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9787523102244
  •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9787523102244
  •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978752310224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978752310224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60.56 4.7折 128 全新

库存1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韦力|责编:张霆//张瑾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23102244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1744905

上书时间2024-04-05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韦力国际儒联出版宣传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目录版本学、藏书史,中国传统文化史等,著有《觅圣记》《觅文记》《觅诗记》《书楼寻踪》《鲁迅藏书志》《中国古籍拍卖述评》《芷兰斋书跋》《古书之爱》等三十余部专著。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儒学的产生及相关概念
一、儒、儒家、儒学./ 002
二、儒家创始人./ 003
三、儒家主体思想./ 005
四、儒家核心概念./ 008
五、初期分化·儒分为八./ 026
六、曾子学派·以孝为本./ 029
七、思孟学派:子思·强调中庸./ 032
八、孟子·性善论./ 037
九、荀子·性恶论./ 042

第二章.儒学定于一尊的时代
一、尊儒时代背景及原因./ 048
二、礼制的确定者·叔孙通./ 050
三、经学的先声·陆贾./ 052
四、从儒道之争到独尊儒术./ 055
五、经学的两大流派·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059
六、汉代古文经学的四次抗争./ 063
七、汉末今文经学的反击./ 068
八、郑玄遍注群经,会通今古文./ 073

第三章.魏晋玄学下的儒学
一、三国时代的儒学./ 080
二、王学郑学之争./ 083
三、易学的象数派与义理派./ 088
四、南朝经学派与北朝经学派的异同./ 091
五、南朝经学派名家./ 093
六、北朝经学派名家./ 097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注疏之学
一、南北两派儒学的统一./ 102
二、河汾学派./ 105
三、以音释义,训义兼辩./ 109
四、钦命诸儒共修《五经正义》./ 112
五、刊刻九经《石经》,平议《孝经》派别./ 115
六、盛唐三贤创新《春秋》学派./ 118
七、韩愈重立儒统./ 120
八、李翱·强调复性,开宋代理学之先河./ 123
九、晚唐五代儒学./ 125

第五章.宋代新儒学—理学
一、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 129
二、荆公新学./ 133
三、温公朔学./ 137
四、元公濂学./ 142
五、横渠关学./ 147
六、苏氏蜀学./ 151
七、尧夫数学./ 157
八、二程洛学./ 161
九、程门四先生./ 167
十、道南学派./ 176
十一、湖湘学派./ 181
十二、金华学派·经史并重,传承中原文献之学./ 188
十三、永嘉学派./ 195
十四、永康学派·王霸义利之辨./ 208

第六章.朱陆异同:理学与心学的顶峰
一、晦庵闽学:朱熹·性即理./ 213
二、象山心学:陆九渊·心即理./ 220
三、勉斋学派·传承儒学道统./ 227
四、沧洲学派·播朱学于世间./ 233
五、西山学派·使理与数灿然于天地间./ 237
六、九峰学派·数尽万物之则,尽天下之理./ 246
七、清江学派·与朱熹同撰《小学》./ 251
八、北溪学派·心为太极./ 254
九、木钟学派·朱子传《诗》《易》弟子,以理解经./ 259
十、鹤山学派·通过实践明心致知./ 262
十一、潜庵学派·以朱子说解《诗经》./ 266
十二、巽斋学派./ 270
十三、深宁学派·汉宋并采,研经究史./ 278
十四、东发学派·四明之学宗朱氏者东发为最./ 286
十五、真氏西山学派·泛滥释老心学,归本朱子./ 289
十六、北山学派./ 296
十七、陆学在浙江的传播./ 300
十八、宝峰学派·私淑慈湖,以心理政./ 308

第七章.金元:儒学的衰落与衍圣公的确立
一、赵秉文·金朝斯文主盟./ 313
二、道统的北传./ 314
三、鲁斋学派·传理学于元廷./ 318
四、静修学派·刘因,圣贤,我也;我,圣贤也./ 322
五、草庐学派·吴澄,内主敬尊德性,外格物而致知./ 326

第八章.明初的朱学与陆学
一、曹端·月映万川,开明代理学之先./ 332
二、河东学派·以关闽诸子为法绳,以古圣贤为归宿./ 334
三、崇仁学派·南方朱学大宗,兼采陆学./ 337
四、余干学派·以主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 339
五、江门学派·奠基明代心学,静中养出端倪./ 342
六、甘泉学派·心与事应,天理自现./ 346
七、三原学派./ 350

