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1912-1937)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5.79 6.7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宁芳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247186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238075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大学指南篇:大师们的考学回忆
  大师们的“高考”故事:择校、赶考与金榜题名
  初登学术殿堂:大师的大学初印象
  大师说:如何选专业
名师画像篇: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
  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
  叶公超:真名士自风流
  朱自清:谦谦君子,温文尔雅
  闻一多:诗人、学者与斗士
校园生活篇:曾经的大学生活面面观
  当年北大校园里的“扫地僧”
  食在清华的记忆:食堂、自助餐与“小桥食社”
  探求知识的海洋:图书馆的记忆
  大学时代的另一门必修课:体育锻炼
  校园里的别样风景:活跃的学生社团
求学记忆篇:终生难忘的大学时光
  最后一课:那些难忘的毕业致辞
  早年留学生求学记:扬帆起航求知路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文字,描绘民国学生的大学考试、衣食住行、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和毕业故事等,通过胡适、费孝通、潘光旦、陈岱孙、赵元任、茅盾、冰心、钱锺书、季羡林等知名学者对求学经历的记述和回忆,并利用民国报刊、口述资料、学校档案等材料,重现民国时期大学的优良学风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反映民国时期知名大学在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生动展现了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可以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精彩内容
 大学指南篇:大师们的考学回忆鸦片战争叩开了古老中华的大门,戊戌变法推动了国人近代化的步伐,尽管后来变法的举措大多随着戊戌变法的流产而付诸东流,但有一项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得以保留下来,那就是“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京师大学堂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而它的建立也拉开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序幕,标志着我国从传统
的科举取士制度向近代分科设系的高等教育的重大转变。
随着新式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逐步推广,涌现出了一
批国立、私立和教会学校,开始了文、理、农、医、工专业分科的高等教育。伴随这一过程,我国也经历了教育制度、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深刻改变,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普通人来说,“大学堂”这样的新鲜事物有不少让人感到陌生的地方。对那时的青年来说,为了求新知、求
真理,探寻国家前途命运,不少人克服种种现实的困难,选择升人大学继续深造。
他们的经历充满了多样性,在摸索中也留下了关于大学时光难忘而独特的记忆。
对于那些当时十几岁的青年来说,不论是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还是大学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都会带给今天的我们似曾相识的共鸣。
胡适、蒋梦麟、马寅初、钱伟长、李济、何炳棣等一批知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年轻时候的故事,将给今天的读者带来诸多启发和思考。
大师们的“高考”故事:择校、赶考与金榜题名高考是莘莘学子求学生
涯中一段难忘的时光,伴着
书桌前的苦读,赶考路上的辛苦,等待发榜时刻的焦虑。翻翻民国大师们的回忆,会发现他们也在“高考”时发生了不少有趣而难忘的故事,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他们如何选择大学?
不同于现在统一时间、
统一命题的高考形式,民国时期大学招考在相当长的时段中(1912—1937年)都是各校自主命题、自主招生
的。1938年,教育部设立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进行全国统一高考。然而这一统
一考试仅实行3年,就因抗日战争的影响而被迫中断了。
在自主招生的年代,各大学根据自身情况,独立组织招生、命题和录取等工作;对于学生来说,考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选定目标学校。
民国时的大学,有公立(国立、省立等)、私立和教会办学等,知名的国立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私立大学中闻名的有南开
大学;教会大学中有颇负盛名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对于中学毕业后立志升学的学子们来说,提前做好功
课,研究各校的招生条件和考试时间就很重要。
一般来说,各大学会在报纸上刊登招生广告,如当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申报》的广告栏上就登有上海及南京的大学或高等学校招生
的广告。作家茅盾回忆,当时他母亲订阅了《申报》,上面登载着北京大学在上海招考预科一年级新生的广告。1913年夏天,北京大学由京师大学堂改名后第一次招收预科生,而且当年第一
次到上海来招生,这对于长江以南各省想考北京大学的中学毕业生,着实是一大方便。当年茅盾只有17岁,独自出远门求学让人有些不放心,他母亲考虑到家里表叔在北京财政部工作,儿子去北京读书也好有个照应,便让茅盾去报考北京大学。
各校独立招生,招考时间不同,考期一般会错开,为了增加考上大学的概率,许多考生选择多校投考。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回忆,立志升学的他在考前做足了功
课:翻阅了当时差不多所有全国有名气的高等院校的章程和招生简章,选定了北京的清华学校、北京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
沪江大学等作为投考的对象。他选择学校主要从学校的声望来考虑,在他选择的学校中就涵盖了国立、私立和教会学校。
北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大学相对集中,也是考生赶考的主要目的地。据季羡林回忆,当时的北平有十几所大学,还有若干所专科学校。到北平来赶考的学子,总共有六七千或者八九千人。考生心目中列在大学榜首的当然是北大和清华,当时全国到北平的学子几乎没有不报考这两所大学的。
即使自知庸陋,也无不想侥幸一试,毕竟这是“一登龙门,身价十倍”的事。但是,两校录取的人数毕竟是有限的,在五六千名报名的学子中,清华录取了约两百人,北大不及其半。
幸运的是,季羡林当年被北大、清华同时录取了,两所学校都是名校,究竟该如何取舍呢?“北大老、师大穷,惟有清华可通融!”据说这是北平每一位学生所
熟知的话,也显示出同为名校的北大、清华等学校风格
的差异。
北大前身为京师大学堂
,它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
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开始。初期学校的监督及以后的校长,均为当时官僚充任或兼任,不少学生也把进大学堂念书看作仕途晋升的捷径,因此学生中也多有官僚气和暮气。
P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