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9.78 6.4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丽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61422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1523285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总序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之维

 

颜晓峰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建设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的一次伟大飞跃。现代化是全方位、多领域、各层次的变革和跃升,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现代化是包括文化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现代化不仅是技术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自然演进过程,也需要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文化支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灵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有文化作为基础和保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之维,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领域

 

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反映,同时又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分量越来越重。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加深,党的文化自觉达到新的高度,文化建设规模扩张、力度加大。

 

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努力探索。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中就提出了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建立巩固的现代化国防。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目标。1964年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80年代伊始开宗明义:“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以贯之地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长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加了治理之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可以看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领域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文化建设。“五位一体”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领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成了全面发展、相互支撑的系统格局。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等,都反映了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是与其他领域同等重要的领域,文化建设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血脉贯通,没有精神的力量支撑,就不能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将文化建设的现代化纳入其中,使文化成为现代化的精神基因。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增强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就从“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提升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独特地位。道路自信是以道路中蕴含的文化自信为基础的,理论自信是以对科学理论真理力量的文化信念为底蕴的,制度自信是以对建立制度的文化理念的自信为前提的。所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与“四个自信”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结构,从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拓展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商品简介

 本书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主线,在理论层面深入阐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演进、本质特征;在实践层面系统呈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载体,旨在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作者简介
李丽,法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近三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多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红旗文稿》等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总序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之维
绪论?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2
二、爱国主义主题常写常新/5
三、新时代要继续回答好“爱国三问”/7
第一章 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阐释
一、爱国主义学术史梳理/10
二、关于爱国主义的研究述评/22
三、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26
第二章?爱国主义主题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爱国主义主题:家国一体、忠君爱国/40
二、近代爱国主义主题:救亡图存、振兴中华/49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8
第三章?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特征
一、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84
二、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88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与具体的社会制度相结合/101
第四章?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着力点
一、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和平发展/108
二、坚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7
三、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9
第五章?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154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8
三、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遵循及原则/162
第六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
一、开展“四史”教育,树立大历史观/172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185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青少年爱国奋斗/193
第七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一、以重大纪念活动坚定爱国信念/210
二、以英雄模范事迹引领爱国风尚/215
三、以重大节日文化营造爱国氛围/222
第八章?新时代运用新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举措
一、运用新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势所趋/232
二、运用新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36
三、运用新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建议/239
第九章?新时代运用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用好红色资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246
二、传承好红色基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249
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52
第十章?新时代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体系的四个维度
一、在认知层面:讲清爱国之理/264
二、在情感层面:厚植爱国之情/268
三、在意志层面:砥砺强国之志/273
四、在行为层面:实践报国之行/278

