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品】 生命摆渡人
  • 【八五品】 生命摆渡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八五品】 生命摆渡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5.7 1.0折 56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嘉柯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3644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9787511563644

上书时间2024-05-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前言
                   哀悼与致敬  吾国吾民,每当大灾大难来临之际,总有人勇敢站出来。  这些人,也许平日里看起来很平凡,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多么优秀。  我很喜欢汪勇的个性,他是个性情中人。  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格外坦诚。  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成长经历,完全不是标标准准的所谓优秀生。他觉得自己身上有着很多的毛病和缺点。几乎可以说,他的青年时代,迷茫而按部就班,没有什么理想,没有宏图大志。一般人会用庸庸碌碌来形容。家庭经济条件不佳,他的学生时代也沉迷游戏,浑浑噩噩。他的家庭破裂过一次,第二次重新组织,为家庭打拼,承担责任。这个时候他已经35 岁了。他毫不避讳自己曾经的小市民心态,抽烟喝酒吃喝玩乐,日常工作会较真,被投诉了很生气,冲动脾气爆发了想打架。  但是,他却能在*关键的时刻,燃烧闪耀。  这可能令大家瞠目结舌。  这种反差感,我相信,本书的读者一开始会很强烈。  我却没有觉得太意外。  这当然是因为,他还有一份朴素的深情。来帮武汉的人,他就要去帮他们。  汪勇的同学、老师、妻子、父母和同事,都提到他很有责任心。这正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越朴素的东西,越抵达本质。其实,骨子里,这也是中国人*珍贵的道义。  这种英雄气概,化为*实际的英雄行为。  这些医护人员,这些志愿者,他们难道不害怕死亡吗?他们难道没有亲人吗?他们也害怕,也有深爱的家人。  可是他们就是下定了决心,冲上了前线。  武汉遭劫,暴露出形形色色的问题。  疫情让千百万人饱受煎熬。  那些丑陋无耻瞒报和稀泥的、不作为没担当的、渎职没骨气的,都冒出来了。  与此同时,那些热血热泪的、拼死拼活的、为国为民的,也全部发光了。  留守在家的,在忍耐配合。  出门做事的,在舍生忘死。  总要做点什么,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同胞。  这是汪勇以及和他类似的人*直白的声音。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帝王将相早该丢到历史的故纸堆。  汪勇是一位快递小哥,他不是帝王将相。  他是中国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之一。  他选择了担当,也选择了作为。从这一刻开始,他就是英雄。  历史上,这样焕发光彩的,并不少见。  湖北在古时候为荆楚之地。荆就是荆棘丛林的意思,楚人披荆斩棘,刀耕火种,先民守在这方土地,个性倔强,心忧天下。楚人不服输,是有很多典故的。  精神上的东西,可以传承不朽。  我们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们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次疫情,让许许多多人都觉得疫情与自己息息相关,忧心忡忡,不能置身事外。几千人失去生命,成千上万的家庭陷入苦难之中。除了哀悼与顶礼,还要问责与反思。  这种潜意识的内心信念,仿佛火山一样,一直在地底压抑,滚烫的岩浆涌动,直至喷发出来,世人才目睹巨大的能量。  所以,不必惊讶,为什么他会成为英雄。  如果要为这样的惊讶寻找答案,我以为,那是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潜移默化,早就融入了人们的血脉,储存在一代代人的心底。  自己的家,自己捍卫。自己的国,自己要救。  他一路走来的挫败感,他得知医生感染的悲伤,就在于这种情感的相连。  这是一种长存于中国人内心的隐蔽纽带。  疫情改变了太多太多人。对我来说,经历了所有店铺关门,菜都买不到,孩子的奶粉尿不湿也买不到,各种担忧与恐惧的日子。在种种困苦以后……我们活下来的人,要好好活着。那些死在这场灾难里的人,我们要负责记住他们。  跟汪勇一起参加救援的华猛,也打算疫情结束以后,投身公益。他说:“我觉得应该会跟汪勇有合作。我想要帮扶老人,或者是对这次疫情中家庭缺失了的小孩们,进行帮扶。因为我自己这边的公司有儿童教育,应该说是发挥所长吧,尽我所能地去帮扶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个小细节,特别想提一下。我的一位朋友,湖北省人民医院的沈吟医生,在近期发的朋友圈被我注意到。  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华西医疗队的医护工作者,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参加援助,疫情稳定,他们撤退之际,几个同事商量,打算把补贴捐了。所以,他们找沈吟医生联系困难群众,“走的时候,要给武汉人捐点钱,比如特别困难的群体,老人孩子什么的” 。  看到这样的温暖讯息,我不由得眼泪涌出。太感谢这些为我们拼命的人了。也太感动于他们的这份心意了。我真心希望这些外省市医护人员把补贴留着,我们武汉人会努力振作起来,我们会想办法互帮互助的。我还想提提湖北本地的医护人员。正如一位外地网友所说:“我们派出的是逆行者,你们自己的全是敢死队,没有他们,十万援军都不够用的。辛苦了。”  武汉的医护人员,湖北的医护人员,他们同样值得接受*的致敬。  这般自发自愿,所以才有上下齐心,所以才有同舟共济。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我们要更加哀悼不幸,顶礼英雄。  汪勇,他是我们80 年代人的骄傲。  致敬我们的白衣战士。  致敬所有出生入死的摆渡人。  本书涉及大量事件细节,难免失误,挂一漏万。如有差错,还请广大读者朋友指正,我将争取进一步订正。  本书内容主要为汪勇本人的口述,在写作中亦参考了部分媒体正式新闻报道。在此一并向奋不顾身在疫情一线报道的新闻战士致敬。

