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引 言
本书涵盖了15世纪到20世纪初的画作。在这一时期,画家们一直试图赋予笔下的物体真实
世界中的体积感和空间感。虽然鲜有画作能够完整地营造出这种感觉,但虚构仍然是画家们的核心目的,其实就是所谓的绘画空间。本书的主题是空间,你将会看到那些过去的绘画大师们(曾几何时,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的先锋,或者说是“现代”画家)是如何创作出引人入胜的虚构空间的,或许是通过建筑物逐渐汇聚的透视线,或许是通过景物的色彩强度变化,或许是通过一条蜿蜒向远方的小溪,或许是通过一个立体感十足的水果……
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即“移动的影像”)渐渐取代了绘画与戏剧的地位,成为引发兴奋和制造魅力的主要艺术形式。与此同时,电影的发展还强化了一种观念,即严肃的现代画家应该给予过去难以被欣赏的美学特征更多的关注。与之相似的是,剧院里的观众越来越反感舞台上精心设计的拱形框架、舞台背景以及机械装置(尽管这些在童话剧中仍然得以保留)。空间一直是现代画家关注的重点,甚至可以说是许多抽象画的主题,其中包括康定斯基(Kandinsky)笔下神奇的漂浮符号、罗斯科(Rothko)笔下发光或变暗的神秘裂口等。但是,
时至今日,通过线性透视法和空气透视法创建的虚构空间已经不再是画家们创作时的优先选项。一个多世纪以来,艺术评论家和理论家往往对空间的绘制不屑一顾。因此,在现代,重新评价中世纪艺术中一度被忽略的线性透视法(见第12~13页)变得非常有意义,这也是为后印象派绘画的辩护。评论家也受到摄影的影响,当然,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他们同时也受到了电影的影响。如今,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爱好者很少对着一幅画惊呼,称赞它看起来很逼真——画中的人物看起来几乎可以开口说话,观者甚至感觉自己可以触碰到画面中的皮草等。这样的赞誉如今听起来似乎很幼稚。然而,在过去,见多识广的鉴赏家也曾热衷于给出这样的艺术主张,画家们也确实希望得到这样的赞誉。
空气透视法可以用科学术语来解释,但即便理解了
“分子散射”“光幕照明”等科学术语,也无法解答为什
么色彩要有深浅变化,为什么距离越远的物体越模糊,为什么远处的山丘明明是绿色的,却 呈现出蓝色或紫灰色……想要研究空气透视法,了解大气的变化,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户外速
写。现存的(甚至很可能包括曾经存在的)大多数这类作品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或19世纪。其中绝佳的例子是,年轻的丹麦画家威廉·彼得森笔下的奥地利阿尔卑斯山风景,那是他于1850年9月前往意大利的途中在纸上画下的(见图1)。彼得森刻意给前景留白,中景则由铅笔粗略地绘制而成,越过左侧满是松树的山峰,较近的山坡是用淡紫灰色以竖直的笔触绘就的,树林呈现若隐若现的效果。户外速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在速写完成前,山前右侧的薄云一定早已飘走或消散了。
彼得森一定不曾设想,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的习作会被装裱起来,更不会想到它会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他绘制这幅习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日后创作更加完整的风景画而提前准备的参考。在19世纪中期,登山和攀岩逐渐变得流行,阿尔卑斯山的风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但是宽广的全景画(通常包括远处的山脉)是在15世纪的欧洲绘画中首次出现的。15世纪70年代,安托内罗·达·梅西那虽然当时不太可能在纸上绘制草图,但一定在脑海中粗略地设计过耶稣受难图的风景布局(见图2)——从“各各他”的山脚蔓延开来,十字架伫立在丘陵之上,下方的人物尺寸很小,远处是一片草地,然后是港口的白墙和整齐的建筑物,从那里可以俯瞰一片平静的水面,接着是连绵不断的小山,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大海(见图3)。整幅画面的宁静之美,色彩与光线的柔和过渡(尤其是天空的蓝色逐渐变为淡白色,以至与大海的蓝色相交),都与前景中的圣母玛利亚、圣约翰的悲痛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紧紧倚靠在画框的边缘,似乎为了展现画家的家乡西西里岛的风光而特意腾出了空间,从耶稣脚下一泻千里的风景似乎成了耶稣受难的“最大受益者”。
从绘画主题和技法的角度来看,安托内罗对荷兰绘画的研究使他能够更好地绘制出风景的细致特征与充满活力的光线细节。这幅画中的现实主义让人惊喜,同时也提供了纯粹的艺术乐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很有可能会登高望远,渴望见到自己的心上人:
……直到辽阔的空间,
将他缩小到如针尖一般锋利,
不,我的眼神仍将一路追随,
直到他融化在空气中……
即使我们在看夕阳,除了我们爱的人,我们不会注意任何其他东西(就像莎士比亚的《辛白林》中的台词一样)。但是在绘画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近景,又能看到远景,同时还能思考两者的位置关系(比如前景中人物的颚骨与远处城墙上垛口的关系)。