第九章.阳明心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悟道及悟理./ 360
二、浙中学派./ 368
三、江右学派./ 385
四、泰州学派./ 414
五、纠正王学观念之偏./ 444

第十章.清初儒学:继承与反思
一、以崇儒重道为国策./ 464
二、心学余波./ 467
三、朱学的承继./ 479
四、反击理学,倡导实学./ 489

第十一章.汉代经学的复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一、惠栋:开创吴派,一尊汉儒./ 511
二、吴派嫡传名家./ 513
三、戴震:开创皖派,以考据达义理./ 521
四、东原著名弟子./ 526
五、常州学派:今文经学崛起./ 540
六、以今文经学论政./ 546
七、章黄学派:古文经学的反击./ 561

第十二章.晚清理学
一、艮峰学派:以居敬穷理来日新其德./ 571
二、湘乡学派:重礼,事功./ 574
三、养知学派:质疑经典释读,提倡事功理财./ 579
四、葵园学派:趋重考证,编校典籍./ 584

第十三章.现代新儒家学派
一、梁漱溟:开创“新孔学”,析文化三路向./ 591
二、熊十力:体用不二,倡导大同./ 596
三、冯友兰:以逻辑分析方式创建新理学./ 603
四、贺麟:以西哲观释儒,创建新心学./ 608
五、牟宗三:创良知自我坎陷说,倡三统并建./ 614
六、钱穆:天人合一观./ 619

内容摘要
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中,儒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中,在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从梳理儒学学派发展脉络切入,纵观解读了近3000年中国儒学发展流变。以时代为经,以儒家各学派重要人物为纬,从儒学的开创为始,简述儒家的核心概念,继而讲述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嬗变的各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儒家派别的起源、继承和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通过本书,广大读者不仅可以对儒家及儒家学派史有系统而清晰的了解,而且能更好地看懂到中国历史、政治和文化演进的底层逻辑。

