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传 9787550262980
  • 朱元璋传 9787550262980
  • 朱元璋传 9787550262980
  • 朱元璋传 9787550262980
  • 朱元璋传 9787550262980
  • 朱元璋传 978755026298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朱元璋传 978755026298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5.41 2.6折 5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晗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62980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0706133

上书时间2024-04-05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小流氓 
一  小沙弥 / 002
二  游方僧 / 008
三  逼上梁山 / 015
第二章  红军大帅
一  小亲兵 / 032
二  小军官 / 035
三  大元帅、大丞相 / 044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一  鄱阳湖决战 / 058
二  取东吴 / 067
三  南征北战 / 074
第四章  大皇帝的统治术
一  大明帝国和明教 / 092
二  农民被出卖了! / 097
三  新官僚养成所 / 104
四  皇权的轮子 —— 军队 / 112
五  皇权的轮子 —— 新官僚机构 / 117
六  建都和国防 / 122
七  大一统和分化政策 / 127
第五章  恐怖政治
一  大屠杀 / 140
二  文字狱 / 151
三  特务网 / 159
四  皇权的极峰 / 164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  马皇后 / 180
二  皇子皇孙 / 184
三  教养和性格 / 189
四  晚年的悲哀 / 196
朱元璋年表   / 205  
附  录
原书后记 / 222
吴晗对朱元璋的评价 / 225
吴晗自传 / 228\\\\\\\\\\\\\\\"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展开,从放牛郎到帝王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却在忧虑中死去。文稿内容旁征博引,与后人所留文献相结合,将元末明初那段乱世风云从容有序、娓娓道来,引领读者认识一个有历史温度的朱元璋。

精彩内容
\\\\\\\\\\\\\\\"小时候替人看牛放羊,最会出主意闹着玩,别的同年纪的甚至大几岁的孩子都习惯听他指挥。最常玩的一个游戏是做皇帝,你看,虽然光着脚,一身蓝布短衣裤全是窟窿补丁,他却会把棕树叶子撕成丝丝,扎在嘴上做胡须,找一块车辐板顶在头上当平天冠,弄一条黄布包袱披在身上,土堆上一坐,自己做起皇帝来了。捡一些破木板,让孩子们毕恭毕敬地双手拿着,当作朝笏,一行行,一排排,整整齐齐地三跪九叩头,同声喊“万岁”。
又最会做坏事。有一天,他忽然饿了,时候早又不敢回家,怕田主骂。同看牛的周德兴、汤和、徐达许多孩子也都嘴馋起来了。大家越说饿,真的肚子咕噜得越凶。这个说有一碗白米饭吃才好呢,那个又提真想吃一顿肉,一个又说肉是财主们吃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个个的嘴都说得流涎。猛然间元璋一喊“有了”,大家齐声说:什么?元璋笑着说:现放着肉不吃,真是呆鸟!大家还不明白。元璋也不再说话,牵过一条花白小牛娃,放牛绳捆住前后腿。周德兴看了,赶紧抄着斫柴斧子,当头就是一斧。汤和、徐达也来帮忙剥皮割肉。别的孩子们捡烂柴树叶子,就地生起火来。一面烤,一面吃,个个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不一会儿,一条小牛娃只剩一张皮、一堆骨头和一根尾巴了。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山脚下村子里,炊烟袅袅在半天空,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蓦地一个孩子省悟了,小牛吃了如何回主人的话?大家都面面相觑,想不出主意,担不起罪过。正在着急互相埋怨、乱成一团的时候,小一点的孩子竟哇地哭了出来。元璋一想,主意是自己出的,责任也该担起来,一拍胸脯算我的事。也真亏他想,把皮骨都埋了,把小牛尾巴插在山上石头空缝里,说是小牛钻进山洞里去了,只留下尾巴,拉了半天不出来。孩子们齐声说好。当天晚上,元璋挨了一顿毒打,被赶回家。虽然吃了苦,丢了饭碗,但深深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大家都甘心当他作头脑。
朱元璋的智力极高,长于计谋,看得远,见得大处,当机立断,更善于接受好建议,不自以为是。统一以后,和群臣有一番检讨的话:“我生在天下大乱的年头,被迫投军,原不过是为了活命。到渡江以后,看这一群拥兵割据,称王称帝的,打家劫舍,全不成材料。内中张士诚、陈友谅最强大,士诚地方富庶,友谅军力强大,我没有别的可夸,只靠不乱杀百姓,说话算话,刻苦做事,和大家同心一力,挣出这个基业。开头夹在吴、汉两大国之间,士诚尤其逼近,有人主张先向东吴进攻,我的看法是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的好生事,要争取主动,器小的没长远打算,总是被动,所以决定先攻友谅。鄱阳湖这一场决战,士诚果然不能出姑苏一步,和友谅呼应!假使当时先攻士诚,浙西坚守待援,友谅一定空国而来,我便被迫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了。两个都吃掉以后,举兵北伐,之所以先取山东,次下河洛,止住潼关西进之师,不急攻秦陇,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都是百战之余,绝不肯轻易服输,而且,大兵西入,正好促成他们联合,团结抵抗,一时也占不了便宜;不如出其不意,直取大都,根本既除,然后西进,张、李望绝势穷,不战而克。可是,扩廓还是力战到底,费了多少事。假定不取北平,就和关中军决战,又是两线作战形势,胜负就很难说了。”尽量避免两线作战,机动地争取主动,敏捷地运用对方弱点,转变形势,集中兵力使敌人处在被动地位,知己知彼,在战略上是完全成功的。
在另一场合,他又申说:“元朝末年,人君安逸不管事,臣下跋扈不听命,胡乱花钱,想尽主意剥削,水旱灾荒,年年都有,闹得天怒人怨,到处反叛,群雄角逐,割据地方。我没有办法,为了自救,才参加红军;到了兵强地广,才东征西讨,削除群雄,开拓土地,这时候,中国已非元朝所有了。元朝皇帝如能小心不偷懒,不专讲享受,臣下尽心做事,不贪污,不争权夺利,怎么会引起这次大革命?又怎会造成割据分裂的局面?由此看来,我取天下于群雄之手,非于元朝之手,是很明白的。”以后,洪武四年灭夏,十四年定云南,二十年取辽东,事前都由他自己决定战略,制敌决胜,事后的绥靖建置,也完全用手令指示。诸将不过奉行命令,完成任务而已。
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亲自办理,天不亮就起床办公,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也没有假期,更谈不到调剂精神的娱乐。因为照习惯,一切事务处理,臣僚建议,都用书面的奏章,成天成年看奏章,有时也难免感觉厌倦,尤其是卖弄学问经济,冗长不中肯的报告。洪武八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万言书申说事务,元璋懒得看,叫中书郎王敏朗诵,读到:“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时发了脾气,把太素找来大骂,打了一顿。第二天晚上,又叫宫人读了一遍,仔细想想,也还有点道理,建议的有四款着实可以照办,不由得叹一口气说:“做皇帝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啊!我要听老实话,要听切实情事的,文辞太多,摸不清要点所在,太素所说的要点,有五百字也够说清楚,搞了这一大堆,何苦来?”上朝时,面谕中书,特定奏对式,不许繁文乱听,从此读奏章省了不少精力。到废中书省以后,六部府院直接对皇帝负责,政务越发繁忙。据洪武十七年九月间的统计,从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件,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平均每天要看或听两百多件报告,要处理四百多件事。虽然精力过人,拼着命干,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有点儿觉得吃力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