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地产印迹(上下)(精)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09.55
6.5折
¥
168
全新
仅1件
作者中国房地产报社|责编:杨兵兵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07668
出版时间2019-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30801184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目录
i序
4中国房地产业奠基人杨慎
14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推动者刘志峰
26聂梅生:一个坚定而又理性的地产推动者
36“98”中国房改进程助力者顾云昌
48“中国房地产教父”孟晓苏
60“中国首善”的战略、格局与胸怀
70王石:大道当然以梦为马
86探索者郁亮
96最大“农民企业家”的初心与担当
106融创孙宏斌:新时代奋斗者
116望星楼上的理想与情怀
128龙湖:没有故事的好故事
138富力集团:与时代同行领跑城市更新
150最早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房企——绿地
160“行者”旭辉
172林腾蛟的“阳光”梦想
182与时代同行三十载“勇立潮头”许荣茂
192凌克:笃实的践行主义者
200中南陈锦石:时势造英雄
208中梁速度
220金科:为美好筑梦21年
236耿建明的企业创新发展观
250黄其森:一个产品主义者的自我修养
262金茂的市场化转身
270蜀人杨铿不甘安逸
278中国奥园郭梓文:构筑健康生活的引领者
288远洋集团:在变革中前行
300“商业大家”王健林
310融侨林宏修:华人企业家圆梦福州
320单伟豹:谨慎又敢言的地产老将
328林龙安:与国家共发展,禹洲再出发
338金辉林定强:潜心笃行与市场共舞
352许华芳:宝龙的优势在于商业
360建业:广受尊敬企业的创造经历
372潘伟明:地产百年老店的行程
380黄朝阳:中骏为更多人创造幸福
390“自在”孔健岷
404罗韶颖:与时俱进地服务好城市和人
416吴仕岩:躬身耕耘铸品牌
428田明与朗诗:绿色筑迹
440鑫苑张勇:从郑州到世界
448“八爪鱼”协信+
458当代置业张鹏:忍得孤独,迎得繁华
468黄文仔:价值塑造影响力
480吴惠珍:让美好成为生活的日常
492我们与改革开放同龄
508孙荫环:产业报国是最大理想
520戚金兴:用品质铸就千亿之路
532赵晖:春华秋实三十载
544郑勇:不忘初心迎挑战牢记使命谱新篇
556何剑波:一群人可以骑得更远
570何金钢:地产“5G”时代锻造者
582中信大厦:缔造北京建筑奇迹
590易小迪:君子不惑,向阳而生
598厦门市住房保障:两个“夹心层”与它的解决思路
610张近东:事在人为,坚定向前
622变革华侨城
632潘石屹:做一匠人修一匠心
642张宝全:从“苹果社区”到“红树林”的艺术人生
656黄怒波的人生亮点
668冯仑和大健康不动产
682郝海玲:传承“秀兰精神”是我的使命
690王晓白:蜗牛无憾戴屋行
704谢跃辉:擎灯者的逐梦人生
714冯锦麟的“言”与“行”
722首创集团开拓人刘晓光
732刘万忠:高级的人生应该精彩
740王鹏:万千广厦作证奋斗路
746陈劲松:世联行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受益者
756莫天全:房地产“科技先行者”
770左晖的变与不变
784“无为而治”施永青
79458同城姚劲波:奋斗在千亿元目标的路上
804丙方王志纲与他的“第三种生存”
818毛大庆的新观念:创新并非发明
824八千里路云和月
内容摘要
本书记载的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功勋人物,用初心和匠心生动讲述他们拼搏、沉着、创新的商业故事。他们中间,有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者,有为经济改革、住房创新摇旗呐喊的变革家与执笔者,有把文学哲思与商业创新推向新高度的特立独行者,有在全国城市经营与地产界挥毫泼墨的韬略实干家,有将科技智能融入住房的绿色建筑先行者,不计其数。
精彩内容
中国房地产业奠基人杨慎许倩/文2019年7月16日,北京三里河。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栗文忠率记者一行6人前去拜访原建设部副部长杨慎同志。和很多部委机关大院里的房子一样,杨老所住的楼并不起眼。客厅里的沙发,还是20多年前让人打造的,屋内陈设还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
88岁高龄的杨老,腿脚已经不是很利索,但他还是亲自带我们参观了住宅楼的地下室。走过略显逼仄而陡峭的楼梯,2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一直是杨部长的藏书室,也是他读书、剪报、做笔记、写书的工作室。那里树立着五六个大书架,里面整齐地码放着杨部长的著作以及一沓沓厚厚的剪报,每个书架的门上都标有编码,对应着相应的钥匙。这些钥匙一直是杨老自己保存着,开关每个书架,杨老都亲自来,不假手于人。
对于自己的每一本著作,杨老都能回忆起当时所作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它的重要意义。
