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内驱力:写给父母的沟通心理学 9787300313658
  • 孩子的内驱力:写给父母的沟通心理学 978730031365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孩子的内驱力:写给父母的沟通心理学 9787300313658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1.03 4.8折 65 全新

库存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正文|责编:郑悠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313658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31682213

上书时间2024-03-03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样章

 

 

我是一名心理学工作者,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近几年来,我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去幼儿园、中小学开展了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家庭教育讲座,到不同城市带领了 40多期 P.E.T. 父母效能训练工作坊。在与父母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也感受到我们正或多或少地共同经历着时代性的养育焦虑。

 

养育焦虑可能裹挟在以下类似的困扰里:

 孩子晚睡、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迷上玩手机怎么办? 父母双方的养育理念不同怎么办? 对孩子是严厉管教还是自由放养? 别的家长都在“鸡娃”,我要不要跟上? 

我们被焦虑驱使着,不知不觉地越过边界,去干涉、操控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把我们的期待、要求加诸孩子,希望孩子按我们设想的样子发展。如果未如我们所愿(这是极有可能的),我们就会感到挫败、委屈、痛苦、愤怒……

 

仔细看这些困扰,放在几十年前可能不太会让人心烦。比如在缺吃少穿的年代,不存在孩子挑食的烦恼;比如在高等教育还属于少数精英的年代,如果孩子对读书提不起兴趣,那么早点出来就业也是一条路。如今,面对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飞速、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现代家庭观念的碰撞,我们感到迷茫、不确定甚至无所适从,养育焦虑便由此而生。

 

换个角度看,养育焦虑的背后可能饱含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愿望——希望孩子能在这个时代活得更好。你一定同意,“活得更好”并不等同于拥有金钱和社会地位。尤其是在当今,“活得更好”的含义更侧重精神层面的富足充实,它意味着一个人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拥有自我价值感,并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如果单纯迎合外界灌输的优秀标准,心灵就无法获得自由,也无法获得持久的意义感和幸福感。真正持久的幸福,离不开一个人向内探求,聆听内心的声音,调动自身的内驱力,充分发挥自主性。

 

内驱力(又被称为“内在动机”)是驱使一个人愿意主动投入玩耍、社交、学习和工作中的内在力量。获得内驱力的密钥在哪儿呢? 20 年前,我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读研,以探索“怎样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作为毕业论文方向,接触到了爱德华·德西与理查德·莱恩(Richard Ryan)创建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我很认同这个理论模型。自我决定论给出了获得内驱力的密钥:无论是课堂上的学生还是职场中的员工,当一个人的归属需求、胜任需求和自主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就会对学习、工作产生内在动力,愿意主动投入其中。

 

这几年,我在心理咨询和培训工作中发现,一边是父母费尽心力地想把孩子塑造成父母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另一边是不少看上去很优秀的孩子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我非常希望更多父母能意识到孩子成长的真正动力是内驱力,希望更多父母能呵护孩子的内驱力,支持孩子自主地成长。自我决定论的理论模型很精辟、简洁,但如果直接搬到家庭教育中则显得有些抽象,很有必要通过进一步诠释和举例让父母了解怎么做,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在这方面尽绵薄之力。

 

内驱力可以体现在许多不同方面——社交、运动、学业等,甚至具体到做家务这样的事情。但凡孩子在某个方面拥有一定的内驱力,就是值得庆贺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有自己追求的东西,能感受到内心的充实和幸福。你可能会看到他们主动投入的专注、对未知的强烈好奇、从中获得乐趣的满足,这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美妙。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有内驱力、能获得真正幸福的人,那么养育无非就是和孩子保持联结感,协助孩子在生活的不同方面、不同事件中获得胜任感和自主感。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怎么做呢?美好的养育理念需要变成可操作的要点和方法,在养育中落地。本书的第 2 章到第 4 章,分别提炼了有助于孩子获得联结感、胜任感和自主感的要点,并列举了来自不同家庭的实践案例。第5 章将针对具体养育困扰,从内驱力的角度综合理解、探讨应对方式。这几章共同诠释了如何营造呵护孩子的内驱力的养育环境,实现内驱力养育。

 

内驱力养育不仅仅强调重视孩子的内驱力,还提倡父母关爱自身。第 6 章重点讲解父母如何从养育中找到为人父母的内驱力。当父母勇敢地和自己的内心联结、和外部世界联结,积累养育的信心,让养育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时,养育就会变得轻松、有意思。

 

在你读完这本书后,希望你把书中提到的所有要点和案例都忘掉,问问自己的内心:

 要想让孩子感受到有人爱着他、他是有能力的、他有为自己做主的机会,我可以怎么做? 我想多爱自己一点、增强一些信心、对生活多一分主动性,我可以怎么做? 

