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你要比“120”更快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8.44
4.7折
¥
60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祝益民 石泽亚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012755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0元
货号31325763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本书从非医务人员的视角着手,以向普通民众普及急救知识为目标,风格简明实用,内容浅显易懂,文字通俗流畅,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将常见突发情况下,时间应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进行了分类介绍。内容主要包括概述、心脏骤停(婴儿、儿童、成人)、气道梗阻(婴儿、儿童、成人)、创伤时间急救(头、颈、胸、腹、四肢),意外伤害时间急救(溺水、中暑、火灾、洪灾、烧烫伤、各种中毒、冲蛇咬伤等),心脑血管疾病时间急救(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常见突发疾病(晕厥、癫痫、哮喘、呕血、咯血等)时间急救等内容。
作者简介
祝益民,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所长,急危重症代谢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实用休克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灾难医学学组组长,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及科普图书10余部石泽亚,医学博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综合办主任兼护理教研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护理学学科骨干人才培养对象,湖南省人民医院“131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影像护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疗照护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护理学会理事兼现场救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循证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001
第一节 现场救护 “三个一”理念 /001
第二节 第一时间急救的意义 /003
第三节 黄金救治时间 /006
第二章 心搏骤停 /008
第一节 把握第一时间 (识别、启动应急系统、CPR、电除颤)/008
第二节 婴儿心肺复苏 /014
第三节 儿童心肺复苏 /018
第四节 成人心肺复苏 /022
第五节 孕产妇心肺复苏 /023
第三章 气道梗阻 /030
第一节 海姆立克急救法 /030
第二节 婴儿气道梗阻解除 /033
第三节 儿童气道梗阻解除 /038
第四节 成人气道梗阻解除 /041
第四章 创伤第一时间急救 /045
第一节 创伤四项技术 /045
第二节 出血 /059
第三节 颅脑损伤 /066
第四节 颈椎损伤 /074
第五节 脊柱损伤 /078
第六节 胸部损伤 /082
第七节 腹部损伤 /089
第八节 四肢损伤 /094
第五章 意外伤害第一时间急救 /105
第一节 溺水 /105
第二节 中暑 /110
第三节 冻伤 /118
第四节 烧烫伤 /127
第五节 酒精中毒 /137
第六节 一氧化碳中毒 /140
第七节 食物中毒 /147
第八节 吞食异物 /150
第九节 猫狗咬伤 /154
第十节 蛇咬伤 /157
第十一节 昆虫蜇伤 /164
第十二节 火灾 /170
第十三节 洪灾 /175
第十四节 雷、电击 /184
第六章 心脑血管疾病第一时间急救 /195
第一节 心绞痛 /195
第二节 心肌梗死 /200
第三节 高血压急症 /205
第四节 脑出血 /210
第五节 脑梗死 /216
第七章 常见突发疾病第一时间急救 /222
第一节 晕厥 /222
第二节 癫痫 /227
第三节 低血糖 /234
第四节 哮喘发作 /238
第五节 过敏 /242
第六节 鼻出血 /249
第七节 呕血 /253
第八节 咯血 /256
内容摘要
本书从非医务人员的视角着手,以向普通民众普及急救知识为目标,风格简明实用,内容浅显易懂,文字通俗流畅,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将常见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应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进行了分类介绍。内容主要包括概述、心脏骤停(婴儿、儿童、成人)、气道梗阻(婴儿、儿童、成人)、创伤第一时间急救(头、颈、胸、腹、四肢),意外伤害第一时间急救(溺水、中暑、火灾、洪灾、烧烫伤、各种中毒、冲蛇咬伤等),心脑血管疾病第一时间急救(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脑梗塞),常见突发疾病(晕厥、癫痫、哮喘、呕血、咯血等)第一时间急救等内容。
主编推荐
