院必须有边界/ 024
1.3.3 互联网医疗平台该如何抢占医生资源 / 029
1.3.4 5G 时代:人工智能与消费医疗大融合 / 032
1.4 迷途狂奔:向左冒进、向右保守、亟待破局 / 038
1.4.1 向左冒进:重消费、轻医疗 / 039
1.4.2 向右保守:重医疗、轻消费
1.4.3 亟待破局:未来路在何方 / 041
第 2 章 运营破局:“小而美”与“产品化” / 045
2.1 业态定位:“小而美”才是主流 / 047
2.1.1“大魔咒”:大而不强、大了就倒 / 047
2.1.2“小而美”:单体做小、连锁做大 / 049
2.2 运营核心:“病种产品化”三要素 / 052
2.2.1 病种筛选:占领客户心智 / 053
2.2.2 病种定价:超越项目定价 / 057
2.2.3 病种入口:获客决胜运营 / 062
2.3 入口策略:主流获客模式 / 064
2.3.1 私域入口:正流行的获客策略 / 064
2.3.2 地推入口:接地气的获客策略 / 067
2.3.3 公益入口:上台面的获客策略 / 069
2.3.4 低成本获客:“高频带高频”/ 072
2.4 案例:金眼科与冷专科 / 078
2.4.1 金眼科:缘何成最火 IPO 专科 / 078
2.4.2 冷专科:耳鼻喉、胃肠和腋臭 / 082
第 3 章 要素破局:找人、找钱和选址 / 087
3.1 找人:认知致胜 / 089
3.1.1 合伙人关系 / 090
3.1.2 医生合伙人 / 095
3.1.3 运营合伙人 / 099
3.1.4 招人、用人的原则 / 103
3.1.5 公立医院院长能当好职业经理人吗 ? / 105
3.2 找钱:长期主义 / 108
3.2.1 谈钱伤感情? / 109
3.2.2 找长期的钱 / 111
3.2.3 医生为什么融不到资? / 121
3.2.4 项目为什么融不到资? / 124
3.2.5 医疗服务融资问答 / 129
3.3 选址:战略高度 / 133
3.3.1 选址即战略 / 134
3.3.2 选址掉坑多 / 139
3.3.3 门诊部选址原则 / 144
3.3.4 消费医疗选址案例 / 149
第 4 章 连锁破局:“八爪鱼”模式 / 155
4.1 连锁:伪命题与真败局 / 157
4.1.1 医疗连锁是个伪命题? / 157
4.1.2 连锁如何避免掉坑? / 160
4.1.3“小而美”连锁误区 / 163
4.1.4 品牌保护第一步 / 166
4.2 模式:同城“八爪鱼” / 171
4.2.1 何谓“八爪鱼”模式? / 171
4.2.2“八爪鱼”模式能落地吗? / 175
4.3 专科:眼视光与新康复 / 180
4.3.1 眼视光连锁机构选址指南 / 180
4.3.2 新康复:二三线城市能挖到金矿吗? / 187
第 5 章 投资破局:悖论与逻辑 / 191
5.1 医疗投资:三大悖论 / 193
5.1.1 抗周期 VS 扛周期 / 193
5.1.2 高估值 VS 高哭值 / 197
5.1.3 赋能型 VS 负能行 / 203
5.2 专科专病:投资逻辑 / 208
5.2.1 专科投资:共性逻辑 / 208
5.2.2 专病选择:四个维度 / 211
5.2.3 医疗投资:五大深坑 / 216
5.2.4 尽职调查“六看”法 / 219
5.2.5 用全新视角看待投资风险 / 224
5.3 投资选择:预判评估 / 227
5.3.1 眼视光:后疫情时代更值得投资 / 227
5.3.2 干眼病种会成为下一个热门赛道吗? / 234
5.3.3 新康复:消费医疗的又一“金矿”/ 241
5.3.4 心理赛道正火:如何实现闭环? / 245
5.3.5 儿童医疗经济:如何抓住黄金十年? / 251
5.3.6 儿童增高是门好生意吗? / 255
5.3.7 辅助生殖的春天来了吗? / 258
5.3.8 日间手术中心是个好赛道吗? / 264
5.3.9 医生集团虚火过后的理性评估 / 268
第 6 章 未来破局:预见与展望 / 279
6.1 预见未来:洗牌、重塑与变革 / 281
6.1.1 疫情:影响、变化及应对 / 281
6.1.2 洗牌:合规、出局、分化 / 290
6.1.3 重塑:人才、资本和赛
6.1.4 变革:模式、路径和升级 / 296
6.2 展望趋势:眼科、口腔和医美 / 299
6.2.1 眼科:大回归与新机遇 / 299
6.2.2 视光:大市场与新风口 / 305
6.2.3 口腔:大分化与新整合 / 311
6.2.4 医美:大监管与新融合 / 316
6.2.5 植发:大美业与新协同 / 321
参考文献 / 327
后记 / 331
内容摘要