带着这样的心愿静下来思考,你就可以发现自己的智慧。

 

有人说,女孩相对比较乖巧、懂事、自律,写育儿书的大多是有女儿的父母,他们把培训“边牧”的经验写下来给“哈士奇”的父母看。我猜,这个说法想表达的是,不同孩子的先天气质是不同的,养育先天比较乖巧、懂事、自律的孩子的个案经验无法推及先天比较敏感、难养的孩子身上。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所幸本书选取的养育案例覆盖面比较广,孩子年龄范围从幼儿到青春期,有女孩也有男孩,有“边牧”也有“哈士奇”。当我采访一些“哈士奇”的父母,听他们分享曾在挫败中崩溃,但仍然不离不弃、一次次调整养育心态时,我内心被深深触动。特别要说的是,书中呈现的正面案例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有许多看不见的尝试和努力;这次的亲子互动融合,并非代表未来就不会遇到冲突和坎坷。

 

感谢 P.E.T. 父母效能训练国际资深督导微微辣老师,鼓励我开启本书的写作,给予我莫大肯定,并特地为本书作序、倾心推荐。

 

感谢本书编辑郑悠然女士,充分信任我的自主性,给予我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审校时仔细逐句推敲,让本书得以付梓。

 

感谢为本书提供案例的 P.E.T. 讲师朋友和 P.E.T. 学员朋友,你们的养育思考和实践滋养了我,也必将影响更多人,让更多父母看到更多可能性。感谢我的家人和孩子,因为你们在生活中给了我最真实的反馈,启发我去反思和成长。

 

愿我们的孩子享受自主的快乐,愿我们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乐趣,欣赏生命的绽放。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有内驱力的孩子拥有很多宝贵的品质和品格,比如善良正直、积极向上、阳光自信、能共情他人;具有自驱型终身成长的特质,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更有可能拥有幸福和成功的人生。
父母如何做才能助力孩子的内驱力发展呢?本书给出了清晰简单的框架和循序渐进的路径。
本书不仅分析了养育的大环境和微环境,还提出了内驱力养育的“铁三模型”,即当孩子获得联结感、胜任感和自主感时,孩子就能很好地发展自身的内驱力。本书还强调,在重视孩子内驱力的同时,父母也要关爱自己,这样才能觉得养育很轻松、有意思。
本书将相关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和大量的真实故事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内驱力发展需要什么、父母怎么做才是最适合的。



作者简介
郑正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P.E.T.父母效能训练GTI认证讲师,从业中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十余年来陆续从事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写作、咨询和培训工作。
正文老师对人的终身发展和成长有着浓厚的兴趣,曾合译《儿童与发展》,系统地接受现代精神分析自体取向长程培训,长期进行动力性个人体验,并按“闻思修”之道进行理论思考和生活实践。