★本书是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主编是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灾难医学学组组长。
★现场急救不仅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更是一门科学,不同于普通的医疗知识,它要求我们除了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操作能力,目击者能在时间对伤病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从而挽救生命、大幅度地减轻伤残和痛苦、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
★本书风格简明实用,文字通俗流畅,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掌握现场救护的知识与技能。
精彩内容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 现场救护“三个一”理念现代救护强调在伤病突发的第一现场,由第一目击者在第一时间作出迅速正确的反应,可简称为三个“一”。它是有效实施初步紧急救护措施的基础,其目的是挽救生命、控制病情恶化、减轻伤残和痛苦,争取进一步救治的机会,达到提高急救成功率的目标。现场救护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极为关键、不可替代的首要环节。因此,三个“一”就成为大众救护与培训时需把握的核心。
一、三个“一”的内涵1.第一个“一”伤病突发的第一现场80%以上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40%以上死于发病后15min,抢救时间早1min,成功率将上升10%。心搏骤停4min内,抢救成功率约50%,心搏骤停6min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min后,成功率仅为4%,超过10min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美国每年心脏猝死占36%,其中80%发生在家中,抢救生存率26.3%。欧美国家,应用现场心肺复苏技术(CPR),每天约有100多人幸免于死,猝死人员有35%~40%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我国每十秒钟就有一个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每年54万人死于猝死,抢救成功率不足1%。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致伤约1500万,致死约70万。在我国,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占全年居民患病就诊总人次数的40%,死亡人数逾百万,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四位重要死因。最为常见的伤害主要有,交通运输伤害、自杀、溺水、中毒、跌落等,占全部伤害死亡的70%左右。死亡及伤残人群75%是青壮年,最主要的原因是交通伤。
2.第二个“一”具有现场救护能力的第一目击者“遇事都依赖专业人员”是当今的绝大多数人的强势理念。这种思维延伸到现场救护时,也使人们将抢救患者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护人员,或是想方设法呼叫专业人员到现场急救,将患者尽快送至医院。这种传统的现场救护观念,往往使患者丧失最佳的抢救时间。在发病、受伤的现场(如家庭、道路、工作和娱乐休闲场所等)最早几分钟、十几分钟对于抢救至关重要,医学上称之为“救命黄金时刻”,每推迟1min抢救,患者及伤者的病死率就上升3%。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发病、受伤的第一现场,“第一目击者”不会是急救专业人员,几乎都是没有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的普通人,不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恰恰这些人最需要进行培训,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十分重要。因此,进行“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培训,在“救命黄金时刻”对患者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可挽救更多生命,这是现代救护的新理念。
“第一目击者”英文是“FirstrResponder”,原意是心脏骤停发生后,现场第一个做出反应并采取急救行动的人。这不专指医生,可以是患者边的任何人。这个词起源于20世纪的西方欧美国家,它成为“志愿者”队伍中最重要的成员。主要是学习以救命为主的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经过规范培训,通过考试后获得证书,就可以在现场对伤病患者进行救护工作,成为社区民众开展“自救互救与他救”的重要力量。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城镇人口的8:1~15:1,而我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者”不到1%。