精彩内容
序言
本书通过梳理学派的方式来讲述儒学史,以时代为经,学派重要人物为纬,从儒学的开创为始,首先简述儒家的核心概念,继而讲述其递变环节,希望通过这样的讲述,能够使读者对儒家史有概念性的了解。
孔子曾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说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了儒者。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儒,柔也,术士之称”,早期的术士乃是巫的一种,后来从巫中分化出来,渐渐演变为从事宗教活动及文化教育的儒士,而《周礼·大宰》称:“儒,以道教民。”可见儒者的主要事务是教化人民。
尽管儒者早已存在,但是自从有了孔子,才确立了儒家的整体概念和思想框架,因此,后世将孔子视为儒家的创始人,故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孔子不是儒之创始者,但乃是儒家之创始者。”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并且学在官府,孔子在民间招收弟子,有教无类,将文化传播到了民间,这个行为对社会风气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使之成为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孔子以入世的态度来教化弟子,其观念被后世所继承。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中国无文化,自孔子以前之中国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之中国文化,赖孔子而开。”梁漱溟在《梁漱溟自述》中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孔子是接受古代文化,又影响着他之后中国文化的。这种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古人都不能与孔子相比。他生活在前二千五百年和后二千五百年的中间,他本人是承前启后的。”钱穆在《孔子传》中有着同样的论述:“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孔子认为,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乃是由于人们不遵从礼制,所以他强调要克己复礼,同时他认为,“仁”是人类的最高追求目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礼与仁乃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继续弘扬老师的思想。孔子弟子三千,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些人构成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儒家学派。到战国时期,该学派在诸子百家中已经成为两大流派之一,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当时只有孔子创建的儒家和墨翟创建的墨家能够并称于世。
孔子在教授弟子时因材施教,使得大多数弟子只传承了孔子思想的一个侧面,同时,孔子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完成中,其在教授弟子时,早年与晚年有所不同,致使他的弟子们在一些观念上各有侧重。至战国时期,儒家分成八个大派别,这是儒家的第一次分派。此八派之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前者弘扬了孔子的仁学,强调心性和内圣;后者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强调礼法与外王。孟氏之儒的开创者是孟轲,他的学派被后世称为“性善派”;孙氏之儒的开创者是荀况,他的学派的主体观被后世称为“性恶派”。
现当代学者对孔门派别的划分与古人略有不同,姜广辉在《郭店楚简与〈子思子〉》一文中将子游、子思、孟子一系称为“弘道派”,认为该派的特点是:“在早期儒家之中,这一派人民性、主体性、抗议精神最强,是早期儒家的嫡系和中坚。”他把曾子一派归为“践履派”,认为该派特点是:“重孝道的践履,其基点在家庭父子关系上。这一派所讲的孝道是广义的。”同时他认为,子夏一系属“传经派”,子张一系属“表现派”。
现代学者还有另一种分法:认为曾子开创了“主内派”,其思想倾向是重仁、内省、明心见性,由孝治推衍为德之教化,孟子属于主内派,该派被视为儒家正统;子夏开创了“主外派”,这一派的思想倾向是重礼、博学,从宇宙本体推天及人,重视政治参与,发展法治思想,这一派在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荀子。
从先秦到现代,按照重要历史节点及学术观,学界对于儒学有原始儒学、汉唐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现代新儒学之分,在每个时期,又分出许多学派,这种现况正说明了儒学的开放性,本书就是以此为框架,来讲述各个阶段重要的学术特点以及重要的学派。一个学派的成立,需要有宗师和门徒,以及基本一致的思想理念,但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某些派别也会发生裂变。梁启超认为一个大学派成立后会出现三种现象:注解、分裂和修正。注解就是对经典的注疏,分裂则是“一大学派,内容既然丰富,解释个个不同,有几种解释就可以发生几种派别。往往一大师的门下,分裂为无数几家。这也是应有现象之一。”(《两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修正则是对本门派的观念加以补充。
秦王朝用法家言排斥儒家,儒家经典遭到严重破坏。汉朝建立后重视儒家,因为汉室起于草莽,需要利用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来稳定社会,经过一些大儒的努力,使得儒学在汉朝取得了独尊的统治地位。在朝廷的一系列措施下,很多因战乱而散失的经典再现人间,人们为了整理这些经典,以及如何阐释这些经典,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派别。自此,儒学走入了经学时代。
秦朝时,秦始皇和李斯认为天下已成为一家,各家学说没有存在的必要,儒家也在被禁之列,儒家经典遭到了第一次大破坏。到西汉时,儒家的核心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中,《乐经》已经失传,古文经学家认为《乐经》焚于秦火,今文经学家认为“乐”本无经,乐在《诗》《礼》之中。
六经原本是多家供奉的经典,至西汉时成为了儒家专学。对于如何解释六经,儒家形成了两大派别:重视师徒间口口相传的今文经学派和重视古典文献研究、解读的古文经学派。
在《诗经》方面,申培公传鲁《诗》,辕固生传齐《诗》,燕人韩婴传韩《诗》,三者属于今文《诗》学,鲁人毛亨所传则为古文《诗》学。