商品简介
  本书通过翔实的采访,还原了武汉抗疫一线快递小哥汪勇冒着生命危险,为医护人员提供志愿服务的事迹。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聚拢温暖,守护英雄”。汪勇个人也因在疫情期间贡献突出,获国家邮政局“*美快递员”特别奖,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本书描绘了疫情之下一个个普通人共克时艰、守望相助的动人场景,并通过讲述汪勇的个人成长经历,刻画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人,是如何在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成为一位平民英雄的。

作者简介
汪勇,顺丰快递员,曾获国家邮政局“好看快递员”特别奖,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人民日报》誉其为“生命摆渡人”。
 沈嘉柯,有名作家、文化评论家。曾出版近60本著作,获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

目录
引子/001

第一章

武汉封城,震惊世人

1.事情大了/007

2.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求助/012

3.护士在流泪:疫情告急/021

4.更多人加入接送医护人员的队伍/036

5.急上加急,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火烧眉毛/045

第二章

与他并肩作战的人

1.搬不动这块石头,我就绕过去/061

2.机缘巧合,遇上肯担当的人/065

3.修手机换眼镜,买球鞋安洗衣机……找勇哥/072

4.与他并肩作战的人/087

5.在仓库住着吃泡面/096

第三章

武汉啊,武汉

1.我们美丽的家乡,一个卧虎藏龙的城市/103

2.阳台敲锣求助的女孩/115

3.小纸条写下最后的叮嘱/121

4.那些拼死拼活的本地医院工作者/126

5.最悲伤的消息/130

6.你安心上班,我解决问题/138

7.汪勇团队的日常一天/143

8.武汉,终于走出至暗时刻/149

第四章

如风的青少年时代

1.童年的汪勇,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161

2.和妻子会互相迁就/172

3.温柔的男人/178

4.第一次感觉到书的力量/182

5.曾有个亲爱的姐姐/188

6.对心爱的女儿,他改变了期望/191

第五章

在顺丰成长的日子

1.“人飘了”/197

2.当上顺丰小哥/201

3.热心快肠,能帮就帮/206

4.“好看快递员”汪勇火线入党/213

5.关于未来,他想一直把公益做下去/216

尾声:夜行路上的一盏烛光/223

后记:哀悼与致敬/229

附录:《金银潭日记》节选/235

参考文献/245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翔实的采访,还原了武汉抗疫一线快递小哥汪勇冒着生命危险,为医护人员提供志愿服务的事迹。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聚拢温暖,守护英雄”。汪勇个人也因在疫情期间贡献突出,获国家邮政局“好看快递员”特别奖,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本书描绘了疫情之下一个个普通人共克时艰、守望相助的动人场景,并通过讲述汪勇的个人成长经历,刻画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人,是如何在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成为一位平民英雄的。