新形势下,无论是从国家宏观政策面、医疗健康市场面来看,还是从微观医疗机构、医疗从业者和医疗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医疗都已迎来全新的面貌和格局。
本书作者以资深医疗人和医疗投资人的视角,结合近二十年的医疗运营和投资实践,尝试对消费医疗概念做个界定,从消费升级、市场细分和医改政策三个角度阐述消费医疗的发展逻辑,重点从运营、要素、连锁、投资和未来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消费医疗“消费向左、医疗向右”的破局之道。其中,不乏既有预见性又有操作性的诸多新观点和新思路。例如,消费医疗内涵、“小而美”定位、病种“产品化”、“选址即战略”、“八爪鱼”连锁、医疗投资“三大悖论”、5G时代AI专科热门赛道等。
主编推荐
·什么是消费医疗?为何在近几年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新形势下,消费医疗行业应该如何破局?·如何有效运营管理消费医疗机构?·如何判断消费医疗领域的投资价值?新形势、新场景、新变化本书将分别从运营、要素、连锁、投资及未来五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消费医疗的破局之道。
精彩内容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社会办医大多只参与了国内大循环,未来多数单体医疗机构的成本、收入和利润都可能会降低,社会办医商业模式或将彻底变革。其医疗服务是否具备高性价比将是考验未来社会办医机构的核心指标,这不仅考验医疗团队,还考验运营团队。“大做小、量做多、抱大腿”,将是多数社会办医机构最务实的主导生存策略。
新形势下,社会办医运营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要大规模提高来诊总量,但获客却又是最难的;另一方面要精细化、低成本运营,但人力成本和物业租金也不能说减就减。因此,如何低成本获客和薄利多销,成了社会办医机构能否活下去的关键所在。靠搜索高价引流的时代将被加速抛弃,个性化、长尾化、场景化营销将成为主流。社会办医必须重构甚至彻底放弃“高举高打、拉高均值、冲大业绩”的惯性运营模式。
任何一个流量入口都可能成为线下医疗实体的导流风口。无论是团购、电商、社交,还是知识分享、生活平台、游戏竞技,只要流量基数够大,都是社会办医和消费医疗营销的兵家必争之地。甚至,市场上还有可能会推出全新的、类消费的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流量即媒体,用户即渠道”将迅速成为医疗从业者的普遍共识和深刻领悟。营销客服化,即对忠诚患者群和粉丝群以及超级用户的精准运营和维护能力,将成为社会办医尤其是消费医疗的决胜力。
未来社会办医的商业模式很可能不是靠医保赚钱,甚至不是靠传统医疗服务本身赚钱,而是靠医疗服务衍生出的非医疗产品或服务赚钱,靠机构估值、市值等股权增值赚钱。“三甲医院开设月子中心”的现象无疑是公立医院顺应趋势进行转型的缩影,也是整个医疗行业大变革的前奏。此外,互联网医疗将大大突破社会办医赢利模式变革的边界,不再只是从服务到服务的初级衍生。未来靠非医疗服务或产品赚钱的社会办医商业模式有望得到验证,率先走通的大概率会是在消费医疗领域。
社会办医变革除了需要商业模式创新外,还需要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继机制创新和运营创新后的又一内功,其基础是“人财物”管理创新,本质则是服务创新。人,主要指医生多点执业;财,用自己的钱来创业,用别人的钱来扩张,融资发展将逐渐成为主流业态;物,主要是指高价值仪器设备租赁化。除了单要素共享模式的管理创新,还有医学影像科和医学检验科等辅助科室或非核心业务科室集“人财物”共享于一体的协议式管理创新。
管人,将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和自主化;管财、管物也将更加规范化、智能化和电子化。无论是人、财还是物,都将大步迎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趋势,就连一直不被重视的医疗核心信息和数据都可能成为各利益方激烈争夺的新要素。
管理即服务,消费医疗的服务对象除了患者、客户,还有员工,服务创新将突出差异化、超预期等个性和优势,从而形成独特的价值主张和品牌标签。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