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斯年讲诗经/青少年必读传统文化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傅斯年讲诗经/青少年必读传统文化书系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4.39 5.5折 2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斯年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2230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6元

货号30817366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我国近代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著《文学革新申义》,提倡白话文,鼓吹自由思想,支持文学革命,评论社会问题,十分引人注目。1918年组织创办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与《新青年》齐名。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为学生之一。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1926年冬应中山大学之聘回国,1927年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任所长。1928年受蔡元培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底历史语言所成立,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1929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其间先后兼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等职。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台湾地区大学校长。1950年12月20日病逝。 傅斯年一生笔耕不辍,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傅孟真先生集》等。

目录
叙语
泛论诗经学
  一、西汉诗学
  二、《毛诗》
  三、宋代诗学
  四、明季以来的诗学
  五、我们怎样研究《诗经》
《周颂》
  周颂说(附论鲁南两地与《诗》、《书》之来源)
《大雅》
  一、雅之训恐已不能得其确义
  二、《大雅》的时代
  三、《大雅》之终始
  四、《大雅》之类别
《小雅》
  一、《小雅》、《大雅》何以异
  二、《小雅》之词类
  三、“雅者政也”
  四、《雅》之文体
《鲁颂》、《商颂》述
  一、《商颂》是宋诗
  二、《商颂》所称下及宋襄公
  三、《商颂》非考父作
《国风》
  一、“国风”一词起来甚后
  二、四方之音
  三、“诸夏”和《国风》
  四、起兴
《国风》分叙
  一、《周南》、《召南》
  二、邶鄘卫
  三、王
  四、郑
  五、齐
  六、魏
  七、唐
  八、秦
  九、陈
  十、桧
  十一、曹
  十二、豳
《诗》时代
  周诗系统
  非周诗
《诗》地理图
《诗》之影响
论所谓“讽”
《诗三百》之文辞
附录
诗部类说
  风
  雅
  颂

内容摘要
此书原名《《诗经》讲义稿》,是史学家傅斯年1928年在中山大学讲授《诗经》时的课堂讲义。本书考证、注疏兼备,多有新解,作者系统梳理了历代《诗经》研究的成果,进而提出研究《诗经》既要欣赏其文辞,更要注重其作为历史材料和古代言语学材料的价值。书中分论风、雅、颂,是一本必读的《诗经》通论。

精彩内容
《诗经》是古代传流下来的一个绝好宝贝,他的文学的价值有些顶超越的质素。自晋人以来纯粹欣赏他的文辞的颇多,但由古到今,关于他的议论非常复杂,我们在自己动手研究他以前,且看二千多年中议论他的大体上有多少类,那些意见可以供我们自己研究时参考?
春秋时人对于诗的观念:“诗三百”中最后的诗所论事有到宋襄公者,在《商颂》;有到陈灵公者,在《陈风》;若“胡为乎株林从夏南”为后人之歌,则这篇诗尤后,几乎过了春秋中期,到后期啦。最早的诗不容易分别出,《周颂》中无韵者大约甚早,但《周颂》断不是全部分早,里边有“自彼成康奄有四方”的话。传说则时迈武桓赉诸篇都是武王克商后周文公作,(《国语》、《左传》)但这样传说,和奚斯作《鲁颂》,正考父作《商颂》,都靠不住;不过《雅》、《颂》中总有不少西周的东西,其中也许有几篇很早的罢了。风一种体裁是很难断定时代的,因为民间歌词可以流传很久,经好多变化,才著竹帛:譬如现在人所写下的歌谣,许多是很长久的物事,只是写下的事在后罢了。《豳风·七月》是一篇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岁歌,这样传来传去的东西都是最难断定他的源流的。《风》中一切情诗,有些或可考时代者,无非在语言和称谓的分别之中,但语言之记录或经后人改写(如“吾车既工”之吾改为我,石鼓文可证,吾我两字大有别)。称谓之差别又没有别的同时书可以参映,而亚当夏娃以来的故事和情感,又不是分甚么周汉唐宋的,所以这些东西的时代岂不太难断定吗?不过《国风》中除《豳》、《南》以外所举人名都是春秋时人,大约总是春秋时诗最多,若列国之分,乃反用些殷代周初的名称,如邶鄘卫唐等名,则辞虽甚后,而各国风之自为其风必有甚早的历史了。约而言之,“诗三百”之时代一部分在西周之下半,一部分在春秋之初期中期,这话至少目前可以如此假定。那么,如果春秋时遗文尚多可见者,则这些事不难考定,可惜记春秋时书只有《国语》一部宝贝,而这个宝贝不幸又到汉末为人割裂成两部书,添了许多有意作伪的东西,以致我们现在不得随便使用。但我们现在若求知《诗》在春秋时的作用,还不能不靠这部书,只是在用他的材料时要留心罢了。我想,有这样一个标准可以供我们引《左传》、《国语》中论《诗》材料之用:凡《左传》、《国语》和毛义相合者,置之,怕的是他们中间有狼狈作用,是西汉末治古文学者所加所改的;凡《左传》、《国语》和毛义不合者便是很有价值的材料,因为这显然不是治古文学者所加,而是幸免于被人改削的旧材料。我们读古书之难,难在真假混着,真书中有假材料,例如《史记》;假书中有真材料,例如《周礼》;真书中有假面目,例如《左传》、《国语》;假书中有真面目,例如东晋伪《古文尚书》。正若世事之难,难在好人坏人非常难分,“泾以渭浊”,论世读书从此麻烦。言归正传,拿着《左传》、《国语》的材料求《诗》在春秋时之用,现在未作此功夫不能预断有几多结果,但凭一时记忆所及,《左传》中引《诗》之用已和《论语》中《诗》之用不两样了。一、《诗》是列国士大夫所习,以成辞令之有文;二、《诗》是所谓“君子”所修养,以为知人论世议政述风之资。
说到《诗》和孔丘的关系,第一便要问:“孔丘究竟删诗不?”说删《诗》最明白者是《史记》:“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袵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这话和《论语》本身显然不合。“诗三百”一辞,《论语》中数见,则此词在当时已经是现成名词了。如果删诗三千以为三百是孔子的事,孔子不便把这个名词用得这么现成。且看《论语》所引诗和今所见只有小异,不会当时有三千之多,遑有删诗之说,《论语》、《孟》、《荀》书中俱不见,若孔子删诗的话,郑卫桑间如何还能在其中?所以太史公此言,当是汉儒造作之论。现在把《论语》中论《诗》引《诗》的话抄在下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