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焦虑: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 反焦虑: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 反焦虑: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反焦虑: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0.03 3.5折 58 全新

库存18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赳赳

出版社广东人民

ISBN9787218157047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1431269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序:儿童教育,当下就是未来

梁冬:儿童教育的本质,要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
从内到外,我们凭何想象未来? …………3
算法时代,人变得不再有独立人格 …………7
父母和儿女之间是惯性逻辑 …………12
三种美好品格,让人释放灵魂氧气 …………19
我们是最匮乏又最不匮乏的一代 …………24
不要低估孩子,他会自己好好长大 …………27

凯叔:故事带给孩子不着力的愉悦感
“在故事里,她可以见识整个世界” …………37
“没有快乐就没有资格带孩子成长” …………42
“不一定要学会什么,只希望孩子收获好的感觉” …………49
 “父母要把自主权交给孩子” …………52
“凯叔你听,他们又吵架了” …………58

林曦:用美来培育精神饱满的人
美是真切而具体的 …………63
一切都抵不过最真实的感受 …………66
美育是对生命品质的提升 …………70
培养享受枯燥的能力 …………75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78
美育帮助人完成自我实现 …………85

王熙乔:相信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探月学院的家长和我一样内心纯粹且有力量” …………91
“在这样的未来里我能做些什么?” …………95
“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不再需要我们” …………102
“我们不再生活在只看学历的世界里了” …………105
“世界就是服务于我们目标管理的超市” …………109
“内心丰盈源自自我认知和构建自信” …………113
“家长们,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天花板” …………119

蔡志忠:我的决定父母永远支持,从不问为什么
教育孩子,就是让他们早早出发 …………127
一个好父母首先要做两件事 …………130
指导不是纠错,而是表扬 …………134
选择拿手的事情,并做到极致 …………137

贺岭峰:最悲哀的事,就是与孩子的关系断裂了
这一代的孩子,同时活在两个世界里 …………143
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情绪氛围 …………147
教育女儿时,我最看重的三件事 …………151
我不支持你的选择,但我支持你 …………155
亲子之爱的主要目的是分离 …………162

李一诺:被焦虑驱动的中国家长,出路在何方?
教育变成了一种功利的体验 …………171
每个家长都应该打开视野 …………180
教师是教育行业的核心资产 …………184
教育应该是一个社区行为 …………187
丢掉传统文化是件很可惜的事 …………190

赖念华:不被评价地玩,孩子的创造力会越来越高
创造性越高,心理发展越健康 …………195
容许孩子选择自己的路 …………197
帮助孩子发挥自身价值 …………200
接纳,欣赏,发现,鼓励 …………202
学会跟孩子一起玩,不急于评价 …………207
观察倾听,不急于论断 …………210
留意孩子给我们的反馈 …………214
最好的自己 = 最合适的定位 …………218
创造性需要冒险精神 …………225

后记:
焦虑的力量

内容摘要
内容简介:本书优选汇编教育访谈节目《生命·成长》的精华内容,专访梁冬、王凯、王熙乔等国内的教育理念专家、具有前沿思维的人生导师,为焦虑的家长和成长期的未成年人提供未来人生发展图景和学习规划、人生设计,破解当下的教育焦虑问题,提供日常的教育心得,洞见家长忽略的思维盲区,高屋建瓴地带领中国家长穿越教育与人生的迷雾,破除当下教育领域存在的偏见和误区,尤其是为缓解家长的焦虑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和驱动力。

