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文明的轨迹(精) 978721420441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欧洲文明的轨迹(精) 978721420441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5.82 4.5折 58 全新

库存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邦造

出版社江苏人民

ISBN9787214204417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203646

上书时间2024-02-18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从欧洲文明的萌芽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漫长的中世纪,再到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直至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民族运动,乃至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后的欧洲,《欧洲文明的轨迹(精)》作者朱邦造一路条分缕析,追索欧洲文明发展的源流,揭示了欧洲文明的统一性、多样性和两重性。

目录
引论 解说“欧罗巴”
  从欧罗巴到欧洲
  欧洲的东部边界
  “水的大陆”
  欧洲文明的统一性、多样性和两重性
一 古希腊:欧洲的萌芽
  爱琴海和地中海文明
  希腊文明的兴起
  从辉煌走向衰落
  古希腊的遗产
  关于雅典民主
二 希腊化时代:东西方交互影响的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
  东西方之间的交互影响
  希腊化时代的科学与哲学
三 古罗马:孕育欧洲的母体
  从城邦走向帝国
  “罗马治下的和平”
  帝国的衰亡
  帝国因何衰亡
  古罗马遗产及其对欧洲的意义
四 犹太基督教:欧洲文明的又一源泉
  弱势的罗马宗教
  从犹太教到基督教
  从遭受迫害到被奉为国教
五 欧洲诞生于中世纪
  罗马帝国之后出现的新格局
  迁徙与入侵
  罗马教会和欧洲的重组
  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
六 中世纪并非始终黑暗
  经济发展与城市复兴
  欧洲的扩张和十字军东征
  贸易的复兴与发展
  中世纪的文艺复兴
七 危机与希望:走出中世纪
  一个倒退的时代
  基督教会的危机
  英法近代国家的诞生
  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
  “欧洲”理念的出现
八 东西欧发展的不同路径
  罗马与拜占庭的分裂
  基督教的分裂
  政教分离与政教合一
  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
  农奴制的消亡与强化
九 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欧洲的新形势
  大航海时代

内容摘要
 《欧洲文明的轨迹(精)》为朱邦造大使的重要
论著,作者潜心研究欧洲多年,从欧洲文明的萌芽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漫长的中世纪,再到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至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民族运动,乃至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后的欧洲,作者一路条分缕析,旁征博引,追溯欧洲文明发展的源流,揭示了欧洲文明的统一性、多样性和两重性。
书中有关冷战后欧洲文明的发展及所遇挑战的论述切中肯綮,使本书不仅观照历史,更面向未来,是一本难能可贵的欧洲历史普及读物。

精彩内容
 东西方之间的交互影响从亚历山大远征东方,到罗马帝国最后消灭托勒密王朝,历经约三百年。这一时期,西方史称“希腊化时代”。这一称谓其实并不确切,因为它只强调了希腊文化向东传播这一面,而忽略了西方在这一时期
同样受到东方深刻影响的一面。这样称呼不过是约定俗成。
在这一时期,希腊文化传播到近东,其影响扩及印度河流域。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交融,形成希腊化文化。希腊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形成的犍陀罗艺术,便是其代表之一。希腊语也传播到大部分地中海地区,成为那里的通用希腊语柯因内语。
然而,在希腊化时代的三个世纪中,如果埃及,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没有成为古典文明的一个伟大中心,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可能不会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因为,托勒密王朝的埃及,在希腊文明的传承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媒介。正是在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城,实现了三大具有历史意义的相逢:古希腊同世界最古老国家埃及的相逢,罗马人同希腊文化遗产的相逢,希伯来民族与文化同希腊民族与文化的相逢。
亚历山大城成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意味着埃及这个文明古国向地中海世界敞开了大门。希腊本土衰败后,大批希腊人迁往中近东各地,亚历山大城同样聚集了不少希腊人。他们在那里从事各种活动,西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那里。亚城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人口最多时达百万人。各色人等在此相汇:埃及人、希腊人、马其顿人、波斯人、犹太人、叙利亚人、阿拉伯人等等。亚城还成为当时无可匹敌的商业中心,来自地中海、非洲东部、
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区的货物在此流通。诗人、哲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等,也被吸引到这座城市,因为这里有当时最著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图书馆内藏有七十万卷手写或手抄书卷。尽管此时的雅典仍是哲学的中心,但亚城已成为希腊化世界最辉煌的文化中心,尤其是科学发展中心。
亚历山大图书馆还起到了未曾预料的重要作用。
当时图书馆不仅藏书,而且雇佣了大量抄写员誊抄原
稿销往各地。公元前48年,图书馆和博物馆在罗马内战中被凯撒大帝一把火烧得精光,许多珍贵资料化为灰烬。但当时埃及人的一种做法却使相当一部分古籍在后来的统治者罗马人的手中得到了保存和流传。销
往各地特别是埃及内地的手抄本,是抄在莎草纸卷上的,埃及人往往把这些莎草纸粘贴成棺材,并将莎草纸卷成团垫平尸体,而炎热干燥的沙土极有利于保存这些载有典籍的莎草纸,所以在亚城图书馆被焚毁后,古希腊的大量典籍得以通过希腊——亚历山大城——埃及墓穴这一渠道保存并流传下来。
托勒密王朝的首都还经历了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相逢。众所周知,希伯来民族与埃及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