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品】 摸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八五品】 摸高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8.9 2.0折 45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立明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95044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9787506095044

上书时间2024-05-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立明,曾任《深圳特区报》评论员,离职后在高校进修。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如今是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同时是深圳卫视《正午三十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腾讯大家专栏作者、UC名家专栏作者。运营有公号“马图斯在十月”。致力于互联网政治研究。

目录
序  当个体接通世界的时候
自序  你看那高处落下的光
辑一  与时代赛跑的人
  世界将惩罚缺乏定力的人
  精神病人与“冷酷仙境”
  城中村、酸菜鱼、流莺与奋斗者们
  一种叫“这算什么”的冷漠
  在时代中沉没的鱼皮饺面
  以“主流”自居是一种病
  假如你的孩子是同性恋
  生命本是光辉的冒险
  出走的中年人
  你所担心的事,99%都不会发生
  她交版去了,但没有回来
  论文“杀死”那青年?
  要立场,还是要学术
  歌德写歌德的,你写你的
  “挖掘机”背后的粗暴与幻想
  雾霾的段子,如同一张秘密通行证
  世界公民未死,世界公民永生
辑二  社会的温度
  香港从何时起失去温度
  1996年,我们没聊好
  天秀大厦与隐蔽的“虫洞”
  新卢德主义宣言与互联网输家
  砸共享单车,仅仅是素质的问题吗?
  记者就要失业了吗?
  选择平庸才是纸媒真正的死亡
  “人艰不拆”与文化断代
  “主要看气质”背后的社交焦虑
  网络狂欢之后,或许是智商的集体沦陷
  创造新世界,需要更多的黄段子
  快手:网络“草野时代”的失意者同盟
辑三  一个更好的世界
  他不仅仅是拳王
  马拉拉有的武器,塔利班没有
  日本“赤军女王”的世界革命
  拒绝“转不动”的世界
  严肃点,我们革命呢!
  不了解长辈,你就不了解这个国家
  泰国:死机后的重启
  极权造就恶灵:评小说《永远的零》与“鬼子”真相
  大屠杀及其执行者们
  激进左翼的幽灵依然在欧洲徘徊
  《荒野猎人》与那个时代
  利比里亚启示录:“自由之地”如何变成杀戮乐园
  库尔德:一个悲情民族的战斗与希冀
  强奸、纪录片和“超级政府”
  长颈鹿、少数派与宽容
  反抗浪潮中诞生的现代美国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001 序 当个体接通世界的时候
001 自序 你看那高处落下的光

辑一 与时代赛跑的人
007 世界将惩罚缺乏定力的人
013 精神病人与“冷酷仙境”
020 城中村、酸菜鱼、流莺与奋斗者们
026 一种叫“这算什么”的冷漠
033 在时代中沉没的鱼皮饺面
038 以“主流”自居是一种病
044 假如你的孩子是同性恋<div align="center">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tbody> <tr> <td width="628">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001 <b>序</b> 当个体接通世界的时候</p> <p align="left">001 <b>自序</b> 你看那高处落下的光</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b>辑一</b><b> 与时代赛跑的人</b></p> <p align="left">007 世界将惩罚缺乏定力的人</p> <p align="left">013 精神病人与“冷酷仙境”</p> <p align="left">020 城中村、酸菜鱼、流莺与奋斗者们</p> <p align="left">026 一种叫“这算什么”的冷漠</p> <p align="left">033 在时代中沉没的鱼皮饺面</p> <p align="left">038 以“主流”自居是一种病</p> <p align="left">044 假如你的孩子是同性恋</p> <p align="left">052 生命本是光辉的冒险</p> <p align="left">058 出走的中年人</p> <p align="left">063 你所担心的事,99% 都不会发生</p> <p align="left">066 她交版去了,但没有回来</p> <p align="left">071 论文“杀死”那青年?