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停息的宇宙: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的转折
  • 永不停息的宇宙: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的转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永不停息的宇宙: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的转折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广东仓、武汉仓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8.46 3.8折 75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马克斯·玻恩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66192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31661151

上书时间2024-10-0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克斯·玻恩MaxBorn(1882.12.11—1970.1.5)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他一生所获荣誉众多,被先后邀请为近10个国家级科学院(或学会)的院士,并于1954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 马克斯·玻恩曾在德国组建著名的“哥廷根学派”,并将哥廷根建设成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他曾在德国和英国多所顶级院校担任教授,泡利和海森堡曾是他的助手,费米和奥本海默曾是他的学生。他还教导过很多中国科学家,包括“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程开甲,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杨立铭、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黄昆等。
玻恩一生著述众多,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著作20多部,本书是他唯一为大众所写的科普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空气及其相关物质
1.气压—2.碰撞及其影响—3.分子的运动—4.偶然性定律—5.温度与分子速率—6.热传导—7. 分子束—8.分子的大小和数量—9.花粉和香烟烟雾—10.蓝天与红日—11.分子的第一级分支:原子—12.“摩尔”与分子量—13.元素周期表
第二章 电子和离子
1.终极粒子问题—2.电解导电—3.阴极射线—4.电偏转和磁偏转—5.电子的荷质比—6.相对论的一些注解—7.质量和能量—8.电子电荷的测定—9.气体离子—10.测量和统计粒子
第三章 波和粒子
1.光波与干涉—2.不可见光—3.光量子—4.气体的谱线—5.玻尔的谱线理论—6.光电台球游戏—7.电子波—8.波群与群速—9.物质波的实验探测—10.波动力学及其统计学解释
第四章 原子的电子结构
1.原子中正电荷的发现—2.玻尔的氢原子理论—3.氢原子的波动力学—4. X射线光谱—5.电子的自旋—6.泡利不相容原理—7.元素周期系统的意义—8.磁子
第五章 核物理
1.放射性—2.衰变规律—3.同位素—4.氘核—5.中子—6.正电子—7.核嬗变—8.核结构—9.结论
后记
1.科学与历史—2.订正—3.无害物理学的进展—4.核物理的实验进展—5.核理论的进展—6.核的结合能与稳定性—7.介子—8.核裂变—9.政治裂变与核聚变—10.原子弹—11.天堂或地狱
插图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关于原子物理学发展的科普书,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之前,几代科学家如何打破经典力学的禁锢,并搭建现代物理学高楼的过程。作者由浅入深、从宏观到微观:首先介绍气体、花粉等大分子的运动和性质;然后从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入手,讲述对终极粒子的探寻,以及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理论;最后深入到原子核内,探究质子和中子的本性,以及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
书中配有大量插图,结合日常生活,详细生动地介绍了重要的实验和原理,并制作了别具一格的“翻页动画”,于动态中解释物理现象,极富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书中还包含玻恩对战争的反思与对核威胁的警告,让我们得以品味他在签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之前的心路历程。

精彩内容
\"第三章波和粒子1.光波与干涉光是最重要的信使,给我们带来外部世界的消息。它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自以为看到了世间万物,看到了它们的轮廓和色彩。但实际上,光传达的是这样的信息:“我来自某某方向,振动强度是这样的,振动频率是这样的。我完全忘记了旅途中的事情,只知道我从诞生后就出发,最后在你的视网膜里长眠。”其他的一切,比如我们对彩色物体的感知,并不像某位报刊记者的“手稿”,而是像编辑部(大脑)对成千上万份记者报道的无意识组合,是依赖于所有感官结合在一起产生的印象。
