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品】 米饭杀手/美食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八五品】 米饭杀手/美食堂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3.4 0.9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萨巴蒂娜

出版社上海文化

ISBN9787807407492

出版时间201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3201401

上书时间2024-05-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本《米饭杀手》由萨巴蒂娜主编,收入了从《美食堂》读者等“吃主儿”口中,精心挑选的堪比米饭杀手的菜。比起山珍海味来,最让人在心里惦记到痒痒的,是那些能让你不顾吃相、连下三碗饭还觉得意犹未尽的好菜。这些菜有着飘遍了街头巷尾的香味,每次一提起这些名字,或者一闻到这些味道,大脑就被催眠、消化系统开始冥想、口水开始流淌……第一个念头就是冲回家端着一碗米饭,配着它来大吃特吃。
也许这些菜,就是中国人最念念不忘的菜。

商品简介
烧茄子的豪言壮语
 “我从小就是吃烧茄子长大的!”
 “今天我要吃烧茄子,明天还要吃烧茄子。这辈子我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烧茄子!”
 “你一个家常菜馆,连个烧茄子都没有?!是不是成心跟我过不去啊?!”
 ……
 我承认,这些话是我说的。可你能说我就是那种特没出息的人么?不能。我自己感觉我的世界观虽然很廉价,但是并不悲摧——就拿这烧茄子来说,它真的很好吃,说得肉麻一点的话,那叫“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论吃来说,地球上的许多物种我都吃过,只有烧茄子让我这么歇斯底里。燕翅鲍咱也吃过,说不好吃是假的,但绝不会说“唉哟饿死我了,要是给我俩鲍鱼吃多好啊”,只有可能说成“要是给我盘烧茄子我就给你做牛做马”……这就有点像有烟瘾的人心里犯痒痒时的样子。
 第一次吃烧茄子是我娘给我和米饭拌好了的,一小碗饭油亮亮的,还冒着点热气。“小心烫啊——”老娘大人说着,然后便满怀殷切目光地看着我准备开吃,好像知道我根本就不在乎烫不烫一样。我清楚地记得,就是有那么点咸、有那么点甜,然后有那么点油、那么点香(因为我娘特地加了点肉末进去),我吃得差点连写作业的力气都没有了——那情景让我至今想起来还在不停地吞咽口水。
 烧茄子的魔力是巨大的,我有个表弟也受我的影响。在姥姥家吃饭的时候,我们俩一人一盘烧茄子,谁也别抢谁的。比我胖出一圈的他,在吃完不知道几碗饭之后,目光呆滞、神似魂魄离体一样地表示他“实在吃不了了”、“真的吃不下去了”、“撑得连头都低不下去了”……
 那么好吧,我就替他低下头,看了一眼饭碗,还剩下一粒米——onlyone。
 但愿饭常有,扣肉共婵娟
 我姥姥是个杭州人,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她做的扣肉,在我心目中是全宇宙最好吃的扣肉。每个周末都会去姥姥那吃好吃的,要是做了扣肉,我恨不得头天晚上都激动得失眠。
 扣肉是煮完了炸、炸完了蒸的那种,肉质非常软烂,但是“神散形不散”,而且肥肉一点也不腻,到嘴里直接化开;上面的葱姜末和酱汤,就算今朝吃一次,十年后再回想起来也是没出息到满嘴哈喇子。
 这东西简直就是下饭的神物啊!
 每次都是夹起一片来,让它蘸足了下面的汤汁,另外挂上点表面上的葱姜末,用最快的速度铺在米饭上(速度快是为了不让汤汁滴在饭碗以外的地方),咬一口肉,吃一口饭,咬一口肉,吃一口饭……最后,葱姜末伴着一点汤汁再吃一口,继续夹起下一片肉。回想起来不禁扪心自问:从上学到工作,好像真的没有什么时候像吃扣肉下饭一样专心致志。
 姥姥家为了我们这些恶狼,特地把家里那口小饭锅换成了比它大三号的电饭煲。然而做扣肉的小碗却永远是那个,至今未曾改变。对于一个注重秀美、柔美的杭州人来说,这可能也是没有办法吧!
 每一次,扣肉都是最后上桌,每一次,扣肉都是第一个被消灭。婚后我依旧携娘子的手同去姥姥家蹭饭,那碗扣肉也让她甚是魂牵梦绕。我嘱咐她,在我家,一般这个扣肉要盯紧了,到最后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总有一个眼疾手快的人,把饭直接扣在里面抱走独吞——我希望这个人不是你就是我。
 黑铁锅,木樨肉
 过去的人家,没有像今天这么讲究炒锅的材质和工艺,都是一口生铁锅,越用越好用。用这铁锅炒出来的东西,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非常好吃,但绝不是什么调料的功劳。木樨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道菜是很中庸的一道菜,没有什么很明显的特点,只是黄瓜、木耳、肉片、鸡蛋和黄花菜,用盐、糖、酱油、鸡精几种调料一炒,但就是这样的木樨肉,我却百吃不厌。在家里吵着要吃,到了学校食堂还是吃木樨肉,到了外面下馆子仍旧是必点木樨肉。
 我爱吃木樨肉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有点爱屋及乌了,要是谁的老娘做木樨肉很好吃,我就觉得他们一家人都很幸福;若是哪家饭馆木樨肉合我口味,我就觉得他们的厨子一定是个高手——别人看我简直都有点痴癫了。
 后来盖浇饭开始大行其道,我也欣喜地发现木樨肉在列。于是乎,每天都是木樨肉盖浇饭,服务员看见我的脸就知道我要什么了——除非是新来的。
 我爱吃木樨肉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东西下饭,而且,里面的每种食材单拿出来也都很下饭。黄瓜清香,黄花菜有嚼头,鸡蛋鲜美,肉更香,木耳脆脆的,加上盘底的咸鲜香美的菜汤,无一被我放过。这道菜没有浓浓的香味,但是吃起来却非常适口;没有酸甜、也不麻辣,不像其他菜一样花枝招展,但却逃不过我的法眼——我坚信这道菜一定是一个儒雅的高手发明的……
 估计,有人又要说我痴癫了。
 ……