3.第三个“一”第一时间做出迅速正确的反应疾病急性发作和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各种各样,具体的最佳救治时效也各不相同,救治时效的意义也不同,有的是决定生死的时效,有的是决定治疗效果的时效。研究认为,心跳呼吸骤停的黄金时间是4~6min,严重创伤有铂金十分钟和黄金一小时的说法,许多交通事故致死均发生在伤后30min内。因此,若能在伤后5min内给予救命性措施,伤后30min内给予医疗急救,则18%~25%患者的生命可因此而得到挽救。脑卒中(中风)发生后的3~4.5h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如果脑梗塞在3min内给予溶解血栓治疗,可以恢复部分功能。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发病1~2h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心肌未受到损伤,恢复后可以无任何后遗症。国外研究数据显示,延误时间每延长30min,患者的病死率增加75%。肺栓塞发病48h内最危险,严重者可发生心脏和呼吸骤停。早期大量补液已被证实是预防挤压综合征相关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最有效方法,如果补液不充分足或延迟到受压6h以后才开始补液,ARF几乎不可避免。眼外伤得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24h的并发症较少,感染率较低,最好在伤后6~8h内进行,才有可能不失明。食物中毒催吐的第一时间是1~2h内,洗胃的第一时间为6h内。
二、三个“一“如何有效实施1.有效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主题活动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鉴于上述三个“一”的重要性,我们倡导在全社会发起每年的1月11日作为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活动日。强化三个“一”的社会认同,培育成为一个新的健康日。目的是向广大公众宣传现场救护的急救知识,开展了以“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为主题的系列现场救护,普及急救技能,使更多的大众掌握现场抢救技术。
2.建立“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
现场救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益事业,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构建以急救专业部门为基础,来自于各方面的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迫在眉睫。应当包括急诊、急救相关单位和科室、各级各专业医疗单位、红十字会、各相关媒体、教育部门、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和志愿者等,搭建一个广泛、持久的培训与教育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人们心中根植“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与方法,在遇到突发状况的危急时刻,每一个“第一目击者”都能够勇于和善于伸出援手,科学有效施救。让爱心与技能融会贯通,用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节 第一时间急救的意义现场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应急救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对发生事故的正确处理和对人员的及时有效救护。在现场救护中,人们常常将抢救急危重症、意外伤害伤员的救治寄托在医院和专业的医护人员身上,缺乏对能第一时间在现场救护伤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病员丧失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的黄金时刻”。在现场救护中最有效的救治人员往往是第一目击者,能够第一时间对伤病员实施正确的急救措施。
一、第一时间不懂急救酿成人间惨剧2016年4月2日,搜狐新闻报道了一则新闻《宝宝舔充电头被电击身亡真相》。文中介绍了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犯下的错误,跟平时一样,妈妈去厨房做饭,把宝贝独自放在房间里玩耍,小孩调皮,对手机充电器产生了兴趣。这时充电器还是连接电源的,孩子刚开始只是用手甩来甩去的,后来就开始用舌头舔来舔去,小孩好奇地用舌头舔到了充电的末尾处,瞬间悲剧发生了,小孩口部直冒烟,全身瞬间成了焦状。当母亲做完饭回到房间时,已经晚了...2018年5月30日,网易新闻有这样一则报道《东莞男子出租屋洗澡被电击身亡家属索赔50多万》。文中提到:2017年5月,袁某从梅州来到东莞,借住在老乡陈某位于茶山镇的出租屋内。6月的某天,袁某在出租屋内使用热水器洗澡时,发生触电,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6月2日汉中新闻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汉中6旬女子与儿子儿媳上山游玩,遭私设电网电击身亡》的文章。文章中说:7月20日,为了乘凉避暑,死者同家人一起前往双溪镇赖家寨遗址游玩。在晚上八点钟左右,游玩途中的死者突然倒地。通过手电筒发现死者身边是一根电线,旁边还有架起的竹竿。慌忙之中的家人四处寻求帮助,直到40分钟之后才返回事故现场。
类似这样的新闻其实还有很多,如果你够仔细的话,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共同点:死者从发生触电心跳呼吸骤停到被及时抢救都有比较漫长的过程。而对于触电后心跳骤停的患者,第一时间实施高效的心肺复苏至关重要!
