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飞了 9787020167852
  • 我飞了 9787020167852
  • 我飞了 978702016785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飞了 978702016785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5.91 6.5折 40 全新

库存1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蓓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7852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31051875

上书时间2024-02-19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黄蓓佳的主要儿童文学作品有《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童眸》《野蜂飞舞》《奔跑的岱二牛》《叫一声老师》等近二十部长篇小说和《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等多篇中短篇小说,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五个一”工程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重要奖项。
黄蓓佳的儿童小说,通过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生动的人物、温润的情感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得到文学的濡染、艺术的熏陶。 黄蓓佳在成人文学创作上也颇有成就,出版了八部长篇小说和多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

目录
目录
一·生日的早晨
二·我想看看你
三·鸽子能不能飞
四·体育课
五·给兔子妈妈的信
六·乐极生悲的事
七·站在舞台上的是我吗?
八·比生命更重要的
九·我们的帽子
十·太阳和月亮
十一·飞翔的天使
十二·生活在一起的日子
十三·石破天惊的一瞬
十四·穿曼联队球衣的狗
十五·月亮的光辉
十六·爸爸和妈妈的孩子
十七·我飞啦

内容摘要
《我飞了》讲述了一个少年微微疼痛的成长和两个少年之间清澈纯真的友情。小学六年级男生单明明的母亲去世,父亲顾不上管他,家庭早早地失去了温暖,单明明总是一副邋里邋遢的样子。在学校,单明明的学习成绩勉勉强强,唯一使他骄傲的是他的跑步特长。一天,班上新来了一个清秀瘦弱的男生杜小亚,在别人欺负他时,单明明挺身而出保护他,两个人成了好朋友。和杜小亚的友情给单明明带来了很多乐趣,他也开始尝试新的生活,可是杜小亚却因白血病离他而去……本书获得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
黄蓓佳的儿童小说,通过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生动的人物、温润的情感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得到文学的濡染、艺术的熏陶。

