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理念、目标与推进路径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25.58
5.3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陶志勇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79145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31458590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陶志勇,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主要从事社会保障、工会和劳动关系理论与政策等研究。近年来,主要参与了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等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编著《新时代劳动观》《中国工会理论创新四十年》等图书,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
目录
绪论 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第一章 如何跨越财富鸿沟
一、从共同贫穷到共同富裕
二、追求什么样的共同富裕观
第二章 共同富裕是什么
一、理性认识共同富裕
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第三章 一个发展的问题
一、财富靠创造
二、告别资本狂飙突进
三、高质量就业
第四章 初次分配
一、坚持分配正义
二、收入分配的矛盾
三、强力破题初次分配
第五章 再分配
一、国家权力强制
二、社会主义的新税制
三、避免“逆向调节”
四、提高调节的力度和精度
第六章 三次分配
一、三次分配不是“劫富济贫”
二、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
三、释放社会的“奉献红利”
结语 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追溯共同富裕的思想和理论源头,全面阐述了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动态富裕等科学内涵,强调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作用。本书指出,调节分配是化解所有社会冲突的关键,必须坚持分配正义,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等全链条着手,探究新时代我国推进共同富裕之路。
精彩内容
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的全体人民共同享有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终极社会形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
拥有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必然是可以创造出高度发达的财富水平,然后才会涉及分配。因此,共同富裕不光是分配的事情,也必然包含生产的问题。
1.发展生产力是反贫困的根本手段马克思认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
产物质生活本身。发展生产力,改善物质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繁衍无时无刻不在从事的历史活动,也是人类进行历史活动的基本前提。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贫困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它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毫无疑问,制度变革为消除贫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绝对消除。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强调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消除贫困,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条件。邓小平指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是高度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这一论述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逐步消除贫困、实现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尽管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但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2021年人均GDP虽已达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但与日本的4.02万美元、
北欧发达国家平均的5.6万美元、美国的6.4万美元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并不富裕。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
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
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把发展作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