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不尽的中国人(曾仕强谈民族精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说不尽的中国人(曾仕强谈民族精神)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6.7 5.4折 4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仕强

出版社中国工人

ISBN9787500866695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922060

上书时间2024-10-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管理学之父,国学大师,沉淀数十年心血之作。畅销百万现象级作品。一部国人必读的自省之书!只有真正认清自我,才能期待大国崛起!
《说不尽的中国人(曾仕强谈民族精神)》主要是描述、分析中国人。不敢说什么“客观”,至少保持相当“忠实”。中国人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中国人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先贤鲁迅的《阿Q正传》以及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虽启迪在前,但仍缺乏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在后。作者思索十几年,以杂文化的冷峻笔法研磨成书。

作者简介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学问深渊,世情洞达。他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

目录
上篇  中国人在想什么
  中国人,你心里在想什么
  一、中国人最可笑的事情——自己看不懂自己
    案例实录一
    城市交通的乱中有序
  二、中国人最自豪的事情——未尝有一己之私
    案例实录二
    中国人喜欢充分利用
  三、中国人最拿手的事情——怎么说都有道理
    案例实录三
    人人各有一套大道理
  四、中国人最奇特的事情——先说往往会先死
    案例实录四
    先说出来就得不到情报
  五、中国人最奥妙的事情——话里有话
    案例实录五
    中国话不仅要听还要看
  六、中国人最神气的事情——用心想就会知道
    案例实录六
    自己想的比较可靠
  七、中国人最高明的事情——善用平衡思考法
    案例实录七
    要买一本农民历,却不必看它
  八、中国人最自动的事情——随时随地教训人
    案例实录八
    骂别人才显得自己伟大
  九、中国人最灵活的事情——大丈夫能屈能伸
    案例实录九
    一切看情况办事
  十、中国人最倔强的事情——永远都不肯认输
    案例实录十
    遭遇失败马上找理由搪塞
  结语
中篇  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想
  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想
  一、中国人的基本立场——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案例实录
    析说:阴阳兼顾,动态平衡
    迷津点通
  二、中国人的高明立场——深藏不露以策安全
    案例实录
    析说:中国人的守身哲学
    迷津点通
  三、中国人的权宜立场——防人乘危  自保面子
    案例实录
    析说:看似“骗人”,实为托词或“保面子”
    迷津点通
  四、中国人的圆通立场——二合一大于二选一
    案例实录
    析说:圆通与圆滑
    迷津点通
  五、中国人的可怜心态——哀莫大于心死
    案例实录
    析说:“相”随“心”转
    迷津点通
  六、中国人的自卑心态——盲目崇洋媚外
    案例实录
    析说:崇洋媚外
  七、中国人的不良心态——把责任推出去
    案例实录
    析说:“对不起”
    迷津点通
  八、中国人的自保心态——好功夫留一手
    案例实录
    析说:“秘传”的真意
    迷津点通
  九、中国人的明朗态度——含含糊糊
    案例实录
    析说:“含糊”与“糊涂”
    迷津点通
  十、中国人的争取态度——半推半就
    案例实录
    析说:“让”与“当仁不让”
    迷津点通
  十一、中国人的抬轿态度——长相左右
    案例实录
    析说:心的“感通”
    迷津点通
  十二、中国人的层级态度——亲疏有别
    案例实录
    析说:情、理、法