杨慎被誉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与政策领域权威,是中国房地产业的重要见证人。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探求中国建筑业改革出路,参与并主持制订了建筑业的改革方案,不断著书立说。他的著作有《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建筑业与国民经济》《中国建筑业的改革》等,这些著作对推动国家住房商品化、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深受业界重视。
现在的老部长仍然非常重视房地产业发展,关心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他说,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完全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脱离民生就容易走偏。
“我住的房子,对过儿是某设计院,窗子上全部装有钢管等材料的笼子,把房子弄得监狱似的。若发生安全事故,没治;发生火灾,没救。全国的房子,都把这些铁笼子去掉,换上好的门窗,解决防盗、防蚊虫、防雾霾的问题,企业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言语之间,可见这位老部长对解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的殷切之情。
中国房改的重要推动者1948年,由于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家急需培养大批干部。当时的杨慎,刚满17岁,高中还没有毕业,他毅然从山东老家只身来到解放区,进入华北大学学习,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民大学。
4年后,他转入建筑行业工作,曾长期从事基层施工管理。直到1959年,被调入国家机关工作,先后在建筑工程部、国家建委任处长、副局长、局长、副部长,及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董事长等职。从此开始了这一生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思想和政策的研究、制定与实践。
1980年4月2日,是房地产界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重要讲话,对我国长期规划中建筑业的地位问题和住宅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一讲话经过杨慎等人的努力,在1984年公开发表。此后,中国房地产业一步步按照邓小平所讲走了下来。
1996年10月,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及中国房协等单位联合成立了《住宅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研究》课题组(该课题被列为国家重点软科学计划),杨慎是该课题组顾问。
1998年,我国正式启动房改,是年,杨慎执笔起草的《关于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送交建设部。建议从取消实物分房、放开二级市场、调整信贷政策、完善产业主体等方面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包括实行“年功补偿、货币分配”模式下的住房改革方案、建立住房社会保障、理顺住房价格体系,等等。
当年,杨慎极力主张“年功补偿、货币分配”的住房改革方案,就是对过去工资中未包括的住房含量,按照参加工作年限和规定标准进行补偿,同时将国家用于建房的资金纳入个人工资,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新办法。
按他的测算,当初(1998年),如果采取这种办法,平均每人每年可有2464元(按当时水平)的资金来源,占平均工资的42%。而且无须财政另增支出,通过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的转换,即只需将过去国民收入中用于建房的投资二次分配,还原到初次分配中去即可。这样不仅解决了房改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也提高了个人购房、租房的能力,一举两得。
在建议中,杨慎还最早提出建设廉租房,他提出在实行“年功补偿、货币分配”的同时,对城市中少数生活困难、住房也困难的“双困户”予以特别的重视,从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目标出发,建议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在大中城市建立廉租住宅的供应体制。这种廉租住宅供应体制只在4个直辖市、28个省会城市及46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实现。
回头来看,如果按照他当初提出的设计方案来走,后面房地产面临的许多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重视建筑质量重视节能建材2001年,杨慎提出未来10年中国房地产全行业发展五大战略。其一,精品名牌战略,精品、名牌住宅的涌现再也不能靠行政命令、组织评比的方式,而是要靠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竞争、消费者认同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来实现;其二,多元投资战略,全行业将形成以国企为主导、民企为主体的投资体制;其三,大公司发展战略;其四,城乡一体化战略;其五,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营造“绿色住宅”置于重要战略位置,创造舒适、优质、清洁的居住空间。