</p> <p align="left">077 要立场,还是要学术</p> <p align="left">084 歌德写歌德的,你写你的</p> <p>089 “挖掘机”背后的粗暴与幻想</p> <p align="left">094 雾霾的段子,如同一张秘密通行证</p> <p align="left">098 世界公民未死,世界公民永生</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b> </b></p> <p align="left"><b>辑二</b><b> 社会的温度</b></p> <p align="left">107 香港从何时起失去温度</p> <p align="left">115 1996 年,我们没聊好</p> <p align="left">118 天秀大厦与隐蔽的“虫洞”</p> <p align="left">124 新卢德主义宣言与互联网输家</p> <p align="left">131 砸共享单车,仅仅是素质的问题吗?</p> <p align="left">137 记者就要失业了吗?</p> <p align="left">141 选择平庸才是纸媒真正的死亡</p> <p align="left">146 “人艰不拆”与文化断代</p> <p align="left">150 “主要看气质”背后的社交焦虑</p> <p align="left">154 网络狂欢之后,或许是智商的集体沦陷</p> <p align="left">158 创造新世界,需要更多的黄段子</p> <p align="left">164 快手:网络“草野时代”的失意者同盟</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b>辑三</b><b> 一个更好的世界</b></p> <p align="left">173 他不仅仅是拳王</p> <p align="left">180 马拉拉有的武器,塔利班没有</p> <p align="left">187 日本“赤军女王”的世界革命</p> <p>198 拒绝“转不动”的世界</p> <p align="left">205 严肃点,我们革命呢!</p> <p align="left">212 不了解长辈,你就不了解这个国家</p> <p align="left">218 泰国:死机后的重启</p> <p align="left">227 极权造就恶灵:评小说《永远的零》与“鬼子”真相</p> <p align="left">238 大屠杀及其执行者们</p> <p align="left">243 激进左翼的幽灵依然在欧洲徘徊</p> <p align="left">249 《荒野猎人》与那个时代</p> <p align="left">254 利比里亚启示录:“自由之地”如何变成杀戮乐园</p> <p align="left">262 库尔德:一个悲情民族的战斗与希冀</p> <p align="left">270 强奸、纪录片和“超级政府”</p> <p align="left">276 长颈鹿、少数派与宽容</p> <p align="left">280 反抗浪潮中诞生的现代美国</p> <p align="left">286 加莱亚诺:一位终生燃烧的批评者</p> <p align="left">292 “1999 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p> <p align="left">297 这是一个抵制麦当劳化的时代</p> <p align="left"> </p> <p>303 <b>后记</b></p> <p> </p> <p> </p> <p> </p> </td> </tr> </tbody> </table> </div>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序言媒体评论
马立明《摸高》里的文章,相当一部分似乎是在向我讲故事,切入点评时也是平心静气地与我交谈。读其评论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是在愉悦中得到精神的享受。叙述故事其实只是一种方法,作者真正的目的还是想通过点评呈现思想、观点,承担影响社会的责任。这种功力来自马立明的博闻多识,他不仅故事讲得精彩,理性的提升也相当娴熟。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这是一部风格明显、力道很足的评论文集。立明的写作怀有对世界的极大热忱,但同时他对热忱也保持着警惕。他反感各种无趣的堡垒,但他的反应只是耐心地讲道理。在他新世代风格的各种有趣驳杂的讲道理文字中,或可建构出一种能够风化堡垒的力量。