    迷津点通
  结语
下篇  乱中有序的奥秘
  一、中国人的某些习性
    (一)慢条斯理,从容不道
    (二)未雨绸缪,及早盘算
    (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四)深藏不露,量力而为
    (五)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六)无欲则刚,知足常乐
    我们的建议
  二、中国人的另一些习性
    (一)动如脱兔,捷足先登
    (二)能拖且拖,到时再说
    (三)趋吉避凶,善于补过
    (四)见义勇为,舍我其谁
    (五)择善固执,坚持原则
    (六)取法乎上,方得其中
    我们的建议
  三、中华民族的太极特性
    (一)阴阳是一种气的变化
    (二)太极特性是一内含二
    (三)阴极成阳而阳极成阴
    (四)孤阴不生孤阳也不长
    (五)一生二但二也能生三
    (六)当阳则阳而当阴则阴
    我们的建议
  四、把二看成三的妙用
    (一)中国人最擅长兼顾
    (二)兼顾观念来自太极
    (三)阴阳有如两把刷子
    (四)能进就进该退就退
    (五)二看成三变化多端
    (六)变来变去时最重要
    我们的建议
  五、君子和小人只在一念之差
    (一)中国人喜欢说两句话
    (二)两句话是品管上下限
    (三)在规范内可自由选择
    (四)看似自由却需要自律
    (五)自己决定自己的性格
    (六)可成君子也能成小人
    我们的建议
  六、成君子的条件
    (一)勤学而时习之
    (二)有朋自远方来
    (三)人不知而不愠
    (四)公正而且诚恳
    (五)礼让而后当仁
    (六)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的建议
  七、扮小人的行径
    (一)貌似忠厚,巧言令色
    (二)过与不及,违反中庸
    (三)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五)人定胜天,冒险妄求
    (六)专心求利,不顾义理
    我们的建议
  八、明辨君子和小人
    (一)先看他所做的事
    (二)再观看他的动机
    (三)然后看他安不安
    (四)不要尽信他的话
    (五)看他重义或重利
    (六)看他知命不知命
    我们的建议
  九、把二看成三的变形
    (一)君子是长期目标
    (二)尽量不要做小人
    (三)伪君子最要不得
    (四)不得已做真小人
    (五)先小人而后君子
    (六)善补过不断修治
    我们的建议
  十、把二看成三的拿捏
    (一)花样多,变化才会大
    (二)变化大,弹性才够好
    (三)弹性好,调整才快速
    (四)调整快,要拿捏合理
    (五)拿捏准,要按部就班
    (六)讲次序,有长期规划
    我们的建议
  十一、把二看成三的平衡
    (一)把二看成三必须现代化
    (二)先求规规矩矩再想应变
    (三)明辨应该变和不应该变
    (四)因公而应变勿为私而变
    (五)含糊的结果应该很清楚
    (六)现代化不失中国人本性
    我们的建议
  十二、中国人应有的使命
    (一)人数众多,影响力应该大
    (二)市场广阔,大家都很关注
    (三)素质提高,世界自然欢迎
    (四)保持本性,人家才会尊敬
    (五)二看成三,合乎正道就好
    (六)以正救偏,用心调整不难
    我们的建议
  结语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中国人,你心里在想什么中国人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同时说两句话,而且是两句互相矛盾的话。
我们先说:好心有好报。接着又说:好心遭雷殛。
这两句话,显然十分矛盾。善有善报,固然大家深信不疑,而好人早死,经常为小人所害,也是不争的事实。可见这两句话,都具有相当的道理。
中国人一方面要求慢条斯理,从容不迫;一方面却鼓励动如脱兔,捷足先登。一方面主张未雨绸缪,及早盘算;一方面却倡导能拖且拖,到时再说。一方面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方面则力求趋吉避凶,善于补过。一方面讲求深藏不露,量力而为;一方面则鼓吹见义勇为,舍我其谁。一方面要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一方面却应该择善固执,坚持原则。一方面强调无欲则刚,知足常乐;一方面却常常取法乎上,方得其中。
西方人大多觉得中国人毫无原则,做什么事情,都是个案处理,好像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毫无法纪精神。