线性透视法是一种在二维平面内传达视觉信息的基本方法,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则便是近大远小,以及众所周知的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趋于聚合的视觉现象等。在展示机器的装配、建筑师的设计等方面,这种方法非常奏效。此外,对于所有想要探索视觉原理的人,以及想要打造绘画空间的画家们而言,掌握线性透视法也至关重要。在欧洲,遵循传统的画家们通常会采用一点线性透视,即所有平行线(不包括平行于画面的平面上的线条)都汇集到同一个点上,这个点便是所谓的“灭点”(或“消失点”)。艺术家们有时也会运用多点透视,即画面中有多个灭点。当然,还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不遵循任何特定的透视法则,即兴创作。 保罗·乌切罗的小型画作《圣乔治大战恶龙》(见图4)在主题处理上独具特色。被乔治刺中眼睛的怪物已经被公主驯服。从侧面看,公主有着苍白的面庞与纤细的手臂,一副娇弱的模样,这与从黑漆漆的洞口中钻出来的可怕怪物形成了鲜明对比。骑在骏马上的圣乔治的形象则反映了画家对“短缩法”(绘画术语,利用从特定视角观察的效果反映视觉差别,即景深)的痴迷。例如,当一个人用手指着另一个人时,在被指的人的眼中,只有一只硕大的手,几乎无法看到手臂的部分;从后方看一匹马和从前方看(与画家画马的角度相似)也是截然不同的。在这幅画中,乌切罗先用曲线勾勒出马的颈部与尾巴,再将画中的对象拆解为多个几何形状(圣徒的铠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几何特征)。圣乔治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安静的小男孩,而他身下的马却显得异常勇猛。此外,乌切罗精心刻画了马的上排和下排牙齿。在圣乔治的后方,深色的云层中出现了一个龙卷风或螺旋形的风洞,周围还有一片茂密的树林,龙洞内部的石纹与蜿蜒曲折的风洞相呼应,这也成了这幅画的动态几何谜题。据说,乌切罗向他的好朋友多纳泰罗(Donatello,伟大的佛罗伦萨雕刻家)展示过自己的一些作品,其中包括一个正72面球体,以及挂满刨花的树枝(研究人员证实这些作品确实存在),多纳泰罗看完后表示,这些作品只适合用来镶嵌装饰,但是,乌切罗后来对雕刻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为此不眠不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绘画创作。
当我们退后一步观看这幅画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空间指示物莫过于圣乔治手持长矛形成的长斜线。作为一种组织构图与确立绘画空间的方法,线性透视法经常出现在包含此类斜线的绘画作品中(尤其是当这些斜线是建筑物上的平行线并且向远处逐渐聚拢时)。乌切罗创作的位于佛罗伦萨的壁画《天使报喜图》(The Annunciation)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但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壁画上的一栋建筑物甚至能让每个亲眼看见的人信以为真。这幅画虽然没有被保存下来,但它建立了一种范式,借“天使报喜”这一主题为艺术大师的透视表演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商品简介
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的六个多世纪以来,欧洲的艺术家们都试图在画作中呈现真实空间中的事物。本书由英国国家美术馆授权出版,书稿用六大主题、六十九张高清图,从乌切罗到维米尔和卡纳莱托,从提香到莫奈和凡·高,结合透视法、创作背景、作品原本悬挂的位置等因素,为大家解读名作中的构图奥秘。
书中探讨了伟大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在虚构的绘画中绘制引人入胜的空间的。他们考虑了线性和空气透视,还有颜色的选择和强度、光线的变化以及涂层表面的纹理。除了研究这些艺术家们经常使用的绘画技法,也在此过程中介绍了欧洲艺术的一些基本主题。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利皮特(JohnLippitt),英国赫特福德大学伦理学和宗教哲学教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名誉哲学教授。著有《克尔凯郭尔思想中的幽默与讽刺》《叙事、身份与克尔凯郭尔的自我》《克尔凯郭尔的牛津手册》等。
译者:郝苑,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译著有罗伯特·所罗门《与尼采一起生活》等。
目录
第二版序言 i
致谢 iv
克尔凯郭尔文本的关键参考文献 vii
《恐惧与颤栗》常用版本检索表 xi
第一章 导论 1
克尔凯郭尔的生平与著作 5
索伦与雷吉娜 11
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间接交流与假名作者 16
亚伯拉罕与以撒 22
本书的规划 31
第二章?开场:“序言”“定调”与“赞颂亚伯拉罕的演说” 35
序言 37
定调 43
赞颂亚伯拉罕的演说 58
第三章?无限弃绝与信仰:“发自内心的开场白” 67
悲剧英雄主义与无限弃绝:一段开场白 77
无限弃绝与信仰 81
小伙子与他的公主 87
信仰与无限弃绝的关系是什么? 99
亚伯拉罕在拔出刀的那一刻相信什么? 126
第四章?悬置伦理:疑问I与疑问II 143
