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培德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冯培德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广东仓、武汉仓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5.24 5.5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编写组

出版社航空工业

ISBN9787516503454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2795123

上书时间2024-09-27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传奇的人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套难得的读物。
这本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编写组编写的《冯培德传》讲述了冯培德院士的故事。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 
  父亲 
  母亲 
  母系亲属 
  妹妹 
第二章 自觉磨炼 
  初露锋芒 
  选择北大 
  力学为本 
  关心时政 
  劳动锻炼 
  严格训练 
  拓展领域 
  “社教”风云 
  “文化大革命”洗礼 
  再教育课 
第三章 步入航空 
  奔赴618所 
  惯性导航 
  艰难起步 
  向实践学习 
  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第四章 艰苦创业 
  初始对准领域的开拓 
  惯导原理样机的研制 
  访问学者的生涯 
  冲击二代惯导的尝试 
  型号研制的考验 
  更上一层楼的挑战 
第五章 勇挑重担 
  走上领导岗位 
  廉洁奉公的好干部 
  61,8所改革的带头人 
  实现由户县到西安的搬迁 
  向科研生产经营型研究所迈进 
  对外合作推进研发进程 
  总理视察一 
第六章 是帅是将也是兵 
  “帅才”彰显 
  “大将”风度 
  “兵趣”拾贝 
第七章 情系航空 
  关注航空机载事业的发展 
  关注大飞机 
  坚守在科研的最前沿 
第八章 导师风采 
  “人才培养是头等大事”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要教书,更要育人” 
第九章 壮心不已 
  航空机载设备领域的第一名院士 
  全国科协系统的政协委员 
  尾声 
  一心为了航空事业的发展 
  执着追求不懈探索 
  桃李芬芳师者风范 

内容摘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编写组编写的《冯培德传》记录了航空工业院士们的成长足迹,不懈追求科学真理、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淡泊名利、爱党报国的民族精神,以及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时任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为丛书作序,2010年以后陆续出版。

精彩内容
 父亲进入仁立毛纺厂后,很快得到了工厂高层的认可和赏识,长期担任染整车间主任。1947年,他兼任了工厂的襄理,即总经理助理,协助其工作,对工厂早期发展颇有贡献。
仁立毛纺厂的创始人朱继圣先生在京津两地名声显赫,他清华毕业,1915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工商硕士,解放后曾任天津工商联副主席、民建主席、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他在20世纪30年代创建的仁立毛纺厂是当时英租界有名的华资企
业。1954年12月1日,仁立毛纺厂实现公私合营。
1956年1月12日,毛泽东主席和陈毅副总理视察了仁立毛纺厂。在这一段时期,工厂有了较快发展。父亲的身份是仁立的资方代理人。据相关档案记载,父亲当时的工资为月薪270元,这是在实行货币工资后远超出工程师系列等级工资的“保留工资”。
据冯培德讲,他对父亲的印象是工作踏踏实实,业余爱好是打网球,在大学期间曾获全国双打冠军,此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都没有放下过网球拍子。解放后,父亲还与当时的天津市市长(老同学的弟弟)一起打过网球。有时开运动会,父亲还曾被邀请去当裁判。除了打球之外,父亲也爱看球。20世纪50年代,父亲经常带冯培德到天津体育馆看篮球、排球比赛,有一
次只弄到一张票,还想方设法把冯培德“夹带”进去。总的来说,冯培德的父亲不太过问政治,也不善钻营,但他是爱国的,也是拥护共产党的,解放后政治运动不断,父亲的处境可以想象,然而却没有听到他有任何怨言和牢骚。相反他在分享着“站起来了”的中国人的那份喜悦。父亲曾跟冯培德讲到,30年代有一天他骑自行车上班被后面飞驶而过的洋人汽车撞倒,十几个小时无知觉,洋人却强词夺理,拒不承担责任,后来还是仁立毛纺厂承担了医疗费用。在冯培德的印象中,父亲是个比较随和的人,但每次谈到此事便愤愤不平。这大概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来的人对新中国、对当家做主的自豪吧。
解放后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时期,父亲态度鲜明。据全国工商联的史料记录:“1951年6月3日,仁
立实业公司总经理朱继圣、副总经理凌其峻代表仁立公司宣布捐献喷气式飞机一架,命名‘仁立’号,这是全国工商界向抗美援朝前线捐献的第一架飞机。”父亲也是七名发起人之一
(他是七人领导班子之一)。对于这样一件在当时很轰动的大事,父亲并没有在家人面前渲染。在冯培德的记忆中,只记得著名演员常香玉曾捐献过一架飞机,也记着自己作为小学生参加过“千元运动”(当时的千元就是一角钱),但直到父亲病故后,他才从妹妹那里得知父亲也是捐献飞机的积极参与者。由此可见,父亲政治立场鲜明,爱国之心坚定。
1958年4月,父亲被调往天津毛蔗纺织研究所、
天津和平羊绒厂(两单位合一)工作,他的工作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从档案上可以见到他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据冯培德记忆,20世纪60年代,仁立毛纺厂的王书记被调到克勤毛纺厂,到了那里后,他感到该厂技术力量偏弱,就向上级提出把父亲也调到克勤毛纺厂。1966年,这个厂更名为红旗毛纺厂。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冯培德在南京航空学院(现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念研究生,家中那时也遭遇抄家,抄走网球拍、麻将牌、首饰、家具等“四旧”。但父亲没遭遇过重点批斗,只“享受”过陪斗,后来就下放到染整车间跟
班参加劳动。
也许是由于父亲懂技术,做事认真,所以他带班干活期间,从来没有出过质量方面的问题,工人师傅对他评价还不错。
父亲下放劳动一年左右,就又返回科室,恢复待遇。后来父亲又被调到另一个厂,在天津机场附近,离家很远,每天要换好几趟车,天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去上班,这对于一个60岁出头的老人来说非常不容易。
但即使天天这样辛苦,他也毫无怨言。好在没多久,父亲又调回纺织工业局当顾问,同时在河北工业大学兼课。70岁后,父亲退休。
1988年,父亲去世,享年81岁。
冯培德的母亲朱铭新女士出身于名门望族。
母亲的祖父朱庆澜是民国时期的知名人士。朱庆澜老先生,字子桥,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山东长清。自幼孤贫,但勤奋好学,投军后受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赏识,随后赴川,19lO年升任陆军十
七镇统制管,因同情、支持辛亥革命被推为四川大汉军政府副都督。1912年调任总统府军事顾问部,陆军中将。1916年后任广东省省长,拥护孙中山先生,将省长亲军30营交孙中山,被孙中山称之为“难能可贵的朋友”“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1922年,朱庆澜出任中东铁路护国总司令,兼东三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抗战后组织“后援会”,支持冯玉祥、宋哲元抗战。晚年从事慈善工作,1928—1930年陕西大旱,四处募捐百万元,亲自押运灾粮赴西安,以至于于右任先生面谢朱将军称“我等陕西子子孙孙永远不会忘记您”。
在近代文化文物保护方面,朱庆澜功绩卓著。北至黑龙江省的哈尔滨有他修建的极乐寺;南到上海,有他保护的静安古寺。陕西塔寺林立,古迹遍布,朱庆澜建树甚多。1937年,朱庆澜还为重修法门寺开展广泛募捐经费的义赈活动,这是1609年法门寺建成后328年第一次大规模整修。为了妥善保管文物,朱庆澜专门成立了文物保管委员会,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制度,以便相互监督和制约。P11-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