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1902—1919)(修订本) 9787573206480
  • 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1902—1919)(修订本) 978757320648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1902—1919)(修订本) 978757320648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2.04 5.3折 98 全新

库存1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福海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

ISBN9787573206480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740195

上书时间2024-01-25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一、“戏剧改良”释义.
  二、戏剧改良运动是奠立中国戏剧近代性质的标志
  三、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段的划定
上篇  戏剧改良思潮的形成及其演变——告别古典:中国近代戏剧的开端
  一、晚清的戏剧改良思潮(1902—1911)  
    (一)以“新民”为宗旨:戏剧改良思潮的兴起——1902年戏剧改良运动的宣言书:《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二)指陈其弊与任事“新民”——1904年前后的《警钟日报》和《二十世纪大舞台》
    (三)晚清的戏剧局面和1907年之际新剧的出现
    (四)“海派京剧”与1908年的“新舞台”
      1.近代戏剧新形态的创造:“海派京剧”
      2.“海派京剧”的新历史剧:连台本戏的“古装新戏,创造——《狸猫换太子》等三大“古装新戏”
      3.“新舞台”——中国近代戏剧的第一座剧场
    (五)戏剧改良思想的传播及新形态戏剧的创造——“时装新戏”的创作和演出
      1.“中国第一戏剧改良家”:汪笑侬的戏剧改良实践——从《党人碑》到《瓜种兰因》
      2.“南社”人物:“南社”的戏剧创作群体
      3.上海的新形态戏剧:“时装新戏”的创造——《黑籍冤魂》及其海上五大“时装新戏”
      4.粤剧的新时代:“志士班”的戏剧创造——《温生才打孚琦》等新形态粤剧
      5.川剧的精神洗礼:“改良公会”的戏剧改良——赵熙的《情探》和黄吉安的古题新作
  二、民初的戏剧改良思潮(1912.1—1915.9)
    序:进入1912年后的戏剧局面
    (一)戏剧改良思想指向的变化及其原因——“鸳鸯蝴蝶派”的言情主义营造的审美氛围中的戏剧创作
    (二)戏剧改良运动的蔓延及其实绩——西安“易俗社”等新秦腔戏剧改良组织的创建和成就,以及女伶的出现
    (三)梅兰芳舞台的“时装新戏”创造——《一缕麻》等“时装新戏”的尝试
    (四)为近代戏剧安其身:戏剧改良家们思想背景的考察——上海,从日本到上海间
    (五)为近代戏剧立其命:戏剧改良家们的心态研究
    (六)戏剧改良运动的影响及回应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改良思潮(1915.9—1919)
    引子
    (一)戏剧改良运动之再起——1915年9月《青年杂志》和1916年《新青年》的思想启蒙
    (二)戏剧改良阵营的形成及其理论内涵
      1.戏剧改良阵营中的代表性成员
      2.戏剧改良派理论的论域内涵
    (三)1919年之后中国戏剧界思想状况
    (四)戏剧改良运动的艺术成就——成兆才和“警世戏社”的评剧创造
      1.北方农民艺人自我意识觉醒的表达:评剧新形态的创生
      2.“唐山首创警世戏社”(头班)的由来
      3.成兆才在剧本创作上的杰出贡献——《杨三姐告状》等时装新戏的经典之作
      4.[反调]:月明珠的音乐创造
  四、本编余论
下篇  戏剧改良的主要派别及其理论主张——关于中国近代戏剧艺术形态的设计
  一、1902—1919年形成的旧剧改良派
    (一)旧剧改良派的戏剧理论
      1.梁启超的“新小说与新民关系”论
      2.欧榘甲的“改班本振兴中国”论
      3.三爱的“优伶实普天下大教师”说
      4.天僇生的“戏剧是学校教育补助品”论
      5.宋春舫的“维护旧剧特点进行改良”说
      6.欧阳予倩的“创设新戏剧文本”说
      7.周剑云的“编选剧本确立剧目”说
      8.秋星的“旧剧剧本改良”说
      9.蒋智由的“编写悲剧剧本”说
      10.严复和夏曾佑的“说部使民开化”论
      11.未名的对戏剧“禁不如改”说
      12.狄平子的“戏剧地位至高无上”论
      13.刘半农的“戏剧以应时势之所需”论
      14.箸夫的“取舍东西洋经验改造本国戏剧”说
  二、1917—1918年以《新青年》为阵地形成的三个戏剧派别
    (一)旧剧否定派的戏剧理论
      1.钱玄同的“中国要有‘真戏’”说
      2.周作人的“中国旧剧应废”论
      3.傅斯年的“中国旧戏是‘百衲体’的‘把戏’而不近人情”论
      4.陈独秀的“旧剧审美价值几何”论
      5.刘半农的“旧剧应‘另以合于情理、富于美感之事物代之’”说
    (二)旧剧守护派的戏剧理论
      1.张厚载的“中国旧剧美学价值”论
      2.冯叔鸾的“中国旧剧艺术规律”论
    (三)旧剧再造派的戏剧理论
      1.胡适的“中国旧戏是‘遗形物’”说和“输入悲剧观,戏剧再造”论
      2.傅斯年的“‘废唱用白’,创造新剧”论
  三、1904—1919年南社及其他戏剧改良家们的戏剧改良思想
    (一)“南社”革命家们的戏剧改良思想
      1.陈去病的“随俗嗜好,徐为转移”的戏剧改良思想
      2.柳亚子的“优伶社会,实社会思想之根据地”说
      3.黄人的“倾关的方面,审美之情操”的戏剧本质论
      4.健鹤的“戏剧汉唐精神重建”论
    (二)其他知识分子的戏剧改良思想
      1.汪笑侬的“以词句为本”,注重人物形象塑造说
      2.李桐轩的《甄别旧戏草》
      3.韩补庵的“编

内容摘要
\"本课题研究旨在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维度重新审视民初上海小说界,以呈现其“兴味化”主潮特征。
意义在于有力打破和纠正民初主流小说家遭遇的百年遮蔽和误读,对其“旧派”“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通俗文学家”等命名进行辨析,将其正名为“兴味派”;客观揭示民初小说的独特价值,确认民初“小说兴味化热潮”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重要一环。另外,在如何赓续文学传统,如何处理文学与市场关系,如何运用新媒介,以及如何形成实事求是的批评风气等方面亦可为当代小说界提供借镜。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