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超乎想象的科学解读)/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 978751354425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超乎想象的科学解读)/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 9787513544252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4.91 6.3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环球科学》杂志社,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44252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2918323

上书时间2024-02-19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环球科学杂志社、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编著的这本《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超乎想象的科学解读)》选自《科学美国人》专栏“反重力思考”,专栏作家史蒂夫·米尔斯基的科学功力深厚,把科学运用自如,洒脱生动地解读了各种事件。从分蛋糕的学问到饥饿催化剂的脑力劳动,从疯狂的高尔夫到拼字游戏的心理危机,从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到月球为什么不是绿色奶酪,作者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介绍最奇特、最有趣的科学轶事。
这是一本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推荐,科技达人和文艺青年都能看懂的科普图书。本书四色印刷,插图丰富,带你在充满乐趣的阅读中培养科学观念。

作者简介
史蒂夫·米尔斯基(Steve Mirsky),《科学美国人》杂志专栏作家,从1994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还是358ppm时,就一直在为《反重力思考》专栏撰稿。他也是《科学美国人》的播客Science Talk的主持人。

目录
分蛋糕的学问
防忽悠的心理学
汽油知多少
脑力劳动:饥饿催化剂
困于懒惰
恶心的医学
下半身思考
有种就吞下去
百折不挠是冠军
出场停赛
疯狂的高尔夫
噼噼啪啪做研究
骑车去冥界
读不了存着走
140字的研究
每天用“苹果”  一周好生活
拼字游戏的心理危机
小孩子有大智慧
他们年轻 他们干劲十足
吃吃东西跳跳舞
你信吗?你买吗?
遭遇智能马桶
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
挂羊头  卖狗肉
利润的泪花
无处打喷嚏
寻找征兆
许愿要当心
狗咬狗的故事
剃须未尽 斩草留根
苹果与奶酪
月球为什么不是绿色奶酪
生命奇迹
最胖幻想
有啤酒的美好世界
有画为证
致命的娱乐
啊 硫醇 我的硫醇
厕纸的进化史
最残忍的一割
怎样让指纹消失
控告动物伤害罪
飞鸟投弹
八哥洗冤录
力挺鸟类
喵星人崛起
以“短”取胜
树懒不懒
在消化道一游
拯救香蕉
西红柿为什么不甜了?
拉丁名中的奥秘
混乱的植物界
物种分类新论
人浪动力学
企鹅与官司
你是科盲法官吗?
岁末大派送
生命如赌场
诺贝尔奖得主的可敬面孔
两次天文航海
宅人的旅行
断层有罪断案无理
摸到天的摩天楼
昨天的预言实现了吗?
未来就在眼前
末日之后疯狂依旧
把死人交出来
简而言之
哦 我们已经升空

内容摘要
 “《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精选自全球顶尖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其收录的专栏作家文章视角独特,蕴含着思辨的光芒,有益于启发思想、提供灵感,引导读者从科学的层面看待问题。
由环球科学杂志社、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编著的这本《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超乎想象的科学解读)》精选《科学美国人》的专栏《反重力思考》中的文章,以风趣的语言、科学的视角,倡导科学观念,批判、讽刺伪科学,带领读者在轻松的心态下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

精彩内容
 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一个关于石墨烯、大象和铅笔尖的故事。
这是@qikipedia在2011年9月1日发的一条推特(Twitter)全文:“如果有一层保鲜膜那么厚的石墨烯(graphene),那么想把它刺穿就需要一头大象平衡地站在一支铅笔上。”一番侦查工作显示,这个说法源自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的机械工程学教授詹姆斯霍恩(JamesHone),他在2008年说过:“我们的研究证明,石墨烯是人类所知最坚韧的物质,比结构钢还坚韧200倍左右。如果有一层赛伦保鲜膜(SaranWrap)那么厚的石墨烯,那么想把它刺穿就需要一头大象平衡地站在一支铅笔上。”这位教授的宣言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石墨烯?”微软的Word软件就不知道,它一个劲地在“graphene”底下画红色波浪线,那意思是“你要写的是不是‘grapheme’(字母)?”(当然不是,尽管我的确在这个页面上堆满了各种字母。
)幸好,维基百科总算是收录了石墨烯的定义,它来自安德烈海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合写的一篇论文(这两位就是凭借对这种神奇物质的研究获得了201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定义如下:“石墨烯是一种紧密组装成二维蜂窝状栅格结构的单层碳原子(原文如此),也是构成其他各种维度石墨材料的基本成分。它可以变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成一维的纳米管,或者堆成三维的石墨。”请想象一张铁丝网,再将网上的每个节点替换成一个碳原子,你想象出来的这个怪东西就是石墨烯了。(好吧,是虚拟的石墨烯。
)霍恩教授是宁愿设法将几层石墨烯堆叠成保鲜膜的厚度,也不愿意为我接下来的问题费心的。那么,善良的读者,我就把这些问题都留给您吧,我们这就开始。
首先,那支铅笔是垂直的还是水平的?就权当它是垂直的吧。这样一来,那头大象的全部体重就都集中在石墨烯的一点上了。水平的铅笔在多数状况下都是没有用处的(比如躺在铅笔盒里时),除非是在墙壁上写字。
其次,那支铅笔是用什么做的?普通的铅笔头不可能承受大象的体重。那么答案肯定是被卷成巨大纳米管的石墨烯。(对纳米管来说是巨大的,但对铅笔来说正好。)制笔的时候不妨在石墨烯卷里加入一根较细的石墨柱体,这样就真的可以书写了,可那样又太学究气了一点。(不过话说回来,不能写的还能叫铅笔吗?大概不行吧。有人跟我说过我不能写,而我也显然不是一支铅笔。)总之,我们现在有了石墨烯保鲜膜和石墨烯铅笔。下一个问题是:那头大象要怎么弄到铅笔上去?且慢,稍等片刻。这大象是体重6,800千克的非洲象呢,还是体型较小、仅重4,500千克的亚洲象?
这两种动物不光是体型不同,性情也大不一样。
你或许可以安然无恙地让亚洲象表演这个特技,但我是不会试图让一头非洲象站上一支铅笔的,尤其是一
头非洲公象。它或许无法将石墨烯的铅笔压断,但十
有八九会奋力抗拒,把整个实验室摧毁。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对那头大象了解得并不算多。它是一头成年象,还是一头象宝宝?要站上铅笔的话,一头亚洲象宝宝是最容易的选择。另外,大象接近石墨烯的时候,研究人员有没有播放美国作曲家亨利曼西尼(HenryMancini)的《小象进行曲》(BabyElephantWalk)?如果没有,是为什么?
毕竟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的。
当象宝宝的体重集中在铅笔的笔尖上时,产生的压强能将下面的石墨烯刺穿吗?如果实验原本需要的是一头成年非洲象,那么我很怀疑那头100千克的象宝宝是否够重。如果那头可爱的小象把全部重量都压在那支强度卓绝的纳米铅笔上,那么保鲜膜或许没有问题,就怕小象会撑不住,铅笔会在可怜的象宝宝身上扎个洞,并整个陷进它的肉里。这下,就会有一头受伤的亚洲象宝宝在你的石墨烯上血流不止,一头象妈妈在一边气得发疯,一群动物保护组织的人在外面大声抗议了。
我们最终还是得挑选一头完全长成的亚洲象,它的身上要包裹一层保护性的石墨烯,它的象腿站在石墨烯的铅笔上,在石墨烯的薄膜上保持平衡。而且它还不能像这篇专栏文章这样——偏离中心。
P68-7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