如今来看,这五大战略几乎一一应验。
2002年,杨慎最早提出了租售并举的政策。他在《房地产与国民经济》一书中提到,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创立新的住宅消费方式,是催生房地产业实现最终消费的原动力。中国长期实行的住房实物分配体制使巨额资产陷入僵滞并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改革必须立足于体制创新。但单纯出售公房不能塑造新的经营机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新的住宅供给方式应当是按照市场机制由开发商向社会出售或出租住房,实现住宅生产、分配的良性循环。对住房商品化要全面理解,个人出资买房是商品化,按市场价格租房也是商品化,在现阶段,从我国购买力现状出发,要提倡租售并重,以租为主。当前的关键是结合房改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增加初次分配中的住房消费含量,提高个人购房租房能力。只有使广大职工有能力以货币形式购买或租赁自己需要的住房,住房商品化的目标才能实现。
杨慎说,随着住房商品化、市场化的推进,“我提出‘从中国国情出发,实行租售并举,以租为主’。但是之后我们的政策‘只卖不租’,我们自己政策把自己搞死了”,“我举了国外的例子,我们去德国考察,到北欧一些国家去考察他们的住房制度,他们都是租售并举。我们有些人认为‘只卖不租’,‘只卖’,老百姓没钱,没钱就银行贷款,银行的钱就都到了房地产里面了。老百姓的钱转来转去,拿来炒房了。”杨慎非常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并常以唐山大地震案例警示后人,“到现在全国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6万,伤残16万,共计42万人。震后我在当地干了3年,对建筑安全问题有亲身体会。建筑安全没搞好,建筑是会置人于死地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杨老一直在倡导开发资源性、节约型建设,并认为节能建材是我们国家唯一的发展之路。
杨慎认为,宁可造价高一点,一次性建好的房子,也不能建设那种节能低的房子,我们房子透风很低,都不合老百姓心意,在夏天的时候40%的能源都用在空调上。煤矿工人在地下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我们在这浪费掉了,这不是犯罪吗?哪是造福?今后不能建设这种房子,宁可不建,要盖就把它建设成有用的、让城市美观、个人舒适的房子。
房地产问题症结在于定位有偏2017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化25周年,也是《中国房地产报》创刊25周年,这样一个时机之下,当时已经86岁的杨慎老部长来到中国房地产报社,与中国房地产报社社长栗文忠一起,对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番发人深思的剖析和对话。
杨慎同志谈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定位问题,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在过去25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因为定位问题,在满足民生需求方面,在建筑质量方面,都存在急需改善的问题。一些基本的建筑安全问题,建筑质量问题,如何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居住需求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前行业急需解决的,是思考好行业的定位和方向,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进而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杨慎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用银行的钱,贷款买房子、卖房子,有很多不正当的行为。定位定错了之后,房子的品质和居住属性就放到次要的位置,结果就是造出来的房子大小不合适,居住不合适,要不然就是居住安全不合适。
“脱离民生就容易走偏。各行各业炒房子,搞房地产行业的自己也炒房子,这样的结果,就是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只有转变经营方式,才能改变这个行业的问题。今后,房地产行业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杨慎谈道。
“当时我给总理写信,就针对性地提出房地产行业的四大问题:产业体制不伦不类,行业管理政出多门,房屋质量不精不细,统计数据不准不实。只有逐步改变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健康发展。”杨慎再次强调解决产业体制、产业理论、产业政策、产业法规四大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言之谆谆,意之殷殷。一位老领导对改变房地产业问题的满心期许溢乎言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