精彩内容
人文版序·写作者的世界黄蓓佳二十多年前,我刚刚写完我的第一本儿童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编辑赵水金老师得知消息,要求我将这本书交给人文社出版。我记得那是在冬天,我刚好去北京参加全国作家代表会议,早晨从宾馆出发开了一上午的会,中午回到驻地,房间里赫然坐着可敬的赵老师,她已经等了我整整两个小时。
如无意外,这本书就应该是人文社的。偏偏意外总是会时常发生。当年我们省里的年轻的宣传部副部长,也是我们江苏作家代表团的领队,中午在餐厅吃饭时发现我身边坐着的陌生人,很警惕地过来询问。得知是来取我的小说稿件的人文社编辑,当即把我喊出门外,问明我的小说的题目和内容之后,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命令:这本书不能拿出本省,必须在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
副部长是女同志,年轻,想做事,胳膊肘儿往里拐,我能够理解她的用心。我那时候也年轻,头一回写儿童长篇,心虚,探不着底,对于出版单位完全无所谓。更关键的是,副部长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不敢也不想违抗她的意思。不就是一本书吗,在哪儿出不是出呢?
于是这本书,在苏少社编辑们紧锣密鼓的忙碌后,开春便上了书架。当年获了全国儿童文学奖,接着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广播剧,很意外地,均获了全国大奖。二十多年中,小说经过无数次的印刷,总发行量已经超过五百万册,还输出近十个国家的外文版本。在我所有的儿童小说中,它一直是最受孩子们喜欢的一本。
但是,内心深处,我依然是对人文社、对赵水金老师有愧的,我顺从了领导的意愿,却辜负了在我房间里坐等两个小时的了不起的编辑。如今赵老师早已退休,我连一声“对不起”都没有来得及说。
现在人文社愿意出版我这套儿童长篇全集,我绝对地心怀感恩,也如释重负:《我要做好孩子》终于回归了,而且附带着还奉上一笔大大的利息,这就是除它之外的十七个小说。该是谁的,总会是谁的。
回到写作这件事上来。我们今天的生活,与以往的很多年相比,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喧闹、快速、复杂、纠结,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来没有像这样瞬息万变、波涛翻滚。如何表现今天的生活?如何表现今天的孩子们的生活?如何摆平我们写作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的世界,从来都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世界,它好像是这样,又好像是那样,非常普通,又十分特别。它是作家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向往,是一个透明的发光体,永远在我们面前光芒万丈地滚动着膨胀着,让我们误以为一伸手就能够抓住,却又永远跟我们保持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每个作家都奢望自己能够写透这个世界,事实上,世界太宽广太丰富,我们的大脑、灵魂、胸怀、笔力都远远不够。我们甚至都不可能精确到位地还原生活,因为那生活距离我们太近、太熟悉,努力去看的话,会目眩神迷。我们只有漂浮在生活当中,从熟悉的背景中去想象出陌生的人物和故事,这样我们还可以放手一搏,写出我们主观思维中认为有可能发生的一切。
作家的判断力不同,目光的深浅度不同,文字的敏感性不同,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就有质和量的不同。有的时候用力过猛,作品反而显得僵硬和虚假;有的时候心思太密,作品就只有精细,没有深度。这种对写作的力道的掌握,说到底也是一个经验问题,人的天分是上帝给予的,人的经验却是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慢慢累积的。
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前面总有一个想象中的读者,我这个东西要写给谁看,我的目标读者群是哪一类人,把这个位置定好,才能确定接下来的一切。具体到儿童文学,我个人认为,一部好的儿童小说,应该同时反映出两个世界:纯真的儿童世界和复杂的成人世界。如何把这样两个世界用符合儿童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对我们的创作水平的一个检验。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认知功能是一定存在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很多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儿童文学作家当作他们生活的导师,他们会把你在作品中营造的世界当成一个真实的世界,相信一切可能性,相信作家有力量给他们平凡的生活带来奇迹。
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家面对的难题:你应该如何创作自己的作品,如何小心翼翼地呵护一颗颗稚嫩的童心?你的作品不能过于简单,可是又不能过于复杂;既不能让他们快乐无边,又不能让他们对生活对世界过早地失望,过早地失去信心,陷入恐怖。你要在阳光和阴影之间来回地平衡,求取一个最合适的“度”。你还得搜肠刮肚去想出引人入胜的情节,去塑造活灵活现的人物,去用流畅的、会飞翔的文字把这一切表达出来,让孩子们捧起书来不忍释卷,而不是心生厌倦。所以,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一旦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那么进入到具体作品的每一步写作过程,都是举步维艰的,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跳舞。我自己兼及成年人文学和儿童文学的两种写作,深感为儿童写作的不容易。在题材选择的范围上,在文字的可操作性上,在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取舍上,儿童文学写作需要加倍地用心,也加倍地考验我们的智慧和水平。
