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百壮士”今何在 9787201203737
  • “八百壮士”今何在 978720120373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八百壮士”今何在 9787201203737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39.83 5.9折 68 全新

库存32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聪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203737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4585374

上书时间2024-05-27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战地记者。已出版多部文学作品,包括中东战地一线纪实随笔集《燃泪天堂》《厌倦与天真——徘徊在天堂和地狱的边上》;报告文学《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黄大年》《种子·钟扬》《守岛——寻找烈士王继才》《力量: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会它千顷澄碧——兰考脱贫启示录》《大地赤子李德威》,多篇报告文学在《求是》发表;另著有儿童文学作品《盔盔:和铁人一起冒险》,科普读本《种子天堂》《“地球之门”的钥匙》,绘本《大地之子黄大年》。其中,《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黄大年》《种子·钟扬》被评为年度“中国好书”,多部作品在海外出版。微博&微信公众号:战地小新巴达兽。

目录
本书以这群人物为叙述主角, 通过多次实地采访和哈工大提供的大量资料, 走近这群传奇的丰碑式人物, 既描绘了“八百壮士”在他们的“黄金时代”里, 无数的青春初绽的美好, 也生动记录了从1953年到2023年, 哈工大70年的变革与超越。

内容摘要
弦音不辍,薪传百年。哈工大的历史,是百年中华高等教育史,乃至中华民族复兴史在一个横截面上的投影。“八百壮士”的身影及其在百年岁月中留下的漫长回响,闪耀着教育家精神的熠熠光辉,也构成了哈工大校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代代哈工大“八百壮士”胸怀大格局,坚守严标准,探求真学问,为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留下一份份真实生动的答卷,激荡着哈工大学子的心灵。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生逢鼎革的“八百壮士”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往开来的“八百壮士”又续写着怎样的传奇?本书走近这样一群传奇的丰碑式人物,从“1950年的历史分野”切入,以大量实地采访和珍贵一手史料,再现了哈工大“八百壮士”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黄金时代”,描绘了一所百年高校绵延不绝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奋进之路。

主编推荐
1.以纪实文学的方式聚焦“八百壮士”群体,生动展现一所国家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独一无二的传奇
这是一部跨越一个甲子的人物传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工大。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铸就了“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哈工大光荣传统。如今,这里不仅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严谨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更有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传奇。哈工大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23位两院院士、166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42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53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从“铁将军”俞大光的《电工基础》,到继承“铁将军把关”传统的“四大名捕”,从刘永坦筑起的“海防长城”“雷达铁军”,到曹喜滨带领的哈工大小卫星团队,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展现出“八百壮士”身影背后一种永不褪色的理想信念之炬。
2.为广大读者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提供一份精神之钙
这是一部追忆百年风云的历史笔记。想要了解哈工大这所“硬核高校”背后的故事,就绕不开哈工大百年校史,绕不开这所高校师生在民族危难时的奋起、在“南迁北返”时的求索、在改革开放后的拼搏,以及在新时代踏上的“新百年很好之路”。回望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走来的哈工大,彼时满目皆是贫穷、艰苦、列强的爪牙、弥漫的血泪,却有无数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为了理想和信仰燃烧着青春和热血,在苦难中铸就辉煌。无论是“我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信念,还是“手中有个纽扣,就想着如何为国家做件大衣”的传统,或者是“我的成果将可能使我这个普通的生命生辉,以至永恒”的遗言,一位位哈工大人的命运,无不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紧紧相连,而作者陈聪笔下的这本书,除了文中字里行间与西南联大校史和风骨的共情之外,其文本本身,正是一条与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史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回溯哈工大一路走来的历史进程与变革足迹,让读者的视野与百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奋斗史相连接。
3.凝聚几代大师的人生感悟与哲学思考:肩负报国、治学、前沿科技攻关重任的大先生们告诉我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怎样做出命运攸关的抉择
这是一部几代知识分子的哲思笔谈。纵观一位位“八百壮士”的人生历程,都离不开“选择”两个字。从研制新中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智能计算机,到研制“中国天眼”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从“天宫机械臂”到“地面空间站”,一个个“从零到一”的背后,是一次次关乎人生命运乃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抉择。在作者陈聪与老一代“八百壮士”跨越时空的交流中,读者会听到一代大师的窃窃私语,理解他们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更激发起读者探求科学真理的梦想和激情。本书探讨的是比“人物传记”“历史笔记”更为宏大和浩瀚的叙事——哈工大何以成为哈工大,科学苍穹何以群星闪耀,大学之道何以相传,知识分子何以自处……这些问题绵延至今,仍在叩问着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的心灵。本书以大量实地采访和一手珍贵史料,展现出一幅宏观的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群像,也是一张纤毫毕现的作为“人”的个体心灵图景,同时帮助读者从中寻找到一条提升人生品质与精神境界之路。
4.打开探索科学的奇迹之门:在科学之光的指引下、在科学之路的求索中,一代代哈工大青年创造属于20岁的奇迹,也成就了他们在平凡中铸就不凡的人生
这是一部打开科学之门的科普读本。战火烽烟中的历史文物、确凿详尽的教学笔记、一百多位校友的回忆录……作者陈聪将史料作为底布,绘制一幅泛着质朴光芒的“八百壮士”群像,行文浅显、易读而富有趣味。这部作品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仅旨于为哈工大“八百壮士”镀上一层浪漫主义的光辉,他在书中的尝试,正如本书后记所写的那样——“严谨、求实、 浅显、科普、耐读、感情丰沛、关照作为个体的人”。在书中着力刻画的迈向科学殿堂的身影中,既有在抗战烽火中跋涉千里求学的一代大师,也有研制卫星上天的追梦少年,还有在大学二年级提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的“学霸”,这些故事蕴含了不同时代不同的思维方式、人生哲理,无论是哪个年龄段,本书都能为读者提供关于人生梦想和道路的宝贵启示,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所领悟,也让青少年在追梦的道路上找到一生所爱的目标、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