大多数人都发现这种“新闻组合”十分迷人,以至于几乎没有注意到“记者”的技巧。然而,物理学家对这些新闻特别感兴趣。他们不会无意识地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相反,他们利用澎湃的创造力和精巧的装置,有意识地分析它们。
然后,物理学家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一个由原子组成的永不停息的宇宙,有着奇怪的法则。
对于永不停息的微观世界,光本身构成了它的一部分。即使在没有原子的地方,比如在空旷的星际空间里,也有来自恒星的光线朝着各个方向移动。在恒星附近,比如在太阳附近,光与原子争锋,跳着狂野之舞向前飞奔。
我们已经说过,人们通常认为光是一种波动,每一种波长对应着特定的颜色。然而在伟大的牛顿所处的时代,人们并没有一致接受这个观点。牛顿本人更喜欢这样的假设:光是一种粒子雨(牛顿称之为“微粒”),由发光物体释放出来。他不知道惠更斯1提出的“波动说”如何解释光的直线传播(阴影有明锐边界这一事实),而在“微粒说”的基础上这是显而易见的。牛顿在光学上有重大发现,特别是他成功地利用棱镜把白色的太阳光分解成彩虹的颜色。今天我们会说,他创造了光谱。但是,在“是波还是粒子”的问题上,科学界都站在惠更斯那边。理由很充分,我们必须考虑一下。
首先,光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假设我们在纸板或金属屏幕上开一个非常小的孔,并在后面放一盏灯。
从屏幕正面的各个方向看,这个孔都会是一个发光的点。牛顿的理论无法解释它,惠更斯的理论却可以:光波进入的孔就像是一个次级中心,波从这个中心沿球面扩散。这个实验以及接下来的实验都可以用水波来模拟,尽管水波并不是空间中的波,而是液体表面的波。把一块石子扔进水里,它会产生一种圆形波,如插图Ⅰ(b)所示;而在空间中(以光为例),一个发光的粒子(振动的粒子)产生了球面波。从远处看,波的波前1几乎是直线的。把一根棍子放在水里,然后周期性地移动它,我们也能得到直线波。插图Ⅰ(c)显示了一个直线波撞击在一个有孔的板上;在板的后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圆形波。这与上面提到的光学实验完全一致。
两列波可以相互穿过而互不影响,也就是说,当它们再次分离的时候,会像没有遇见过彼此一样继续前进。从湖面的轮船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轮船激起的波浪穿过了湖面已有的波浪(图48)。
这条规律叫“叠加原理”。它也适用于光。否则,我们怎么可能看得见东西呢?如果我朝某个方向看,到达我眼球的光波会在途中遇到无数的其他光波,但不会被它们干扰。
那么,两列波叠加的点上会发生什么呢?
插图Ⅰ(d)显示了水波的情况。两个浮在水面的木球相隔一定的距离,一根细绳使它们周期性运动。然后,每个木球都发出一列圆形波,这些圆形波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波形。
在某些点,两列波相互加强;而在另一些点,它们彼此抵消,水面保持静止。
这是波动的一种基本现象,叫“干涉”。在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两列波相互加强;而在波峰与波谷相遇的点,两列波相互减弱。如果波峰与波谷正好大小相等,它们就完全抵消了。
应用在光上,这意味着光+光并不是永远等于更多的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能更暗。这是真的吗?
大约120年前,物理学像今天一样充满了重大发现。其中,托马斯·杨1首次观察的光的干涉以及菲涅尔2对光波理论的发展也许是最伟大的。
杨在一个屏幕上做了两条狭缝,他让光线穿过狭缝,并落在有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屏幕上。接着,就像“波动说”预测的那样,他真的看到了暗带和亮带(条纹)交替出现。如果观察毛发之类的细小障碍物,也会出现类似的条纹,如插图Ⅱ(d)所示。然而,为了达到目的,设想两条狭缝会更方便,这两条狭缝只允许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通过,通过的光会被另一个屏幕捕捉。在某些特定的点,一列波与另一列波的差距为完整波长,我们很容易计算和标记屏幕上的这些点,并且会在这些点上找到亮带,每两条亮带都会被一条暗带隔开(图49)。有干涉条纹的屏幕实际上垂直于纸面。
如果测量连续的条纹之间的距离,并且知道两条狭缝的距离以及双缝与屏幕的距离,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几何方法计算光的波长。
这种结构也表明,双缝之间的距离越远,干涉条纹就越窄,反之亦然。双缝之间的距离与条纹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如果落在双缝上的不是单色光,而是像白光一样混合着不同的波长,那么每一种波长都会形成自己的条纹系统,这些条纹叠加在一起,在人眼看来就是彩色的、多少有些模糊的条纹。
通过使用大量的平行狭缝,我们有可能使每种波长都产生窄条纹,而正中间的暗条纹非常宽。这样,不同波长(颜色)的条纹就会并排放置,而不是重叠或混合。只有中心条纹会同时包含所有波长,也就是呈白色(在白光下)。下一级条纹会把所有的颜色排列在一起,也就是说,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光谱(所谓的“一级光谱”)。之后的条纹也会形成光谱,叫“二级光谱”“三级光谱”等。
这种仪器叫“干涉仪”,在许多功能上比牛顿用于分解光的棱镜好得多。比如,干涉仪可以测定波长。干涉仪通常不是有狭缝的屏幕,而是排列着平行细线的金属镜子,也叫“光栅”。有的光栅每毫米有多达2000条细线。除了未分解的中心条纹,光栅还能提供一系列光谱。
“波动说”与事实完全一致,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惠更斯假说的正确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