《春秋》的传授分为三大流派,公羊高传《公羊传》,穀梁赤传《穀梁传》,左丘明传《左传》,此即《春秋》三传,前两者属于今文经学,后者属于古文经学。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对儒家核心经典的解读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两派的斗争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可谓是中国儒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学术派别。
汉代是儒学第一次大放异彩的时代,经过董仲舒的努力,至汉武帝时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儒学成为了官学。对于儒家经典的研究,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乃是儒、道思想结合的产物,儒学的玄学化使得经学衰落。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提出“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以此确定“意”的重要性,认为可以将“言”与“意”分开来看,其结果使得传统注经方式得以改变,不再局限于用儒家观点来解读儒家传统思想,而是给注经者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王弼改变了被经学家视为金科玉律的“注不破经”观念,这是经学思想的第一次被解放。
帝王祭孔始自汉高祖刘邦,其经过鲁地时“以太牢祠孔子”。南北朝时期,南北各政权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传承地位,纷纷建起孔庙,寻访孔子后裔。隋朝统一南北后,大力发展儒学,寻觅孔门后裔加以褒奖。
唐朝建国之初,高祖李渊看到隋末儒学衰微,强调应当“敦本息末,崇尚儒宗”,下令在国子学立周公庙、孔子庙各一所,同时褒奖孔子及其后人。唐太宗在贞观二年(628)“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两边俎豆干戚之容,始备于兹矣”(吴兢《贞观政要》),由此使得孔子得到了独尊的地位。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又下诏尊孔子为宣父,并在兖州为孔子修庙。
但是,唐王朝采取的策略是儒、释、道三家平衡。因为唐朝李姓,故尊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为始祖,唐太宗下诏令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此举引起了佛教界的不满。为了平息争论,唐太宗于贞观十五年(641)亲临长安弘福寺,向僧人做了相关解释。
唐高宗时,李治改变了其父唐太宗封孔子为圣的做法,下令黜孔子为先师,以此降低孔子在庙堂祭祀上的地位。此举遭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朝臣反对,唐高宗只能收回成命,仍尊孔子为先圣,并亲到曲阜祭孔。这种局面说明儒家思想此时已经成为了朝廷的主体思想,即使皇帝有不同想法,也难以撼动儒家的地位。
到了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在诏书中明确称“弘我王化,在乎儒术”,因为儒家思想“能立天下之大本,成天下之大经,美政教,移风俗”。孔子由是被封为文宣王。至此,孔子终于由素王被追封为实王。
唐太宗时期,李世民诏令中书侍郎颜师古等考订《五经》,又诏国子祭酒孔颖达撰定《五经》义疏,并定名为《五经正义》,令天下读书人传习。《五经正义》的颁行,改变了东汉以来儒家经说纷乱的局面,使得对经书的注解义疏得到统一,儒家核心经典有了标准定本,由此解决了“儒学多门,章句繁杂”的问题。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以经学论,未有统一若此之大且久者”。
但任何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对于经典解读的统一,不免使得天下学者在思想上有了禁锢。刘师培在《国学发微》中指出了此种弊端:“学术定于一尊,使说经之儒不复发挥新义,眯天下之目,锢天下之聪。欲使天下士民奉为圭臬,非是则黜为异端,不可谓非学术之专制矣。”《五经正义》的修撰,更多的是注重儒家特有的实践功用,忽视了儒家内圣的传统精神。而唐朝采取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政策,至中唐时道教空前兴盛,他们借鉴儒、佛两家理念,从义理和人生哲学方面来倡导“性命双修”,以此融合儒家忠君孝亲的纲常伦理,以便达到治国理政的需求,与此同时,道家又吸收佛教的思辨哲学和心性修养理论,使得道教理论可以与儒、佛两家相抗衡。此时的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佛教自有的理论系统远比儒、道两家要完善,这种状况使得儒家受到空前的压力,正如刘禹锡在《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中所言:“然则儒以中道御群生,罕言性命,故世衰而寝息。佛以大悲救诸苦,广启因业,故劫浊而益尊。”唐朝后期,儒学大家韩愈挺身而出,反对唐宪宗遣使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写出了著名的《谏迎佛骨表》来历数佛教的各种危害,并为此险遭杀身之祸。为与佛、道两家抗衡,韩愈写出了极具名气的《原道》一文,由此构建了从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一脉相传的儒家道统,以此来与佛教的法统相抗衡,努力重建人们对于儒家的信仰。
韩愈注意到了儒家钻研经典的弊端,重拾儒家传统的心性学说,倡导“性三品论”,以此接续董仲舒对人性问题进行的探讨。其实韩愈在反佛的同时,也借鉴了佛教的修心理论,他的道统说、修心说均借鉴了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其弟子李翱在儒家性命之学方面更进一步,写出了《复性书》,对儒家心性论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与拓展,同时吸收了佛家的见性成佛观念,借鉴佛教禅宗的人人皆可成佛理念,提出了“性情二元论”,由此把儒家修心理论向前推了一大步,把儒学引向了义理思辨的道路。
进入宋代,宋儒正是受韩愈和李翱思想的影响,创造出了理学、道学观念,使得儒家理论研究成果呈现了百家齐现的局面。北宋时期以疑古为开端,宋儒另辟蹊径,力图超越汉唐,他们崇尚简易,不再重视汉唐传注之学,而是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文本身,直接探求圣人本意。他们以六经注我的态度重新诠释儒家核心经典,构建出一套以心性论为基础的义理之学。