目录

越碎越尽兴
名字越土越下饭——炒苍蝇头
肉末可以再多点——黑三剁
要碎,*要辣——鸡米芽菜
令人无法招架——酸辣鸡杂
榄菜是个好东西——榄菜肉末四季豆
大家的外婆菜——尖椒外婆菜
无法复制的香气——雪菜豆瓣酥
开胃当家菜——酸豆角炒肉末
吃到渣都不剩——油爆小河虾
一口肉来一口饭/纯肉派
永远吃不腻——红烧肉
汤汁肉糜半边天——红烧丸子
芋头*吃香——芋头烧排骨
扣肉扣在饭碗里——扣肉
嘴巴很忙——板栗烧鸡
跟鸭子干一杯——啤酒烧鸭
大爱啃骨头——红烧排骨
就爱这闷骚的剁椒——剁椒鱼头
吐刺真麻烦——豆瓣鱼块
吃货的冬天——红烧羊肉
湖南人的好口福——湘味青蒜炒腊肉
茄子专场/茄子神话
Fantastic——茄辣西
茄子的温柔乡——鱼香茄子
乱炖两巨头——茄子豆角
没肉照样香——地三鲜
“香”濡以沫——肉末茄子
黑胡椒*撩人——黑椒豆腐茄子煲
茄子不炸不成器——蒜香烧茄子
闻着香味等饭熟——虾酱茄条
辣有无限可能
每一块豆腐都传神——麻婆豆腐
消灭每一粒碎渣子——干煸豆角
川菜代表作——回锅肉
小炒、大吃——小炒香辣牛肉
街头巷尾一缕香——农家小炒肉
懒人*爱吃的鱼——水煮鲶鱼
后劲十足——虎皮尖椒
当家下饭菜——宫保鸡丁
烙印在唇边的辣味——辣子鸡
冬瓜也疯狂——泡椒冬瓜
这片菜叶不简单——手撕包菜
只爱大碗米饭——大碗花菜
火辣江湖——水煮牛肉
矜持只能短暂坚持——香干炒肉
辣中藏着甜——杭椒牛柳
淋漓尽致的沪上风味——八宝辣酱
一滴汤汁一碗香
红酒配“美腿”——红烧洋葱鸡腿肉
蚝油一招鲜——蚝油生菜
谁馋先烫谁——响油鳝丝
汇聚鲜滋味——香菇蒸鸡块
这一盘都归我——焖牛腩
鱼是配角——红烧平鱼
饕餮风范——糖醋小排
只有咖喱也不单调——咖喱鸡块
神奇的甜面酱——酱爆鸡丁
两元成本——醋溜白菜
我爱丝丝
传神的一丝辣味——尖椒炒肉丝
素八珍驾到——雪菜笋丝
掀起你的盖头来——炒合菜
好吃得无暇赞美——茭白炒肉
洋葱牛肉永不分开——洋葱黑椒牛肉
不会用筷子的*吃亏——酸辣土豆丝
小菜*需细细品——芹菜肉丝
*高点击率——鱼香肉丝
菜汤也妖娆——蒜薹肉丝
小菜一碟配大碗米饭——咸菜肉丝
鲜香汇
茶树菇的大舞台——XO酱炒茶树菇
咋就吃不腻——酒香草头
素面朝天也动人——素烧萝卜
主食情人——红烧汁烧口蘑
*平凡的个性——木须肉
一切尽在不言中——番茄炒蛋
*好的素食下饭搭档——豆豉尖椒
饭桌上的山野滋味——腊肉嫩笋
文人至爱——油焖笋
时刻为了下一口——菠萝咕老肉
软滑吸溜一碗饭——肉末豆腐
下饭一锅鲜——鲜虾木耳滑蛋
*好的红色伴侣——腐乳酱空心菜
蚝油的新欢——蚝油牛肉
这里的咸味不简单——萝卜干炒腊肉
香肠是灵魂——芥蓝炒广式香肠
让一道菜*下饭的秘诀
解馋闲篇
选对调料*下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