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编(以手抵心的生活)(精)/乡居文丛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19.17
4.3折
¥
44.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周小麦//王加婷|编者:路景涛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11479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4.8元
货号30297607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芦苇是白洋淀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水生植被,芦苇加工曾经几乎是当地百姓生存的基本技能,从竹席到渔具,他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芦苇息息相关。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快消品大量涌现,芦苇制品的市场惨淡,苇编这一手艺逐渐式微,周小麦、王加婷著的这本《苇编(以手抵心的生活)》引领我们寻找白洋淀正在丢失的家园,试图抓住那些即将逝去的生活,期待能唤起大家对白洋淀文化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珍视与感恩。
目录
|卷一 在水一方|
白洋淀的气韵流动
天地滋养万物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是日子,也是生计
缓慢的劳作
正在丢失的家园
|卷二 工艺之美|
苇席:精湛的手艺是时间的产物
苇箔:从容不迫的日常
鱼篓虾篓:自然与渔猎之道
芦花靴与芦苇简:过去的生活
苇之花器:盛一把怒放的鲜花
芦苇画:芦草为笔墨,意趣尽天成
芦苇之椅:在无可想象的地方坐下
|卷三 工具之道|
篅子
架子
介苇刀
捋子
缲席刀子
犁刀
另一种捋子
|卷四 追故乡的人|
每一条褶皱都藏着生活的智慧
太行山长大的孩子
重新发现乡土的价值
访谈录
本书部分参考资料
内容摘要
农耕时代、渔猎时代,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生
活图景与文化遗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生活图景正在消逝,逐渐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画面。周小麦、王加婷著的这本《苇编(以手抵心的生活)》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以太行山、白洋淀地区为观察点,深入寻常百姓人家,记录了当地人家编织苇席、
渔具等生活形态、生活方式,试图留下一份宝贵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史料。
精彩内容
我曾在一家山间人家小住。馆内房屋依山取势,构造精巧,功能齐全,自成一统,房舍皆以木材铺地,朴拙温暖。窗前以芦苇帘作装饰。在寂静的夜晚,透过苇帘,望见明月,不觉心澄如镜。
房后的竹林,在月色下像游来游去的鱼群,婆娑多姿,还能听到竹叶摩擦的声音,实有物外之趣。
往昔的俳句诗人,喜欢用芦苇帘把草庐围起来,做成居室,再在草庐里吊起蚊帐,他们懂得如何在蚊帐内放了萤火虫赏玩,确实是深得生活妙趣的人了。这种风雅,不是物质和官能的享乐,而是一
种纯粹对自然景趣的享受,向往和憧憬闲寂的意境。
在日本,帘子一类的装饰物是非常受欢迎的。
白洋淀的芦苇帘大多出口日本,想来也是有原因的。
岛崎藤村在散文中曾写道:“每天都下雨。梅雨放晴的季节已经到了。街上走过叫卖竹竿的声音,和这节令颇相宜。卖蚕豆的时节已经过去,卖青梅也迟了,那叫卖牵牛花的声音,令人觉得清凉……”又说:“竹帘旧的好。保存完好的古帘,具有新帘所
没有的情味。两张帘子重叠着挂,看起来煞是有趣。穿过一道竹帘,透视映在另一道帘子上的物像,那感兴尤为深厚。”在和式格子窗里挂帘子,是地道的京都风俗。
还有的人家爱在大门口旁边搭个凉棚,挂上浅褐色的芦苇帘,围坐在一起纳凉取乐。
日本人习惯把芦苇帘立在屋前,以为遮阳之用,所以俗称“立帘”。随意走进一座日式房子的内部就能发现,正是有了这许多的帘子,既能捕捉远处的光线,又不至于使光线太刺眼,巧妙的遮蔽和调和后,所有的室内美景才更有韵味。
日式的装修风格中,芦苇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榻榻米地台上的竹地毯、草编蒲团、以竹竿和芦苇帘为主题的背景墙,配上柔和灯光和白色纱幔,静谧的氛围在这朦胧微光里氤氲到极致。
睡在芦苇帘之中,四周一片寂静,啾啾虫鸣听起来特别清脆悦耳,这是自然奏出的和声。透过帘子缝隙的光,像筛子似的散落在地上,明暗交错。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生出悲凉惆怅之感。这便是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物哀”是一种移情——听着风声、虫声,更令人愁肠百转。
人无论对何事、遇到应该感动的事情而感动,并能理解感动之心,就是“知物哀”。而遇到应该感动的事情,却麻木不仁、心无所动,那就是不知物哀,是无心无肺之人。
这种“知物哀”,和日本人信仰神道有关。神道,即多神之道,亦神无所不在,动物、植物,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