二、学会第一时间急救让伤病员起死回生
2016年8月13日,新浪湖北以《触电男子心跳骤停医生一路进行心肺复苏奇迹复活》为题报道了类似的一则故事。一名装修工人在作业是不幸被220V的电流击倒,随机肢体抽搐、昏迷不醒继而心跳呼吸停止。工友们发现后随机切断电源,寻求帮助。急救医生第一时间赶到,一路心肺复苏将其送进医院。送进医院时患者口唇紫绀、四肢冰凉,左手食指为电击伤入口,右胸部为出口,两处均有一“绿豆”大电灼伤口。医院立即抢救,1小时后,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呼吸。 2017年8月30日,网易新闻有一篇报道,题目是《小伙触电半小时后复活,父亲就地做心肺复苏》。一位21岁的在读大学生,假期帮助家人干活,却突然倒地不醒。随机小伙的父亲便及时为他做了心肺复苏,并且第一时间寻求帮助送往医院。20分钟后小伙被送至医院时,全院30多名医生正在急诊室旁准备参加医院的一项工程启动仪式,这为小伙的急救赢得了时间。30多名内、外科医生全力抢救,静脉切开、抗休克等急救措施全都用上,十多分钟后,小伙的呼吸和心跳逐渐恢复。
2017年10月26日,中国新闻网发布了题为《男子触电心跳骤停护工路遇大喊:我来心肺复苏》的文章。一位刚从医院下夜班回家的护工师傅,途径集市时发现了一名因为触电而心跳呼吸骤停的男子。虽然当时围了很多人,但却只知道用掐人中这种方式来解救。护工师傅立刻挺身而出,阻止了家属错误的急救方法,为患者做了十多分钟心肺复苏。十多分钟后患者便恢复了心跳呼吸,紧接着被送进了医院进一步治疗。在医院里这位护工师傅的主要工作就是运送手术室和急诊科病人,他说:“几乎每天,我都能看到医生如何急救病人,什么样的病人需要什么样的急救。我都记在心里,没想到临场运用时还真起了作用。”类似这样的新闻报道在网络上同样有很多,患者之所以能够起死回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第一时间实施高效的心肺复苏!
三、第一时间急救的意义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来说,大多数人在被送进医院后,心肺复苏等抢救可能只是在宣布死亡前的一种仪式。因为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因为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得到高效的心肺复苏。
因此,第一时间急救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挽救生命。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2.稳定病情。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对症、医疗支持及相应的特殊治疗与处置,以使病情稳定,为下一步的抢救打下基础。
3.减少伤残。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或灾害事故时,不仅可能出现群体性中毒,往往还可能发生各类外伤,诱发潜在的疾病或使原来的某些疾病恶化,现场急救时正确地对病伤员进行冲洗、包扎、复位、固定、搬运及其他相应处理可以大大降低伤残率。
4.减轻痛苦。通过一般及特殊的救护安定伤员情绪,减轻伤员的痛苦。
第三节 黄金救治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急救的黄金时间,应先明确伤病员是因为何种原因或疾病需要急救,病因不同,急救的黄金时间也不同。如果心脏骤停,要开展心肺复苏,应该在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之内开展,即4分钟之内就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如是出血以及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黄金时间是在10分钟之内。如果是对休克患者进行抢救,一般情况下是在30分钟内给予有效的控制和干预。如果是创伤,则要开展一些确定性的救命手术,即损伤控制手术,尤其是在处理胸、腹以及盆腔的内脏损伤出血,和严重的颅脑损伤等危及生命急症的时候,开展的黄金时间应该是在1小时之内。
一、心脏骤停的黄金急救时间是多久?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心脏骤停10~20秒,会出现意识障碍,突然倒地,昏迷;30秒,发生抽搐;60秒,自主呼吸停止;1~2分钟,脑组织发生水肿,瞳孔固定;4分钟,糖无氧代谢停止,一半脑细胞死亡;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6分钟,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8分钟,脑死亡。每延迟一分钟实施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会下降10%。
因此,医学上把发生伤病后的头4分钟,称为急救“黄金时间”,如果能有更多人掌握科学的救护知识,无疑会在挽救生命时抢得先机。据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人数的100至500倍。而现场急救技能,可用于如交通事故大出血、休克、电击、溺水等情况,在4分钟内如果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一般都可救活,这个时间叫救护“黄金时间”,如果超过8分钟,救护的成功率只有5%,超过16分钟基本不能救活,而医院救护车是在接到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按15分钟后医护人员到达预计,多数情况下会错过救护病人最佳时间。
二、你必须知道的另外5个黄金救治时间1.急性心梗黄金抢救时间:2小时心梗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被血栓堵死了,一般需要植入支架来疏通血管,如果超过1-2小时,心肌将会因缺血发生大面积坏死。
2.脑梗死黄金抢救时间:3-4.5小时脑梗死就是脑血管被血栓堵住了,需要及时溶栓,否则脑组织会因缺血而坏死,3小时是抢救黄金期,若超过6小时再溶栓,很可能出现半身不遂的后遗症。
