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证会计理论 978730032521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证会计理论 9787300325217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77.4 7.2折 108 全新

库存2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罗斯·瓦茨 杰罗尔德·齐默尔曼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325217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32049289

上书时间2024-05-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斯·瓦茨(RossL.Watts)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商业系主任,罗切斯特大学教师委员会副主席,西蒙商学院院长遴选委员会主席、金融研究与政策项目主任。兼任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等学术期刊的编委。曾获得美国注册会计师会计文献杰出贡献奖、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文献开创贡献奖。 

杰罗尔德·齐默尔曼(JeroldL.Zimmerman)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讲授会计学、财务学和经济学等多门课程,著述主要集中在成本分配、预算、审计、财务会计理论、兼并与收购、资本市场等领域。兼任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等学术期刊的编委。曾获得美国注册会计师会计文献杰出贡献奖。 
译者简介

麻志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中国会计评论》《会计研究》以及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等期刊上。 
王立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中国会计评论》主编、《中国管理会计》主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经济科学》《中国软科学》《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以及ManagerialAuditingJournal,InternationalTax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PublicInformation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DisclosureandGovernance等期刊上。合著的AccountingandAuditinginChina一书在英国出版。

目录
第1章 会计理论的作用 
导 读 
1.1 会计理论的性质 
1.2 会计理论的重要性 
1.3 会计理论的演进 
1.4 实证性命题与规范性命题 
1.5 方法论概述 
1.6 本书的结构 
1.7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2章 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导 读 
2.1 有效市场假说 
2.2 有效市场假说与早期文献 
2.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会计数据 
2.5 市场模型 
2.6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3章 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 
导 读 
3.1 盈利的信息含量 
3.2 未预期盈利的变化方向与平均非正常报酬率的关系 
3.3 未预期盈利的变化幅度与平均非正常报酬率的关系 
3.4 盈利公告与非正常报酬率方差的关系 
3.5 盈利公告与内含报酬率方差的关系 
3.6 盈利公告与交易量的关系 
3.7 盈利与现金流的关系 
3.8 信息含量的差异 
3.9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4章 竞争性假说的辨识 
导 读 
4.1 竞争性假说 
4.2 卡普兰和罗尔的研究 
4.3 卡普兰和罗尔的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4.4 鲍尔的研究 
4.5 存货计价方法变动的研究 
4.6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5章 会计数据、破产与风险 
导 读 
5.1 会计数据与破产 
5.2 会计数据与股票风险 
5.3 会计数据与债券风险 
5.4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6章 盈利预测 
导 读 
6.1 盈利时间序列预测的相关性 
6.2 可供选择的时间序列模型 
6.3 时间序列模型在柯达公司的应用 
6.4 预测模型对股票价格和盈利平滑化假设的意义 
6.5 年度盈利时间序列的证据及其意义 
6.6 季度盈利时间序列的证据 
6.7 财务分析师的预测能力 
6.8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7章 信息披露管制理论的演变 
导 读 
7.1 有效市场假说与早期的基本理论 
7.2 经济学文献中的基本理论 
7.3 两大重要问题 
7.4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8章 订约程序 
导 读 
8.1 业主-管理者与外部股东对契约的需求 
8.2 业主-管理者与债权人对契约的需求 
8.3 职业管理者与外部资本提供者对契约的需求 
8.4 企业理论 
8.5 会计在订约过程中的作用 
8.6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9章 报酬计划、债务契约与会计程序 
导 读 
9.1 会计在报酬计划中的作用 
9.2 报酬计划对会计的影响 
9.3 会计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 
9.4 债务契约对会计的影响 
9.5 会计程序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9.6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10章 会计与政治活动 
导 读 
10.1 政治活动的实质 
10.2 政治活动对会计程序的影响 
10.3 规模假设 
10.4 对规模假设相关研究的评论 
10.5 会计程序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10.6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11章 会计程序选择的经验检验 
导 读 
11.1 管理者对会计程序的选择 
11.2 选择会计程序组合的研究 
11.3 单一程序选择的研究 
11.4 利用奖金计划细节进行的检验 
11.5 其他会计选择的研究 
11.6 小结 
附录:关于单一程序选择的研究 
延伸阅读文献 

第12章 股票价格检验的理论 
导 读 
12.1 会计程序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12.2 解释股票价格效应的变量 
12.3 权益集合法强制性限制的研究 
12.4 强制取消完全成本法的研究 
12.5 改加速折旧法为直线折旧法的自发性会计变动 
研究 
12.6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13章 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应用 
导 读 
13.1 用契约理论解释审计实务 
13.2 用契约理论预测审计活动的研究 
13.3 政治活动对审计的影响 
13.4 管制对审计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13.5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14章 会计研究的作用 
导 读 
14.1 会计研究的需求 
14.2 会计研究的供给 
14.3 管制对会计理论产生影响的三个例子 
14.4 小结 
延伸阅读文献 