目录
第1章  呵护内驱力的养育
  当今的父母为何辛苦
    孩子的成长环境今非昔比
    当今的孩子更渴望精神需求的满足
    当今的父母对孩子期待更高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教育内卷化带来的风险
    孩子焕发生命力的模样
    把养育的目光放长远
  呵护孩子的内驱力
    内驱力究竟是什么
    玩转内驱力的“铁三模型”
    孩子的内驱力离不开环境滋养
    内驱力养育从日常生活开始
  父母是陪伴孩子成长的顾问
    当心!别变成这三种父母
    明确父母的角色
第2章  用心,让孩子感到爱
  积极的情感联结是养育的基础
    早期情感互动缺乏影响心理发展
    积极的亲子情感联结能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爱,从陪伴开始
    陪伴重在品质,需要专注投入
    陪伴的活动形式不拘一格
    青少年也需要陪伴
    多子女家庭需单独陪伴每个孩子
    鼓励家人发挥所长陪伴孩子
  倾听孩子、理解孩子
    理解之前,心态请先就位
    倾听方式,随机应变
    解读,也是解“毒”
    稳定自己,接住孩子的消极情绪
  坦诚沟通,不伤害
    让孩子知其所以然,建立规则意识
    唤起孩子的共情能力,促进行为改变
    觉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切换到倾听
第3章  轻推,让孩子获得信心
  我能做到,所以自信
    胜任感让弱者逆袭,让强者愈强
    用对方法,协助孩子获得胜任感
  观察孩子,尊重差异
    第一关:了解孩子所在年龄段有哪些普遍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关:清楚孩子有哪些独特的能力和个性
    第三关:接纳孩子可能存在的发展障碍
  轻推,小步子渐进
    轻推三步走
    适得其反的猛推
  成长需要更多看见
    涵容孩子的挫败感
    真诚地肯定孩子
第4章  放手,让孩子迈向自主
  让孩子活出自主人生
    越想控制,越失控
    孩子只有享受到自主感,才会更自主
  给孩子探索的空间
    为生活松土,留给孩子自由空间
    让孩子有机会自己面对生活
    允许出错,给孩子试错机会
  协助孩子自主地决策
    明确自己内心的需求
    鼓励孩子自主思考
  循序渐进,逐步放手
    幼儿:鼓励大胆尝试和选择
    小学生:在做计划中形成规划意识
    青少年:自主探索过程比成败更重要
第5章  常见养育困扰解析
  家有幼儿:缓解分离焦虑面面观
    策略1:事先预防,让温暖伴随
    策略2:当下倾听,联结彼此
    策略3:重聚,蓄满爱的能量
    小结:健康的联结是亲密且不纠缠
  家有小学生:协助自主学习有技巧
    案例1:化受挫为信心
    案例2:把无聊变有趣
    案例3:转无望成希望
    小结:轻推转化,有助于孩子获得胜任感
  家有青少年:手机管理的合作共赢
    步骤1:将冲突视为成长机会
    步骤2:透过行为看孩子的需求
    步骤3:一同协商,构建规则
    步骤4:在实施中调整和渐进
    小结:保持平衡,系统思考
  家有多子女:巧借力化解频繁冲突
    少比较,真正理解和看见孩子
    不当裁判,当翻译官
    用“开心大法”处理冲突
第6章  做真实而自信的父母
  滋养自己,积蓄内在力量
    留出独处时刻,滋养自己
    倾听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与更广阔的世界联结
  让合作养育更轻松
    发挥父母双方作用
    与老人联合育儿
    创建育儿共同体
  在养育中积累信心
    从小事做起,容易尝到甜头
    积极反思,敢于战后关系重建
    放下期待,停止责备和自责
  拥抱更多可能
    复盘,探索新的可能
    跳出剧本,是海阔天空
    让孩子发挥创造自己
    活得真实自在,胜过完美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有内驱力的孩子拥有很多宝贵的品质和品格,比如
善良正直、积极向上、阳光自信、能共情他人;具有自驱型终身成长的特质,能够
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更有可能拥有幸福和成功的人生。
父母如何做才能助力孩子的内驱力发展呢?本书给出了清晰简单的框架和循序渐进的路径。
本书不仅分析了养育的大环境和微环境,还介绍了内驱力养育的“铁三模型”,即当孩子获得联结感、胜任感和自主感时,孩子就能很好地发展自身的内驱力。本书还强调,在重视孩子内驱力的同时,父母也要关爱自己,这样才能觉得养育很轻松、有意思。
本书将相关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与大量的真实故事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内驱力发展需要什么、父母怎么做才是非常适合的。

