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品】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八五品】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2.9 1.0折 28.8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智 编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06456852

出版时间2009-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8元

货号9787506456852

上书时间2024-05-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通过富于哲理的故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讲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选择的智慧”。阅读本书,读者将会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并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了解和学习,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并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用经济学的观点看待生活的视角。

精彩内容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学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
 我们知道,大学里经济学专业是非常热门的一个专业,报考名牌学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数非常多,招生分数也非常高。为什么年轻人对经济学如此热衷?是盲目地跟从,还是真正的追求?
 作为研究“市场和个人选择”的一门学科,经济学显然被冠以了智慧的光环,所以才有了那句名言:“经济学是所有社会科学里的皇冠。”这也许是经济学的魅力之所在,从而吸引了众多学子“投靠”其门下。
 当然,这只是从侧面描述了经济学受到追捧这样一个现象。但是,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对于那些报考的学子而言,回答未必是清晰的。因为,很难想象,一个还未曾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对此做出准确的回答。
 对于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经济学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经济学的。
 我们首先追溯一下经济和经济学的“前世今生”。“经济”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庭管理。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色诺芬。他在其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在中国,“经济”一词来源于“经世济民”,“经济”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国家如何管理财富、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也包含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等各方面的问题。日本的学者最先将英文(Economics)翻译为“经济学”,经济学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
 现代经济学产生的历史只有两百多年。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本简称为《国富论》的著作,被视为经济学的“圣经”,而斯密本人也获得了“经济学之父”的荣誉。《国富论》是斯密经济思想的最终体现。斯密在《国富论》中探讨了国民的财富问题:财富是什么,它从哪里来以及财富如何积累和增长的问题。《国富论》中,最著名的一段文字来自对“看不见的手”的描述。斯密用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比喻自由市场,并进而宣扬市场经济及其优越性的信条——通过分散的、无数的个人的决策在市场上进行相互交易,自由市场能够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经济学家,而这些经济学家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去证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以及它对人类福利的影响。
 到了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写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尽管在斯密的经济学中,也涉及人的经济活动,例如劳动的分工等,但强调财富本身的内容更多一些,个人的经济行为似乎还未成为研究的重心。而在马歇尔这里,更加强调了人的行为。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财富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因此财富和人本身是不可分割的。马歇尔在著作中指出:“一切财富是由人们要得到的东西构成的,那就是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但并不是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都可算作财富。例如,友人的情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除了在诗中的特殊用法外,它是不算作财富的。”马歇尔逐渐将经济学从财富研究转向财富和人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更加重视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
 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说,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一观点,即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配置”的学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三个核心。什么是“资源配置”?为什么要研究“资源配置”?这就涉及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稀缺。经济学家对此做出了解答——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满足欲望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在这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可以说,经济学的产生也就是为了调和这种矛盾。但是,资源配置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计划,一种是市场。实践证明,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因此,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实际上主要研究在市场配置资源情况下人们之间的生产、分配、消费和交换关系。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
 加里•贝克尔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开拓者。作为现代经济学领域中富有创见的思想家之一,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把经济学的本质视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他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将经济学方法拓展到涉及人类行为的更广阔的领域,包括犯罪、婚姻、教育、政治等通常并不认为属于经济学范畴的领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最具有渗透力,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人和普通大众的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对理性仃为人的理解。一般来说,在思维上,这些人要比普通大众更加理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把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和新古典理论联系在一起,形成新古典综合理论。作为经济学界唯一的一个通才,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在他的著作中,即那本深刻影响现代经济学的著作——《经济学》中,对经济学给出了如下定义:
 丰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用货币或不用货币进行交换的种种有关活动。
 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来生产各种商品(如小麦、牛肉等),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他们消费。
 经济学研究财富。
 经济学研究人们的日常的生活事物,如何谋生和如何过得快活。
 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组织他们的消费和生产的活动。
 经济学研究如何改善社会。
 可见,在萨缪尔森的定义中,经济学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财富或是财富和人的研究。
 尽管经济学的定义有所差别,但都涉及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领域,涉及了个人与社会如何做出选择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和社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问题,我们在此将经济学归纳
 为一门关于“选择的智慧”的学问。
 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智慧”的学问,这是从个体选择的角度考虑的。因此,它值得20几岁的年轻人学习和了解。这是因为,经济学中蕴含了人类行为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它能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所处的生活、工作以及未来的人生,使20几岁的年轻人能够对一个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经济学首先是研究财富的经济学。任何一种经济生活,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财富,财富的来源以及财富如何积累和增长。在古代社会,尽管物质匮乏,但人类为了生存,始终在探求财富以及财富的来源和增长。财富是什么?让我们从历史的视角来看看。
 经济学视野里对财富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争议。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在其著作《经济论》一书,将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视为财富。对于个人来说,只有他能够从中得到好处的东西,才能视为是他的财富。色诺芬举了一个笛子的例子,他说:“一支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来说是其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不过,“对于不会使用笛子的人来说,一支笛子只有在他卖掉它时是财富,而在不卖时就不是财富。”色诺芬认为,物品有两种用途,一是使用,二是交换。财富就是有用的东西,而这种有用性,既包含了使用性,也包含了交换性。对于财富的源泉,色诺芬认为,农业是财富最重要的来源。除此之外,开采白银,从事商贸活动,出租房屋、土地、船只和奴隶等,也可以增加财富。
 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极力反对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反对把开采金银矿产和对外贸易作为财富的真正源泉。他着手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正是他提出的至理名言。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