第15章 实证会计理论:总结、评价与展望 
导 读 
15.1 总结 
15.2 评价 
15.3 尚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15.4 结束语 
延伸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第一部汇集实证研究成果的会计理论专著,也是久负盛名的实证研究策源地罗切斯特大学所属学派的集大成之作。两位作者在本书中提出实证会计理论的初步框架,为实证会计理论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本书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实证会计研究的经典文献,介绍了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经验性会计文献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论,展示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本书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久不衰,所倡导的实证研究方法也风行学界,被奉为启蒙和普及会计实证研究的“宝典”,成为最常被引用的经典会计著作之一。 
为帮助读者理解本书内容,译者载每章章首增加导读,梳理各章主要观点和理念,章末增加延伸阅读文献,提供相关学术研究线索。

精彩内容
本书回顾会计研究中大量的、与日俱增的、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会计理论和方法。理论并没有提供在备选的会计程序中作出选择的规则(譬如选择一个能使收入和费用实现较好匹配的会计程序),相反,理论为会计和审计实务提供了解释。譬如,理论可解释为何某些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而其他企业却采用直线折旧法;为何某些企业聘请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而其他企业则不然。这种理论对于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他们在条件发生变化或者遇到陌生的环境时更好地作出决策。 
现有理论并不完善。事实上,对影响会计和审计实务的因素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对那些经验性规律的解释仍存争议,因为世界错综复杂,而且日新月异,这使得我们永远也无法建立起十全十美的理论。 
对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解释需要理论。实证研究并不探讨会计和审计的本来面目,研究人员明确地提出理论假设并对其加以检验。如果假设得以证实,那么,这一理论便可用于解释研究中的发现。但是,研究人员的证据常常导致对理论的修正,产生新的假说,并反过来对新假说进行检验,理论由此得以演化。此外,对研究现状的调查往往以与早期研究人员迥然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过去的研究。 
仅按现行观点来解释研究结果的实证研究,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也不利于学生了解理论研究的演进。为此,本书按时间顺序对有关研究文献加以组织。第3~6章,分析早期金融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工作在会计中的应用,这方面研究提供的证据(以及金融学的理论发展)推动了第8~10章及第14章所介绍的新兴会计理论的产生。围绕政府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的可行性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争论,也推动了新理论的发展,这方面的争论在第7章介绍。对新理论进行实证性检验的研究,在第11~13章进行评述。 
实证会计理论采用时间顺序方式也有其代价:关于同一个研究问题的阐述不得不出现在不同的章节。譬如,就会计程序变动的股票价格效应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分别出现在第4章和第12章。我们认为,这种安排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研究过程的理解。 
在剖析学术文献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时,我们力图阐明各种文献所采用的方法论。即使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博士课程也很少涉及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论是研究者通过身体力行开展研究而掌握的,然后传授给同事、进修学者或研讨班的博士生,进而应用到理论评判过程以及对过去研究的公开讨论之中。我们在第1章明确论述实证方法论,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研究人员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 
单一期间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作为一种计价模式贯穿全书。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尽管简单扼要,但在创建重要框架以获取可供检验的推论方面,可与复杂的定价模型媲美。 
阅读本书的必备知识包括会计、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公司财务以及统计学(包括多元回归分析)。掌握标准的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无疑有益,但并非必须。 
本书是为二年级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博士生编写的,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虽然我们的学生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他们仍发现本书的复杂和枯燥程度颇具挑战性。某些章节对于工商管理硕士来说,难度比较大。尽管如此,本书仍力图对一些敏感的方法论或理论观点加以论述,而不是置若罔闻或搪塞了事。讨论问题的过程表明,问题尚未得到完全理解。 
一些学生只喜欢了解“末行数字”末行数字一般指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或净收益。——译者。遗憾的是,这种简明扼要的末行数字目前还不存在。我们触及的是研究领域的流沙,目的不是提供流沙的地图,而是增进学生对流沙的了解,并向他们提供绘制这种地图的工具,为他们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中,一个重要且备受欢迎的辅助教学手段,是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讨论当前拟议中或新近采用的会计准则(如递延税收)的学期论文。特别是,这份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会计准则对现金流的影响,从这些会计准则中获益的或受损的是哪些群体,以及促使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将这些准则纳入其工作日程的客观环境。这类研究项目有助于说明本书的理论如何用于解释当前会计领域的某些争议,并把本书提出的不同理论问题融为一体。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这类研究项目还可给学生提供课程讨论的有益经历,并使他们亲身体会到理论在其他争议问题上的运用。 
本书风格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每章均以小结结尾。其二,重要概念首次出现时用黑体字表示。 
学生们已经向我们提供了一些阅读反馈,帮助我们发现本书中的一些瑕疵。SusanThomas、JanBakerPass以及ChrisSurrette的评论和在编辑方面给我们提供的帮助尤其宝贵。许多同事参加了对早期几个版本的讨论并提出了独特见解和关键性评论,他们是:AndrewChristie,LindaDeAngelo,MichaelJensen,MartinGeisel,WilliamMeckling,G.WilliamSchwert,CliffordSmith,LeeWakeman,JeroldWarner。更难能可贵的是,PatBaldeck和ChrisHaszlauer帮助我们输入了大量的数据。DanielCollins,GeorgeFoster,RobertHolthausen,RichardLeftwich,AlfredRappaport帮助我们审阅了早几版的手稿。罗切斯特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院的政府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及管理经济学研究中心向我们提供了资助。 
在此,我们谨向上述个人及机构致以诚挚的感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