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身体社会--女性体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60.19
5.6折
¥
108
全新
仅1件
作者熊欢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82550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3627347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熊欢,1979年生。2006年获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6—2011年于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亚洲学院工作,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女性/性别社会学。出版专著UrbanisationandTransformationofChineseWomen’sSportSince1980:Reconstruction,StratificationandEmancipation、《身体、社会与体育——西方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体育》;参编(译)《体育休闲经济学》、《奥运发展论》、ChinaGold:China’sQuestfortheGlobalPowerandOlympicGlory等多部学术著作;主持3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体育社会学及女性研究相关论文2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女性与体育
一一研究背景、意义与议题
第一节 女性研究
一一女性主义的思考
一 女性/性别研究沿革
二 女性主义研究
第二节 体育研究
一一社会学的思考
一 什么是体育
二 体育社会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三节 女性体育
一一跨学科的思考
一 为什么研究女性体育
二 为什么在体育中研究性别
三 女性体育研究的理论发展
四 女性体育研究的实践问题
五 女性体育研究的跨学科视域
第二章 女性体育的演进
一一历史与文化的透视
第一节 女性体育在西方的历史演进
一 古代及中世纪的西方女性体育
二 17一18世纪的西方女性体育运动
三 19世纪西方女性和体育运动
四 20世纪西方女性体育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 女性体育在中国的历史演进
一 古代中国女性的体育生活
二 近代中国女性的体育生活
三 当代中国女性的体育生活
四 港澳台地区女性的体育运动
第三章 女性体育的理论诠释
一一反思、批判与重构
第一节 女性与体育
一一女性主义理论视角
一 体育女性主义的诞生
二 体育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
第二节 体育中的女性与发展
一一女性主义心理学视角
一 女性主义对体育心理学的重构
二 体育中的主体经验研究一一女性的声音
三 女性主义精神分析法一一体育中的另一种声音
四 后结构主义理论一一体育中身份认同的社会建构
第三节 女性、体育与社会
一一社会学理论视角
一 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体育一一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一一体育中的性别秩序
三 冲突理论视角一一体育中性别不平等、歧视与排斥
四 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一一体育中的性别角色与分工
五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一一体育中的性别身份与刻板映像
第四节 身体、性别与权力
一一身体理论视角
一 社会的身体一一身体理论
二 运动的身体
三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运动身体理论
第四章 女性体育的研究方法
一一聆听女性的心声
第一节 女性主义认识论
一 对实证主义认识论的批判
二 女性主义研究认识论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方法论及其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一 对研究主客体分离的批判
二 对量化研究范式的反思
三 女性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及其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一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偏好
二 女性主义访谈法
三 女性主义实验法
四 女性主义民族志法
五 女性主义跨文化研究法
第五章 抵抗、平等与超越
一一女性主义的奧林匹克运动
第一节 妇女参与奥林匹克的历程
一 初步发展阶段(1900—1924年)
二 缓慢发展阶段(1928—1976年)
三 飞速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
第二节 女性对奥林匹克的“超越”与“重塑”
一 升华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
二 将奥林匹克的影响推向纵深
三 重塑奥林匹克的完整魅力
四 推动奥林匹克的变革
第三节 奥林匹克对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
一 奥林匹克是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
二 奥林匹克改变妇女的社会地位
三 奥林匹克对妇女问题新的争论
四 妇女在未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前景展望
第六章 女性、体育与社会变迁
一一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大众体育的崛起
第一节 城市化、女性与大众体育
一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地位的变迁
二 城市化进程中大众体育的发展
三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大众体育崛起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大众体育的特征
一 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
二 女性大众体育参与的人口学特征
三 女性大众体育参与的心理特征
四 女性大众体育参与形式与行为的特征
五 女性大众体育设施与服务的特征
六 女性大众体育的文化特征
第三节 城市、女性与发展:女性大众体育的发展战略
一 女性大众体育发展存在的矛盾与局限
二 多维视野下中国女性大众体育发展战略的建构
第七章 女性,体育与空间权力
一一体育对女性社会空间的建构及困境
第一节 女性主义社会空间的理论研究
一 女性主义空间研究
二 体育活动对女性空间建构的推论
第二节 体育运动对女性城市社会空间的建构
一 体育运动对当代中国城市女性社会空间的建构
二 体育空间与女性权利:限制与争议
第八章 塑造与控制
一一体育传媒中的性别与性别气质
第一节 体育、媒体与性别
一一理论之探讨
一 社会学视野中的大众传媒
二 传媒视野中的体育
三 批判主义视野中的性别与传媒
四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传媒研究
第二节 体育传媒中的性别与性别气质
一一实证之研究
一 体育报纸对于性别的呈现
二 体育报纸中的性别偏见
三 体育报纸对于性别气质的塑造与控制
第九章 身体的自由与解放?
一一论体育对女性休闲困境的消解
第一节 女性休闲的双重含义
一 女性休闲的积极含义一一“自由”与“发展”
二 女性休闲的消极含义一一“失范”与“异化”
第二节 体育运动对女性休闲困境的消解
一 身体实践与赋权(cmpoWemcnt)
二 打破性别的二元空间
三 抵制性别秩序
第十章 时空,人际与身心
一一运动中女性身体体验的文化差异
第一节 身体体现与身体经验的理论化
一 梅洛一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二 女性主义对梅洛一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批判与继承
第二节 运动中女性身体体验及文化差异
一 感官体验
二 时间和空间的体验
三 与他人共处的体验
四 对体育中身一心关系的感受
五 身体运动经验与文化差异
第十一章 制度化的排斥与性别角色的“回归”
一一退役女运动员再就业研究
第一节 中国退役女运动员再就业的制度因素
一 运动员再就业政策的变迁
二 举国体制下女性运动员的人力资本
第二节 女性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中的性别角色
一 劳动性别分工与两性职业发展
二 退役女性运动员再就业中社会性别角色的回归
与超越
第十二章 失范、暴力与性别权力
一一体育运动中的性骚扰
第一节 体育运动中的性骚扰:现状、危害与影响
一 体育中“性骚扰”的范畴与现状
二 性骚扰的主要危害和影响
三 国际体坛对性骚扰的应对与防范
第二节 失范、沉默与反抗:女性主义视野下体育运动中的
性骚扰
一 理论探究:运动的身体与性别权力
二 女性主义质性调查
第十三章 尴尬、恐惧与挑战
一一酷儿理论与体育中的同性恋亚文化
第一节 同性恋、酷儿、酷儿理论
一 酷儿、酷儿理论的沿革
二 酷儿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节 体育与同性恋亚文化的论域
一 酷儿理论与体育研究
二 体育实践:瓦解的异性恋意识形态?
三 酷儿通过体育寻求身体与认同的可能性
四 体育与同性恋亚文化的研究价值与特色
结语 新世纪女性体育研究的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熊欢著的《性别身体社会--女性体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从学科建设、历史演变、理论与方法、
实践四大板块系统性地讨论了女性体育研究的渊源、
发展、概念、视域、议题,首次提出了建立女性体育研究的范式与路径,把社会性别研究理念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论域结合起来,并通过一系列代表性的实证
研究,确定了性别建构与体育制度、性别制度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为体育中性别的不平等寻求了解释,为拓展“性别、身体与社会”研究框架提供了思路,为社会性别与体育知识的普及、女性体育事业的推动、性别平等的深化提供了支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