但是,写作的快乐也就在这种选择和平衡中,这是我们的享受,享受文学,享受写作的了不起的过程。
再一次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朋友们,以出版这套长篇全集的巨大劳动量,弥补了我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错失。至此,我真正地感觉到圆满。 2021年5月后记·飞翔的灵魂
两年之前,我的女儿曾经在一所管理严格的寄宿高中读书。星期天,我从南京坐汽车去看她。同宿舍的女孩子们都回家了,因此我们有一个母女独处的空间。那是一个阴冷的冬日,房间里光线很暗,敞开的气窗里飘进来厕所和盥洗室淡淡的异味,几架双层床铺上的被子叠得军营一样整齐,牙杯牙刷和饭盆脸盆在靠墙的木架上排列成士兵的阵势,女儿背后窄小的书桌上全是教科书和练习册:数学的,物理的,英语的,政治的……它们全都卷起了边角,封面被手指摸得毛毛糙糙,一本摞一本沉甸甸地堆积在“文曲星”和计算器旁,让我感觉透不过气的压抑,只有窗外飘扬的女孩子们五颜六色的胸衣内裤,给这个暗淡的冬日带来些许亮色。女儿十五岁,介于孩童和成人之间,轮廓尚未成形的脸上既有稚气的懵懂,又有过于成熟的冷漠,是一种相当奇特的神情组合。当时她很不在意地看着我,跟我说话的声调也是似是而非、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她告诉我说,她想写这样一篇作文,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是:主人公早晨出门,一抬头,看见了落在树上的天使……她接着又说,不行的,不行不行,老师肯定要说我胡编乱造,判我“不及格”……作文不可以这样写。哪里能够这样随心所欲啊。 女儿就这样自言自语着。她脸上的皮肤在幽暗中泛出一种毛茸茸的透明,目光越过我的头顶,不知道投向了天外的什么地方,显得那么空洞又那么渺茫。她的身体坐得笔直,穿牛仔裤的双腿微微地并拢,显示出处世不惊的沉稳,与她十五岁的年龄很不相称。 可是,就在那一刻,我被女儿深深地感动了。我认为在那一瞬间我已经触摸到了她的灵魂,一个渴望高高飞翔的灵魂,一个身处凡俗和压抑之中,却又从平地腾空跳起、自由自在飘扬舞动的灵魂。那一瞬间里,她的人性和人格是分离的、矛盾的、裂变的。她在今天和未来之间,在现实和梦幻之间,在大地和天空之间,摇摆,寻觅和冲撞。 两年过去了。如今我的女儿已经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游刃有余了。她肯定忘记了十五岁的那个冬日,她在一间阴冷却又整洁的高中女生宿舍里对我说过的话——她想象之中一篇作文的开头。世界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魔筒,时刻幻化出五颜六色的镜像。而孩子的心灵永远是个漏斗,不断地填充进新的事物,然后一点也不可惜地淘汰掉不那么新的东西。她能够在一天当中冒出十个念头,睡一觉之后又统统将它们忘光。有什么关系呢?她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可以继续构建,继续梦想,继续忘掉旧的招来新的。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生命化蛹成蝶而后一飞冲天的过程,她必须这样选取、舍弃和建设。 可是我,我不是女儿,我是母亲,所以常常弯腰曲背跟在孩子的身后捡拾垃圾。我愿意珍藏她的每一个笑容,每一步脚印,每一句有口无心的呓语。“主人公早晨出门,一抬头,看见了落在树上的天使……”真的是一个好美的作文开头啊,两年中这个简短的开头始终在我心里盘旋,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经意中的一个抬头,眼面前就好像跳出一个长翅膀的天使,有一点像拉斐尔笔下漂亮的安琪儿,但是没有那个时代的红润和健康,它应该是柔弱的,敏感的,苍白和忧郁的,就像一棵过于美丽的极品玫瑰,本来应该开得人见人爱香气扑鼻,可是一不小心被人栽到了高楼之下的瓦砾堆里,先天生长不足,后天缺水少肥,它就那么瘦精精地在世上孤独挣扎。这样,这个柔弱无助的孩子碰到他生命中的守护者——顽劣、皮实、善良而且忠诚的男孩单明明。像正负电荷的相引相吸,像天空和大海的相配相衬,像黑夜和白天的相包相融,这是一种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相互守望,是人世间最最无私无欲单纯朴实的友谊,它只能存在于童年之间,在互助、互补、互吸的两种性格之间。 但是,生命永远无常啊,柔弱多病的杜小亚终于因为不可抗拒的命运劫数随风而逝。他死后变成了一个小小天使,只存在于单明明的听觉和视觉之中。两个孩子的角色忽然间发生逆转,杜小亚反过来成了单明明的守护者,他忠实地伴随好朋友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来来往往,影响、帮助、改变着单明明的一切,使他不断地校正生活轨迹,朝着理想的目标一步步奔跑,最终他的灵魂在跑道上高高地飞翔起来,他触摸到了天使杜小亚的身体,他的生命可以到达一个自由无羁的状态。 就这样,我写完了我的第三本儿童长篇小说《我飞了》。最后一天在电脑上点击了“存盘、拷贝、打印”的时候,我坐在冬日的窗前,心中感受着一种无边无际的纯净和光明。我忽然很舍不得离开我的两个孩子:单明明和杜小亚。他们像我笔下无数的人物一样,只是我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且哭且笑地陪伴我三两个月之后,倏忽而去,从此便无影无踪。我心里留下来的全都是快乐,那种带着忧伤带着想念带着祝愿的快乐,就像两年前我在机场告别我女儿的时刻一样。有一首我最最喜欢的歌,歌者是莎拉布莱曼,歌名就叫《告别的时刻》,每次听这首歌,心里涌出来的就是这种海潮一样淹没我头顶的情绪。 我的孩子们就这样一个个地离开了我,从金铃,到肖晓,到杜小亚和单明明……他们的姿态是这样的:手一松,就像鸟儿一样扑簌簌从我身边飞起来,眨眼间不见了踪影。我永远都不知道他们最终会飞到谁的家里,和哪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结为好友。因此,这也是写作对我的诱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