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家(王云五) 978701016046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出版家(王云五) 978701016046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8.25 6.8折 5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晓群|总主编:柳斌杰

出版社人民

ISBN9787010160467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30163271

上书时间2024-04-05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俞晓群,男,1956年9月生,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数学系学士,吉林大学哲学硕士,著名出版人。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出版社,1993年全面主持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工作。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2003年担任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2009年7月担任海豚出版社社长。
他提出“书香社会”的出版理念,主持策划了很多具有很高思想与学术价值的丛书,如“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书坊”、“海豚书馆”等,从国外引进“探索书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系列图书”、《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世界著名品牌图书。担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主持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全书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原则,在海内外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将中外名著的珍善版本,精选收入文库。计划从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中,每年出书百种,积累至千册。共分三个书系:传统文化书系,近世文化书系,外国文化书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学生涯
  一、家世
  二、早年的读书生活
  三、半工半读
  四、自学习惯的养成
  五、自学方法的建立
第二章  出版简历
  一、公民书局
  二、进入编译所
  三、离开编译所
  四、出任总经理
  五、辞去总经理
  六、创办华国出版社
  七、出任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
第三章  文化理想
  一、图书馆
  二、百科全书
  三、四角号码
  四、世界地位
  五、四次危机
第四章  选题思想
  一、任编译所所长时的选题思想
  二、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三、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
  四、最有创造性的出版物
第五章  经营理念
  一、改进编译所意见书
  二、科学管理方法
  三、重振台湾商务的计划
  四、营销案例
第六章  教育经历
  一、从教生起步
  二、 任职
  三、到大学任教
  四、台湾“博士之父”
  五、教育出版
  六、教育研究
第七章  笔墨一生
  一、最后的跋
  二、翻译
  三、报刊文章
  四、编著
  五、回忆文章
  六、序与跋
第八章  人际交往
  一、教育圈
  二、出版圈
  三、文化圈
  四、政治圈

内容摘要
 柳斌杰主编,俞晓群著的《中国出版家(王云五)》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作为出版家的王云五先生。分10章,主体内容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王云五的成长与自学,讲自学对于他后来从事出版事业带来的帮助。第二部分共用4章从传主的出版简历、文化理想、选题思想和经营理念方面介绍并深入讨论了王云五先生的成就。第三部分为“教育与写作”,按照“与出版相关”的原则,选择性地对传主的教育与写作加以论述。第四部分为传主的“人际交往”,介绍传主在教育圈、出版圈、文化圈、政治圈的交际,使人更全面地了解王先生的为人、志趣和道德等内容。第五部分为“文化基金会建设”和“在台出版”,主要写传主到台湾以后对出版及文化事业所做的贡献。其中许多内容是大陆读者缺乏了解的。

精彩内容
 四、自学习惯的养威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王云五半工半读的生活经历时间很长。从1905年起,一直到1913年,他结束美国拉沙尔函授大学法律科学业为止。更重要
的是,这样一段自学的人生经历,促使王云五养成了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他始终坚持认真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被胡适称赞为“有脚的百科全书”,事业上成就巨大。那么,王云五究竟养成了哪些阅读习惯呢?
(一)爱书。王云五一生与书为伴,“真是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和工作以外,没有一时一刻肯离开它”。对此,我们可以从1921年7月23日胡适在上海拜访王云五归来所写的日记中得到印证:“他是一个完全自修成功的人才,读书最多、最博。家中藏西文书一
万两千本,中文书也不少。他的道德也极高,曾有一
次他可得一百万元的巨款,并且可以无人知道。但他不要这种钱,他完全交给政府,只收了政府给他的百分之五的酬奖,此人的学问道德在今日可谓无双之选。他今年止三十四岁,每日他必要读平均一百页的外国书。”1969年,也就是王云五82岁的时候,他去韩国领取荣誉博士学位归来,“中央日报”记者采访他,他自豪地说:“我可以不客气地说,没有人读的书比我多。”(二)博学。前面提到,1908年,王云五因为二哥早逝,他只好放弃留学的念头,决心走自学的道路。于是,他从商务印书馆西书部分期付款购得原版《大英百科全书》35巨册。他后来回忆:“由于该书内容无所不包,我平素爱书成癖,几有过屠门而大嚼之势。……自该书购到之日起,接连约三年内,几乎每日都把该书翻读二三小时,除按各条顺序阅读大概外,通常系从索引方面,将某一题材与其相关题材,作较有系统的阅读。结果,除了许多人名、地名等无关重要者略而不读外,所有重要条文,皆曾涉猎。这样的读书,博而不专,原是很愚钝的。在那时,有些知好和学生获悉此事,颇加赞许,认为难能可贵。我听了也不以为忤。可是现在回想一下,不仅把这二三年自己读书时日的重要部分占据了,而且由于博而不专的习惯养成,使我以后约莫二十年问常常变更读书门类的兴趣,结果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学者;否则以我对于读书的兴趣,自问理解与记忆都还不差,虽无机会进大学之门,至少也可借自修而专攻一科,或可勉厕于专家之列呢?”以上王云五是在强调,由于自己没有老师指导,读书不得要领,苦读《大英百科全书》,耗费时间,耗费精力,养成了博而不专的阅读习惯,最终没能成为专攻一科的学术专家。但反过来看,正是由于早年苦读《大英百科全书》的经历,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同时,还总结出许多博学的方法,让他一生受用无穷。
(P11-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