疑问I:是否存在一种对伦理的目的论悬置145
疑问II:是否存在一种对上帝的绝对义务?181
小结 188
第五章?沉默的声音:疑问III 191
四个诗意的人物 201
重新回到亚伯拉罕 224
尾声 231
第六章?与《恐惧与颤栗》真正相关的是什么?235
介绍《恐惧与颤栗》的接受史 238
列维纳斯:反对克尔凯郭尔的“暴力” 245
塔克文的罂粟花 249
向雷吉娜传递的信息? 251
对承担义务的召唤:令人震惊的神学论述 254
信仰的心理状态 256
基督徒生活的诸多规范 258
穆尼:伦理学、两难的困境与主观性 273
德里达:有所牺牲的伦理 285
“它与伦理并不相关!”一种不同的声音 290
信仰、“末世的”信任与“极端的”希望 294
《恐惧与颤栗》隐藏的基督性 335
结论 352
第七章?沉默的约翰尼斯究竟有多可靠? 355
丹尼尔·康威与安德鲁·克罗斯:约翰尼斯的逃避 360
斯蒂芬·穆尔霍尔:约翰尼斯与字面意义 385
结论 408
参考书目 410
索引 423
译后记 432
内容摘要
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了解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恐惧与颤栗》探究了信仰的本质,是克尔凯郭尔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之一。本书为《恐惧与颤栗》经典导读,开篇即概述了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及思想,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而后依照原著的写作顺序,对其主要思想进行逐一的阐释;最后围绕学界历来对《恐惧与颤栗》这一文本的多元化阐释展开讨论,梳理其接受史,并记述其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影响。文本细读的方式与清晰易懂的阐释,使得本书成为哲学专业学生和其他初次接触克尔凯郭尔的读者们的理想导读。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简介“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精选多位影响西方思想进程的伟大哲学家,如笛卡尔、黑格尔、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的代表作品(《第一哲学的沉思》《精神现象学》《恐惧与颤栗》《笛卡尔式的沉思》《存在与时间》《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进行导读。丛书不仅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艰深的哲学著作所包含的论点、思想和持久意义,还总括了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及主要思想,并整合了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旨在为国内哲学专业学生及哲学爱好者深入学习及理解原著,并展开该哲学领域研究提供优良读本。
主编推荐
六大主题、六十九张高清图,囊括从乌切洛到维米尔和卡纳莱托,提从香、维米尔到莫奈、凡·高等六个多世纪欧洲的艺术大师在画作中构图的思考和不断创新。15 世纪到 20 世纪初的画家们一直试图赋予笔下的物体真实世界中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书稿揭秘了当时的绘画大师们是如何创作引人入胜的虚构空间的。书稿中不仅分析了乌切罗与提香,莫奈与凡·高等著名画家的绘画空间,还结合透视法、创作背景、作品原本悬挂的位置等因素解读了名作中的构图奥秘,是一本解读名画细节的佳作。
重点解释了艺术家在线性和空气透视,还有颜色的选择和强度、光线的变化以及涂层表面的纹理的考虑和思索。除了研究这些艺术家们经常使用的绘画技法,也在此过程中介绍了欧洲艺术的一些基本主题。本书的着眼点在画作构图,通过对15世纪到20世纪初的部分,对画家如何进行绘画空间的设计,如何处理透视,如何创造出独特的虚构空间等问题,进行了既专业权威又简明有趣的介绍。
通过对经典绘画作品进行细致的赏析、解读,结合透视法、创作背景、作品原本悬挂的位置等因素解读了名作中的构图奥秘,深入了解西方名画背后的故事。专业解读与高清大图、局部放大的细节图相对照,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欣赏画作的又一个细节角度,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画家是如何工作和创作的,是一本知识性强、读者面广的艺术读本。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编者按:本文选自《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的“导论”部分,其介绍了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为读者理解《恐惧与颤栗》原著使用的间接交流形式以及假名提供了指导,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思想内涵。
克尔凯郭尔的方法论:间接交流与假名作者不过,在回到《恐惧与颤栗》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们应当回过头来谈谈这个事实:它是一个用假名来撰写的文本。为什么克尔凯郭尔会用假名来发表他的这部如此重要的作品呢?
