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1.87 6.6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国正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03412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31445733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国正,荣休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日本京都大学研修员,执教过香港浸会大学等多所大学,现长居于英国。研究范围包括文字学、中国语言学、中国文化思想。

目录
上 编
第 一 章 仲尼身世
第 二 章 春秋之世
第 三 章 孔子何惑
第 四 章 仁:一种道德情感
第 五 章 推己之谓恕
第 六 章 仁、义、礼一以贯之
第 七 章 君子与小人
第 八 章 权:“是是”之间
下 编 
第 一 章 儒家政道之得失
第 二 章 儒家平等观
第 三 章 儒家礼与法

内容摘要
“仲尼不语斯为圣”,孔子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在于他的高明,而在于他的平凡,他所提出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家家之言,也就是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可以见之于每一个人的共同状态;孔学之有价值,不在于深奥,而在于切近,适用于每一个人。
《仲尼不语》探讨孔子乃至儒家思想的特质与得失,尤其是它被忽略、被误解的地方,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以《论语》为中心,结合《礼记》《左传》及相关论述,系统解读孔子的为己之学和为政之学,即如何做人与如何治国,亲亲相隐、以直报怨、义利之辨等千年以来聚讼不已的儒家“大哉问”,乃至儒家政道的特质、得失以及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也得到逐一澄清。

主编推荐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葛晓音大力推荐。
1.孔子纤毫毕现:《论语》中的孔子面目模糊,经由《孟子》《礼记》《左传》的佐证与补充,逐渐纤毫毕现。
2.解读体系化: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分上下编厘清孔子的为己之学和为政之学,即如何做人与如何治国。
3.问题意识突出:亲亲相隐、以直报怨、义利之辨等千年以来聚讼不已的儒家“大哉问”,乃至儒家政道的特质、得失以及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4.作者周国正教授,数十年行踪遍及东亚欧美,体证儒家传统,又出入西方思想,在中西比较中锚定孔子的永恒价值。

精彩内容
1.孔子身世研究孔子的人固然不能脱离自己的限制,其实孔子也不能脱离自己的限制;所谓知人论世,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就不能不先对他的出身、成长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定了解。
1.1孔武有力的孔子按《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宋人,因为受到政治迫害才迁居鲁国。孔子父亲叫叔梁纥,是有名的勇士。据《左传·襄公十年》记载,他和友军一起进攻偪阳的时候,守军设下陷阱,先把外城城门打开,等鲁军涌入后立刻把城门放下。鲁军被困在外城内城两道城墙之间的瓮城之内,进退不得,成了瓮中之鳖。这个时候叔梁纥大发神威,把落下的城门再抬起来,让鲁军可以退出去。你想想,整扇城门都可以抬起来,他的体力多么惊人!当时鲁国的主帅孟献子大为赞赏,夸他“有力如虎”!鲁襄公十七年时,鲁国被齐国进攻,叔梁纥又以寡敌众,夜袭齐师,来去自如,逼得齐军无功而退,其勇猛可想而知。
孔子大概遗传了爸爸的基因,所以也生得很高大,《史记·孔子世家》说他“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虽然古代的尺比现代要短,但孔子也一定很高,否则人家不会叫他“高个子”;有人推算过,当时的九尺六寸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一米九一。孔子不仅长得高,而且还应该虎背熊腰,非常威武。何从知道呢?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年纪和孔子差不了多少,与孔子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子路个性率直,脾气火爆,连孔子都敢顶撞,《史记·孔子世家》及《论语·雍也》记载,有一次,孔子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因为这女人声名狼藉,子路立刻就拉下了脸;《论语·卫灵公》又说,孔子在陈国被人围困,几乎饿死的时候,子路竟然出言讥讽。子路是个好勇斗狠的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一段记载很有趣,孔子自己讲,自从收了子路做弟子之后,就再听不到别人用难听的话骂自己了。为什么呢?因为谁对孔子不敬,子路就对他不客气。
子路的为人和孔子威武不威武有什么关系呢?首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成为孔子弟子之前,是个自以为天下无敌,到处找人比试的人,而其中一次挑战的对象,竟然就是孔子(“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想想看,如果孔子只是个文弱书生,那打败他有什么光彩?甚至可以说是胜之不武,由此可见孔子一定是个值得一斗的人物。有人可能觉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记未必可靠,国学大师钱穆就是这样看的,不过,钱穆在谈到战国纵横家苏秦、张仪时曾经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他认为苏秦、张仪的故事,虽不可信,编造故事之心理背景则可信。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态度去看子路和孔子那个故事。
不过,即使不相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应该相信《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自己所说的:“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一般而言,当我们说某某人比自己更如何如何的时候,自己在这方面也一定也要有相当本事,譬如说,“他气力比我还大”,那么自己气力也一定相当大,如果手无缚鸡之力,那么“气力比我还大”这句话就成了笑话了。所以当孔子说“由也,好勇过我”的时候,意味着孔子自己也是相当勇猛的。正是这样,才会出现子路向孔子挑战这故事,无论这故事是真是假。
以上《史记》和《论语》有关孔子、子路的一言一事是互相呼应的,都显出了孔子是个高大勇武的人,高大是天生的,但勇武却是要通过锻炼才能达致的,孔子自己肯定也努力锻炼过。
我们都听过“士大夫”这个词,一提起“士大夫”,很多人就会想到那些打恭作揖、吟诗作对的文人;其实春秋时代的士大夫不是这个样子的,他们首先是武士,然后才是文士,他们所受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文武兼备的。
孔子弟子中,子路以勇武知名,这不用说,即使不以勇武出名的冉有、樊迟,在战场上也都非常勇猛。《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时,鲁国被齐国进攻,以左、右两军对抗,左军的统帅是冉有,樊迟当副手,同乘一辆战车;当时齐、鲁两军之间隔着壕沟,鲁军要跨过壕沟才能进击,不过鲁军怕危险,迟疑不进。樊迟就对冉有说,我们的军队是有攻击能力的,他们之所以不敢越过壕沟,只是对你没有信心而已;于是冉有就身先士卒,策马驱车冲过壕沟,鲁国军队看见主帅这样勇敢,士气大振,也跟着冲过去直入敌阵,把齐人打得溃不成军,连夜撤退。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冉有、樊迟立下大功之后,他们的上司季康子问,本事是学回来的还是天生的?冉有说,是跟孔子学的;所谓名师出高徒,可见孔子不仅能文,而且能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