宋儒的这种思想,使得儒家派别呈爆发式增长,在北宋时期,出现了荆公新学、温公朔学、元公濂学、横渠关学、苏氏蜀学、尧夫数学、二程洛学等一系列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学派。其中程颢、程颐所创造的洛学最能发扬光大,经过程门四先生的递传,到朱熹那里,产生出宏大的理学思想。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湖湘学派、金华学派、永嘉学派、永康学派,这些派别均有独特的个性与观念,并且均能统一在儒学的思想范畴内。如此丰富多彩的思想,是以往的儒学史上未曾出现过的。
到南宋时期,儒学基本分为两大派别:朱氏理学与陆氏心学。这两大派别在宋代儒学界引起巨大波澜,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朱熹所开创的理学成为了官学,他的理学著作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定本,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朱熹与陆九渊的思想分别被概括为“道问学”与“尊德性”,但他们都讲求寻觅圣人之道和圣人之意。朱熹主张应当立足于文本去系统理解圣人之意,他在《答吕子约》中说:“大凡读书,须是虚心以求本文之意为先。若不得本文之意,即是任意穿凿。”在他看来,圣人之道就在经典之中。
朱熹的观点本自程颐,程颐曾言:“圣人之道,传诸经学者,必以经为本。”(《为家君作试汉州学策问三首》)程颐认为古学为一,今学为三:文章之学,训诂之学,儒者之学。在他看来:“能文者谓之文士,谈经者泥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二程遗书》)在他看来,能够吟诗作赋、训诂章句都不算儒者,真正的儒者应当以探求圣人之道为目标。朱熹也强调这个概念:“凡读书,须看上下文意是如何,不可泥着一字。”(《朱子语类》)读经典就是要贯通上下文意予以理解,不要再一字一句解读,也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发挥和理解圣人思想。因为每个人对经典解读的不同,致使产生了不同的思想,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派别,这正是宋代理学派别林立的原因。
儒家对如何解读“曾点之乐”有着分歧,陈来先生在《宋明理学》中:“宋明理学中围绕着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派是周濂溪、程明道开始的洒落派,另一派是程伊川与朱子代表的敬畏派。前一派主张寻孔颜之乐,有与点之意,求洒落胸次;后一派则主张敬畏恐惧,常切提撕,注重整齐严肃。”可见对于儒家经典观念的不同解读,就能形成不同的流派。
陆九渊的“尊德性”更多的是强调心性修养,反对把大量精力用在研读经典上。陆九渊自称其思想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语录下》),王阳明也认为:“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王阳明《象山文集序》)陆九渊的重要哲学思想比如“存心”“养心”“求放心”,都是本自孟子,他认为孟子去世后,儒家道统失传了,至二程方接上这个道统,但他觉得二程的接续只是“草创阶段”,他们“未为光明”儒家真传,而正是陆九渊本人要承担起接续儒脉的责任“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甚事?”(《语录下》)为此,他提出了“心即理”的儒学观念。其实陆九渊的观念也受佛教影响,唐代禅师大照慧光曾称:“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至明代中期,王阳明发展和宏大了心学思想,认为“圣人之学,心学也”。为此,后世将他与陆九渊并称为“陆王心学”。该学派在明代中期后影响巨大,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学说之一。阳明时代,朱学乃是整个学术界的主体,因为朱学是科举考试的经义标准,有着学术独尊的地位。但一套学说到达了理论极限,就成为了学术发展的内在阻力,朱子把“理”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极大地压制了人的个性。陆九渊注意到朱学把“心”与“理”做两分法,同时也把“知”与“行”分为二,虽然对此提出了批评,但没有提出解决办法。后来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理念,使得一些观念得到了整合,而他的弟子和门徒对王阳明所提出的一些理念又有着不同的解读,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派别。
到了明末,王门后学的束书不观、空谈心性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东林党人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但已无力回天。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是各种情况的叠加,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读书人空谈误国所致。早在明中后期,杨慎就批评程朱理学“学而无用”,认为该学派否定汉唐人对儒家经典的解读,由此而陷入了师心自用的境地。明末清初,一些重要的思想家痛定思痛,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由此而产生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几位大儒,他们以实学的方法来强调经世致用。
黄宗羲批评当时的一些儒者“假其名以欺世”,这些人“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世道以是潦倒泥腐,遂使尚论者以为立功建业,别是法门,而非儒者之所与也。余于吴君为之三叹”(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顾炎武反对空疏之学,力倡经世致用,用修己治人的实学来取代明心见性之空言,他将当时理学的清谈与魏晋时期的玄学清谈之风来做比较:“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日知录》)王夫之抨击阳明后学:“废实学,崇空疏,蔑规矩,恣狂荡,以无善无恶尽心意知之用,而趋入于无忌惮之域。”(《礼记章句》)在批评的同时,清初大儒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与人书》)黄宗羲提出:“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姜定庵先生小传》)在他看来,只有能救国家之急的学者方是真儒。顾炎武本人身体力行,以博学于文的态度,广泛涉猎经学、史学、音韵学、金石、考古、农兵、财赋、典制和舆地等领域,并且取得丰硕成果,由此开清代朴学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