运用假名是克尔凯郭尔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将之称为“间接交流”。这里的篇幅只允许我们对之做出最简要的论述。“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之间的基本差别,与将自身关联于观念的两种可能方式之间的区别有关。对于某些观念(如数学证明),我能够完全恰当地以一种客观超然的方式将自己关联于这种观念。但对于某些其他的观念(如我应当成为哪种类型的人,或我很快将死去这个事实),这种超脱的反应就完全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倘若将我自己必死的命运转化为这样一种冷漠的反思,即反对必死命运的哲学家是如何构想死亡的,那么这对我来说,恰恰就是一种逃避即将到来的死亡对我的意义的手段。类似地,倘若我的伦理反思仅仅止步于学习功利主义与康德主义有何不同之处,以便于让我自己能够通过“伦理学理论”的考试,那按照克尔凯郭尔的说法,我的这种做法就是在以“非伦理的方式”将自己关联于“那些伦理的事物之上”(JP1:649,§10)。要将自己恰当地关联于某些观念,这意味着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自己关联于这些观念。克尔凯郭尔坚称,伦理关切与宗教关切都应当被归于后面这种范畴。在这种情况下要成功地进行交流,就需要有一种精妙的交流“艺术”。
支持克尔凯郭尔这么认为的部分理由在于他的这个见解:人们生存于各种混淆的状态或“幻觉”之中。此外他还认为,“消除”这种幻觉的途径只能是说服人们承认,由于他们自己的内在经验,他们或许无意识地接受了一种特定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反过来说,只有以想象的方式进入他们的观点之中,展示对他们的观点所依赖的情感基础的共鸣,才有可能消除他们的幻觉。在《关于我作为作者的工作的观点》(ThePointofViewforMyWorkasanAuthor)这部遗作中,克尔凯郭尔用他自己的声音说出了这样的论断:“一种幻觉永远不可能直接被清除,它基本上只能间接地被清除……对于一个处于幻觉之中的人,必须要从背后去接近他”(PV43),人们必须开始“按照表面的价值来考虑其他人的幻想”(PV54)。这至少是克尔凯郭尔用假名书写所要达到的部分目的。因此至少就某些假名著作来说,可以认为,进入读者心中的是诸多相关的角色。正如爱德华·F.穆尼(EdwardF.Mooney)所言,使用假名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它的运作方式是,首先让读者逐个卷入一种人生观。这种策略意在通过诉诸内心来理解这种人生观,就仿佛它是自己的人生观一样。在与读者建立了这种共情的纽带之后,假名著作接下来就能够在这种亲密的关系中揭露这种人生观的局限性与不恰当之处。
克尔凯郭尔在谈论中将间接交流当作一种“助产术”,它是让交流者撤离的关键。交流者的性格与相关事实会对交流造成障碍,带来巨大的风险:我们已经提过,某些评论家试图根据克尔凯郭尔自己的生平来“解释”《恐惧与颤栗》,这就是此种情况的一个例证。但倘若认真对待假名,那么假名在这里就有助于避免这些障碍和风险,因为除了这些文本所揭示的相关情况之外,我们对于克尔凯郭尔的诸多假名一无所知,于是假名就成为了让交流者撤离的一种方式。
因此,进行间接交流的人不仅应当关注交流者试图交流的内容,而且还必须密切关注交流者为了交流而采纳的形式(对立于“内容”的“方式”或“方法”)。最重要的是,他必须弄明白,这种交流不应当按照抽象的或客观的方式来进行理解。这就是沉默的约翰尼斯似乎学到的深刻见解: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在讲述亚伯拉罕故事的过程中,他极大地强调了他感受到的“忧惧”,以及他自己试图理解亚伯拉罕的艰辛尝试。在后面这个关注的意义上,就像其他的某些假名一样(如《附言》中的约翰尼斯·克利马克斯),约翰尼斯也是他自己的叙事所塑造的一个角色。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假名写作以及克尔凯郭尔的其他写作方式,并不仅仅是他在体裁或传记形式选用上的古怪癖好。