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甘宁青旱灾的社会应对研究(1644-1949) 978756950658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陕甘宁青旱灾的社会应对研究(1644-1949) 978756950658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7.07 4.8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耿占军//仇立慧//王建国//李喜霞//李乐|责编:雷亚妮

出版社陕西师大

ISBN9787569506587

出版时间2019-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0841124

上书时间2024-01-25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陕甘宁青旱灾的社会应对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本书系统研究了清至民国时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四省区旱灾的影响及其应对活动。清至民国时期陕甘宁青地区的旱灾应对活动,既是一场全民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本书的研究既呈现出当时的时代的特点,也给今天人们的防灾、减灾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耿占军,历史学博士,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古都学会顾问,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和中国古都学研究。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6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区域范围
  第三节  陕、甘、宁、青四省区的自然状况
  第四节  清至民国时期陕、甘、宁、青旱灾研究综述
第二章  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发生的时空规律
  第一节  陕西省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二节  甘肃省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三节  宁夏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四节  青海省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三章  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影响的多角度分析
  第一节  旱灾的发生与人口的变迁
  第二节  旱灾的发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旱灾的发生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第四节  旱灾的发生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  清至民国陕西旱灾应对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第一节  清代陕西官方的救灾措施
  第二节  清代陕西官方的救灾资源调控体系
  第三节  政府主导:民国陕西旱灾应对机制的现代化构建
  第四节  清至民国陕西民间救灾力量的兴起与壮大
第五章  清至民国甘肃旱灾的应对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甘肃旱灾应对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救灾机构与程序的系统化分析
  第三节  清至民国甘肃旱灾应对的措施与实践
第六章  清至民国宁夏地区的禳灾思想与旱灾应对
  第一节  清至民国宁夏地区的禳灾思想——以雨神信仰为例
  第二节  清至民国宁夏地区的备灾措施
  第三节  清至民国宁夏地区官方的旱灾救济
  第四节  清至民国宁夏地区民间的旱灾救济
第七章  清至民国青海旱灾的应对措施与实践
  第一节  清至民国青海官方的应灾机制与实践
  第二节  清至民国青海赈灾中的民间力量
第八章  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应对活动的特点与启示
  第一节  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应对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应对活动的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清至民国时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四省区旱灾频发,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损
失。为减轻灾害影响,从官方到民间的整个社会都积极
行动,因此,清至民国时期陕、甘、宁、青地区的旱灾应对活动,既是一场全民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过程,既呈现出当时的时代特点,也给今天人们的防灾、减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主编推荐

清至民国时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四省区旱灾频发,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损失。为减轻灾害影响,从官方到民间的整个社会都积极行动,因此,清至民国时期陕甘宁青地区的旱灾应对活动,既是一场全民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既呈现出当时的时代的特点,也给今天人们的防灾、减灾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