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全新修订版)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5.22
2.6折
¥
58
全新
库存63件
作者亚当·斯密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97684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256912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畅销多年的经典插图本,2015年经过修订和改版,是目前最适合大众读者的版本。
从最终的效果看,亚当·斯密编著的《国富论》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作贡献的总和。系统阐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被誉为第一部系统而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与市面上其他版本的《国富论》相比,本书在原著基础上增加了珍贵的历史插图,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更补充了大量注释,为读者全面扫除阅读障碍,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全书。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举世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同时他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对《道德情操论》先后进行了6次修订,正是在修改过程中完成了《国富论》,甚至《国富论》首页上还强调“《道德情操论》的作者”。
目录
译者语
导读
绪论
第一卷 论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及生产物分配给各阶层人民的顺序
第1章 论劳动分工对财富分配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劳动分工
论劳动分工的起源
论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2章 论货币与商品的价格
论贷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论商品的价格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3章 论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
论劳动工资
论资本利润
第4章 论工资和利润随职业性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职业性质产生的不均等
欧洲政策引起的不均等
第5章 论地租
论能够持续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论不能固定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论两类不同生产物价值比例的变化
改良进程对三种原生产物的不同影响
第二卷 论财富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第1章 论财富
论财富的划分
论作为社会总财富的一部分或
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2章 论资本积累与贷出利息
论资本积累及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论资财的贷出取息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卷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第1章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与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经济状况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
“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2章 论城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论工商业城市在促进农村改良中的作用
论城市工商化革命
第四卷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1章 论重商主义
论重商主义的原理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论对于贸易逆差国货物输入的异常限制
对重商主义所作的结论
论重农主义主张的财富来源
第2章 论退税制度与奖励金制度
论退税
论奖励金制度
论奖励金制度下的谷物贸易和谷物条例
第3章 论通商条约及其对铸币业的影响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
论通商条约影响下的铸币业
第4章 论殖民地
论开拓新殖民地的动机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美洲的发现和东方航线的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第五卷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1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论国防费用
论司法费用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费用
第2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来源
专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来源
论赋税
第3章 论公债
国家公债的源起
公债的发行
公债利息与偿还
内容摘要
《国富论》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
历史和经济实践活动奇妙结合在一起的书,一部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敏感见识的人所写的书。作者亚当·斯密本人有着强大的分析能力和非凡的综合能力,他能对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进行甄别筛选,又能按照新的、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他像后来的卡尔·马克思一样不是与世隔绝的“书斋学者”。他的书不是为图书馆馆藏而写,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现世的生活。《国富论》的思想不仅对经济学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类的整个生活环境。
精彩内容
论劳动分工的起源劳动分工源于人类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倾向,这种倾向为人类所特有。但是,劳动分工并非人类智慧的结果,因为人们交换的目的是出于利己,而非利人。这种交换为满足个体需求而存在,它最终导致了职业的分化和社会财富的显著增长。
尽管人类能够预见劳动分工将导致普遍富裕,并设法通过劳动分工加以实现,但劳动分工带来的诸多利益并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而是人类互通有无这一
潜在倾向随其自身发展而得以实现的。这种倾向是不是人性的本能之一,是不是人类理性和言语导致的必然结果,这些都不是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问题。不过,可以肯定,这种潜在倾向为人类所特有,是其他任何动物都不具备的。比如,两只猎犬追逐同一只兔子,它们有时似乎在协同行动,每只猎犬都把兔子赶向同伴,或在同伴把兔子赶向自己时予以拦截和抓获。
然而,这并不是任何契约的结果,只是出于捕获同一
目标的偶然契合。两只狗不会用两根骨头进行公平而有意识的交换;也不会用姿势或嚎叫表示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什么东西属于对方,并愿意与对方交换。一
只动物想要从人或另一只动物那里获得东西时,除了博取对方的好感外,它没有其他能够说服或劝诱的手段。小狗只有向母狗摇尾乞怜才能得到它所期望的食
物;家狗竭力做出各种娇态,目的是为了吸引餐桌上主人的注意,以便能得到奖赏给它的骨头。
人类之间有时也会采用相同手段,当他无法使别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时,唯有百般乞怜、阿谀奉承,以博得对方欢心才能达到自己目的。但是,并不是他每次都有时间这样做。在人类社会,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别人的合作与帮助,而他整个一生也许都难以交上几个知己。在动物界,几乎每一个个体成年时都是全然独立的,在这种自然状态中,它并不需要其他动物的帮助。但人类则不同,人们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而且很多时候也的确需要他人的帮助。不过,就人类个体而言,单凭其善意无法得到他所需要的帮助。如果诉诸人的自利之心,表明自己要求他人所做的事情对他人也有好处,那就更有可能如愿以偿地得到帮助。
任何想与他人进行交易的人都这样表示:如果给我想要的东西,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每项交易的意义。正是通过这些方式,人们彼此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帮助。我们不是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中得到自己所需的食物,而是从他们的自利打算中得到。我们唤起的是其利己心,而非利他心。
不是我们所需,而是他们所要。除了乞丐之外,没有人完全依靠他人的仁慈生活。即便是乞丐,也并不完全依靠施舍来满足。施舍行为虽有可能为乞丐提供全部的生存资源,却没有也不可能随时随地满足其日常需要,乞丐的大部分日常需要还是要通过与他人交换满足,即通过契约或购买。乞丐用别人施舍给他的钱财去购买食物,用另一个人给他的旧衣服去交换适合于自己穿的旧衣服。他们通过这些方式以满足自己所
需。
由于我们所需帮助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获得,可见劳动分工最初产生于人类的这种交换倾向。例如,在狩猎或游牧部落,诺造弓箭者常用弓箭与别人交换家畜或猎物,他发现与别人交换而得的东西比自己亲自捕猎的更多。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便将制造弓箭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于是成为一位弓箭制造者。此后,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房屋建筑者、铁匠或铜匠、制硝皮者或制革者等,其原
因与之相同。这样,每人都把自己劳动生产所得的剩余部分与他人交换自己所需,从而鼓励人们各自委身于一种特定职业,并磨炼和完善该职业所独具的天赋或才能。
人们具有的天赋资质各有不同,不过其实际差异
比我们想象的小得多。壮年时期,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所表现出的各异才能,与其说是劳动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劳动分工的结果。不同职业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归因于天赋,而是由于习惯、风俗和教育所致。例如
,在六岁或八岁之前,哲学家和普通搬运工的天赋并没有显著差异,他们的父母或玩伴很难发觉他们之间有何不同。随后,他们开始接受有差别的教育和生活方式,直至从事不同职业。于是,旁人开始关注其不同才能,并逐渐将其放大。最后,哲学家的虚荣心使他不肯承认与搬运工再有任何相似之处。人类如果没有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彼此交易的潜在倾向,部族中的每个人就必须亲自生产自己的一切生活必需品,每个人都要履行相同的责任,从事同样的工作,那么就不可能有职业上的差异,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才能上的差异。
造成不同职业者才能差异的原因是人类的交换倾向,使这种差异成为人类所需的根本原因也是交换倾向。在天赋方面,哲学家与搬运工之间的差异如同猛犬与猎犬、猎犬与长耳狗、长耳狗与牧畜家犬之间的差异一样,微不足道。但这些同种而不同属的动物并没有相互利用,因为它们没有交换的能力和倾向,不能将其不同资质与才能整合为共同资源。人类的情况则大相径庭,他们彼此间能将极不类似的才能互换为用。凭着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潜在倾向,人类把需要依靠各种才能生产的物品整合为共享资源,使每位成员都可以在这个资源中随意购买到自己所需的其他生产物。
P9-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