我的建议是,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克尔凯郭尔对于人们应当如何理解他的著作所提出的“愿望”与“恳请”。在以他自己的名义添加到《附言》结尾的那段简短而又重要的文本《最初和最后的说明》中,克尔凯郭尔做出了如下的辩解:我的假名或多重假名在我的人格中并无偶然的根据……而是在本质上以创作本身为根据……我是非人格的或以第三者出现的人格化的提词人[souffleur],我以诗化的方式创作出了这些作者,他们的前言相应的就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名字也是如此……我是谁,我怎么样都无关紧要……因此,倘若有谁突然想到要援引这些书中的某段特定的文字,那么我的愿望与恳请恰恰是,请他行行好,分别引用假名作者的名字,而不是引用我的名字。
(CUP625-626)在本研究中,我将尊重克尔凯郭尔的这个愿望。我并不将《恐惧与颤栗》归于克尔凯郭尔,倘若将《恐惧与颤栗》归于克尔凯郭尔,就会带来这样的危险:我们或许就会将这个文本视为克尔凯郭尔(明确地)论述“信仰”本质的话语。而我将把它的这些话语归于沉默的约翰尼斯。正如C.斯蒂芬·埃文斯(C.StephenEvans)所说,“认真对待假名的做法为读者提供了保护措施,让读者意识到了一些重要的可能性,而不会让他们预先就排除任何这样的可能性”。通过这种做法,我们暂未判定的一种可能性是,对于约翰尼斯向我们讲述的主题,他并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向导。(我们将在第7章中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也就是说,约翰尼斯否认他理解了信仰,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克尔凯郭尔否认自己能够理解信仰。此外请注意,克尔凯郭尔在以上引用的那段文字中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假名作者的名字。我们将如何理解约翰尼斯名字中的“沉默”这个词呢?某些评论者仓促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于一个拥有这种名字的人来说,在他对我们书写或说出的文字当中,显然会有某些无效的东西。例如,杰里·吉尔(JerryGill)就断定,事实上,拥有这种名字的作者撰写了整本书,而这本书体现的是“克尔凯郭尔最喜爱的概念策略……反讽”。然而,这样的结论实在是太仓促了。吉尔忽略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约翰尼斯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恐惧与颤栗》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与沉默有关。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它的第三个篇幅最长的“疑问”探究的是沉默与隐瞒的审美形式与宗教形式。不过,将沉默的约翰尼斯置于我们阐述的中心位置,这种做法带来的额外好处是,它可以提醒我们关注他的名字与这样一种可能性:这种聚焦于沉默的做法,甚至比我们在目前所处的立场上所能意识到的更为重要——我将在第7章中论证这种可能性。
那么,《恐惧与颤栗》论述的主题是什么?我们已经暗示过了这个简单的答案:“信仰。”约翰尼斯旨在理解信仰的方式是,卷入一个被他认为是信仰典范的个体的生存之中,这个人就是《圣经》中记载的那位族长亚伯拉罕,《创世纪》这本书讲述了亚伯拉罕的故事。不过,约翰尼斯聚焦于亚伯拉罕生平的一段特殊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信仰,命令他献祭以撒,而以撒是亚伯拉罕经过漫长时间等待才盼来的心爱的儿子与继承人。我们应当为那些并不熟悉这个故事的读者简要地概述这个故事以及它在《创世纪》中的背景。
——选自(英)约翰·利皮特著,郝苑译《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颤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