参考资料/281

后 记/285

内容摘要
本书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主线,在理论层面深入阐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演进、本质特征;在实践层面系统呈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载体,旨在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主编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丛书”,作为一套开放式的研究丛书,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分专题分批次,组织力量、研究撰写,由点而面、展开推进,传播成果、交流思想,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著作出版重要平台,力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理论贡献。 本书的特色在于以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最新提出的民族和时代精神——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为指导,多视角多维度系统分析阐述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这不仅强化了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对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思想认识,更坚定了人们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念,启发中国人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奋斗不止。 本书的出版对读者对深刻理解和继承改革开放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一、爱国主义学术史梳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集中表达了共产党人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人民群众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和表达,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源泉,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认识和阐释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伟大理论。虽然,在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论述爱国主义的著作,没有直接使用“爱国主义”的范畴,但他们留下的大量经典文献中却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国家的实质以及国家观念的发展变化。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存在的几种误解:一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缺失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学术生涯中并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过国家问题,也没有这方面的论著,因而没有自己一以贯之的国家观。二是马克思国家实质暴力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基本原理概括为国家起源本质论、国家基本结构论和国家基本职能论,认为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就是国家实质的暴力工具论。三是无产阶级专政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全部重要思想、基本概念,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因而必然走向专制主义、奴役之路。四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当代过时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落后于现时代,根本不能回答当今时代的国家制度创新问题。
纵观马克思的全面著述,马克思的确没有写出像《资本论》那样的《国家论》,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本单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专门著作。正像英国左派政治学者拉尔夫密利本德所说,马克思对于国家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大多是特定历史事件和特定环境的产物”,在马恩经典作家的著述中“对政治理论的探讨不仅多半是不系统的和片断的,而且往往是其他著作的一部分”。
正如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在《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一书中指出:“如果有人想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一种连贯的和完全的国家学说体系,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这种学说体系是不存在的。反之,如果有人认为马克思忽视了国家,我们也可以告诉他,国家问题是马克思经常关注的问题。在他的著作中,有关于国家的一系列论述和一种显然已经确定了的方向。”可见,在列斐伏尔看来,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国家理论既是最核心的观点之一,但同时也是被模糊化、歪曲和掩盖得最严重的一部分。“尽管它主要零星地散见于马克思著作的一系列相互分离的片断之中,但这并不足以否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诸多著作中存在着一种有关国家问题的积极的和建设性的理论尝试。”(二)马克思关于国家观的思想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一条思想红线。马克思主义爱国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爱国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集中反映,具体如下。
1.1842年:以《莱茵报》为代表的文本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起源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进一步触及了国家法律、阶级关系、物质利益三者关系。1843年,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为主,加上相关的克罗茨纳赫5本笔记,构成了马克思现代新型民主国家观雏形。1843年底1844年初,以《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代表的《德法年鉴》手稿文本群,成为马克思现代国家观宣言。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提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制度与社会制度。1844年巴黎文本群,《神圣家族》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思想锁钥。其中,《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被称为“马克思现代国家观论纲”。1845年9月至1846年5月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比较系统地阐述唯物史观及国家观的第一次尝试。
1848年,《共产党宣言》文本群,是新世界观、新国家观的宣言,使现代新型国家观成为贯穿其中的主题主线。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1848年到1852年,法国革命与法国国家文本群,首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与新型国家观。正是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概念,作为创建现代新型国家的过渡措施、过渡形态。
2.1858至1870年: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文本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发展纵观马克思的学术生涯,可以看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轨迹,是从政治国家下降到市民社会,从国家论下降到《资本论》;而中年马克思,则是从资本上升到国家,从《资本论》再回升到国家论。然而,后来这第二条道路,马克思本人却远远没有走完,远未能写出作为《资本论》续篇的《国家论》。他的国家观、国家论思想,只是零散地透露在《资本论》文本群中”。
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法兰西内战》等,是马克思现代新型国家观雏形。马克思直言:“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而且在这一点上民主共和国并不亚于君主国。”在《法兰西内战》的第三章中,集中回答了巴黎公社实质是巴黎公社原则所预示的现代新型民主国家代表的国家制度创新实质、创新方向。在《法兰西内战》的附件即马克思最初两份手稿中写于1871年5月的第二稿,着重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工人阶级不能简单掌握国家机器,必须作出国家制度重大创新的问题。
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文本群,在《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一文中,对社会主义观、国家观进行了详细论述。1875年3月18至28日,恩格斯致蓓蓓尔的信中集中提出了新型民主国家观,提出了“公社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的著名命题。
3.1850至1883年: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文本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完善《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汇集了15篇文章,加上了7个方面的摘录。马克思对印度的专门研究也留下了比较系统的文献,如《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尤其是马克思逝世前所作的长篇读书笔记《印度史编年稿》,分四个时期研究了印度社会及其国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877年到1882年,关于俄国村社制度与国家制度文本群,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文献——《论俄国的社会问题》《祖国纪事》《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改革后的发展的札记》《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等。“1881年,俄国女革命家查苏里奇致信马克思,希望能回答俄国道路历史命运的大问题。马克思先后为回信写作了4份手稿……其中包含晚年马克思对俄国村社制度、生产方式的基本观点,也包含对俄国沙皇专制、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关于俄国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建立新型民主国家道路的理论预见。”4.1878至1895年:以《世界历史》笔记为代表的文本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成熟