中国人自问,除了有原则之外,简直一无所有。
我们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十分坚持原则,并且非常规矩,不敢目无法纪。
为什么西方人看中国人,和中国人扪心自问,答案相差这么大?因为西方人长期以来,分大于合,喜欢把事情分开来看。他们认为对就是对,不对便不对,不主张含糊其辞显得是非不明。中国人却擅长把二看成三,明明只有两种选择,却有办法凭空生出第三种来,比西方人硬是多一种选择,更富于弹性空间,增加权宜应变的机会。
中国人的普遍观念,竟然是“错,绝对不可以;对,真的没有用”。如此含混模糊,难怪西方人不能理解。
错,当然不可以,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然而对呢?有什么用?从小到大我们的遭遇,就是错,要挨骂!而对,同样挨骂!因为我们知道,完全错或完全对,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都是对中有错,而错中也有对。只能够骂得轻重的程度有一些不同,怎么能够只骂这一个却不骂另外一个?岂不是显得有些偏心呢?
对,没有用。看起来很乱。经过一番分析:很对,很对,把对方气坏了,让他听不进去,有什么用?
对是对,并不能挽回颓势,于事无补,又有什么用?
便知道乱中果然有序。意思是看似凌乱,实际上井然有序。
为什么中国人能够乱中有序呢?
因为我们具有把二看成三的本事,善于兼顾两端,找出中庸之道。在变化多端的现象中,发挥质量管理的精神,寻找合理的平衡点。
我们把互相矛盾的两句话,当作品管的上下限,譬如把“事无不可对人言”看作上限,将“逢人只说三分话”当成下限。在上下限之间,我们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表现出“稍有保留”、“说八分”、
“说七分”、“说六分”、“说五分”、“避重就轻”、“含含糊糊”等不一样的因应方式。同样一件事,对张三、李四、王五,分别说出不相同的话,看起来真的十分凌乱,实际上却始终紧扣着“逢人只说三分话”、“事无不可对人言”兼顾并重的不二原则。
应用得宜,表现得合理,便是合乎秩序。
说中国人拥有很大的自由,对。因为天大、地大、人也大,根本没有人管得了中国人,任何规定只要
不加以理会,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当然十分自由。然而,说中国人一点自由也没有,也对。因为中国人的事情,四个字就讲完了,那就是“可大、可小”。任何事情,看起来很小,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很大。反过来,很大也可以变成很小。只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就没事了吗?中国人基本上居于把二看成三,将“充分自由”和“毫无自由”这两种极端的情况,看成品管的上下限,因而走出“只要自律、自修,不违反规定,当然自由”的第三条合理途径。
我们同样将“君子”和“小人”当作两个极端,看成品管的上下限。把人分成圣人、真君子、君子、
真小人、小人、伪君子六种等级。伪君子最可怕,也
最可恨。和小人比较起来,伪君子看起来高明得多,却完全没有做人的价值。小人不如真小人,因为让大家都知道,总比让人家看不清楚,等到吃亏上当才悔恨,当然要好得多。真君子又比君子强,因为真君子又比君子更经得起考验,就算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也
不致由于没有旁人在场而有所疏忽。
先小人后君子,便是井然有序的表现。一个人必须掌握“调整快”与“拿捏准”两大要领,不怕快速
调整,只怕拿捏不精准。若是很精准,当然能够快速
调整。做圣人很难,成君子就好了。最要紧的,千万不要做伪君子。取法乎上,才能得其中。以真君子为长期努力的目标,先以真小人的态度来达到君子的目标,只能算是不得已的方式。及时调整,越来越精准,很快就达到目标。
许多人批评中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在中国开车,危险万分。但是,看得懂的人都知道中国人掌握到简易的精神,懂得以不变应万变。自古以来,我们只有一条不易的交通规则,那就是“头过,身体就跟着
过去”。至于其他交通规则,包括斑马线、红绿灯、
双黄线、双白线等等,基本上都是外来的东西,我们出于持经达变的原则,先把这些规则,当作参考用。
然后再因时、因地、因人而权宜应变。看起来十分凌乱,实际上条条有理。
现代中国人,应该进一步把可变与不可变区分开
来。将可变与不可变看成品管的上下限,在许可的范围内,做合理的判断。像交通这方面的事情,最好克制自己,以不可变为经,尽量遵守交通规则,不需要
做太多的调整。
然而,不可以因为一旦遵守规则,便丧失权宜应变的调整能力,以期维持乱中有序的本事,不失去中国人的本性。
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