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内镜鼻窦颅底手术图谱(原书第2版) 978752360396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鼻内镜鼻窦颅底手术图谱(原书第2版) 9787523603963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155.59 6.8折 22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亚历山大·G.邱(Alexander G. Chiu) [美] 詹姆斯·N.帕尔默(James N. Palmer) [美] 尼钦·D.阿达帕(Nithin D. Adappa)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ISBN9787523603963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28元

货号32002604

上书时间2024-05-1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洪涛,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委员,省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委,擅长颅内肿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颅内高难复杂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有专长。

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鼻腔手术 
第 1 章 鼻中隔成形术
第 2 章 中鼻甲及下鼻甲
第 3 章 蝶腭动脉 / 颌内动脉结扎术
第 4 章 内镜下及开放的筛前 / 筛后动脉结扎术
第 5 章 鼻内镜下鼻后孔闭锁成形术
第二篇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基本原则 
第 6 章 上颌窦开窗术
第 7 章 筛窦部分切除术 / 筛窦全切术
第 8 章 蝶窦开放术
第 9 章 额窦开放术:Draf Ⅰ型和 Draf Ⅱa 型
第 10 章 额窦开放术:Draf Ⅱb 型
第 11 章 额窦开放术:Draf Ⅲ型
第 12 章 术后清理
第 13 章 上颌窦、额窦及蝶窦球囊扩张术
第三篇 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炎症性疾病 
第 14 章 修正性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完全蝶筛切除术
第 15 章 改良上颌骨内侧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上颌窦炎
第 16 章 扩大蝶窦开放术和根治性蝶窦切除术
第四篇 眼眶手术 
第 17 章 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
第 18 章 内镜下眼眶减压手术
第 19 章 视神经减压术
第 20 章 眼眶肿瘤的内镜入路与手术切除
第五篇? 鼻窦肿瘤 
第 21 章 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
第 22 章 内镜下 Denker 入路切除上颌窦前部肿瘤
第 23 章 内镜下翼管神经切除术 
第 24 章 经翼腭 / 翼上颌间隙入路、上颌动脉结扎及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入路
第 25 章 内镜下颅面联合切除术
第六篇 颅底重建 
第 26 章 筛板脑脊液漏及脑膨出修补术
第 27 章 蝶窦脑脊液漏及脑膨出修补术
第七篇 前颅底及中央颅底入路 
第 28 章 内镜下切除垂体肿瘤
第 29 章 内镜下经蝶骨平台和经蝶鞍入路 
第 30 章 斜坡脊索瘤及软骨肉瘤的内镜治疗
第 31 章 带蒂及不带蒂瓣重建大面积颅底缺损
第八篇 鼻内镜与开放性联合入路:额窦 
第 32 章 额窦钻孔术
第 33 章 闭塞或不闭塞的额窦骨瓣成形术

内容摘要
本书引进自ELSEVIER出版社,由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顶级专家AlexanderG.Chiu、JamesN.Palmer和NithinD.Adappa联合编写,是一部有关鼻内镜颅底手术的实用图谱。本书为全新第2版,全面清晰地介绍了当今鼻科学和前颅底手术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图片形式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展示了经鼻内镜开展颅底手术的具体步骤,同时还为各种手术入路的操作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建议。本书共八篇33章,编写简洁、图文并茂,非常适合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及鼻科学等专业的医生和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主编推荐
本书由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很好专家 Alexander G. Chiu、James N. Palmer 和 Nithin D. Adappa 联合编写,是一部有关鼻内镜颅底手术的实用图谱。本书内容涵盖了鼻—颅底外科的各个领域,涉及鼻腔、鼻窦、眼眶、前中颅底等多个解剖部位。每章都配有高清晰度的解剖图谱与手术图像,向读者展示分步手术操作步骤,方便读者阅读、了解。本书编写简洁、图文并茂,非常适合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及鼻科学等专业的医生及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精彩内容
第1章? 鼻中隔成形术SeptoplastyMichaelLupaMarceloAntunesSamuelS.BeckerDanielG.Becker著朱俊豪译? ? 余少卿刘健刚? 校一、概述z鼻中隔对为维持鼻、鼻腔、鼻窦的形态和功能起关键作用[1]。
z鼻中隔畸形在人群中十分常见,据统计全球有77%~90%的人存在鼻中隔畸形[2,3]。
z鼻中隔关键区域即使有细微偏曲也会影响鼻腔通气、经鼻给药的扩散、黏膜纤毛清除功
能,以及鼻腔的外观 [4-6]。
z改善鼻腔通气是鼻中隔成形术的主要目标,其适应证还包括因鼻中隔偏曲所致的鼻出血、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头痛[5]。
z本章将重点介绍3种常用的鼻中隔成形术:①使用头灯照明的传统鼻中隔成形术;②处理前部畸形的鼻中隔成形;③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既适用于鼻中隔整体偏曲,也适用于如骨棘等局部的鼻中隔偏曲)。
二、解剖[7-9]z鼻中隔为外覆黏膜的骨和软骨结构,位于鼻腔中线上,分隔左、右鼻孔(图1-1)。
z鼻中隔位于鼻腔中央矢状面内,上界为颅底,下界为硬腭,前界为鼻尖,后界为蝶窦和鼻咽。
z鼻中隔的骨性部分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上颌骨鼻嵴(由上颌骨和腭骨组成)构成。四方形的鼻中隔软骨构成鼻中隔前部。
z在鼻中隔的骨与软骨的交界处,软骨膜和骨膜不连续,两层膜之间为致密的交叉纤维。
z鼻中隔构成左、右鼻孔的内侧壁,并参与内外鼻阀的形成。
三、术前注意事项z病史对于制订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鼻腔阻塞情况、鼻部外伤史、
鼻出血史、鼻减充血药及其他药物的使用史。
z充分的黏膜收敛和血管收缩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和保持清晰的术野至关重要。
z术前鼻内镜检查是鼻镜检查之外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可以全面检查鼻中隔,准确了解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和严重程度[10]。
z鼻中隔成形术的术式选择应基于鼻中隔偏曲的性质和部位、患者的病史(包括鼻中隔成形术史),以及外科医生对各种术式的熟练程度和手术习惯[11]。
四、影像学检查注意事项[4,12]z尽管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鼻中隔偏曲的必需检查,但当需要同时行其他鼻科手术时,通常需要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评估[4]。
z计算机断层扫描(CT)鼻窦冠状位成像是评估鼻中隔偏曲的首选检查(图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