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劳工组织 978752019548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劳工组织 9787520195485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77.7 6.1折 128 全新

库存30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西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95485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3933975

上书时间2024-05-1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莫纪宏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际法研究所原所长。
《国际劳工组织》一书系统介绍国际劳工组织成立的国际法依据及其主要职能、组织机构及其议事规则,论述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国际劳工公约的制定程序、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报告与监督机制,探讨国际劳工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同时本书还概述国际劳工组织进入第二个百年面临的挑战及其提出的应对倡议。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参与国际劳动治理和国际劳工规则制定过程中体现中国主张,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方面。就此而言,该书的出版将产生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首先,在国际体系变革中,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劳动治理领域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必然涉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近年来中国不断完善劳动治理体系,并在促进生产性就业、扩大基本社会保护、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减少不平等和实现体面劳动、减贫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发挥更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国际劳工组织法,可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劳动领域的治理能力。其次,剖析国际劳工组织的议事规则,介绍该领域的发展和相关实践,为我国参与国际劳工规则的制定,并在此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观点,体现中国主张,提供法理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动员、影响和利用国际劳工组织机制的能力,有效借助该国际机制建构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进而对全球劳动治理体制的发展走向和形成产生影响,可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制度建构领域的影响力。后,该书从国际组织法的视角,对国际劳工组织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内学界深化此领域研究提供大量可资参考的国际劳动法资源、理论观点和相关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为相关部门决策......



 
 
 
 

商品简介

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成为联合国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的专门机构。其组织机构主要为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目前有187个成员国。其宗旨在于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合作;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和维护社会正义。本书系统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与概况、行动领域、多边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西霞,法律硕士、英语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副编审、硕士生导师。



目录

导言/1
章国际劳工组织成立的国际法依据/15
节《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制定及其修订历史/15
第二节《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性质与主要的内容/16
第三节《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特点/17
第四节《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解释/19
第五节《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下成员国的义务/22
第二章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27
节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及其法律地位/28
第二节加入、退出和重新加入国际劳工组织/30
第三节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职能/31
第四节国际劳工组织的目标/36
第五节国际劳工组织的作用/39
第六节国际劳工组织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40
第三章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43
节国际劳工大会/43
第二节理事会与国际劳工局/52
第三节国际劳工组织的结构特征/63
第四章国际劳工标准/69
节国际劳工标准简介/69
第二节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及其分类/71
第三节国际劳工标准的特征/74
第四节国际劳工标准的作用/80
第五章国际劳工标准的表现形式/85
节国际劳工公约/85
第二节建议书/99
第三节对设立国际劳工标准形式的思考/100
第六章国际劳工公约的制定程序/103
节国际劳工公约的制定/104
第二节国际劳工公约的修订/107
第三节与国际劳工公约制定相关的问题/115
第七章成员国提交报告制度/119
节已批准公约的报告制度/119
第二节未批准公约和建议书的报告制度/133
第三节对未能履行报告义务问题的解决/135
第八章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监督机制/139
节常规监督机制/139
第二节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特别监督程序/149
第三节国际法院/164
第四节国际劳工组织监督机制的特征/165
第九章《〈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措施》/169
节1998年《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169
第二节1998年《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后续措施”/174
第三节1998年《宣言》的性质及其意义/182
第四节关于1998年《宣言》的思考/186
第十章国际劳工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191
节《章程》关于国际劳工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关系的规定/191
第二节在联合国系统内从社会视角审查国际经济政策的努力/194
第三节国际劳工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197
第四节加强国际机构之间的协调/198
第十一章主要国际组织关于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主张及其实践/205
节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概述/205
第二节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主张/209
第三节国际劳工组织在实施区域自贸协定劳工条款方面的作用/214
第四节联合国系统会议或机构关于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主张及其实践/217
第五节世界贸易组织视角下的劳工标准与贸易的关系/219
第十二章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关系/229节概述/229
第二节中国加入或批准国际劳工公约的现状/233
第三节国际劳工公约与中国国内法的关系/237
第四节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影响/240
第五节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关系的发展前景/245
第十三章国际劳工组织进入第二个百年:挑战与应对倡议/247
节国际劳工组织百年庆典系列活动/247
第二节国际劳工组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254
附录一国际劳工组织章程/259
附录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措施/279
附录三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争取公平全球化的社会正义宣言/285
附录四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劳动世界的未来百年宣言/299
附录五国际劳工公约一览表(1919~2020年)/307
附录六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国际劳工公约的情况/323
附录七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参加国际劳工公约的情况/329
大事记/333
参考文献/335
索引/353
后记/357


【前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