——庄礼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div align="center">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tbody> <tr> <td width="628"> <p class="a"> </p> <p class="a">马立明《摸高》里的文章,相当一部分似乎是在向我讲故事,切入点评时也是平心静气地与我交谈。读其评论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是在愉悦中得到精神的享受。叙述故事其实只是一种方法,作者真正的目的还是想通过点评呈现思想、观点,承担影响社会的责任。这种功力来自马立明的博闻多识,他不仅故事讲得精彩,理性的提升也相当娴熟。</p> <p class="a" align="right"><b>——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b><b></b></p> <p class="a"> </p> <p class="a">这是一部风格明显、力道很足的评论文集。立明的写作怀有对世界的极大热忱,但同时他对热忱也保持着警惕。他反感各种无趣的堡垒,但他的反应只是耐心地讲道理。在他新世代风格的各种有趣驳杂的讲道理文字中,或可建构出一种能够风化堡垒的力量。</p> <p class="a" align="right"><b>——庄礼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b><b> </b><b>)</b><b></b></p> <p class="a"> </p> <p class="a">作为曾经获得腾讯大家*单篇稿费纪录的专栏作家之一,马立明的文章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他可以把看似无趣的时政题材写得像小说一般起承转合,可以在评论文字里加入适量的激情或温情,使其别具一格。他的笔下,有大历史的冰与火,也有小世界的喜与悲,容得下大人物的传奇,也容得下城中村的一味酸菜鱼。相信每位读者都能在这些文字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一味。 </p> <p class="a" align="right"><b>——贾嘉(腾讯大家主编)</b><b></b></p> <p class="a" align="right"> </p> <p class="a">小马哥的文字中散发着一种全无矫饰的谦卑,这在经受过严格高等教育训练的学人中并不普遍。尽其所能地接近、理解、包容与己不同的人,却鲜有妄言、批驳与凌驾,几乎是他每一篇故事*基础的价值观。小马哥爱世人。纵使世人时而顽劣、时而乖张,然而在小马哥的笔下,你却能处处发现他对形形色色异己者*真诚的关切。这样的温度,在这个愈发暴戾与缺乏耐心的时代,尤显珍贵。</p> <p class="a" align="right"><b>——陈迪(深圳卫视评论员)</b><b></b></p> <p> </p> <p> </p> <p class="a">马立明是当今中国少数几个可以用“公子”称呼的男性,视野开阔,才情和品性俱佳。他的文字中自然流淌着善意,让他略显高贵的观点同时又那么亲切自然。他是一个时代的思考者与引领者,始终不与日趋堕落的时代精神媾和。</p> <p class="a" align="right"><b>——张丰(专栏作家)</b><b></b></p> <p> </p> </td> </tr> </tbody> </table> </div>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
自序 你看那高处落下的光

感谢翻开这本书的各位。
大约是2000 年吧,我在珠三角一家工厂实习,发生了一件事。在印染车间里,一个高速旋转的搅拌桶突然脱落,在巨大的离心力驱动下,砸中了一个工人。工人当即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一番抢救之后,工人保住了性命,但下身瘫痪了。他的打工生涯,也到此为止。
这事情,再追究责任也没有意义。应该是上一个工人在操作时违规,搅拌桶没有安装好就开始运转。让他赔他也赔不起。最后,老板掏了一笔钱,将此事摆平。赔偿金额不算小,就这样买断了农民工一生的健康。
事情真正的冷酷在于,整个生产只停顿了不到15 分钟,便恢复了秩序。队伍不能乱,人心不能散,工厂还得继续赶工,效益才是一切。作为事件的旁观者,我也没驻足几分钟,就去处理手头的急事了。对所有人而言,这好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就算是下了班,其他工人也没有提到这件事。我问起,他们半晌才说一句:“他真是倒霉。”然后就开始转移话题,讨论这个月到底发了多少工资,排了多少班。
第二天,阳光又照耀着这个工厂,似乎昨天的一切,从没有发生过。那个我不知道名字的工人,就这样消失了。他之后将面对怎样的人生,我们都不知道。
社会高速发展,每个人都玩命奔跑。厂长关注订单能否拿下,工人只顾着每月能到手多少钱,他人的疾苦,根本没空去想。个体的命运在时代洪流面前,相当卑微。
2010 年,我看到“富士康十三连跳”的新闻,看到《南方周末》记者在前方暗访发回的稿件,里面讲述的打工生涯,果然与我当年很相似:工厂宿舍之中,紧张、疲劳、冷酷、拉帮结派、没有人情味。工人来了又去,唯有机器隆隆开动,没有人在意你的想法。在发展的浪潮之中,这些低廉的劳动者只是大机器上的一个个螺丝钉。
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更年青的一代(新民工),比他们的前辈更在意所谓的“尊严”,更难忍受相应的挫折,这也是十年后自杀频出的原因。媒体也终于有勇气对这一切挖得更深,并对缺乏温度的发展主义提出批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