精彩内容
书摘:儿童教育:当下就是未来(节选)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的教育,那就是“焦虑”了。 焦虑感覆盖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使亿万儿童生活在以焦虑为驱动的教育重压下。 有人把这种无休止的、无效的、摧残儿童的“学历军备竞赛”称为“教育内卷化”,其实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内耗和退化。 对这一现象,另一个描述也是适合的——“失控”。 当我们越来越强有力、无所不用其极地企图控制儿童、控制未来时,青春和生命则处于不断损耗、消磨、溃散之中。
“失控”在我们身边持续。 肆虐全球、看不到终点的新冠病毒,提示我们未来社会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也不啻是对全球化时代文明危机的一次预警。 关于以互联网和智能机器人为特征的下一个时代,我们已经确切地知道,高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将消灭今天大量的职业和就业。 这并不仅仅是职业流动和变换的加速,更意味着人类命运的根本变化——只需要 5%的人从事生产,而另外95%的人将沦为“无用人”。 我们曾熟悉的、确定的、稳定的世界—包括制度安排、生活方式、生命意义等都在漂移、流动、离散,如同气候变暖影响下的北极冰面。 当我们迫不及待地追赶未来,让儿童学得更早、更多的时候,也许真正应当担忧和追问的是下一代将如何安身立命。 本书对几位智者、行动者和学习者访谈的记录,给我们提供了化解焦虑的清凉剂和解药,而且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视界、新天地。 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应当如何成人、如何学习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这种反思、感悟和改变现实的行动,的确为我们指明了能够通往未来的门径。 家长对教育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念的“魔咒”,它只能用新观念来破除。 今天,中国的家长和学校亟待弥补的这一课,是“正三观”,即儿童观、未来观和教育观。
所谓儿童观,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儿童成长的规律,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首先保障他们的游戏、娱乐、睡眠和健康。 当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每一个儿童都有无限学习的潜力时,并不是让儿童成为承载知识技能的容器或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而是要保护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和爱好,最终使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任何针对儿童教育的决策和选择,都建立在家长对未来的认知上。 用今天的教育培养人的未来属性,构成了它自身最大的悖论和风险,因为我们对人生的经验全部来自过去。 当我们将未来模式设置为赶超型时,就已经失败了,因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很难预知十年、十五年后世界的样子”。 例如,科技狂人马斯克的预言,脑机接口技术将使学生不必再学习外语;当孩子长大时,机器人已经能够编程。
连接现实与不可测未来的载体,恰恰就是儿童。 儿童既是当下,又是未来。 为不可捉摸的遥远未来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一个具有蛊惑力和破坏性的策略。 多少学校、家长都是以这样的大话来控制和摧残学生的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忽悠,似乎构建了从起点到终点确定的线性关系,但它只对竞技体育是有效的。儿童的发展和成长不仅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且由于每一个儿童的独特禀赋和个性,伴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都是难以想象的。 当我们还在将他们化约为一个“标准儿童”,用“教育工厂”大一统的陈旧模式去塑造他们时,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图景正在出现,这就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学习化社会。 创办“探月学院”的王熙乔说:“全世界最好的知识都在线上,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可以在线上获得,每个人身上所贴着的那种标签开始不重要了,比如不一定非得是电影学院毕业的才能去拍电影。 这种变革其实是一个去标签化的过程,我们不再生活在一个只看学历的世界里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适应这样的变化了吗?
关于儿童教育,可以说“只有当下,没有未来”,或者说“关注当下,就是关注未来”。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杜威,明确地提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除了儿童的健康生长,教育并无其他目的。若童年没有快乐,未来也不会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行为习惯;若童年身心不健康,那他就很难有美好的未来了。 王甘老师说得好,“我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但我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教育。 那就是每个阶段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的教育”。 确实,“只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就不用焦虑了”。
好的教育就是关注当下、回到儿童本身,“从以焦虑为驱动的教育转移到以爱为驱动的教育”。这需要家长建立清晰的教育观或学习观,认清什么是最重要的。 想要摆脱成为“小镇做题家”“二流机器人”的命运,人必须做更高级的事情,而不是去课外培训班寻找未来。 梁冬说:“儿童教育的本质,应该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变化的东西。 因为变化你是追不上的,而那些不变的东西是重要的。”那些不变的东西,就是人区别于机器、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 李一诺认为,教育要关注的是冰山结构水面之下的部分,水面之上是外显的知识技能,水面之下隐蔽的部分即态度、情感、价值观,水面之下的这一部分越大、越坚实,可见的冰山也就越高。“探月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内心丰盈、积极行动的未来公民”,通过不断地自我认知和构建自信的方式,让学生都能够建立完整的思考方式去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其实,还有一种教育特质是在冰山之上、在人的头部以上的,这就是关于悟性、灵性、觉性的教育,其在现实的教育中十分匮乏。 林曦说:“当人站在一个更远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我们以为的意义都是虚无,真正有意义的是人自我的体现。”超越机器人的教育需要“跨维”,是在创造、审美、生活方式的维度,关于创意、创造、设计、情感、健康、艺术、灵性、快乐、有趣等,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家长要首先关注自己。 如何和自己相处,让自己活得有趣、开心、有满足感,才是最重要的。“父母不能以焦虑的模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只有父母自己找到了安全感,孩子才是安全的。”“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成长抱有敬畏之心,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天花板。”李一诺说,“不要把生活和孩子的教育割裂开。 你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可以是一回事。”王凯说:“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多尝试,发现自己喜欢什么,然后帮助他在喜欢的事情上收获快乐的感觉。”蔡志忠说:“最重要的是要自我学习,自我学习的关键就是及早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儿童的培养,就是要找到他喜欢的事情,并且让他把它做到极致。”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提出过一些正面的回答,即“善待儿童的教育,使儿童免于恐惧的教育,能够保障儿童睡眠和健康的教育”。 这似乎是一个最低纲领,但置身于当下严峻的现实,它也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具有各自的责任,需要为“学历军备竞赛”撤火,构建一个儿童友好的“低竞争、低管控、低评价”的教育生态。
珍惜身边的儿童,过好每一个当下,是我们每一个人莫大的使命啊!
杨东平2021年1月7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