精彩内容
 1.事情大了汪勇真正觉察到事情大了的时候,是在2020年1月23日。
凌晨2点,武汉封城。
这个震惊世人的消息,从武汉扩散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当天晚上耿耿不寐的人,最先看到这个消息。
“自1月23日上午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这是疫情发生后的第一
号通令,落款是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被雷霆霹雳一般的新闻冲击之后,原本习惯晚睡的人,更加彻夜难眠。我也是其中之一。
大部分还在睡梦中的人,无法想象,醒来后一切都被改变。
网易新闻提到,有一个游客,在电视里看到了钟南山院士的采访,“人传人”“医护感染”,顿时紧张起来,警觉到有什么开始不对劲。于是他只用了5分钟就收拾完行李,飞速赶往汉口火车站,趁着封城执行前,“逃离”武汉。如果再不走,那就走不掉了。
天亮以后,汪勇同样得知了这个消息。
其实在封城之前,汪勇看过的疫情新闻,不超过三篇。虽然手机新闻一直在各种平台上推送,但他都没有点进去。感染了多少人,确诊了多少人,死亡了多少人,都没看过。那段时间他忙着工作,什么新闻都不看。
甚至,当时的他,心里还没有害怕的感觉:“我就看我关注的事情而已,当时我还没了解疫情和这个病毒,只是觉得事情大了。”还有很多的武汉人,在更早的时候,完全没有觉察
到,这个病毒有多么可怕,传染性有多么猛烈。大家也
不会想到,武汉竟然遇到这么大的灾难,严重到封城的地步。
2019年12月底,在武汉繁华的汉口商业区,熙熙攘攘的江汉路上,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逛街购物,一起跨年。人们在一起聚餐吃饭,举办宴会。
欢乐祥和的氛围,还没有被打碎,噩梦早已潜伏在四周,而我们,犹未惊醒。
汉口在长江以北,另外一个闻名全国的地标光谷,则位于长江以南。同样地,在光谷,数量庞大的大学生
,也在光谷步行街迎接着新年的到来,灯光璀璨,在这个青春的海洋里,洋溢着年轻的热情。
2020年1月20日前后那几天,网上还流传着一个开玩笑的段子图:一年轻男子坐在莲花座上,配的文字是“我是武汉人,莫挨老子”。
这是一句武汉方言,意思是别碰我。
十几分钟后,就有网友修图,给这个男子的脸上加上了一样东西,疫情中最紧缺的“口罩”。当时的武汉人,还在拿自己开涮,还能笑一笑。
可是武汉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之后的日子,我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很多人,几乎把一生的眼泪都流干了。
从一开始武汉市卫健委通报说“人不传人”,到后来变成了“有限人传人”,有的专家站出来说,症状跟流感
差不多,让大众不要恐慌。
再后来……汪勇当时不仅对这个病毒没什么感觉,而且他以为,这玩意儿就像流感之类的东西。
最开始听说汉口那边有病毒爆出来,汪勇就知道,是从华南海鲜市场传出来的。那几天他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会经过这个地方。所
幸,那附近很少有他工作补货的货架。
他工作的顺丰速运营业网点位于武汉市将军路,日常他主要负责“丰e足食”无人货架的经营,主要职责是给货架补货。
这些无人货架分布在一
些公司、企业、医院等地方。还有一种无人货柜,是开
放式的,摆放在企业茶水间内,出售一些可以填饱肚子的食品。因此,他日常接触的人倒不多。
在汪勇眼里,“它很像自动售贩机。扫个码,叮咚,掉个东西出来。我们也会通过它的销量来定期补货,维护客人,或者保障机器正常运转。这是我的工作”。
汪勇以前也做过快递员,总的来说,他觉得这两类工作没有多大区别。
不过,他所在的那个地方,距离华南海鲜市场只有五六公里。
P7-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