3.气道异物黄金抢救时间:4-10分钟
当异物卡喉,有些情况会阻塞气道,人无法获得氧气会出现窒息,数分钟内不及时抢救可能有生命危险。 4.磕掉牙齿黄金抢救时间:30-60分牙齿受到外伤发生折断或脱出,对牙齿的血供、神经都产生损伤,需要及时把断齿黏上或重新植入,最好再30分钟内及时处理,超过1小时,牙齿存活的成功率会明显下降。
5.手指离断黄金抢救时间:6小时手指不慎离断,离体的手指失去供血易坏死,一般6小时内进行再植手术,断指成活率较高。
把握住黄金时间,就是把握住健康和生命。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在危及生命的瞬间,救治需要争分夺秒,抢救的黄金时间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命,把握“黄金救治时间”是挽救生命的第一要务,全民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救治方法,是成为合格“第一目击者”的必要条件,来学急救知识吧,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第三章气道梗阻第一节 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即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是美国著名医学家亨利·海姆立克教授(HenryJ.Heimlich)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一、原理图31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我们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假如气嘴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图31)。 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双手一 手握拳,另一手握紧握拳的手,从腰部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一次不行可反复多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mL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人在囧途》中王宝强就是采用此法救了一个枣核卡住喉咙的老奶奶!二、操作方法1.立位腹部冲击法(图32)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 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使左拳虎口贴在腹部正中线肚脐与剑突的中点(约肚脐上两横指的地方),右手从前方包住左手拳头,然后突然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快速冲击,迫使其上腹部下陷。由于腹部下陷,腹腔内容物上移,迫使膈肌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这样每次冲击可以为气道提供一定的气量,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连续5~10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每次冲击应是独立、不连贯而有力的动作。操作时要注意施力方向,防止胸部和腹内脏器损伤。 图32立位腹部冲击法2.卧位腹部冲击法(图33)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施救者因身体矮小或者患者太高、肥胖,不能环抱住患者的腰部时也可采用此法。将患者置于仰卧位,使头后仰,面朝上,开放气道。施救者骑跨在患者两大腿上,以一只手的掌根平放在其腹部正中线肚脐的略上方,不能触及剑突;另一只手压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两手重叠,十指交叉,利用身体的重量和腰部的力量,突然向前、向下与身体呈45°连续冲击患者上腹部。连续5~10次,之后检查异物是否排出至口腔。若在口腔内,用手取异物法取出;如果没有发现,再冲击腹部5~10次,然后再检查口第一时腔。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意识丧失。注意:当异物吐出时,应当让患者侧卧,防止误吸。 图33卧位腹部冲击法3.自救方法(图34)发生急性呼吸道异物阻塞时如果身边无人,可以稍微弯下腰,靠在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边缘处,对着边缘压住腹部,快速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也可以自己手握空心拳,虎口对自己腹部脐上两指、剑突 以下,用另一手握此拳,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每次冲击应独立进行,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图34自救方法如果患者已经发生心搏骤停,此时应按照心肺复苏的常规步骤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直到医务人员到来。 三、合并症及注意事项海姆立克急救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尤其是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及顺应性差,故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撕裂及出血,肋骨骨折等,故发生呼吸道阻塞时,应首先采用其他方法排除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该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