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尉缭子吴子(典藏版)(精)/国学经典 978753487264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尉缭子吴子(典藏版)(精)/国学经典 9787534872648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9.41 4.3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勇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4872648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30077873

上书时间2024-02-19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徐勇注译的《尉缭子吴子(典藏版)(精)/国学经典》收录了《尉缭子》《吴子》这2部春秋战国时代兵法经典,《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兵书。《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目录
尉缭子
  前言
卷第一
  天官第一
  兵谈第二
  制谈第三
  战威第四
卷第二
  兵权第五
  守权第六
  十二陵第七
  武议第八
  将理第九
卷第三
  原官第十
  治本第十一
  战权第十二
  重刑令第十三
  伍制令第十四
  分塞令第十五
卷第四
  束伍令第十六
  经卒令第十七
  勒卒令第十八
  将令第十九
  踵军令第二十
卷第五
  兵教上第二十一
  兵教下第二十二
  兵令上第二十三
  兵令下第二十四
  附录
  梁惠王年世考
  《尉缭子》校勘记
  吴子
  前言
卷上
  图国第一
  料敌第二
  治兵第三
卷下
  论将第四
  应变第五
  励士第六

内容摘要
 徐勇注译的《尉缭子吴子(典藏版)(精)/国学经典》是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精彩内容
 [注释]①兵谈:银雀山竹简《尉缭子》本篇末有“治国”两T-,竹简整理小组认为是标题,未知确否,此仍从底本以“兵谈”为本篇标题。②蛲:又作“硗”,瘠薄的意思。③称:适合,适应。④符节:我国古代派遣使者或传递将令所使用的凭据,用金、玉、竹、
木等刻字制成,分为两半,朝廷存右,使臣持左,相合才可为信。⑤邃:深远、莫测。⑥欬:音kai,憋气。⑦禁、舍、开、塞:指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⑧任:利用,开发。此处专指开发土地。⑨轫:音ren,阻止车轮转动的木头。此处所云“发轫”已引申了原意。⑩藁:音gao,收藏盔甲、弓箭的器具。⑾丧纪:有关死人的事。此处引申为各种事情的礼节、程序。⑿土功:此处指对土地的利用和经营。⒀市井:古代习惯在井附近贸易,俗称市井。⒁垠:边界。绝险逾艰:意为克服艰难险阻。⒂摅:音she,此处为拿着、挥着的意思。⒃悖:违背常理。⒄燔:音f6n,烤烧。⒅垣:墙。⒆总木:丛木,形容兵器林立。
⒇弩:用机关发射箭矢的装置。羊角:此处指势不可当。
[译文]根据土地的肥瘠程度而设立封邑、建筑城郭。建城的规模要与辖地的广狭相适应,辖地的广狭要与人口的多少相适应,人口的多少要与粮食的供给情况相适应。这三方面都达到了平衡,那么在退却时就可以巩固防守,进攻时就可以取得胜利。在外面作战胜利,关键在于内部有良好、和谐的气氛。两者彼此适应、相互协调,就像合上符节一样,一点间隙也没有。
治理军队的人,要像隐藏在地下一样深邃,要像处于高空中一样神秘,用兵没有固定的形式。一旦展开,置于大的地方不会显得过于空旷;一旦聚集,处于小的所在也不会显得过于充塞。所以善于统治的入,国民会像流水般地归附他,像盼望日月般地盼望他,像归顺父母般地归顺他。所以说:明确采取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禁止奸邪之心,赦免小的过失,开启养生
之道,杜绝奢靡的风气,这样就会使天下得到开化、
进步。贫穷的国家能够富庶起来,流离失所的国民能够得到安抚,没有耕作的土地能够得到开垦,不按节
气从事农业生产的也能得到纠正。土地广阔而且能得到充分利用,国家就不会不富庶,人口众多而且能得到良好的管理,国家就不会不安定。安定而且富庶的国家,不用出动军队,不必使用武器就能威震天下。
所以说,军事上的胜利实际取决于朝廷的政治改革,取决于国民的安定生活,取决于土地的开发利用,取决于贸易的繁荣兴旺。不使用武力而取得的胜利,是政治上战略的胜利;动用军队在两军阵前取得的胜利,是军事上战术的胜利;通过战争而取得的胜利,则是微不足道的胜利了。打了两场胜仗,相当于吃了一
次败仗。十万人的军队出征,耗费每天达千金。所以百战百胜,不能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取得胜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