1881年到1884年间,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文本群。“在这部专著中,集中荟萃了摩尔根40年人类学研究成果、马克思晚年笔记、恩格斯国家观研究成果,因而第一次使马克思国家观有了较为坚定深厚的基础理论,或者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表述了马克思国家观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哲学基础。”1875年到1895年,恩格斯晚年“两论”,晚年书信中关于唯物史观与国家观的文本群。1895年,恩格斯逝世前发表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以及相关文献。这篇导言主题就是讲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三)恩格斯关于国家观的思想恩格斯撰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指明了国家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亡的客观规律。
1.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道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确切地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它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这段话十分清楚地揭示了国家的本质,表明了国家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表明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抑制阶级冲突的机关。
2.恩格斯撰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初心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论述了氏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以及家庭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家庭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进程,必然受到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过程,指出了奴隶制是古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个剥削形式,继之而来的是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论述了雅典国家、罗马国家以及德意志人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演变历程和主要的特点,揭示了国家从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本质特征,即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指明了国家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亡的客观规律。
恩格斯撰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这部著作的直接动因,是为了实现马克思的“遗愿”,完成马克思“未能完成的工作”,同时也是为了完成他本人的夙愿。恩格斯在写作的过程中强调,撰写这样一部著作,“对于我们共同的观点,将有特殊的重要性。摩尔根使我们能够提出崭新的观点,因为它通过史前史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根据”。在恩格斯看来,这里所说的“特殊的重要性”和“崭新的观点”,既体现在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实践方面。在理论方面来说,撰写《起源》是为了通过系统地研究和阐述原始社会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恩格斯认为,将唯物史观拓展到原始社会史研究领域,揭示原始社会的本质和规律,阐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是直接关系到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的重大课题。在实践方面来说,撰写《起源》是为了批驳资产阶级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问题上散布的谬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推动国际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3.从“国家”到“共同体”恩格斯说:“国家再好也不过是在争取阶级统治的斗争中获胜的无产阶级所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也将同公社一样,不得不立刻尽量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能力把这个国家废物全部抛掉。”在写给奥蓓蓓尔的信中,恩格斯指出:“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们建议把‘国家’一词全部改成‘共同体’。”在《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强调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
4.国家具有强制性和阶级性恩格斯说:“文明国家的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警察,都拥有比氏族社会的全部机构加在一起还要大的‘权威’。”这种权威来自暴力组织,能强制人们服从。马克思说:“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恩格斯说:“这种具有组织形式的暴力,叫做国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国家本质上具有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支配阶级凭借受众掌控的经济权力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其直接结果就是使政治权力在总体上服务于经济权力,成为支配阶级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说:“既然甚至在拥有巨量生产资料和交往手段的现代,国家都不是一个具有独立发展的独立领域,而它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那么,以前的一切时代就必然更是这样了……国家总的说来还只是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支配着生产的阶级的经济需要。”甚至当某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家权力同它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立地位的时候,“斗争每次总是以政治权力被推翻而告终”。
(四)列宁关于国家观的思想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面对资产阶级思想家,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故意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把国家说成是阶级调和的机关”这一错误观点,而俄国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完全被这一错误观点误导,出现了市侩的庸俗的“调和”论这一现象,他明确提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剥削被剥削阶级的工具”。
1.在《国家与革命》中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阐明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职能、国家消亡与暴力革命的关系,批判了机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歪曲,批判了俄国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把国家看作阶级调和机关,认为有了普选权,资产阶级国家就能体现大多数劳动者意志等错误观点。他还详尽地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的关系,揭示了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阐明了国家消亡的社会经济基础,捍卫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在《论国家》中深刻阐明了“没有阶级就没有国家”的重要论断继《国家与革命》写作两年后,即1919年7月11日,列宁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讲演《论国家》。在这篇讲演中,他提出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方法,阐明了共产党人对国家的态度。他说:“国家是在社会划分为阶级的地方和时候,在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出现的时候才出现的”,“当专门从事管理并因此而需要一个强迫他人意志服从暴力的特殊强制机构(监狱、特殊队伍即军队,等等)的特殊集体出现时,国家也就出现了。”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说国家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是一种超自然的东西,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力量,是赋予或可能赋予人们某种并非来自人本身而来自外界的东西的力量,说国家是上天赋予的力量”这“同剥削阶级——地主资本家的利益有极密切的联系,处处为他们的利益服务”。
为什么在没有阶级的时候就没有国家?列宁说:“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当社会上还没有阶级的时候,当人们还在奴隶时代以前,在较为平等的原始条件下,在劳动生产率还非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