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驱动世界 9787542877529
  • 计算机驱动世界 978754287752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计算机驱动世界 9787542877529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59.06 5.0折 118 全新

库存7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 托马斯·黑格, (美) 保罗·塞鲁齐著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7529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4328258

上书时间2024-05-1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从专业到普及:重构全新的计算机发展史
本书是对《现代计算机发展史》(A History of Modern Computing)的全面重塑。《现代计算机发展史》于1998年首次出版,2003年增加了一章。从1998年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当时万维网(Web)还是个新鲜事物,苹果手机(iPhone)尚未诞生,而谷歌(Google)的创始人在读研究生,脸书(Facebook)的创始人是个高中生。要客观公平地讨论这些变化,只在书的末尾增加几章是远远不够的。在本书第一版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因特网仍然是一个相当模糊且尚未成形的系统。但今天,计算机通信的发展被视为计算机历史进程的一条核心线索,不仅贯穿了20世纪9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也是重要线索。视频和音乐录制向数字技术的大规模转移,同样迫使我们将媒体的发展融入计算机的漫长历史中。自本书第一版写成以来,计算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意味着本书也应该脱胎换骨,变成一本新书。
因特网、数字媒体设备和视频游戏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激起了公众对其故事的兴趣。然而,这种讨论很少立足于计算机技术更长远、更深刻的历史。在我们对本书进行最后修订时,其中一个人偶然发现了《因特网是如何发生的:从网景到iPhone》(How the Internet Happened:From Netscape to the iPhone),作者麦卡洛(Brian McCullough)是一位科技行业的业内人士。这本书可读性很强,结构紧凑,研究扎实,是麦卡洛基于自己对多位计算机公司创始人的200个访谈播客完成的。我们也把它推荐给读者。然而,我们也惊讶地发现,这样的历史研究没有与更大的计算机故事联系起来。如他的书名所示,麦卡洛从1994年第一个商业 Web浏览器开始讲述因特网的故事,只是偶尔才闪回因特网及其前身阿帕网(ARPANET)的前25年。他几乎没有提到Web的核心技术、协议和算法从何而来,也没有提到使Web 浏览器的迅速传播成为可能的不断发展的个人计算技术,比如新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他没有提到Web服务器技术,也没有提到与Web浏览器同时发展的编程语言和实践。根据我们的观察,关于电子游戏和
个人计算的通俗历史著作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本书的目的是将因特网、万维网的历史与音乐播放器(iPod)、电子游戏机、家用计算机、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历史一起,纳入计算机历史的核心叙述。
若仅把一项技术的历史写成一系列的模型、发明者和改进,就会错过重点。米萨(Thomas J.Misa)曾提出,计算机历史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解释“计算机如何改变了世界”。2看起来做到这一点可能并不难。计算机的历史相对比较短,就我们撰写的内容而言,它始于20世纪40 年代。与农业、阿拉伯数字和字母表等的历史相比,它的时间跨度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尽管计算机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但到目前为止,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不如工业时代的技术,如电灯或电力、汽车和抗生素那样重大。



 
 
 
 

商品简介

本书由杰出的科学史专家托马斯·黑格和保罗·塞鲁齐撰写,在经典之作《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全面重构,用全新视角,深入阐释计算技术体系及其应用的进化,带领读者理解计算机的变革历程,以及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塑造。全书共分15章,每章讲述计算机的一种转变,从1945年的ENIAC谈起,到电子邮件、袖珍计算器、个人计算机、万维网、电子游戏、智能手机的发展,再到计算机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的当今世界,最后以集成了多种计算模式的特斯拉Model S作为结尾。全书史料丰富,见解深刻,叙述生动,是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的最佳入门级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托马斯•黑格(Thomas Haigh),出生于英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历史系教授、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德国锡根大学媒体与信息学院客座教授,《计算机学会通讯》(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撰稿人,曾于2019年获得美国技术史学会颁发的伯纳德·芬恩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历史奖。

保罗•塞鲁齐(Paul Ceruzzi),美国有名计算机史学家,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荣誉策展人,航空航天电子和计算领域的权威人士,曾在克莱姆森大学教授技术史。著有《GPS发展史》(GPS)、《计算机简史》(Computing)、《互联网小巷》(Internet Alley)等。

译者简介:
刘淘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计算机体系结构博士。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和中欧合作项目。

目录
本书共分15章, 每章讲述计算机的一种转变, 从1945年的ENIAC谈起, 到电子邮件、袖珍计算器、个人计算机、万维网、电子游戏、智能手机的发展, 再到计算机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的当今世界, 最后以集成了多种计算模式的特斯拉Model S作为结尾。

内容摘要
本书由杰出的科学史专家托马斯·黑格和保罗·塞鲁齐撰写,在经典之作《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全面重构,用全新视角,深入阐释计算技术体系及其应用的进化,带领读者理解计算机的变革历程,以及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塑造。全书共分15章,每章讲述计算机的一种转变,从1945年的ENIAC谈起,到电子邮件、袖珍计算器、个人计算机、万维网、电子游戏、智能手机的发展,再到计算机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的当今世界,最后以集成了多种计算模式的特斯拉Model S作为结尾。全书史料丰富,见解深刻,叙述生动,是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的很好入门级读物。

主编推荐
★ 经典巨作《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第三版,全面修订前作,首次引进出版。

★ 国际权威计算机史学家强强联手,重构经典,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张柏春作序推荐。

★ 完整展现计算机的变革历程,阐释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塑造,填补国内计算机史科普领域空白。

★ 再现上百家科技公司的兴衰浮沉,重演科技巨头间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