主编推荐

1.P.E.T. 父母效能训练国际资深督导、Y.E.T. 青少年效能训练中国督导微微辣,作序推荐。
2.联袂推荐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侯志瑾,P.E.T. 父母效能训练国际资深督导、畅销书《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作者安心,上海南嘉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外聘)硕士生导师徐钧,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邢淑芬。
3.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并提出了“铁三模型”,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及纪录片中的案例,全方位、生动地解读父母可以如何更好地唤醒和呵护孩子的内驱力。
4.本书不仅关注如何唤醒和呵护孩子的内驱力,还特别关注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包括父母该如何善待自己、如何寻求养育孩子的支持、如何找到育儿联盟等。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近几年,人们喜欢用一
个出圈的人类学术语“内卷”(involution)来形容教育。“内卷”最早是人类学家研究印尼爪哇岛水稻生产、中国长三角小农经济时使用的一
个概念,指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不断投入时间、精耕细作以求获得总量增长的现象。这种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投入再多,产出的增长幅度也很小,甚至开始衰减,这就是经济学上说的边际效益递减。
教育内卷化,指让孩子通过超前学习、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刷题训练的模式来提高成绩,在一定限度内成绩或许有所提高,但由于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在达到极限以后,就算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
不会得到明显的好结果,甚至有害无益。
教育内卷化带来的风险教育内卷化给社会带来了“剧场效应”。少数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提前学、超前学。其他父母为了让孩子也能跟上便纷纷效仿这种方式——你让孩子刷一份卷子,我让孩子刷两份卷子。当越来越多的人这么做的时候,不跟着这么做的人则显得相对落后或不正常。最后情况可能会愈演愈烈,所有孩子上课和练习的时间都在不断延长,哪怕已经掌握的知识也进行大量过度练习。从短期看,这的确能在某种程度上维持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从长远看,需要警惕孩子身心成长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隐形风险。
第一,学习时间不断延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近些年来,父母热衷于为孩子报各类课外班的情况有增无减。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儿童发展报告》显示,在儿童校外生活中,普遍存在上课外班的现象。从课外班参与比例看,儿童参与学科辅导的占比最高,哪怕是在周一到周五的上学日,比例仍高达66.5%;其他依次为文艺特长(58.2%)、体育特长(53.9%)、科技兴趣(35.7%),周末也呈现类似的趋势。从课外班参与目的来看,儿童参与课外班的最主要目的仍然是学习、成绩和考试。
孩子把大量时间花在完成学校作业和课外补充作业上,是导致其睡眠时间不足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7年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要求科学规范学生作息制度,保证
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而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38%的中小学生就寝时间晚于规定要
求,67%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
不仅睡眠时间缩短,孩子进行休闲娱乐、自由玩耍、社会实践的时间也被压缩。如果只把孩子的发展过多倚重和局限在学业本身,就等于窄化了孩子人生的宽度,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二,父母容易突破边界控制孩子,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想必许多父母都深有体会,只要不涉及学习就会母慈子孝,一旦涉及学习就将鸡飞狗跳。当看到周围的父母都在“鸡娃”时,父母焦虑的情绪很容易被带动起来。
为了缓解自身的焦虑,父母往往忍不住采取一些行动,比如唠叨孩子还不快读书去、买一大堆的习题集逼着孩子做、跟风给孩子报班……父母越想改变孩子,就越容易演变成去强制、操控孩子,体现为跟孩子反复唠叨、
讲大道理、用奖惩的方式操控孩子,以及威胁、恐吓甚至打骂孩子。这些方式或许暂时能让孩子表面屈服顺从,但孩子的内心往往是抵触抗拒的,这也在孩子心里埋下了想逃离父母的种子。
有些父母耗费大量精力却未见孩子按其期待的方式发展,从而导致父母心态崩溃,把委屈、怨恨、不满撒在孩子身上:“我为了你,工作都不要了,整天想着让你吃好穿好,你却这样对待我……”这种情绪绑架的方式不但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第三,父母催着孩子“卷\",削弱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不如
意,父母就魂不守舍、茶饭不思;孩子学习成绩稍有起色,父母就兴奋不已、两眼
放光。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牵动着父母的喜怒哀乐,从而渐渐产生一
种错觉:“书是给爸妈读的。”难怪有初中生在运动会上喊出了这样的口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妈妈快乐,全家快乐!”这个口号当然是玩笑,但玩笑中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学习本身是能让人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但现在则更多地变成了一种让父母开
心、避免自己被惩罚的活动。孩子不再是学习的主人,而变成了学习的奴仆。还有一些孩子,因被逼着完成过多课外作业而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产生
厌学情绪,正所谓“饮鸩止渴”。
孩子焕发生命力的模样有些孩子在教育内卷化中失去了对学习甚至对生活的热情,彻底“躺平”;有些孩子磨平了个性,就像是工厂生产出来的标准件——特点不鲜明,没有好奇心,被修剪成规整的模样。这是我们希望孩子变成的模样吗?
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P12-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